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游』酷论坛>『动漫主题讨论区』>主题讨论精华区>[征文]恋恋风尘——属 ..
鳄鱼宝宝@2003-04-01 02:25
引用
最初由 saki 发布
我是觉得绿子真的不错呢~~
(怎么想到挪威森林了~~~)
我汗,你还没睡啊。。。。。。
挪威森林。。好久没看,某些感觉已经忘了,也许需要复习一下~~
TO 和风:我最讨厌陈家洛了。。。。呵呵,不过,喜欢青桐MM,勇敢,坚强,聪明,还有悲剧的爱情~~~
珍珠1980@2003-04-01 10:28
偶只看过日剧版,很喜欢铃木保奈美的说,不过看了和风JJ的文后开始想看漫画了。
QUOTE:人类在不知所措的时候,温暖的爱情要比冷静的判断更靠得住.
和风JJ很喜欢矢泽爱的《下弦之月》吧,我就是因为这部作品才成为她的fan的。这句话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啊。
GS·L@2003-04-01 10:40
引用
最初由 鳄鱼宝宝 发布
我汗,你还没睡啊。。。。。。
挪威森林。。好久没看,某些感觉已经忘了,也许需要复习一下~~
TO 和风:我最讨厌陈家洛了。。。。呵呵,不过,喜欢青桐MM,勇敢,坚强,聪明,还有悲剧的爱情~~~
都走题了~~偶也走一会吧~^_^
金庸的小说中觉得书剑最没有味道的~是第一部的原因吧?与之后的相差太远太远~人物有点生硬而且极端,忽略了矛盾统一性(说什么啊~-_-~~~)
嗯~青桐JJ太强悍了~~也许是女中英雄~但是悲剧爱情一说~总觉得她在自我屏蔽···爱上一个8该爱的人~~比8上莉香的洒脱~
倾听@2003-04-01 12:28
和风姐姐,我想转你的这篇好看的文到这里:http://www.17mx.com/bbs/list.asp?boardid=4
不知道可不可以啊??
rougher@2003-04-01 16:38
东爱里面还有一首很好听很好听的歌曲,就是在丽香和“丸子”在雪地里漫步的时候响起的那首。
歌词一点都不明白就会唱的歌曲,只有小田的那首《突然发生的爱情故事》。
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拿了图书馆的书不肯还,就是《东京爱情故事》。
第一次知道平凡的女子能让人如此敬仰,还是在这个爱情故事里。
nightheaven@2003-04-01 16:47
再次感动。 又回忆起当初看 东爱 时的情景来。
猥琐地献给楼主,但愿不会唐突了~~~
sym_04@2003-04-01 17:01
恋爱这东西,有趣的是在于参与,即使失败了也是很有味道的,因为爱上一个人的那个瞬间,是会永远留在心里,这瞬间便是生活的勇气,便是黑夜里点亮的一盏明灯————赤名莉香。
开局就有点俗不可耐。众所周知,《东爱》在大陆的影响力是任何一部日剧没法匹敌的。但在某些卓尔不群之人眼里是滥熟的。所以我应该写写的具备意识流特有的晦涩的《寂寞保龄球》或是阴暗低靡的《池袋西口公园》来吸引更多的眼球。然后一直认为我具有后现代的颓废。虽然绝不部分人对其的定义哑口无言。
但是,偏不。就是你了,东京爱情故事。
——我钦定的主角。80年代眼角生出细纹的青春的细枝末梢。还是便是永尾完治爱过的那个眼底有痣的女人。
“如果是东京人,你也许会在哪里遇到赤名莉香……见到她,替我问个好,她曾经是……是我爱过的女人……”
相较于TV里较为常见的大结局,我是钟情于漫画的收场:柴门文先是笔锋一提,拖出一笔酷似惊叹号的浓墨重彩——莉香怀孕了;接着却柔软了手腕,把先前的铺设拉出一个耐人寻味的韵脚——孩子的父亲并非是完治,而是和贺部长。原来莉香在出国前就绝望地预感到她与完治已走向了尽地;不待我们胸臆抒发寒毛林立,笔调又策划出一个亢奋的弧度——莉香失踪了。
然而,这次总归是最后的一次惊险了。果不其然峰回路转了,陡峭笔直的悬崖渐行渐缓了,不费气力地一路走来,竟也不忍摆出一个气势汹汹的姿态控诉这个悲恻到了深得人心的结尾,好象重新翻开了一卷新的故事,早前的怪石嶙峋,早前的山穷水尽都和他们了无牵挂了。其实这也不错啊,趋于平淡了,然后默默的收场。
罗嗦了这么久,无非是彰显作者的独具匠心。但很遗憾,这样的情节社定无发在TV里展开。TV里的莉香是变了声调修饰了身段的,其实与其这样说,远不如说漫画里的莉香是畸形的,被扭曲的来的妥当。因为在那里的莉香是如此的奢靡而病态,完全的异类,是没有任何优势得到爱情的垂青的。这场败局可以说大部分归咎于她自身:渴望被爱但不懂得如何爱人。柴门文尽管努力用一种中立的笔法去小心翼翼地演绎着东京的爱情故事,我透过一纸明媚的笑脸,我们还是找到了灰暗的线头,轻轻一扯竟发现它遍布了整整六卷。这是何等的残酷与颓唐啊。这么一沓漫画,承载了太多的压抑与沉重,收尾时终于可以闭上悲伤的眼睛,静默片刻,挣眼抬头,发现窗外的阳光变的战战兢兢的耀眼。但丝毫刺激不了泪腺。
幸而。大多亮并没有沿着柴门文原作的轨迹来丈量那个时代的人心;铃木保乃美甜美的笑容也不适宜添加过多的惨淡悲情,只要那么一点点,就一点点,我们仍会感动得一塌糊涂,哭得天昏地暗了。以至于我们微一旋身,触目那段情事时,依旧可窥见斑斑的泪影和一脸的黯淡。
