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游』酷论坛>『动漫主题讨论区』>日本人懂汉字的谐音?

狗夜叉@2006-02-05 14:18

引用
最初由 canny_1 发布
日语很多型近中文,音近拉丁语系(如英文).....但是它中汉字有自我的读音和意义,所以没必要误解.....习惯话会发现发音像英文的更多...

另外,日本和中国不是一个人种,实际文化影响没那么大....
不是一个人种?您在说啥?日本人,中国人都是黄种人,即都是蒙古人种!!
引用

漫畫懶人@2006-02-05 14:21

引用
最初由 狗夜叉 发布
不是一个人种?您在说啥?日本人,中国人都是黄种人,还都是蒙古人种!!

日本大部份人都是黃種人.......
除了小數聚居在北海道的蝦夷人(有人說他們是日本的原住民)
引用

alfred19840326@2006-02-05 14:30

引用
最初由 漫畫懶人 发布

日本大部份人都是黃種人.......
除了小數聚居在北海道的蝦夷人(有人說他們是日本的原住民)

的确是原住民....
貌似比较接近与俄罗斯人...
传说,所谓的大和民族乃我国某朝移居过去的人...
传说而已,传说
不过离得这么近,移居过去也是很有可能的..
毕竟我国是发现人类起源的国家之一
本人还是比较相信这么说法的..
引用

无悔和尚@2006-02-05 14:43

好多都差不多的
引用

Naiman@2006-02-05 15:37

引用
最初由 alfred19840326 发布

的确是原住民....
貌似比较接近与俄罗斯人...
传说,所谓的大和民族乃我国某朝移居过去的人...
传说而已,传说
不过离得这么近,移居过去也是很有可能的..
毕竟我国是发现人类起源的国家之一
本人还是比较相信这么说法的..
若干年前不是非洲猴子就是伊甸园里那对裸奔男女,分什么人种不人种的
引用

霸王哆啦@2006-02-05 15:47

韩国人的先源有可能是西伯利亚的森林民族,但西伯利亚长期以来是亚洲人的天下,俄罗斯人进入那已经是18世纪的事情了。
引用

天涯海阁@2006-02-05 16:05

咋又说到人种了-_-b

貌似说过不只一回了
引用

丹下月@2006-02-05 16:21

日文本来就是根据中文改的……
引用

iou1985@2006-02-05 16:30

可是有些汉字不同音的说
引用

jack34b@2006-02-05 17:38

引用
最初由 霸王哆啦 发布

政治部可能有这么大的力量,真正的原因是北方方言之间的共同特征很多,北京话本就是各地方言(包括胡语)的集合。北京话在很多用词上根本就是从山东话来的,所以对我们来说没有障碍可言。

政治力量虽然并为完全动摇各地的方言的地位,但是它能造成一种普及化的趋势。。。
引用

lilianhyc@2006-02-05 18:03

引用
最初由 疾风の狼 发布

汉语隶属于汉藏语系就是这个,日语是受其他语言影响很多的一种语言,而日本又临近古中国这样的一个古文化发源地,自然会受到最多的古中国语言文化影响,所以才会有这么多汉字


漢語屬於漢藏語系
日語及韓語明確屬於阿爾泰語系,但不明確屬於阿爾泰語系之下的那個分支
PS:
阿爾泰語系之下有三大分支:通古斯語族、蒙古語族、突厥語族
這三大語族都有阿爾泰語系的特徵,就是動詞放在名詞的後面
例如:喜歡你,在日文中就是"あなたを好き”
引用

lilianhyc@2006-02-05 18:18

引用
最初由 rayxu 发布
好贴,学了不少东西。。。。

德语有大量的词语来自于来拉丁语,但属于日耳曼语系,法语应该还是最接近拉丁语本源的语言。语言还是互相影响,各自发展的。
有共性也有很多不同。
像斯拉夫语系,虽然是一个语系,但是东南西差别却很大,波兰邻居以前曾经说过他一般听捷克语只要语速不要太快基本上能明白80%,可是如果听俄语或者别的东斯拉夫语言就几乎完全不明白。

日语应该还没有正式的语系归属,个人感觉就是一个大杂烩的语言。。。。。。


就像德語從拉丁語借用大量的名詞
日語也從中文借用許多名詞,但依舊是不同完全不同的語系

總覺得日文中,以漢語發音的名詞很多,換句話說,藉由中國,認識了不少日本原本沒有的事物。但借用漢語發音的動詞就非常少。即使大多數的動詞都借用了漢字來表示,發音仍是與漢字南轅北轍的日本傳統讀音。
引用

Reozen@2006-02-05 18:22

引用
最初由 jack34b 发布
日文本来就是中文的一种衍生物。。。


またそんなこと~~
引用

Reozen@2006-02-05 18:34

这帖能成这个样子…
变成了近乎学术的研究,好崇拜!
充分体现了POPGO论坛上的一群达人的文化高水准。

这也是POPGO和一些新生论坛的本质区别。
引用

rayxu@2006-02-05 22:18

引用
最初由 jack34b 发布

这个很难说,大家都经历了很久的发展,但是有相当的学者考究下来,相对的是英国本土的英语的改变比美国的更大,当然新生的东西大家是各有特色,但是原有的内容却是美国保留的多
虽然这个观点可能有点片面,但是偶觉得,无论迁到那里,对原来的那片土地的印象,还有文化的认同感是不会轻易消失的,对故乡的思念是在骨子里的。。。

我主要观点是在民族融合的情况下,不能保证本族原先独立的生活方式,环境对种群习惯语言影响一般要大于自身对本源保持的意愿。当然具体如何我也没有考证过。

引用
最初由 霸王哆啦 发布

你有个理解上的误区,虽然中国逢遭战国乱世江南总比北国受到的兵祸要少,但不代表人口的流动也少。实际上南北两地的人口流动是同步的,否则北方的难民都逃到哪里去呢~
再者,三国之前江左地区是汉少蛮多,待孙权力主汉人过江开始江南地区才逐渐人口和文化上“中国化”,自然其中就包含了汉人和原住民在文化和语言上的消长与融合咯。这也是为什么南北方言差别如此显著的原因之一。



三国初期人口5000多万,经过黄巾起义和三国混战,赤壁大战后的全国人口为140万,公元221年人口下降到90万;损失了98%。一直到三国后期,三国人口总计才不到800万。 人口在这个时期消减十分厉害,即便江东孙权力主汉人过江开始“中国化”,应该只是融合开端。

真正的形成南北显著差别的主因应该还是宋元时期的大迁移,这其中包括对中国文化有巨大影响力的士大夫精英阶层的整体南迁,再加上南宋临安的文化商业的繁荣一时,这对于南方的“中国化”都造成了非常大影响。
这个应该是主因。

关于那个误区,江南地区的人口流动的确不少,但是前面谈到的一些南方语言大都处于沿海一带,以渔业为主一向不为以耕种为主的国人视为正道。沿海一带受到战火难民影响应该相对少一些。我的意见主要想说沿海一带的发展环境较为平和而已。

但差别的真正原因应该你提到的孙权江东开端和我后来补充的南宋影响。
引用

«7891011121314»共15页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