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游』酷论坛>『动漫主题讨论区』>[思考]火凤燎原17卷孙 ..
aypaypayp@2005-01-22 03:19
引用
最初由 dio799 发布
造型....这是造型啊:D
U怎不讲貂蝉竟然是个男的RY?.......
颠覆三国就是陈某的本意啊..........XD
要看正经八百的三国~请看陈寿的三国志....
演义也是一堆虎烂........
陈寿的三国志,俺是看过地
您要是以为在他那就能得到真实的历史是不可能的
首先,陈寿是西晋人,晋是直接延续了魏的,很多晋朝大臣都是魏的名臣之后,因而陈寿也是以魏为正统而写成,不可避免的美化了魏的人,丑化了魏的敌人
另一方面,陈寿是从蜀降魏的,因而他对蜀的情况比较了解,而且写出来的文章比较有感情,先主传和诸葛亮传都可以称得上是千古名文,但蜀不置史局,以致大量资料散失,因而蜀传内容最少。
而吴,既不是正朝,陈寿又没去过,因而材料状况一般,感情也不怎么丰富,估计罗贯中也是因为这个缘故,在演义中对吴着墨最少
可见,三国最为中国的古古代史,资料早已不完备
你要想知道真正的历史,还是等到时空及发明,玩一次寻汉记吧
要不然就请乖乖的像看《三国演义》一样看火凤吧
aypaypayp@2005-01-22 03:24
引用
最初由 LEOSANK 发布
偶很欣赏刘1那做贼的形像
能忍则能成大事
我觉得这段内容的确很经典
虽然情节有些土
但配上陈某最后的那小段话
和刘备那经典的一小笑
一个忠厚善良以民为本的
真正能携民渡江的刘备被刻画出来了
感觉罗贯中版刘备的确就像鲁迅说的那样“似伪”
LEOSANK@2005-01-22 03:33
引用
最初由 aypaypayp 发布
陈寿的三国志,俺是看过地
您要是以为在他那就能得到真实的历史是不可能的
首先,陈寿是西晋人,晋是直接延续了魏的,很多晋朝大臣都是魏的名臣之后,因而陈寿也是以魏为正统而写成,不可避免的美化了魏的人,丑化了魏的敌人
另一方面,陈寿是从蜀降魏的,因而他对蜀的情况比较了解,而且写出来的文章比较有感情,先主传和诸葛亮传都可以称得上是千古名文,但蜀不置史局,以致大量资料散失,因而蜀传内容最少。
而吴,既不是正朝,陈寿又没去过,因而材料状况一般,感情也不怎么丰富,估计罗贯中也是因为这个缘故,在演义中对吴着墨最少
可见,三国最为中国的古古代史,资料早已不完备
你要想知道真正的历史,还是等到时空及发明,玩一次寻汉记吧
要不然就请乖乖的像看《三国演义》一样看火凤吧
兄弟,偶现在发现研究3国正史的没什么意思[不是贬你。。。偶也是正史迷],
偶发现能从史中悟出人生道理才是最高境界,那当然要和自己经历画上等号,
以前看3国就看将军们如何厉害,却忘记了小兵陈某的火风确实呼醒了我,无名
军师。。。起落无常。。。哎。。。。你我起不是呢。。。。
PS。两个都是姓陈的。。。难道
aypaypayp@2005-01-22 03:44
现在主要在看一套外国人和外籍华人写的剑桥中国史系列
就有一种看世界史的方式看中国史一般,很有feel
感觉把高中初中那些学校课本的历史学毒害都扫清了
所有的历史都是现代史
老是那么一本正经的看三国有什么意思
我看到董卓一本正经的大骂袁愧老朽无能
表示自己要一扫汉室的倾颓时
实在是大赞!!
看看现在的中国
就知道什么叫在平稳中走向灭亡
对董卓的这种解读八成是与历史无关的
但总比那些无关痛痒的乱骂董老贼有意思的多巴
LEOSANK@2005-01-22 03:56
剑桥中国史系列
。。。。。。。
确实是现代历史
。。。。。。。
有时候偶喜欢
。。。。。。
yy自己国家
aypaypayp@2005-01-22 03:59
这套书很过瘾的
黄仁宇大哥就是从参与这本书编写而发家的
与那些中国传统式史书不一样
更侧重制度面
算了,还是讲火凤吧,火风首发在那?
我都是从ftp找的,每次都迟好久
dio799@2005-01-22 04:01
引用
最初由 aypaypayp 发布
可见,三国最为中国的古古代史,资料早已不完备
你要想知道真正的历史,还是等到时空及发明,玩一次寻汉记吧
要不然就请乖乖的像看《三国演义》一样看火凤吧
笔者打那段~只是希望您不要拘泥于火凤中~马超的造形而已~
本来漫画就是空想的东西...过于认真是伤身的~~
看陈某发挥他笔下的创意~还有他脑中的三国物语才是王道啊....
PS:本来就没有任何一部史书~是能真正还原历史原貌的啊~
毕竟历史是人写的~是人就有"主观"在~
只是认真说起来~三国志还是比演义贴近史实.....