只是,记忆很悠远了啊。很多经典的台词被封冻得残缺不全了,仅剩一个模糊的背影和一首耳熟能详的主题曲来凭吊了。但这无妨我对你的祭奠。很抱歉,我用了“祭奠”这个败兴的词。因为你已不可能逆向人流而笑靥如花地回首了。其实也无须回首了,在你侧首微笑时,我们都可以透过稀薄的笑意捕捉到一张悲哀的脸庞,那分明是在哭泣。尽管没有一滴煽情的眼泪,没有一个隐忍的手势,可依然残酷得忘记了应该保持面部僵化的微笑,来竭力配合这场力不从心的分手戏码。
莉香站起身来说:“好了,我知道了……我放弃了。”
莉香强挤出笑说:“为什么……为什么,脸还是会笑……”
莉香轻声一笑说:“这种时候,哭就好了。哭……就能说再见了……再这样下去会变成快乐的结局了。”
什么是快乐的结局?难道牺牲你磨合了的棱角就可以圆滑他们的一生,贡献出你的泪水就可以润泽他们干涸了的初恋。你可知道没有痛苦的幸福是卑微的,而没有寂寞的快乐是浮躁的。
一个女人已经溶解在他的生命中,他怎么会不寂寞,好的婚姻都寂寞啊。
总有这么些人,甘愿用一生的幸福去成就一段了了无声的哑剧。
平静平常的关系一想是最稳固牢靠的联姻,不是吗。谁的感情世界里不藏有终生不息隐痛呢。
永尾完治的隐痛便时时地开裂在某个地方。
“呃……什么(地方)?”完治茫茫然。
“我要你把我放在这里。”你笑答。用手指指他的胸口。
就是这里。心上。
旋即,他把你紧紧拥在怀里,贴在胸前。
“咚—咚—咚—”是他心跳的声音。平稳而有力。
平稳而有力的臂膀。平稳而有力的拥抱。平稳而有力的幸福。
我没有犯用词不当的低级错误。幸福,也可以是有力的。幸福不是那么感官的,而是内行的。幸福是一种信仰,坚定不渝的信仰。仅仅依托双手孱弱的力量是构筑不起来的。双臂,四肢,全身心才是与之比配的力道。没错,我是善于玩文字游戏的,很孩子气的那种。
完治也是。他一直以为莉香与他之间只不过是一场游戏,恋爱游戏。简洁到没有游戏规则,随性到缺乏游戏禁忌。的确,莉香的态度太过暧昧。与完治过夜后,调笑着戏言:“这种事啊,老早飞到哇爪国去了。”她的本意是不想给完治负担。毕竟,这场恋爱对于完治来说太沉重,他在努力适应的同时也在默默压抑承受。但最终还是变的不受控制,力不从心了。
“背负你人生的包袱,对我来说太重了,我已经不想要这个包袱了。”
好哇。终究还是歇斯底里了。终究还是让潜伏许久的隐情泻了闸。
完治,是你的本意吗?
我不愿相信。男人总是这样的。
他们是大一点的孩子。张着眼睛来说谎,也会心慌地哭泣。
但他们也会偶尔的侧着颜面说实话,躲闪着眼睛言之凿凿。毁一座房屋,远比砌一堵墙来的简便。他们在建筑方面的灵感是超群的,这样浅显的道理看的比谁都深刻。
所以男人更是用土做的。掉眼泪就融化一生。
很明显,胜负的天平倾向关口里美了。连些微的挣扎和犹豫都被她大串大串的眼泪给溶解了。毫无疑问,里美是个有城府的女人。她懂得这个男人的死穴,而且以隐蔽的手法去遮盖它们不让旁人洞察。然而,我若是说里美是个柔软的女子,相信也引不起任何争议。心之柔软与慧黠并不是只可选其一的单项题。恰恰正是她的柔弱给她的缜密的心思着了一色。女性对自身弱使的自甘和仗势倚势通过一种很委婉的手段低调地显山露水。甚至不惜蜷伏了自尊。
然而不是每个女人都有如此“优良”天赋的。莉香就不是。就这一点来说她是愚钝的。
“赤名莉香是个笨人,别人都懂得放下包袱,好继续走路的道理。她去不懂得,总是越背越重,还要把别人的背上来。”与莉香曾有过一段不伦之恋的和贺部长是这样评价她的。莉香活的很累。虽然她用张扬的个性去隐藏,但和贺部长之类成熟世故的男人却是能够轻而易举地望穿的。但是完治不能,像他如此阅历的人怎可知晓啊。
终于走到了这一步。即使一路走得战战兢兢,巍巍颤颤,一不小心还是被外力绊了一脚。彼岸原来是这么近的。变换一个姿态,调整一个步调,就是了。但,
如果完治在那夜没有失约,虽然里美的出现不能不说是个变数;
如果完治能早些赶往火车站,虽然我比较认同他去火车站是为了告别而非挽留;
如果完治能再拿出一点勇气来正视自己的感情,虽然他是懦弱而难以狂澜大局的;
那么,是否会以一个平庸的爱情故事来取代一桩经典的爱之回忆。
没有如果啊。就这么过去了,连同说了不算的誓言,连同这个爱情被封冻的冬季。就连,并肩刻着的“永尾完治”,“赤名莉香”的那根木梁所在的小学校里都要被移为平地了,还有什么所谓的爱情呢。爱情啊,不过就有一个伟岸但空泛的辞藻,只有咀嚼时,才会有了声响。清脆得嘣你的牙。
假设就以爱媛的分别作为终幕,就这样戛然而止的话,或许更来得轻松平和一些。当莉香背过身,寄出给完治的信时,我们终于了然了:命运的心血来潮早已匍匐而来了。我们一直伊伊呀呀扭扭捏捏的不愿承认一切看似美好的场景其实都在隐喻劳燕纷飞。什么温泉旅馆雪地里舞蹈啊,什么在天空只马上出现彩虹的魔法不过是用来拉拢人心的,然后旁敲侧击地暗示你:好好看哪,看我怎么折磨你喜欢至及的赤名莉香啊,最后直接丢给你一个捶胸顿足的失望。
但编剧大多亮毕竟懂得不灭的事物向来不是孤立存在的,必须依靠一点让人割舍不下的情节来为它润色。譬如孤独啊,残缺啊,遗憾啊,最好再来那么一丁点欲语还休。
还是相逢了。注定要以笑脸来了清三个人的纠结。
三年后,东京街头。少妇在人潮中为丈夫系鞋带。丈夫略显局促。
三年前,东京街头。无数“再见”后一个满怀的拥抱和肿胀了的爱意。
三年后,一枚晶莹的钻戒闪烁着冷光耀眼在里美的指间。
三年前,一挂廉价的项链系在莉香的脖间汲取着她的体温。
三年后,是“是完治啊……”的生疏。
三年前,是“完子,完子……”的甜蜜。
呵。不必如数家珍地拾掇记忆的片段了。那不过是碎屑纷呈,零零星星,冰冰凉凉。即使重新把它拼凑出一幅斑斓的画面,你想说明什么。他们曾深深相爱过,他们曾深深伤害过,还是他们就这么错过了,留下深深的遗憾?
