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游』酷论坛>『动漫游戏音乐交流区』>音乐论坛精华区>[原创]日本的严肃音乐 ..
kerix@2003-05-12 15:36
“大家觉得一场音乐会的门票多少钱才合理?我觉得普通票五十,最贵不要超过一百五,这个价格我能接受。”
点头。只是可惜,中山音乐堂楼上和比较靠后的位置差不多是这个价格。中山音乐堂的效果楼上可不怎么好阿。。。
但是如果比较强的音乐会。。。就什么天价都有了
以人民大会堂里的价格为最,世纪剧院也很夸张
不过。。。北京现在很多音乐会什么的门票都是公司或者单位集体购入然后派发。。根本不需要花钱的。这个我稀饭^_^
jarrett@2003-05-12 15:53
国内票价好贵的说。
zhushi1025@2003-05-13 00:59
中山音乐堂的音响一定得是皇帝位那个位置音效才算平衡。上次我们中央音乐学院电子音乐中心在那里开的西藏音乐会,我就坐在楼上,音效实在不行,后来到张小夫老师的作品的下半场,我跑到楼下的皇帝位,效果一下子好了很多,说明这个音乐厅的音响设计还是有些小问题的。
不过日本的森德利音乐厅也一样有这类的问题,在二楼的某排之后效果就不行了(因为当时我是买的站票,去看阿巴多指挥柏林爱乐乐团),后排的效果一样不太好。
日本近些年掀起了“大造音乐厅”的运动,连特别小的城市(诸如县级市)都修建了非常好的音乐厅。一些学校的音乐厅也是专业设计,下一步我会介绍一些这类的音乐厅给大家。
同时我还正在写一篇关于日本的交响乐团以及指挥的文章,请大家多指教。
zhushi1025@2003-05-13 01:19
日本早期造的音乐厅的毛病是,较少考虑在人多时的声音状况(人本身也是吸音体,尤其人穿的不同材质的衣服,吸音以及反射比率就都不同)在只有乐团排练的时候,声音是最好的,一旦座满观众,声应即会显得比较干(混响不足)。而且一般在录制古典音乐的时候,混响的采录(或称残响更为准确一些)一般不使用效果器,而是在音乐厅后部专门支上两只或N只话筒录制残响。而由于日本早期建造的音乐厅的设计不足,造成了很多的日本古典唱片的现场,声音非常的干(本来是可以靠在录音之前进行补偿和调整的,但日本人一向死心眼,被国外专家摆好位的话筒自己坚决不动)。
不过后来,随着日本自己音乐厅越建越多,以及好的录音师不断涌现,这种现象已大为改善。
kerix@2003-05-15 09:14
所谓的音色“干”..是不是就是没有层次感?
记得以前的北京音乐厅..,算算也是10年前左右..台上的话筒就是已经是吊挂式的了,头上黑压压的一片..不知道我记错了没有.演出的时候已是如此,难道录音的时候反而用简单的立式话筒?虽然录音棚里面都还是立式话筒拉...这方面不很懂..
其他的都是长大以后去的..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中山音乐堂天花板上一扇一扇的玻璃的反声板,还有那个从来没有听过的巨大风琴....中山音乐堂现在接下的大型演出好像不多,承办的比较多的是地方上的艺术团体和一些业余团体的演出(比如老年合唱团....汗~).比较有名的都去任人民大会堂,像您说的那些西藏音乐会我们根本都不知道...
xaf@2003-05-16 15:36
好长呀!看完之后真的很长见识!只不过还是不太喜欢严肃音乐!
necroman@2003-05-16 16:32
中国实在很惨……
不说演出票价神贵,不说演出场地效果神次(上次在人民大会堂吐得那叫一个……),连唱片都买不到好版本……
做唱片的都把中国人民当傻子,满世界都是该死的翻刻版/合集版,想买个好版都买不到……
日本鬼子够幸福了!(牙痒痒状)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zhushi1025@2003-05-18 06:47
"只不过还是不太喜欢严肃音乐!"
你听了一定数量的严肃音乐后,就会发现日本动漫用的配乐有很多来自严肃音乐,直接拿来就用的,像《银河英雄传说》(大量的莫扎特,海顿,贝多芬,布鲁克纳,德沃夏克,柴可夫斯基,萧斯塔克维奇等等有名作曲家的作品),《EVA》(各种巴赫,贝多芬的作品等等)。还有更多的动画配乐,又无不借用了严肃音乐各种形式,来表现其内容,情感。
zhushi1025@2003-05-18 07:13
“所谓的音色“干”..是不是就是没有层次感?”
怎么形容呢,主要残响不足。要知道在录音时要尽量的模仿你在音乐厅似的听觉感受,而乐队的声音传到你的耳朵,往往是几个声音同时到达,包括乐队直达声,乐队声音在厅堂的反射声,以及在人体内本身的发射声(你不可能和乐队零接触吧),所以基本上是一个混合声到了你的耳朵。由于人体不仅反射声音,而且由于人身穿的服装的材料不同,会有不同的声音反射率(或吸收率),到了你耳朵时由于音乐厅本身内部形状,装修设计导致的的混响不足(空的时候可能是好的,但一旦坐满人之后,人会吸音),所以感觉上声音只有直达声,反射声的频响被消去,导致声音发干。
“台上的话筒就是已经是吊挂式的了,头上黑压压的一片..”
6年前就换了,只有两对话筒在前面吊着,一对录总体音响,一对录两侧。原先是模仿苏联的录音方式,多话筒式多轨同期录音。
现在还有用一只立体声话筒录交响乐的的呢(如NT4),著名的雨果发烧碟就有好多使用一只话筒录的(比如雨果版的斯特拉文斯基《春之祭》)。
wizzy@2003-05-18 07:37
设施还是不错的,不过严肃音乐在每个国家都不会说是主流的,毕竟能欣赏的人还是不多
zhushi1025@2003-05-18 08:02
严肃音乐的发展和创作主要是西方国家的东西(日本也应该算是了),但主要欧洲是主流(连俄罗斯也算是欧洲的),一部西方音乐史,其实基本上是变相的欧洲音乐史。美国的严肃音乐的兴起得益于欧洲的两次大战,大量的音乐人才为了躲避战火跑到了欧洲,才有了今天美国严肃音乐的兴盛。
kleiber@2003-09-30 11:32
好的剧院国内也造了不少,但票价实在离谱
能坐在里面听的有几个是爱乐者??
kleiber@2003-09-30 11:33
楼主在日本学音乐吗?
Yazawa@2003-10-10 17:35
电影吗,最近在东京文化中心放映的有北京小提琴(陈凯歌导演的,李雪健主演的父亲,里头有中国国家交响乐团,李心草指挥的倾情演出的柴科夫斯基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中片名是《和你在一起》,父亲的扮演者是刘佩琦^^
片中一路用了斯特劳斯、李斯特等的作品~真的营造了很恢弘的效果~
Yazawa@2003-10-10 17:41
先前在日月看到楼主的这篇文章
真是霹雳佩服
无比期待楼主关于日本交响乐团(尤其是日本NHK交响乐团)的文章!
«123»共3页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