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由 halfelf 发布
被动探测除非像现在对付核潜艇那样记录下对方的热纹、声纹之类的
不然基本没戏
哈勃那种图片在处理之前其实加了大量的预设条件
mcv@2005-05-31 23:10
引用最初由 halfelf 发布
被动探测除非像现在对付核潜艇那样记录下对方的热纹、声纹之类的
不然基本没戏
哈勃那种图片在处理之前其实加了大量的预设条件
bossbug@2005-05-31 23:11
引用最初由 rbae 发布
想到物理考试就要考反物质。。。。。
Shinji17@2005-05-31 23:11
唉....偶说还是别灌了吧......不说我们是外行......mcv@2005-05-31 23:16
老美的GEODSS能在同步轨道上捕获篮球大的物体,如果搬到太空里会怎么样...orzhalfelf@2005-05-31 23:17
仪器本身的噪声,背景辐射等等引用最初由 mcv 发布
没这回事,光学探测和热像仪是最最常用的被动探测方式,太空里又没有海洋里那样吓死人的背景噪声。
哈勃那种无非就是曝光时间长些,探测飞船用不着那么长距离,顶多上万个光秒。
mcv@2005-05-31 23:19
见上引用最初由 halfelf 发布
仪器本身的噪声,背景辐射等等
实际上对于哈勃的发回来的照片不加上限制条件的话根本没法处理
探测飞船也一样,没有相关资料约束的话说不定程序作一次高频滤波什么东西剩不下了
bossbug@2005-05-31 23:24
引用最初由 mcv 发布
老美的GEODSS能在同步轨道上捕获篮球大的物体,如果搬到太空里会怎么样...orz
halfelf@2005-05-31 23:32
先去掉图片上无关的对象一般图像处理好像都先作这一步引用最初由 mcv 发布
见上
宇宙的背景辐射才3K啊,在一个3K的背景中捕捉一个300K的物体,外加一些3000K~30000K的噪声,有多难么?:confused: 干吗要用高频滤波,嫌探测能力太强么?
ps: GEODSS改造之后也用来捕捉近地小行星,能在1亿5千万公里之外捕捉100米直径的小行星。
mcv@2005-05-31 23:35
引用最初由 halfelf 发布
先去掉图片上无关的对象一般图像处理好像都先作这一步
捕捉小行星这定然是算法相关
然而战场上只对某类特定目标设计一种算法?这不就是我刚刚说的先要储存对方飞船的相关资料吗
bossbug@2005-05-31 23:40
引用最初由 mcv 发布
这个问题怎么说呢,只要发现对方的存在,那就不需要额外的知识,要知道是什么飞船,那就得知道一个特征了,譬如说外形啊,热源分布之类的。
去掉不相关的东西那当然是要做的,太空么,一直都这样,有一点变动都是很明显的。发现小行星就一定是相关算法么?不见得吧,小行星都是奇形怪状的东西,发现之前怎么可能知道其详细特征是什么。
反正几千光秒之外就能发现了,慢慢辨识好了,反正对方要飞过来起码还得个把月:D
mcv@2005-05-31 23:42
引用最初由 bossbug 发布
飞近了一看 模型船啊
halfelf@2005-05-31 23:52
小行星在照片上不就一光点嘛引用最初由 mcv 发布
这个问题怎么说呢,只要发现对方的存在,那就不需要额外的知识,要知道是什么飞船,那就得知道一个特征了,譬如说外形啊,热源分布之类的。
去掉不相关的东西那当然是要做的,太空么,一直都这样,有一点变动都是很明显的。发现小行星就一定是相关算法么?不见得吧,小行星都是奇形怪状的东西,发现之前怎么可能知道其详细特征是什么。
反正几千光秒之外就能发现了,慢慢辨识好了,反正对方要飞过来起码还得个把月:D
mcv@2005-06-01 00:03
引用最初由 halfelf 发布
小行星在照片上不就一光点嘛
可能先设定亮度尺寸大约在多少之间用模板处理后连续观测几个月再和已知的星图比较然后我说这是小行星就是小行星反正以现在的科技不可能真飞过去看
halfelf@2005-06-01 00:26
orzHGP@2005-06-01 01:20
用户被禁言,该主题自动屏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