说明不了什么,什么都说明不了。
一切曾太汹涌,但敌不过时间。
cathysun@2003-04-01 21:11
笑啊~~~~~~~~楼上的jj又遇见了呢~~~~~在拔刀和chinaren我们都见过呢~^_^,在这里先有礼了,我是百合~~~~
能感觉这种心情,迫切的需要得到理解和互相温暖的心情吧,尤其是被这样一个最终坦荡得叫人心里空落落的故事感动以后,会忽然觉得生命里突如其来的空虚吧。
看东爱的时候最不服气的便是时间,为什么总说“一切曾太汹涌,但敌不过时间”,为什么总说他们相见不如怀念,也许算是悲剧的结尾会给人更加深刻的想念,可是就算打动我们有什么用,莉香还是那么的不快乐。
是的,也许我的不服气、不原谅什么都不是,什么都做不到。
可是,没有人怀念的时候,我来替他们怀念,没有人抵挡时间的涤荡,我来坚守这个最终被怀疑的信念。
也许某天,我垂垂老矣,还能跟我的孩子说,“你看,这世上,总还有人那么执著的爱过一回。”
XXboy@2003-04-01 21:13
好也 !!
好怀念这种感觉!
和风轻舞@2003-04-02 00:09
突然发现爆强的回贴,看得一边惊叹一边抹汗。在sym大人的文字面前,觉得自己写的东西是那么的浅薄,现在好想找个洞~~~~>_<
因为并不具备把一个问题看得十分透澈的功力,即使对最爱的故事,也只能轻轻掠过的碰到一点皮毛。
所以从来都不敢说真正看懂了《东爱》,就算有人告诉我,那不过是几个男男女女在同一个城市里的相遇分开然后又相遇。故事的大概再怎么描述也逃不开那个圈圈,但溢出的感觉映到每个人心里,必然会有各自不同的共鸣。
初中的时候就有莉香和里美两派的争执,现在想起来不过是小女孩赌气的游戏。那会儿说理解谁说喜欢谁都是表面的,我们看不到太深远的东西,我们的泪水是由于同情……真的,只是同情而已。
我承认,莉香在我的心里曾是个伟大的名词。之所以用‘伟大’来形容,是因为我觉得一个女生能忍痛去成全她所爱的人,这本身就是个很帅气的举动。
只不过到很久很久以后才知道,要托起那份帅气、那份成全的是旁人看不到的寂寞。
真的宁愿自己是个自私的不要脸的死缠烂打的女子,这样就可以一把眼泪一把鼻涕的对他说“我不要分开”,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仿佛什么事都在预料之中,挑挑眉不紧不慢的说出那句“没关系”。
这根本不是伟大,这是死撑,死撑啊~~~~~
所以说赤名莉香终究是个骄傲的女子,其实我也是。
所以说到最后只能用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来做为安慰,虽然有些连自己也说服不了。
但人类就是个样子的,时间久了,会逐渐忘记悲伤痛苦,只留下美好的回忆。
所以,我们才能继续走下去。
(又是不知所谓的乱扯一通~~~)
TO 坚持着自己坚持的百合:那就加油吧,即使到了满头白发的时候,也不要忘了莉香噢~~~~~~~\(^o^)/
TO 倾听:抱抱~~~我这边是没问题的啦。不过因为标的是征文,所以不知道漫游的规则是怎么样的~~~^^b
TO 珍珠:没错啦,我喜欢矢泽,而且我也有乱引用的坏习惯。所以看到什么似曾相识的东西都是有可能的。 -__-|||
TO 上面跑到金庸那块去的各位:好像男孩子们都喜欢小昭、双儿那样的女孩,可我却对梅超风、李莫愁之类的感兴趣。啊~~为自己奇怪的品味寒一个~~~
依露呀夏@2003-04-02 10:31
以前在新概念上看到过一篇写<东京>的超强文章
据说作者当时才14岁,楼主是你吗?
挽歌@2003-04-02 10:32
《东爱》文库版(鄙人的珍藏)后记
在作漫画连载的途中,曾有过这种想法:“要是死了怎么办?”
