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承认这方面的理论知识停留在5年买的最后一本杂志上orz
Raymon@2005-04-29 01:18
引用最初由 halfelf 发布加了尾翼稳定也不行吗
我承认这方面的理论知识停留在5年买的最后一本杂志上orz
引用
一个简单的道理,扁圆的陀螺能够稳定地转,细长的铅笔能够稳定地转么?
同理,如果采用旋转稳定的线膛炮,则炮弹的长径比不宜过大,否则难以稳定。但是,反装甲的长杆式脱壳穿甲弹要求尽可能大的长径比(可达20~30),因此不能采用旋转稳定,而只能采用滑膛的尾翼稳定。
如果使用空心装药的破甲弹,高速旋转的离心力会破坏聚能射流的效果,因此也不宜采用旋转稳定。
再有,为了得到尽可能大的初速,火炮应能承受尽可能大的膛压,如果在膛内开槽(膛线),就会形成应力集中,极大地减小身管的强度(这是机械专业的基本常识)。
因此对于以反坦克为主的火炮,多采用滑膛炮,至于以榴弹为主的火炮,更看中炮弹弹丸的有效容积(多装药),因此不宜采用尾翼稳定,而多采用旋转稳定的线膛炮。
blueshadows@2005-04-29 01:22
引用最初由 robin567 发布
虾米时候步战成了突击炮了?
虾米时候使用100毫米线膛炮和30毫米机关炮的步战成了使用105毫米炮的怪物了?
真是世界变的真快,但是不如俄国人快啊
robin567@2005-04-29 01:29
你真的会猜啊?引用最初由 blueshadows 发布
这种口径对装甲车来说不是怪物?比二战初期坦克主炮口径还大,可以说是装甲战车理念的突破。另外那个同轴机关炮我猜你肯定知道他的存在。但那个机关炮根本没有任何耀眼之处。有必要再提?
主炮我可能跟pla的仿制品主炮弄混了。
blueshadows@2005-04-29 01:32
引用最初由 robin567 发布
问题是幸好对方手里没有能超过RPG-7破甲深度的东西,要不然挑战者2遇上红箭9也是死路一条。这也是由科技所决定的。
robin567@2005-04-29 01:34
你挂上1.5米厚的钢块就不会了引用最初由 blueshadows 发布
谁碰上红剑9都是死路一条,这不是抬杠吗?
blueshadows@2005-04-29 01:40
引用最初由 robin567 发布
你真的会猜啊?
低压的100毫米线膛炮用来发射榴弹和炮射导弹还可以,发射高速穿甲弹不要怪他会炸膛,对付轻装甲目标和无防护的移动目标当然要用30毫米的机关炮
比二战初期坦克主炮口径还大?你回家慢慢翻书,看看二战初期KV-2的火炮口径是多少?
blueshadows@2005-04-29 01:42
引用最初由 robin567 发布
你挂上1.5米厚的钢块就不会了
robin567@2005-04-29 01:45
本人当然比把步战说成突击炮的家伙扎实很多。引用最初由 blueshadows 发布
我没说用它发射高速穿甲弹,装甲战车又不是用来打坦克的。但是他的口径火力已经突破装甲战车一贯轻火力的理念。不过你能想到用来打穿甲弹,想象力颇强啊。
KV-2那个茅房我忘了,那么夸张的特例都搬出来,看来很能挑骨头吗。
robin567@2005-04-29 01:46
从突击炮跳回装甲战车了?那个不是步兵战车吗?怎么又混淆了?引用最初由 blueshadows 发布
我没说用它发射高速穿甲弹,装甲战车又不是用来打坦克的。但是他的口径火力已经突破装甲战车一贯轻火力的理念。不过你能想到用来打穿甲弹,想象力颇强啊。
blueshadows@2005-04-29 01:49
引用最初由 robin567 发布
本人当然比把步战说成突击炮的家伙扎实很多。
你老兄不是忘了就是不想说,要不然就是混淆了,真是深藏不露啊。
blueshadows@2005-04-29 01:51
引用最初由 robin567 发布
从突击炮跳回装甲战车了?那个不是步兵战车吗?怎么又混淆了?
robin567@2005-04-29 01:51
我在椅子上坐着,看你表演呢引用最初由 blueshadows 发布
你的意思是五十步笑百步很光荣。那也没办法。
robin567@2005-04-29 01:53
没兴趣,没时间,也没有人付我学费。我多可怜引用最初由 blueshadows 发布
我还有一堆骨头那,继续挑吧。
blueshadows@2005-04-29 01:54
引用最初由 robin567 发布
没兴趣,没时间,也没有人付我学费。我多可怜
robin567@2005-04-29 01:56
换一种说法好了,幸好伊拉克人没有布置大威力的侧甲地雷。幸好伊拉克人没有用上50KG的炸药崩了挑战者2。以此类推。引用最初由 blueshadows 发布
谁碰上红剑9都是死路一条,这不是抬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