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由 wenwen 发布
偶告诉你这是杭州话!!!
真是的……这么绞汁……
fuwwa@2006-08-09 23:19
引用最初由 wenwen 发布
偶告诉你这是杭州话!!!
真是的……这么绞汁……
霸王哆啦@2006-08-09 23:20
引用最初由 YUHTA 发布
那就不需要母语了啊……只不过很痛苦罢了……
Venusxx@2006-08-09 23:21
引用最初由 霸王哆啦 发布
这要经过多么漫长的时间才能够让两种语言能够互相理解。即便我又这个信念,却也没有这劳什子的妖怪命去学一门外语呀。
reko34@2006-08-09 23:21
引用最初由 wenwen 发布
但是德语词汇没有英语多啊……
wenwen@2006-08-09 23:22
引用最初由 小酷 发布
绞汁又是什么意思?又是杭州方言?
方言就可以代替普通话了么,呵,你放在一个正在说普通话的环境里这只能被判断为错的。
另外杭州有没有这方言待我找到人问问~
SoooooDee@2006-08-09 23:22
引用最初由 Venusxx 发布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去试试吧:P
水城空翎@2006-08-09 23:22
引用最初由 小酷 发布
用大量充斥“一本电影杂志”的搜索结果来证明“一本电影”的正确性,这还叫不冲突?
我真的囧了,全中国每天都有数以千计的孩子在用错别字,对,没什么不正确,全体错个一百年就是正确的了。
wenwen@2006-08-09 23:23
引用最初由 reko34 发布
句子中说单个德语字需要的计算量就比单个英语单词多,而同一句句子中出现的英语单词并不会比德语多,我不认为人在说英文时是把全部单词都导入内存的。
你可以说学英文需要的硬盘多,但对CPU的负担肯定是德语高。
另外,你知道德语中可以导入英文吗?
魚腸劍@2006-08-09 23:23
杨女士为了堂吉柯德自学了西班牙语,好像也没用几年,她翻译的版本算国内比较好的版本引用最初由 霸王哆啦 发布
这要经过多么漫长的时间才能够让两种语言能够互相理解。即便我又这个信念,却也没有这劳什子的妖怪命去学一门外语呀。
小酷@2006-08-09 23:23
我服了……当年考语文的时候咋没人教我这招呢……引用最初由 wenwen 发布
偶说的是汉语吧…………………………还是你的词汇量问题?
随你去问………………这个就是地方文化差异么……………………?
小酷@2006-08-09 23:25
大约十分钟左右所以这不能被直接放在电影之前做量词,不信你问她看的是不是十分钟的电影~引用最初由 水城空翎 发布
ORZ,终于找到了
“本”这个量词,是指老式摄影机装入一卷胶片所能拍摄的段落,大约10分钟左右。
大概这个量词的含义后来被引申了吧。
不过我也不能确定……下次见到教我们欧洲电影史的老师顺便问问他这方面的问题好了- -。
还有,
[一本电影 - (杂志 | 手册|工具书……)],要是不想看到一本杂志云云可以这样搜啊- -b
霸王哆啦@2006-08-09 23:25
引用最初由 魚腸劍 发布
杨女士为了堂吉柯德自学了西班牙语,好像也没用几年,她翻译的版本算国内比较好的版本
当然人家是天才,一般人没这个水平
wenwen@2006-08-09 23:26
引用最初由 小酷 发布
我服了……当年考语文的时候咋没人教我这招呢……
是别人词汇量问题啊,是地方文化差异啊……
fayetian@2006-08-09 23:26
引用最初由 reko34 发布
句子中说单个德语字需要的计算量就比单个英语单词多,而同一句句子中出现的英语单词并不会比德语多,我不认为人在说英文时是把全部单词都导入内存的。
你可以说学英文需要的硬盘多,但对CPU的负担肯定是德语高。
另外,你知道德语中可以导入英文吗?
Lolicon@2006-08-09 23:26
引用最初由 wenwen 发布
所以你不是很爽……很开心吧~感谢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