『漫游』酷论坛>『影音数码技术学习交流』>[转贴]完美盗版蓝光碟 ..

[转贴]完美盗版蓝光碟问世?别吹的那么邪乎~(大家可以看看)

kagakadaj@2008-10-10 13:43

kagakadaj语:
转贴的,意在交流,让不了解的人可以清楚一些,以免买到什么假货~
说实在的,真正有钱的会去买正版,没钱的就烧硬盘下原版BD,再不然就下一些REMUX OR RIP,没必要去买这样的不伦不类的东西……一来价格不菲,二来也得不到应有的享受(画面压缩了,音频也不是次世代音频……),红字部分是天下影音论坛的版主说的,这贴是他从mov8中转过来的……俺是转他的~



完美盗版蓝光碟问世?吹的那么邪乎.转贴www.mov8.com的RBD贴

自从所谓“F的半倒电视台(简称FBDTV)”在GO坛被某身在帝国主义地界的坛友命名并由本人开播以来,关于“RBD”这个词一直不断成为GO坛各类话题的关键词之一,关于它的讨论和猜测也非常之多,偶除了转发一些个人所知道DI消息外,一直没有过多吭声,这是因为较为全面DI感受过它的人在GO坛范围仅仅只有偶一个,因此偶一直想等有更多DI人看过之后再发表更多主观言论。但是这几天偶却反复DI在QQ上回答N多同样的问题,有鉴于此,偶想系统DI先回溯下关于这个所谓DI“RBD”的历史和演进过程,解答一些总在让偶重复回答的疑问。

一,RBD的概念。所谓RBD,是个缩写,是Real Blu-ray Disc的简称。这个词是完全由人生造出来DI,意为:真的、现实的蓝光碟。创造这个词的是一个自称“Real Blu-Ray Disc组织(简称RBD组织)”的私人团体。而具体为什么这么叫,偶个人不太清楚,不过可以从这个组织过去的行为能看到一些原因或者联系。

二,RBD的由来。RBD是由所谓“RBD组织”在过去几个月内通过对由SONY等研发的次世代DVD——蓝光碟(Blu-ray Disc,BD)进行了破解及复合直灌(FHZG)后而获得的产物之一。所谓的“复合直灌”,是由本人于2002年至2003年期间发明DI一个用于描述某项由中国人独创的特殊的破解及复制技术的一个烂词儿,意思是通过对数字录像介质底层编码信息进行破解和反编译,在完全复制数字录像数据和不损害其功能的基础上进行介入性目标内容增删的技术的总称。RBD组织在过去的几个月中,通过对BD的研究和分析,找到了一条比较稳定和可行的通用破解及反编译方法,使得一度只能通过对BD光碟抽取图像声音或者手工模拟制作的方式完全转变成为一种对BD光碟的完全数字化全盘复制并加以介入性制作和表达,以达到在对BD光碟节目完全复制和镜像的同时,还能进行其他素材的删减和添加并保持BD光盘功能的完整性。这种对BD光碟FHZG技术的出现,不仅使得对BD光碟的破解技术得到了提升,更重要DI是为对BD光盘进行以牟利为目的的规模化生产打下了技术基础。

三,RBD与BD9、MINIBD、AVCHD等之间的区别。其实这里要首先回溯的是上述几个名词的历史渊源。这里暂且按下RBD不表,先说BD9、MINIBD和AVCHD这三者的来由。其实BD9、MINIBD和AVCHD基本都是一回事情,它们都是脱胎于AVCHD这个体系DI。AVCHD是BD规范中的一个曾经被忽视的子集,它作为BD摄像及录像机所采用的格式被写入BD规范当中,主要用于HD光盘/硬盘摄像、录像机的高清数据存储之用,由于它规范下的数据可以以蓝光所兼容的数据格式被DVD光碟及硬盘记录存储,因此也最早被人发现并移植到使用DVD光盘来记录和装载BD光碟内容的领域当中。早先,人们只是发现AVCHD记录的视频信息可以为蓝光系统和播放机所识别和回放,进而人们又发现,实际上AVCHD格式就是蓝光的完整格式,可以支持当前所有的BD碟所具备的功能。因此从2008年以来,一直都有人通过抽取蓝光中的视频和个别音频组合后刻录或压制AVCHD格式的DVD光盘来观看非授权复制的BD影片。而其中,有一些人更是动用了一些基础的蓝光节目制作软件,希望模拟还原BD影片的菜单及部分简单的交互模式,如菜单选择,字幕声轨切换等,制作出一些相对初级并具有与DVD类似交互功能水准的AVCHD光盘,并将其命名为MINIBD。其实AVCHD或者MINIBD,是可以存储在各级别的DVD光盘中DI,从单面单层的D5到单面双层的D9等,都可以存储。由于过度压缩会导致影像的严重劣化,或者多盘片会伤害观赏影片的连贯性,多数进行AVCHD和MINIBD生产制作的组织多会用D9光盘来压制和制作一部BD影片,所以又出现了“BD9”这么一个俗称,这个主要是用来以介质的容量来定义属性的叫法。现在再说回RBD,RBD是一个基于蓝光光盘属性和格式的称谓,它没有以介质的容量或者属性来规定其所采用的介质,从理论上来讲,从CD到BD的所有格式的光碟其实都可以装载RBD的数据,只是存在容量上的区别。

