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由 fireworkz 发布
叫他去看, 烏雅, macross zero, 雲彼吧, ..都2005年了,
《美少女战士》、《机器猫》、《樱桃小丸子》、《灌篮高手》、《蜡笔小新》
都是上個世紀的遺物了.
RealQT@2005-03-31 11:00
引用最初由 fireworkz 发布
叫他去看, 烏雅, macross zero, 雲彼吧, ..都2005年了,
《美少女战士》、《机器猫》、《樱桃小丸子》、《灌篮高手》、《蜡笔小新》
都是上個世紀的遺物了.
幻影堕天使@2005-03-31 11:35
上香啊上香fireworkz@2005-03-31 12:00
引用最初由 RealQT 发布
撇开白痴的作者什么的不谈。
您这话我不爱听......够白痴的
RealQT@2005-03-31 12:09
引用最初由 fireworkz 发布
呵...你跟那作者是一伙的嗎?
那作者拿人家已經落後的東東, 再配合自己落伍的思想, 去比較落後的作品...
吾吾吾....真有趣呢.
bigfishman@2005-03-31 12:18
又一个外行人来评论行内是…………不懂装懂的人还真多阿azcat110@2005-03-31 12:22
还是偏激了,很多奇怪的联想和歪曲,RealQT@2005-03-31 12:26
引用最初由 azcat110 发布
还是偏激了,很多奇怪的联想和歪曲,
专拣不良产品来说事,何尝不是好斗挑衅
11223344@2005-03-31 13:26
真不知如何说才好,看这个原作者像一个被别人指挥的枪杆子,虽然也由一些观点是值得认同,但是也有一些观点在下也不同意,《篮球飞人》里樱木确实以前是个小混混,为了泡女孩才进了篮球队。但是通过篮球运动使他的人生和价值观发生了变化,成了一个热爱篮球的真正的篮球运动员。这种以积极向上引导人们弃恶从善走正确人生道路的作品,主角被人说成是“无赖英雄”,请问这是哪门子的道理啊?!真是………………(被原作者的理论气得无言中)xyzmorse@2005-03-31 13:53
这个文章是不是官方的人写的啊,弓虽的一塌糊涂啊。小酷@2005-03-31 14:06
…………halfelf@2005-03-31 14:18
引用另外也有国产像《我为歌狂 》,《隋唐演义》及台湾的《Q版三国》及游素兰等人的漫画作品,说话虽还国语,可一副日本人头脸,似乎像金城武加入了日本国籍。只有少数还中国基因的香港动漫如《小倩》,《麦兜的故事》等,才让我们感到还身处中国。
真正的中国动漫商业文化去哪啦?估计是大部分因患克隆病而成转基因异形了。
早在2003年,那只声名卓著的克隆羊多利,曾因健康不佳被施以安乐死,听说多利在此前已出现免疫力下降带来的疾病,如关节炎等。这给崇仰克隆技术的人送来一个不小的问号:克隆产物的生命健康如何保证?这是不是也给中国动漫商,在近年来盲目克隆日本动漫文化的做法一个醒示:中国动漫商业文化不也在患多利一样的克隆病吗?
回过头来看,中国动漫商业文化发展的确有点奇怪。
其实,中国动画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起步了,其成熟就是在世界上也该算是较早的领头羊了。因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动画还处于草创期时,中国已创作出《铁扇公主》这样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大型动画,并一度成为日本包括手冢治虫在内的动画领路羊的学习范本,及60年代的《大闹天宫》获得的多项世界大奖,更使中国动画在世界动画舞台上光芒万丈。而早期漫画史上更涌现出如张光宇、米谷、张乐平、万籁鸣、丰子恺等杰出的漫画家。
也许是这样:我们的动漫业一直像火云洞里的红孩儿一样,虽有能力却因自封不前而不成熟,不能位列仙班大神。尤其60年代至70年代的文革泥石流使中国动漫业元气大损;而此时日本动漫却在其强势经济支撑下一日千里地发展,撑杆跳高般一跃而超过中国。
回顾过去,我们早期的动漫业其实也是从克隆走出,但那时克隆却与现在的有许多不同之处。
其一,具有独创性。当时是克隆美国,像万氏兄弟在1941年受迪斯尼《白雪公主》影响而制成世界动画电影史上第四部大型动画《铁扇公主》,但这种“克隆”是一直保持着创作者的清醒独立性和创造性,在题材上选取富有想像力的中国古典神话、民间传说及原创故事等,代表作品如《大闹天宫》、《阿凡提的故事》、《哪吒闹海》、《黄金梦》(原创)等;绘画上大胆采用民族美术艺术,尤其后来剪纸片、皮影片、水墨片以及木偶片代表作品如《济公斗蟋蟀》(剪纸片)、《孔雀公主》(木偶片)、《鹿铃》(水墨片);配乐上,也采用如箫、笛、二胡等中国民间乐器等,代表作品较好的有《牧笛》。独创精神在多方面的开拓使这种“克隆”很快走出影响的阴影,并呈现出独具特色的民族动画艺术。
其二,幽默性。像早期动画《大闹天宫》,及《济公斗蟋蟀》、《古博士的新发现》、《三个和尚》、《连升三级》等,诙谐的对白,有趣的角色设计,滑稽的动作都蕴涵中国人的幽默。这些动画大多传承了我们民族文化中的幽默艺术。对比世界各民族的文化,我们发现再没有哪个民族比大和族更乏味而无幽默感,日本的恐怖艺术来得高,也许本性使然。而我们大陆上温顺幽默的大熊猫偏要模仿太平洋里冷酷恐怖的大鲨鱼,雍容华贵的牡丹却想开起细碎绚丽的樱花。
其三,富有想像力。首先早期动画传承了民族文学中浪漫想象的基因,闪烁幻想智慧的民族神话小说及传说一如满天繁星,让编剧巨擘随手摘来当明珠缀在动画里,一如《大闹天宫》、《哪吒闹海》、《孔雀公主》等。另外,抛开神话和传说题材,即使在原创上,早期动画也颇有些奇葩,像中国第一部动画《大闹画室》,及后来《皇帝梦》、《黄金梦》都呈现出丰富的想像力。
其四,故事性好。早期动画基地上海美影厂在剧本编排上,拥有一批如童话家金近等操笔巧匠,他们知道如何更好地使中国古典神话,民间传说中光辉的地方打磨得更光辉,如何把冗长黯然的地方雕凿并镶嵌耀眼明珠。像罗贯中平庸的《平妖传》,被著名动画编剧改编成精彩环生的《天书奇谭》。
“文革”十年动乱的影响,中国动漫商业文化一度元气大伤。直到上世纪80年代后,一批动漫人再燃薪火,在文化商业市场经济的新环境下,我们的动漫文化显得力不从心,经济上我们没有美、日、欧那样已经家底雄厚,来市场化运作成熟动漫制作公司;技术上,我们也处于专业动漫人才的断层期。于是,动漫文化的克隆时代在不情愿又不得已中到来。可是这一次克隆似乎带着一种奇怪的心理:眼看着多年前的动漫小朋友邻国日本、韩国一跃成为动漫商界的巨无霸,我们的动漫人患上了急功近利和盲目崇仰的心病。
maliyingcherry@2005-03-31 14:27
这个帖子。。。狩魂骑士@2005-03-31 15:30
这文章的作者俺看起来就像只找碴的FQ- -54了水袖不能吃肉@2005-03-31 15:38
第一,配乐那几句说的不错,简直有CD到及至的美vempx@2005-03-31 15:42
完全的胡言乱语,中国的动漫产业会停滞不前就是因为有太多的这样的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