在最终回还没能完成的时候,如果死了怎么办啊!总是对这件事提心掉胆。
出了交通事故怎么办,被医生宣告了癌症怎么办,突然之间头部的血管爆炸怎么办……
尽管平日并没有什么信心,但还是一厢情愿地想着:“神啊,请让我尽可能地活到这个连载结束的时候吧!”只要能活到作完最终回的时候,即使是即刻就被神召走也是心甘情愿,只要作品一面世就心满意足足了。
当然,在连载结束的时候,又恬不知耻地想着:“还想要再活下去。”
在特别炎热的90年的夏天,“周刊杂志的连载的日程安排不要太苛刻,可以适当的休息休息。”对于负责编辑的温暖的话语,我从内心里由衷的感谢不尽。
对完治、利香、里美、三上这些极为熟悉的甚至几乎可以感受到他们的体温的的角色们,在已经终了的一个月后的现在,存在感已渐渐远去。我是那种对于已经完成的作品相当“冷”的性格。
但即使这样,过去那种以不想死的心情渡过的日日夜夜,毕竟不是虚假的。因为在[东京爱情故事]的创作过程中我体味到了那种特殊的思想,所以这个融入这种特殊的思想的[东京爱情故事]一定是很有趣的。
这些即是作者真实的情况。
对御木基宏、铃木总一郎的尽力协助我在此表示非常感谢。感谢快速给我提供有关非洲资料的星先生。祝愿利香的原型 幸福。
挽歌@2003-04-02 10:33
这个不全是和《东爱》有关,但却足够说清楚《东爱》
有一天去买电影,在路过一家音像店时无意中扫了一眼里面的屏幕,看到了非常有趣的镜头:一些台湾人在表演《流星花园》的cosplay!不对,这是音像店,不是漫展,这难道是?这果然是!然后,很自然地就想起了多年以前在电视上看过的另一部作品背后的漫画故事……
如果是东京人,你也许会在哪里遇到赤名丽香。见到她,替我问声好,她曾经是我爱过的女人。赤名丽香,就是那个左眼下有一颗痣的开朗女孩子!
东京爱情故事
STAFF & CAST
原作:柴门文
脚本:阪元裕二
音乐:日向敏文
监督:大多亮
播放局:富士电视台
主题曲:小田和正,《突然发生的爱情故事》
赤名莉香:铃木保奈美
永尾完治:织田裕二
三上健一:江口洋介
关口里美:有森也实
长崎尚子:千堂秋穗
位于本州岛关东平原的日本首都东京是日本第一大城市,同时也是日本的经济文化中心。东京都拥有约1200万人口,相当于全日本的十分之一。每天来自周围城市上下班的人约有200万,使东京的市中心白天人声鼎沸,夜晚则变为空城一座。在很多人眼里,东京是一座充满活力和时代感的城市,在这样的城市里,发生什么样的事都不算奇怪,更何况是一个平淡如水的爱情故事。
被奉为90年代经典爱情剧三部曲之一的《东京爱情故事》是改编自青年漫画家柴门文同名漫画的偶像剧,也是日剧进入我国大陆地区的经典之作,该作几乎在中国所有城市都播出过,引起的轰动只有用“经典”二字来形容,是较早为大陆观众认识的日剧,一度曾经成为日剧的代名词。可以说,《东京爱情故事》现象本身,就是对漫画作品偶像剧化的最完美解释。
青年漫画《东京爱情故事》的原作者柴门文(ふみ)原名弘兼准子,她的丈夫是日本漫画界资深实力派巨匠弘兼宪史(《课长岛耕作》、《人间交叉点》)。毕业于御茶女子大学文教部哲学系的她自出道开始就和丈夫一样以青年漫画为主攻方向,作品集中描写都市男女的感情故事,并以心里分析的笔调来剖析都市中男女之间爱情的各种纠葛。这是柴门文漫画的特色,她的作品也因此有了“爱情诊疗所”的美誉。除1990年的《东京爱情故事》外,还有《爱情白皮书》、《同级生》、《新同居时代》等作品都被奉为不可多得的经典言情漫画。
在1991年由日本富士电视台推出的偶像剧《东京爱情故事》全剧共10集,1~9集每集45分钟,第10集长达1个半小时,是最标准的日剧商业格式。本剧最大的特点是取材于当红漫画担忧不拘泥于原作的束缚,甚至于在日本这样的漫画大国,也在优美的音乐与漂亮的角色的烘托下一下子超越了原作的影响力,达到了32.3%的高收视率。这部电视剧对于主演的演员们来说应该是最有意义的,江口洋介、千堂秋穗等演员凭此剧急速蹿红,而当年的“完子”织田裕二如今已是日本演艺界响当当的头号小生,他近期主演的《大搜查线》已经成为日本电视剧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曾主演过《新闻女郎》、《元禄缭乱》等作品的铃木保奈美当初正是依靠丽香这一角色在10年前一跃成为当时的首席女星。
《东京爱情故事》讲述了在东京生活的几个平凡的男女:正经认真的永尾完治、风流倜傥的三上健一、活泼开朗的赤名莉香、以及单纯固执的关口里美等人的恋爱故事。他们的恋爱以永尾和里美、三上和尚子的结婚而告终,而丽香则离开了东京……虽然电视剧和原作的人物关系一致,但是任何只看过漫画的朋友在看到电视剧时一定会说:“这完全是另一个故事嘛。”而我也常常看到有很多先看了电视剧的人感慨:“我宁愿没看过原著。”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这两类作品进行一下比较。首先要声明的是,限于集数、制作以及偶像效应等商业因素,电视剧往往对原作进行一些商业上的修改,这样改编出来的作品往往会更适合于大众而令一些看过原著的铁杆fans不满。但是《东京爱情故事》仍然是我们所看过最好的都市爱情题材电视剧,这一点不用怀疑。现在我仅仅是站在一本漫画的立场上去研究对面墙上的那些录像带(可能会带上一点抹不去感情色彩)。因为看过电视剧的人非常多,所以我们不妨从大家接触不多的漫画版入手。
