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由 怪蜀黍 发布
改下顺序只是比以前好点而已,(不然你可以试着改改,我保证之会比之更难读)--起码押韵了.由于平仄错误(尤其是失粘对)所以原诗完全就读不顺口.
(词就可以是同一个韵脚哗哗排列的)
你举的例子全都是古体诗,如粒粒皆辛苦这首用的都是仄声韵.根本不能用来说明律诗.你说这是教新手的,没错,因为这可是基本常识.
古体诗在初唐还有人写,如李白在古体诗个上成就就很高.但晚唐以后基本就无人再写古体诗.到了宋词的时候,词对平仄的要求比诗更严格,但押韵则更灵活.
怪蜀黍@2009-02-13 11:39
诗词歌赋第一位的是韵律,因为这是基础,没有韵律诗就不能被称就是诗.怪蜀黍@2009-02-13 11:44
举例来说:律诗格律“平平仄仄平”这一句式最须注意(七言类同),其第一个字决不可不论。如果不论,误用了仄声字,使这一句变成了“仄平仄仄平”,那是大错误,诗论的术语叫做犯“狐平”(除了韵脚之外只剩下一个平声字)。科举考试时,犯了“孤平”,诗就不及格了。此是大忌。云起龙骧@2009-02-13 11:56
引用最初由 怪蜀黍 发布
改下顺序只是比以前好点而已,(不然你可以试着改改,我保证之会比之更难读)--起码押韵了.由于平仄错误(尤其是失粘对)所以原诗完全就读不顺口.
(词就可以是同一个韵脚哗哗排列的)
你举的例子全都是古体诗,如粒粒皆辛苦这首用的都是仄声韵.根本不能用来说明律诗.你说这是教新手的,没错,因为这可是基本常识.
古体诗在初唐还有人写,如李白在古体诗个上成就就很高.但晚唐以后基本就无人再写古体诗.到了宋词的时候,词对平仄的要求比诗更严格,但押韵则更灵活.
怪蜀黍@2009-02-13 11:59
引用最初由 云起龙骧 发布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这是七律,而空悠悠、鹦鹉洲就是三平。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这是五律
既然你不认识这种灵活的方法那我告诉你这种手法叫”不拘“。就是在特殊情况下,专有名词或者作者非要表达的意思的时候,格律要给内容让位,可以出韵。一年三百六十日,南朝四百八十寺之类,都是多段连仄,格律给内容让位的。至于你要改人家的原文顺序来押韵我感觉也是多此一举,原文是古体,你要把他改来押韵,古体诗何来押韵一说。勿削足适履为好。
诗词之间有不同,词是拿来唱的,你不能拿词牌的规则来掩饰诗的韵脚。词的韵脚也好押韵也好是因为有固定词牌格式,所以不叫作词叫填词,而且即便是词也是可以灵活破韵的。
云起龙骧@2009-02-13 12:00
引用最初由 怪蜀黍 发布
诗词歌赋第一位的是韵律,因为这是基础,没有韵律诗就不能被称就是诗.
引用最初由 怪蜀黍 发布
意境是诗词追求的境界,所以为了达到意境可以打破格律和韵脚拘束,但这是不得已而为之.如果全诗不合律的地方太多,就变成了古体诗.
怪蜀黍@2009-02-13 12:08
引用最初由 云起龙骧 发布
好吧我得说这就是伪科学了,随便哪个时代那本教材也不可能说韵律是第一位的。
同理,古体诗也是诗,没有谁规定只有近体诗才叫诗。
darlliu@2009-02-13 12:19
诗歌的韵律和内容是形式与创作的问题.darlliu@2009-02-13 12:21
另外,黄鹤楼本来就不是律诗怪蜀黍@2009-02-13 12:21
古体诗我也写过,所以实践中深知韵律的重要.怪蜀黍@2009-02-13 12:24
引用最初由 darlliu 发布
诗歌的韵律和内容是形式与创作的问题.
我记得一个画家是这么说的:艺术家最害怕的就是没有拘束,没有任何拘束就没法想出任何有创造性的东西.一旦有了一个拘束,突然间想象力全都出来了.
诗歌之所以比形式更散漫的文体价值高就是在于它的形式与文学性的结合.真正好的诗歌其形式是作者天才的表达符号.
完全没有一点形式限制,诗歌就基本上没有价值了.
当然人家写好诗的好作者,怎么运用形式是完全看心情的.一般人这套就免了吧,说形式第一也不为过.
通俗点,形式是不是可以打破完全是看作品本身好不好.你写的既不是李白的诗,就没资格像李白那样随心所欲.
云起龙骧@2009-02-13 12:26
格律是诗歌的基础这就是谬论,内容才是基础,没有内容的诗才是空洞的空中楼阁。门清@2009-02-13 12:28
引用最初由 怪蜀黍 发布
扫盲??那么我想请问你什么是:风雅颂??? [/TX]
呵呵,对于4言诗歌什么才是合律呢??请你给我一个4言诗的平仄格式。 [/TX]
诗经是诗歌发展早期的作品,具有经典的作用。但随着诗歌的发展,人们一般不再写四言诗,而是写韵律要求更高的律诗。当然实在是要写也可以,就如我前面所说,属于古体诗。不过在诗词创作古风是个忌讳。例如:“仄仄仄平平”这一句,第三个字当论。如果不论,最后三个字都变成了平声,这一句就成了“仄仄平平平”,这叫“三平调”。“三平调”是古风的特色,对律诗来说,被认为是比较大的毛病,应当避免。
云起龙骧@2009-02-13 12:35
引用最初由 darlliu 发布
诗歌的韵律和内容是形式与创作的问题.
引用最初由 darlliu 发布
我记得一个画家是这么说的:艺术家最害怕的就是没有拘束,没有任何拘束就没法想出任何有创造性的东西.一旦有了一个拘束,突然间想象力全都出来了.
引用最初由 darlliu 发布
诗歌之所以比形式更散漫的文体价值高就是在于它的形式与文学性的结合.
引用最初由 darlliu 发布
完全没有一点形式限制,诗歌就基本上没有价值了.
引用最初由 darlliu 发布
通俗点,形式是不是可以打破完全是看作品本身好不好.你写的既不是李白的诗,就没资格像李白那样随心所欲.
门清@2009-02-13 12:36
引用最初由 darlliu 发布
我不知道你引用这个是要证明什么?我不是就是说这个歌词不属于古诗/律诗么....
这两个当然是乐府.我不是说了乐府押韵灵活吗.....所谓灵活,就是有时候句句押韵,有时候隔几句押韵,有时候不押韵.但是灵活跟蹩脚是两回事.
这两首,整首诗总的来说,既不少好韵也基本符合平仄规律,否则根本不可能流传至今.而且对仗,用词,意象,这些都很是浑然一体的.
你不会是想说这个歌词跟这两首诗是水平类似的吧[/han]
中国文化最不需要的就是什么古风热,国学热,XX讲XX.
就别掰这首歌词是古诗/乐府/律诗这个论点了.你非要说它是诗,那就只能是个蹩脚的诗歌.
要歌词有点古风,少有点文言味就足够了.一首律诗其实不太适合用来歌唱,所以才会诗留下来曲不见了.诗发展到初期以后早就脱离了曲了.甚至包括后来的词/曲也是半独立的.
脱离了曲才有了永恒性,曲调是唯一的,但是一首诗可以用很多种方法去欣赏.
门清@2009-02-13 12:37
引用最初由 KonW 发布
这不是对等与否的问题,而是你p都不懂还在那乱放p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