四,RBD的历史关键阶段与走向。RBD的出现,就偶个人所知,出现于2007年的年末,当时在现在所谓“RBD组织”中有人陆续完成了对次世代高清介质——HDDVD和BD的基础技术的分阶段破解。最早的破解出现于HDDVD中,当时通过对HDDVD底层数据的破解,他们得到了如何有效介入和FHZG HDDVD光盘的方法,当年末,他们宣布对HDDVD破解和FHZG成功,并且成功DI制作了一套使用三张DVD9为存储体的HDDVD格式影片《变形金刚》。这套节目在2007年底东芝宣布退出次世代介质之争后,被卖给了市场上的成名D商FH,以HD-001的编号在2008年上半年入市销售。而在此同一阶段,该组织也同样进行了对BD光盘的复制和介入性制作的研究,并且于2008年2月,制作出了一些具备RBD雏形的试验性节目,主要是首度解决了对BD光碟的菜单和字幕的FHZG,达到了可以任意添加和删减BD光盘的字幕及声轨等目的。2008年3月,RBD组织研发和测试通过了一套用于BD的高清字幕的处理系统,可以不必通过手动打字的方式向BD添加既往由影片发行商提供给DVD的官方字幕,并达到适合高清介质显示的基本精度和水准。2008年5月,RBD组织试验性制作了部分使用多张D9及BD ROM刻录盘方式生成的RBD节目,并且通过了多项BD播放机及播放系统的测试。由于BD影片光碟目前的生产是全封闭状态,使得直接使用BD光盘来装载RBD节目时机尚未到来,因此RBD组织转向寻求通过FHZG方式获得BD影片的结构外壳,同时使用经过优化压缩的影像载入的方式制作小容量的完整BD节目的研发。2008年6月,RBD组织首次试验了其自行研发的优化算法并透露了其压缩得到的1080P影像的结果。当时得到的反应是虽然RBD组织的技术研发对既往和目前流行的影像压缩水准均有大幅度的提高,但是仍不够理想。同月,RBD组织再度升级其自行研发的影像压缩技术,并再度公布了测试结果。但该组织认为效果仍不够理想。2008年7月,RBD组织透露放弃对影像压缩的完全自行研发并有偿加入了一个跨国的技术研发项目,获得了一个由以色列、英国等国技术成员牵头、多国研发的实时(REAL-TIME)影像压缩采集技术的内核,通过这一内核,可大幅度提高对高清数字影像的压缩处理效率,以较小的数据方式可以获得高清晰度的优质影像。2008年8月,这一系统在RBD组织投入运行。2008年9月,RBD组织透露和公布了其最新的影像压缩成果,效果十分惊人,在以只使用BD原始数据1/5至1/4的数据容量的情况下,RBD获得的1920 X 1080(即1080P)分辨率的静态及动态影像效果和质量均已与BD原始数据无限接近。(吹的邪乎)至此,RBD组织认为,即使在BD光盘生产尚未开放的前提下,通过极小数据容量的存储体形成规模化蓝光格式产品的技术条件和基础已基本成熟。2008年9月底,RBD组织对外宣称:对BD的破解与复合直灌基本成功。同时,该组织公布了即将市售的名为“REAL BLU-RAY DISC”的RBD产品样式及成品,其首批公布的影片包括支持画中画(PinP)、BD-LIVE(BD网络交互功能)等技术的《变形金刚》、支持SMART MENU等技术的《机械公敌》及支持BD-J等技术的《007大战皇家赌场:完整版》和《钢铁侠》,并声称该产品目前可广泛运用于BD播放机、PS3及合乎要求的PC机,使用的光学读取设备以目前的所采用的光盘介质可使用DVD-ROM及BD-ROM等,而且所有RBD产品支持BD规范的全部功能。(吹的那么邪乎 )