漫画版的《东京爱情故事》和电视剧一样,开始于一声俏皮的“完子(カンチ)”。但接下来的一切几乎都与电视剧不同了。严格意义上讲,《东京爱情故事》的主人公是四个人(从单行本第一页的第一张彩图上就可以看到):完治、丽香、里美、三上。这四个和我一样二十多岁年轻人的恋爱故事就构成了本作的主题,而从他们相爱直到直到四个人的恋爱结束,就是这部作品所讲述的故事。虽然四个人都是故事的主角,因为故事是以永尾完治的视角去表达的,所以放在永尾身上的笔墨自然会多一些。
永尾这种男主角的形象往往会给人一种很亲切的带入感,因而得到了很多男性读者的认同。从爱媛来到东京工作的他面对陌生的城市和颇为不习惯的生活气氛,显得很迷茫。(对北京而言,我们又何尝不是呢?)书中永尾、赤名就职的公司并不是电视剧中那个正经的“Heart Sport”业务部,而是由和贺夏树经营的一家只有8个人的小公司。在竞争激烈的东京,工作中的自己仿佛是属于别人的,因此更希望能够将属于自己的夜晚过的充实些。他曾经跟一个本想留下“一夜情”的姑娘聊了一晚上故乡的故事,也曾经无时无刻不在比较着东京和家乡的异同,也曾经感慨过“将被东京所吞噬感染”。有点郁闷的完治不仅得不到心爱女人的注意,而且还总被奇怪的女人追。在工作的地方遇到了很像中学时某个女孩子的丽香,也在和三上一起喝酒时遇到了一直暗恋的里美。面对突如其来的爱情,完治显得有些不知所措。在电视剧中的完治是与原作风格基本相似,仍然那么认真而且好张罗,但是却没有了原作中那种不太正经的感觉,反而比较像个孩子,居然和丽香靠“打电话游戏”交流……唯一一次比较成人化的主动开有趣的玩笑也是和丽香在东京塔下接吻时说的“我会魔法”。但是在一次送货迷路时却表现出了漫画中没顾得上去表现的工作状态时的沉稳老练与轻松豁达。
至于在电视剧中天真可爱的丽香,在原作中当然也时非常重要的角色。在作者工作的地方,经常有很多各出版社的人出入,其中有位经常邀请作者写专栏编辑,是个完全不像是日本人的豪爽家伙。他是在非洲长大的,经常会把在津巴布韦一些坦荡的的人生经历讲给柴门老师听,这些就成为日后刻画赤名丽香时的素材。每当作者像要描绘赤名丽香的时候,脑海中就恢复显出这样一副画面:傍晚时分,豪雨初歇的草原上,有一个一边光着脚在湿漉漉的草丛中溜达,一边吹笛子的黑人少年,他的身影在夕阳中浮现,这种悠扬的笛声可以传送到任何地方……实际上《东京爱情故事》的成败就取决于丽香是否能被读者所接受,这也算是一种赌博吧。但是不管怎样,任性的作者还是描绘出了这样的女性:爱人,但也会伤人。爱得激烈,爱得彻底,这种不管不顾的奔放感情对于东京这样的现代城市而言,也许就变成了一种负累。因为爱而变得轻浮、花心,作者甚至特意让丽香患上了一种夸张的精神过敏症。习惯于爱人,不习惯被爱,如果被爱得太多就无法承受,因此只能不停地在爱与伤害之间徘徊。如果不伤害人的话就无法去持续地爱人。虽然有人(包括我)会说这是非常令人讨厌的女人,但是作者却非常喜欢,而大多数读者也都确实被这种性格所吸引了。丽香还是取得了读者的多数支持,甚至打乱了作者设想好的故事结构……而电视剧中的丽香被设定在美国长大,虽然10岁后她一直在东京生活,但由于经常要转校,所以没有一个小时候很要好的朋友,经常感到孤独。因此对自己很严格,在工作上也爱背包袱,性格正好与完治相反。所以当完治出现后给她带来了一新鲜新鲜感。作为偶像剧主推的女主角,在设定上不能像原作那样冒着惹恼观众的风险赌一把推出一个有点令人讨厌的人,所以妥协是不可避免的。但正因为如此,电始中的丽香才吸引了大多数人的视线,我们才这样关心丽香和完治的感情纠葛。丽香好可爱啊!
在整个故事中和丽香一直处于对手地位的里美小姐是非常吸引读者的一个人。她是三上和永尾青梅竹马的好朋友。中学时是班上的学级委员,无论在什么方面都非常优秀,温柔可爱同时又坚强独立的性格深深的吸引了身边的两个大男孩。里美有自己的恋爱原则:破坏别人恋爱的人都是第三者,即使是自己也一样。她认为三上肉体上的轻浮虽然可恶,可是心灵上的轻浮却更深,更可悲,已经接近绝望了。因此当她发现三上和尚子之间出现了自己完全无法插话的空间时,认为自己妨碍了三上和尚子的恋情,当即离开了他。当她突然出现在完治家面对同样倔强的三上时,她的内心世界表露无疑:“每天早晨醒来时都发现自己在哭,夜里好冷,要是有你给我生炉子有多好,我后悔了!泪水又涌了出来……可是我必须变得坚强起来,我不可以再哭了。于是日历上那些没有哭的日子被我画上了圆圈……可是还是想你,想你才骨气勇气回到我们的家。你搬到了完治家。为了可能会偶然遇到你,我去了,我真傻,我等来了什么?画圈的日子本来已经增加了……”坚强的里美在电视剧版中完全变了个人,基本上就是以楚楚可怜的样子最终在丽香的手上赢得了完治。演员有森也实长得不漂亮并不是她的错,可角色塑造得太可怜就是剧组的不对了。虽然这样完全没有竞争力的对手对于丽香而言也许是个不会被抢镜头的方法,但这样的人竟然会击败丽香和完治终成眷属未免有些匪夷所思。