毕竟它是"史书"~不是"小说"~
PSS:我也觉得火凤里益德那段太凹了~
之前还是个莽夫~后来竟然变成军师级角色.....看来这陈某肯定有改变过方向...XD
不过其实更凹的~是"练兵"啊~被人打得抱头鼠窜是练兵............(笑)
阿满你就别撑了............
aypaypayp@2005-01-22 04:08
改变过的不只是益德啊
还记得么,董卓刚出场时是把少帝当坐垫坐的
而到后来成了立辅献帝,改革求新
努力一扫汉室倾颓之风的极端派改革家
看来 陈某的颠覆勇气实在是伴着名气而成长阿
dio799@2005-01-22 13:35
引用
最初由 aypaypayp 发布
改变过的不只是益德啊
还记得么,董卓刚出场时是把少帝当坐垫坐的
而到后来成了立辅献帝,改革求新
努力一扫汉室倾颓之风的极端派改革家
看来 陈某的颠覆勇气实在是伴着名气而成长阿
嗯~陈某一开始也在探试市场反应啊~
他自己也说过~不知道读者能不能接受~这种以谋略为主的三国故事~
直到后来反应不错~
读者对他勇于颠覆角色既定形象的手法表示肯定
所以胆子也大了~开始真正画自己想画的三国角色.....
反正再怎么逆天~有读者跟票房的保证就够了......:D
necroman@2005-01-22 13:50
张飞能作画,能做诗,是文人才是历史。
张飞是莽汉,是罗贯中的演绎。
请不要搞错……
dio799@2005-01-22 13:58
引用
最初由 necroman 发布
张飞能作画,能做诗,是文人才是历史。
张飞是莽汉,是罗贯中的演绎。
请不要搞错……
能作画~通文墨是史实没错.......
不过智谋绝对不到"军师"等级~再怎么样也还是武将水平.......
(众军师:靠~武将都这么强了~还要我们这批动脑的干嘛?......)
陈某神力加持..........这张大画家的智慧程度~已明显破表啦..........:D
不过....我并不讨厌这样.........
aypaypayp@2005-01-22 14:10
引用
最初由 necroman 发布
张飞能作画,能做诗,是文人才是历史。
张飞是莽汉,是罗贯中的演绎。
请不要搞错……
这个很多人这么说
但我刚才又翻了三国志
关于张飞的部分不过1000字
连他识不识字都没提
我想最多张飞也可能就是不像人们想象中的大老粗
也只能算粗通文墨吧
就算真的后事有人认为他草书写得好之类
恐怕也是因为觉得武将能有这种水平不错了
就像陈毅写的诗一样
军人中还不错,和正统诗人一比,就没影了
我就像张飞现在这么猛
已俨然是刘备势力第一谋臣
那么怎么会让吕布那个大老奸窃取了徐州
还有最后张达、范强怎么能轻松杀了他呢(不过估计这一段要等到10年后了)
莱茵哈特@2005-01-22 16:46
如果有衛公李靖 令公郭子儀之才 何愁橫掃中原
霸王哆啦@2005-01-22 17:58
自己的史都缺乏可信性,指望从外国人写的中国史里找到什么真知那纯粹就是扯淡。《1000年1000人》,这据说是在西方世界流传甚广的一部人物简记,载入了一千位在近一千年影响了世界的东西方伟人,西方我不敢说,写到东方的时候,连起码的常识都不具备,谬误百出妙不可言。
现在人都喜欢颠覆,好像非颠覆无以个性。比如说三国读者中的贬刘备风潮,大家争先恐后的踩大耳儿以示颠覆。何必,何苦。
我就讨厌对陈某对董卓的颠覆。不错,董卓入京之初是做了不少漂亮的公关文章,而且很风雅的擢拔了蔡邕等很名士入朝。应该说这个时候的董卓是很有点火凤里改革者的样子。但不知道人性是善变的还是关西干燥的空气容易让人焦灼,随后董太师就迫不及待的露出一副典型的羌胡嘴脸,纵兵大掠,烧杀奸淫,迁都时候不忘拆掉洛阳城。就算物质财富是可以聚集的这些就算了。把两汉三百多年从始皇帝封树坑儒中抢救出的文化财产也付之一炬算怎么回事呢?这也叫改革么?
《白日薄西山》说的好,董卓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军阀,身上体现了一股深厚的强盗和破坏气息,和日后同为秉国军人的曹操不可同日而语。
如果说董卓的改革~也不过是加速东汉的灭亡,让天下大乱提早到来而已。
aypaypayp@2005-01-22 18:13
在下看的剑桥中国史可能跟你说的那种外国人写的东方史不同
毕竟其中的编者很多都是华人,华裔(就像黄仁宇,甚至做过国民党军军官)
或者在49年之前长期旅居中国,都对中国的历史和现实有一定了解
况且谁读书时去找真知的呢,看看与众不同的观点与思想对人有启发就很好了
至于董卓一段,在下是很赞同的
董卓和张飞我认为陈某重写过于夸张,以至可以当成原创任务来看了
不过董卓有些话说的是有道理的
汉之所以灭亡,不是因为黄巾军
实在是豪强兼并土地人口,以至国家税收不足财源紧张
而作为地方豪族代表的大臣们无意彻底变革,以至积弊成疾
平时人们一提汉之亡,不是黄巾军就是董卓
很少严肃认真的注意汉是怎样一点点由盛至衰的
就连现在的中国还不是只求表面的繁荣,而忽视国家社会的健康
改革不紧不慢
因而,陈某对董卓正面意义的描写还是有价值的,不过如果想为他翻案
那就有些过了
«1234»共4页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