至于RBD未来的走向,以下是个人结合RBD组织所透露的信息进行的推测以供参考:首先RBD由于已经可以全面DI介入BD的复制和制作,因此从技术上来讲,对于BD光盘的完整复制与非授权复制制作已经不成问题,而且已经具备了规模商业化的一切技术基础。其次,在BD光盘的生产尚处于封闭状态下,RBD的FHZG系统仍旧可通过多种方式对BD影片进行各种表达,例如使用多盘片D9的形式制作和销售完全无损的中文BD影片,也可通过使用其目前独占的高性能压缩技术以单盘D9的形式制作和销售与BD性能完全相同、影像素质无限接近的中文BD影片。第三,如果BD光盘的生产一旦开放,RBD的FHZG系统可以毫无阻碍DI进入到BD光盘的规模生产和制作中。最后,RBD所拥有的高性能压缩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支持其他高清格式光盘的生产和制作,从而形成对BD系统的竞争与冲击。

以上,就是偶个人对RBD组织及其RBD光盘的了解及历史情况的汇总,有许多是个人的理解和见解,不代表百分之百的准确性和真实性,仅供各人参考使用。文中所述和涉及的一些事实证据及资料,读者可通过搜索过去本人在GO坛的发言或收录在www.mov8.com 的一些文章中查阅到。


本台刚刚得到的确切消息:


RBD已于今日下午报单出货,首个RBD节目确凿无疑的是:RBD-001《变形金刚》,一碟,1080P影像,DD+声音,全线支持原版BD全部功能,包括完整弹出式菜单,画中画(PinP)解说,导演解说与淡显图像琐事解说字幕,另带中文语音,中文字幕,BD-LIVE网络在线观赏模式等。(吹的那么邪乎)该RBD目前价格不详,预计市场零售价不超过88元。RBD-001的成品样式见下图:


本台同时获悉,RBD节目上市后将基本固定保持每天一至两部影片的上市品种,在已知的RBD-002《机械公敌》、RBD-003《钢铁侠》和RBD-007《007大战皇家赌场》外,今天RBD组织又发布了两部新的节目:

《石破天惊》


《生死时速》


目前上述节目编号不详、细节未知,仅了解《生死时速》支持二十世纪FOX所发BD的SMART MENU技术。
正确认识国内D商新兴的各种所谓BD影碟

短期内不要奢望看到什么盗版BD-ROM的东西,因为存在BD rom mark这一针对生产线的监控技术,况且都在防盗版狂sony的掌握之下。

不管怎么起新名字,它还是在DVD介质上的BDMV封装,用大金来制作带有画中画的和修改菜单的以及加了中字的BDMV,没有问题,教程只要你肯找就能找到,(BDMV也就是BD光碟中的结构,类似DVD上的Audio_ts和Video_ts,)把符合BD标准的BDMV目录放在BD光盘上就是BDvideo,修改index.bdmv便可让DVD介质上的BDMV被碟机识别,PS3上识别为AVCHD on DVD-rom,但一般碟机会识别为BD video,并不会显示介质。

所以在DVD介质上实现完全的BD功能并不是难事,一个小软件改写400字节即可,问题是永远无法改变DVD介质在BD碟机上的最大传输速率也就是24Mbps,只有BD传输速率48Mbps的一半,即便是使用最高传输速率,D9的容量也不足以放下45分钟的内容(sony不是傻子),大片不压缩不行,小片不压缩也要分碟,在BD25刻录BD市售价约5、60块钱的时候,双D9显得没有多少成本/利润优势。

在D商组织出HD001的时候,我就说过,HD DVD没戏,做D9的假HD DVD没有前途,做DVD介质的AVCHD(其实都一样,目录都是BDMV)也许更适合国内行情,(其实是D商只能守着DVD生产线),那时候HD DVD还没有宣布退出,后来的事情验证了我的判断,包括现在所谓RBD的出现也并不意外,以我个人所掌握的技术,作出什么RBD 001不费吹灰之力,我大可做一个双D9的带画中画的和BD-J的《U571》,还不用压缩,能否正常放不卡就不清楚了。这种东西可能在包装、印刷上更为精美,但其图像质量就是相当于BDre/x264**,音轨在DTS HD 5.1 16bit 48k的时候还不会很挤占传输带宽,但7.1 24 96K或 5.1及以上LPCM 会有大麻烦。