作为世界文学作品中标准的男二号形象登场的三上健一是那种典型的花花公子,也许看过电视剧的男性读者大都会讨厌三上,不过柴门文本人却非常喜欢他。作者曾经说过:“如果我是一个男人,我想我会以三上作为榜样而不是完治,不过如果天生就不帅那还是放弃吧。(柴门老师,我……)毕竟我还是喜欢描写男人。如果问我为什么能一直这样坚持不懈的画漫画,大概也就是想要描绘自己喜欢的男人吧。”(弘兼先生,您做了什么令太太失望的事情么?)因此,我们在漫画版中见到的三上是一个非常有深度的角色。他是四个人中最讨厌东京的人,对于三上而言,故乡的山河水养育了他,东京这样浮华喧闹的石铁森林是不可能吸引他的,他只是想离开爱媛的家而已。出身于豪门世家的他却相当鄙视自己的家庭,父亲是个出了名的吝啬鬼,不仅擅自为他安排好了人生,而且还经常打击自己儿子希望自由的行为,他的人生里只有两个朋友:完治和里美。他曾对尚子说过:“我成长的过程中没有爱,我没有像你一样的爱你的父母!”于是三上就以来到高消费的东京上大学浪费家里的金钱这种孩子气的办法浑浑噩噩地过着日子。整天带着不同的女人招摇过市,以极差的学习成绩在医科大学拖拖拉拉地跟班走,除了应付学籍和考试基本上都不在学校出现,完全被周围的人视为一个堕落腐化的阔少爷。但是三上将来的人生之路却很明确,就是到东京之外的一个小地方去开个小诊所。像罗严塔尔一样视女人为玩物的三上只有在面对里美时才会流露出难得的严肃与认真,充分体现了不论多么精明的人面对爱情也会变得幼稚。但是在电视剧中,三上的形象即使说不上失败,也得说是非常脱离原著了。虽然也是一头披肩的长发,但江口洋介的形象其实并不符合三上(三上只有很短的一段时间留长发),他身上所散发出来的气质中“痞”字占了大多数,缺乏三上那种成熟男人独特的深沉内敛与大男孩式的任性别扭兼具的特点。尤其是“烧掉通讯录来表示和以前认识的女孩子说再见”那场戏时,完全体会不到两人心情的转变,仿佛是一场骗局。看来江口洋介还是更适合《101次求婚》中那种动漫社团社长和《蒙娜丽莎的微笑》中那种阴雨的酷哥。也许是有意为之,也许是力有不及,总之电视剧中的三上基本上没能得到漫画读者更深层次的认同,而电视观众门看漫画时也往往会越看越奇怪:“原来三上的是这样啊……”
在《东京爱情故事》中,有几个爱情故事同时进行。其中我最喜欢的是三上和长崎的恋爱故事(这也是作者最喜欢的)。作者曾经说过:在作连载时是先考虑好最后的内容,再从第一回目开始着手创作,从最开始的第一回向着最后的结局构建整个故事的方法。因此,《东京爱情故事》也是从第一回开始,就已经确定好了最终的结局,在主要的人物角色们上也大致都贯穿了这个意图。然而,只有长崎尚子完全是在当初的预定之外。最初登场时仅仅是三上的同学长崎,完全只是属于三上通讯录上其他些许多普通人中的一员。但是在责编的怂恿下,经过一番商议,一个计划外的故事情节展开了。这种超出原定想象之外的情节展开对作者来说是最有趣的,尤其是这种真实的恋爱。突然展开构思之外的情节就好像是为了体现了恋爱的不可思议性和突然性一样,因此三上和长崎的恋爱就是本作当中最具有真实性的爱情故事。“长崎小姐”就这样变成了“尚子”。长崎尚子出身于东京大医院的名门之后,有一个富裕但是相当封建的家庭。由于三上的骚扰而对这个于自己生活格格不入的叛逆家伙产生好感,但始终无法放下家庭的包袱。虽然深爱着三上,但却也常常被他的轻浮所伤害。虽然在故事的结尾部分(倒数第十二页)不得以嫁给了一个不喜欢的人,结果却在倒数第十页出现在三上家门口,“我刚刚在机场离婚了,6个月内暂时不能结婚啊。”尚子的性格很像里美,但因为出身不同(里美家是经营爱情旅馆的)而把里美的倔强变成了高傲,把纯朴变成了单纯。只有她敢于和三上针锋相对地争吵,甚至于拎着耳朵狠狠批评……是个很有趣的眼睛姑娘。电视剧中的长崎尚子是个像关口里美一样失败的角色,虽然剧组很好地把握了“尚子很像里美”这个关键,但像的却是剧中哪个受气保一样的里美,真可惜啊,三上君……但尚子的剧中形象还是比里美稍好一点,因为千堂秋穗非常漂亮!(……)
在原作中,作者对于爱情这个词最想要表达的就是:恋爱是一定会结束的。当恋爱结束的时候,最后所剩下的感情既有可能是爱,也有可能是恨,每个人心里都会有各种不同的感受。爱并不应该仅仅体现在“我爱你”这样单纯的只言片语之中,原作一直在努力把捕捉到的日常生活片断中所表达出的那种若隐若现的爱情作为一段故事。仿佛在枝繁叶茂的树丛中纷飞的蝴蝶,时隐时现,倏忽即逝,这应该就是爱吧,这些感触就这样永远地留在了纸上。这五个人之间的诸多三角恋情在剧中虽然还是那套程序,但是却是以另一种方式去发展的。
在书中,青梅竹马的深沉潇洒的三上、温柔体贴的永尾和善良坚强的关口三人在高中时就彼此吸引产生了一些朦胧的感情。当时的完治曾想过如果自己再大5岁的话,就一定会把关口紧紧抱在怀里,因此非常羡慕能平静地周旋于女孩子之间的三上,但是也曾有过一个喜欢自己的女孩子阿梓,但是性格奔放的阿梓却有很多放荡的传闻,而且曾在黑板上留下“讨厌你们大家”的字后自杀身亡。这种性格简直与丽香如出一辙,三上在见到丽香的第一眼后就说“她像阿梓”。这就是为什么完治后来在面对丽香的时候经常顾虑重重而且觉得很疲惫。生长于民风纯朴的非洲,丽香的性格和人生关于普通的日本人有很大不同。丽香的爱需要五个男人才能承受,她一直期待着完治能对她说爱她,当完治说出“我爱你”之后,她对爱的要求就是:一天24小时都爱我。这是一种毫不妥协的爱,一种完全忽视爱以外一切的爱。从小喜欢养动物的完治对充满野性的丽香来讲是最合适的,但是完治在与丽香交往期间一直抱有一种将就的心态,没有一幅画面中的两个人是兴高采烈地抱在一起的,而且交往半年多却连一张彼此的照片都没有,这确实是一种必然的遗憾。故事就这样一路发展下去,在最终,丽香和完治的关系自然而然地在一瞬间彻底崩溃了。
令许多观众颇为不解的丽香、里美、完治这个三角恋除了因为丽香太过优秀之外,还有里没太缺乏竞争力的原因。在原作中,完治爱上立美,并不是像剧中所说的你“吃了个樱桃噎到了核”然后我就认为你很可爱,而是在不停体会里美性格的同时听到她维护自己说了一句“一点也不难看!”这种一见钟情要比电视中的手法强很多。自从永尾和三上在东京见到她之后都不约而同地开始和她交往,但里美在面对两个都深爱着自己的男人时起先选择的是轻浮但积极的三上而不是稳定但羞涩的完治。随着交往的深入,她离开了只会带给自己不安的三上,独自生活着,直到她和完治两个人都准备告别心理上的伤痛时才走到一起。书中的完治曾经在三上和丽香面前故意大声地说:“我就是这样的人,我不会轻易和女孩子亲近的。”好像就是要说给三上听,但是他心中虽然对里美有很深的感情,还是尽力撮合好友三上和里美。直到里美和三上断绝关系之后才果断地将她揽入怀中,但却始终无法顺利地摆脱丽香的影响。在作品后期(第四册后半本),丽香的激情,甚至仅仅是她的一封信、一个消息、一个声音都已经成为了阻挠完治和里美感情的噩梦。在这种情况下,读者已经快要被逼疯了,完治能够最终和里美走到一起实在是众望所归。电视剧中,也有一场戏快要把观众逼疯了,就是常被人拿来取笑的“丽香被大杂煮打败了”……
在漫画中,三上和里美、完治和里美、三上和尚子、完治和丽香(这个有些别扭)之间的恋爱关系都是真心彻底的爱。相爱的人渐行渐远的原因并不是因为自己还喜欢别人,而是因为缺少和自己喜欢的人之间的沟通,如果连恋人之间的心意都要通过猜测来捉摸的时候,剩下的就只有虚度的时间了。这点在电视剧中表现得比较到位,尤其在一些细节上显示出镜头语言的独特魅力。
原作者柴门文虽然出生于德岛,但是2、3岁刚开始懂事的时候是在东京的世田谷(就是完治家附近)度过的。对于人生的最初记忆就是东京世田谷区的樱新町老字号茶屋那独特的吆喝声(三轩茶屋独一家!)。当4岁到18岁去四国时,对东京有深切的思念之情,经常想什么时候能回去。《东京爱情故事》的标题中出现东京二字完全是因为作者个人对东京的感情所致。但是电视剧的制作人员很好地把握了这个关键情结。电视作品毕竟是一种3维视觉媒体手段,原作中自然而然流露出的东京风情是最方便通过电视屏幕来表达的。更重要的事电视拥有漫画所无法传达的“声音”这一要素,也因此就有了背景音乐。剧中演员说话只是一方面,还有大部分情结和气氛需要通过音乐的配合达到更完美的效果。让漫画动起来,让漫画动听起来,这才是电视的优势。通过电视画面这种漫画所无法表达的手段将大家记忆深处那些东京最美好的印象完美地表现出来,伴随着优美的旋律享受着东京和东京的故事,是电视剧最大的成功。不论是在温馨的夜晚仰望灯光旖旎的东京塔还是大白天悠闲地在楼顶俯瞰整个忙碌的城市,都给耳边回荡着《突然发生的爱情故事》的年轻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就是东京啊!
自从1958年12月23日日本东京电视塔落成投入使用以来,日本电视业无论在技术上还是组织上都已趋于完善,接下来就是40多年的飞速发展。这其中电视剧的发展对整个电视行业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最早由漫画改编成电视剧后大受欢迎的作品是上村一夫的《同居时代》,最初是TBS于1973年播出的85分钟单本剧(电视电影),因为反映了年轻人的青春活力和成长过程而大受好评,在青年人的心里构筑了新的爱的形式。剧中主题歌制成的唱片也十分畅销,而后松竹电影公司又将其拍成同名电影。这种一部作品同时取得漫画、动画、电视、电影和唱片的一系列成功,这在演艺界还是首例,对日后的漫画和电视剧形式都有重要的影响。(这就是为什么柴门文要在自己的《同居时代》前面加个“新”字)
随着6、70年代日本家庭剧最后的辉煌而产生的是日本的“林明美”——山口百惠,在狂热偶像化热潮之下带来的是日本电视史上的奇迹“红色”三部曲:《血疑》、《红色锁链》、《命运》。这是中国观众最早接触到的偶像剧,让我们见识到了日本偶像热的魅力和电视剧的精致。此后紧接着就是家庭剧的没落和青春剧的成长。其中1980年TBS播出的《三年B班的金八老师》因为反映了大量青少年社会问题而广受好评,不停地制作新系列播出,到第四系播出时已经是1995年了……剧中武田铁矢扮演的版本金八老师对以后的同类作品影响深远,也成为鬼冢英吉和川藤幸一常挂嘴边的偶像。
80年代是日本电视最多变的辉煌年代。首先是84年多媒体时代到来之前在青春剧的基础上出现了偶像剧和时尚剧:两者都是由富士电视台首创的独特青春剧类型,前者由偶像歌星主演,剧中均有大量主角演唱的插曲,并以演技取胜;后者除了偶像歌星外多数由青春靓丽的一般女演员主演,以时髦的外形、前卫的包装和现代的环境而引人注目,多数描写的是从事自由职业的雅皮小资们的生活,内容一般比较肤浅,只能热闹一时。始于83年的偶像剧和时尚剧的问世不但扩大了剧种,也为其他剧中带来活力,但是在80年代末期,由于缺乏像中山美和齐藤由贵这样有才华的演员,失去核心的偶像剧和时尚剧开始没落。这一时期最出名的演员就是现在依然活跃的中山美惠和北野武,而最出名的作品就是1983年的《不整齐的苹果》,这个描写都市里三流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青春剧被誉为青春群像剧的杰作,并为今后的青春剧创作提供了经验。剧组采用流行乐队“南天群星”为全剧进行所有BGM的创作,贯穿其间的优美旋律为剧情营造了气氛也增添了情调。从此剧开始,以新派音乐为电视剧配主题歌的势头有所回升。在众多反映生活的作品中,还有一部永载史册的不朽经典,这部作品被誉为日本电视史上的里程碑,日本的平民史诗,这部作品中国观众也非常熟悉,这就是NHK的《阿信》。遗憾的是,自《阿信》之后,再也没有哪部作品可以达到本作的高度和效果,这一方面是由于战后再也没有什么能让日本人感同身受的历史事件作为书写的背景,另一方面也由于快速增长的经济形势使得没有人会去投拍这么长的片子了。此后紧跟而来的就是竞争激烈的90年代。