既然它出现本在意料之中,那么这贴用意何在?呵呵,只是想让大多数看清楚它的实质,免得以为自己是买了真正的BD或者是以为D版BD真的出现了,满足高清基础娱乐是好事,但别吹的那么邪乎。
引用

slsquare@2008-10-10 19:40

这种盘我同事买过
一看码率就知道了

话说现在卖D碟的地方几乎全是BD蓝标啊```冏
引用

Lain@2008-10-11 11:08

價錢上不具優勢....
有要求的要麼正版BD, 沒要求的要麼DVD, 有些VCD也可...
引用

zhq010419@2008-10-11 23:23

D商也真是的,有那工夫不如下BD原盘RAR分卷刻盘也比这强
引用

roozhou@2008-10-12 01:53

RAR分卷刻盘怎么放啊?还不如remux分割了刻碟。现在有些山寨高清机能放H264和VC1。
引用

zhq010419@2008-10-12 12:46

引用
最初由 roozhou 发布
RAR分卷刻盘怎么放啊?还不如remux分割了刻碟。现在有些山寨高清机能放H264和VC1。


当然是解压到电脑里放啦...= =市面上的显卡没几个不支持硬解的了...REMUX分割就没有菜单和花絮了....
引用

雷轰丸@2008-10-13 04:32

引用
最初由 zhq010419 发布


当然是解压到电脑里放啦...= =市面上的显卡没几个不支持硬解的了...REMUX分割就没有菜单和花絮了....


明显这里指的是放BD机或者PS3机放吧

放电脑的话个人感觉就算放rip的也够:o 本人其实要求不高,音响也不高。

[/han] BD啊。。有人RIP在电脑放着看就算了。。这些7.1跟大尺寸电视咱用不起……
引用

kagakadaj@2008-10-13 09:55

最好就买硬盘存放 不论原盘还是REMUX都好~当然REMUX的好处是若没硬盘就可以刻盘 而原盘则可以保留菜单和花絮
而且 硬盘也不贵了 1T都降价到700多了~估计还会再跌~
引用

Miko@2008-10-13 14:50

这个关注下,实际效果说了算。不过蓝光刻录盘倒是值得期待,毕竟现在也不是天价了
引用

roozhou@2008-10-13 20:00

引用
最初由 zhq010419 发布


当然是解压到电脑里放啦...= =市面上的显卡没几个不支持硬解的了...REMUX分割就没有菜单和花絮了....


花絮为什么会没有
引用

zhq010419@2008-10-13 23:04

因为主要看的是正片...当然有原档BD的人,也可以去REMUX花絮....
引用

w550c@2008-10-15 20:11

PS3升级2.50, SONY立马把这东东给和谐了~
引用

Re: [转贴]完美盗版蓝光碟问世?别吹的那么邪乎~(大家可以看看)

ZhenGod@2008-10-16 17:25

引用
最初由 Sony发布
昨天SONY放出2.50版本升级后,有玩家开始纷纷表示不能播放RBD了,有的说AVCHD也不能看了,网上的说法花样百出,就这个问题,经过多方查找,最终了解了原因。

SONY昨天的2.50版本系统针对两个方面进行对目前D商的打擊,并非什么系统BUG.


第一,升级后所有压盘的AVCHD/miniBD/RBD都无法观看,错误提示为:光碟不正确。因为SONY摄像机用户只会刻录视频,不会像D商去压盘,所以这一举动并未影响到SONY的高清摄影机用户。很显然SONY已经盯上RBD等量产化的产品(D商压盘可以洗洗睡了)

第二,SONY对BD-J在DVD载体上的屏蔽,升级2.50版系统后,在播放时如果遇到BD-J在DVD载体上执行,即会马上出现错误提示。所以不带BD-J功能的,并且是刻盘的AVCHD和MINIBD都可以正常播放。
其实测试方法很简单,有RBD的并且升级到2.50的朋友可以试一下,翻刻一张RBD出来,你会发觉错误提示不一样了。初步看来是sony对D商的打击,这样一来暂时就没有能量产的廉价高清碟威胁蓝光了。从蓝光生产线的严格监管,到这次的打擊,都可以看出,SONY赢了格式大战,对D版控制太严格了,完全不给D商任何机会。



RBD去死吧 阿哈哈。。。
引用

kagakadaj@2008-10-17 15:46

嗯 RBD被SONY封杀了 哈哈~
引用

天神十三煞@2008-10-18 01:50

RBC就是有原版菜单的AVCHD
说来说去也是重编码的 还real个屁
引用

«12»共2页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