90年代日本的电视剧创作比较活跃,年产量60部左右,取材广泛、内容丰富、手法多变,但是除中日合拍片《大地之子》外,能叫得上名的片子都是“青春偶像剧”。青春偶像剧实际上就是“偶像剧”和“时尚剧”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和继续。内容上包含了校园剧和青春剧的特点,只是更丰富更具有时代感,更迎合年轻人的兴趣,也因此而涌现出大批有才干的青年剧创人员和演员。(这也是漫画作品活跃的时代)不同于八十年代末,在收视率竞争激烈的九十年代,各台根据新时代整体社会综合化和社会人日常生活中独立化的特征,将目光对准战后出生的第二代人身上(1967年战后出生的人占总人口的一般),也就是2、30岁的年轻人,探索适应他们的新剧型就是青春偶像剧。收视率就是电视台的形象,左右着电视台的经济来源,因此各台都以针对年轻人作为电视剧创作的战略方针,把青春偶像剧放在黄金时段播出,以争取高收视率。青春偶像剧不像时尚剧那样前卫奢华,取材广泛但趋于平实,尽量在情节上追求新奇;也不像偶像剧那样以女歌星为单一角色,启用了大量可塑性强的男演员,推出了许多以男性为主人公的作品。最典型的就是富士电视台,通过与SMAP集团等事务所培养出了大量当红男星,推出了大量青春洋溢的偶像剧。
90年代最有趣的现象就是由许多电视剧改编或取材于成名的漫画作品。漫画成为青春偶像剧最理想的剧本来源之一,除了弘兼夫妇的大量作品以外,江川达也、小川悦司、永安巧、寺泽大介、安田弘之等人的作品也频频被改编。这一风格始于NET电视台较早的《草莓白皮书》(1990),虽然最初收视率不理想,却由此确定了取材于漫画作品的风格。该台《东大物语》、《南君的恋人》、《16岁的新娘》、《二人》等都是由畅销的漫画改编而成。这种风格迅速传染给了其他民间电视台:1994年NTV将面向成年人的《星期六大剧场》栏目(9点)改为专门播映由漫画作品改编的青春偶像剧,比如《金田一少年之事件簿》等;富士电视台播出了《庶务二科》(好作品,不枉King兄向我极力推荐);关西台播出了《GTO》;TBS的《上班族金太郎》……电影方面比较出名的就是根据永安巧的中短篇漫画《铁道员》改编的同名电影。
这段事件除了像《科长岛耕作》这样的青年题材大盛以外,最有趣的事情就是由TBS带动的“厨房剧”现象了。曾在TBS电视台推出过悬念推理片《警部补古佃任三郎》的青年剧作家三谷幸喜在1995年推出了一个以餐饮业为主题的故事《大王餐厅》,此后他又为富士台创作了创作了《第三桌的客人》,从此在日本电视界掀起了一股以描绘餐饮、膳食为特色的“厨房电视剧”风,一时间几乎每个电视台都推出了几部像《将太的寿司》那样的厨房剧。但颇为可笑的是,除了《大王餐馆》外一律都是漫画改编作品……
写到这里时,有一个问题就必需要想一想了:为什么是青年漫画?一直在介绍的作品好像并没有涉及到多上当红的少年漫画和少女漫画,可这些东西才是漫画市场的主流,其中更不乏精品。为什么鲜有提及呢?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因为其他类型的漫画并不合适改编成电视剧。
因为少女漫画本身题材和分量的限制,改编成动画的都少,改成电视剧的更是凤毛麟角。比较知名的是多田薰的《一吻定情》,主人公入江直树由柏原崇扮演,琴子由左藤蓝子扮演,主题曲《steady》由speed扮演。此剧由于选角成功且面对受众群体正确而大受好评,曾经多次在东亚各地被评为最佳校园剧。除了前面说起的《流行花园》以外,据说现在已经可以看到台湾版的《山田太郎物语》了,应该会不太好看吧?说起来以前看过真人版《东京巴比伦》的朋友们都还记得么?这个片子由于选角问题而失败了,真可惜啊……
其实少年漫画的其他同类作品也有类似的命运《金田一少年之事件簿》在国内几乎鲜有漫画爱好者去看,《将太的寿司》确实效果不错,但是有几个人爱看做菜的节目呢?所以不过是又多了一个青春剧,只不过场景换到了寿司店而已。 这倒不能说明剧组人员像国内一些号称如何忠实原著的电视剧制作工厂一样根本没看过原著,而是少年漫画中常用的一些搞笑、煽情、激化矛盾冲突的手段确实并不适合电视剧那种商业化镜头语言的运用,因此不得不做出的低龄化和伦理化的处理令作品的娱乐性有明显的降低(当然这里面不排除主角经纪人意见的影响)。但是如果电视剧太过忠于原著,尤其细节方面几乎是一模一样的话也是不行的。我们看漫画的时候是用观赏速度进行的,在文字量适中的情况下这个速度本来就比等量文字的说话速度要快,因此使得本来只是应用漫画语言表达的许多地方换成真人来演就变成了演话剧……比如……比如……对了,《少年包青天》……咦?《少年包青天》?这简直就是中国古装剧和日本推力漫画的完美结合嘛!刚才说错了,最热门的漫画改编电视剧应该是这个……那要这样说来,岂不是还有一部更完美的改编作品么?根据高桥阳一著名体育漫画《足球小子》改编的(应该是吧)电影《少林足球》啊!不管怎么说这两部作品都太像了啊!(那《京都球侠》呢……)
其实日本的电视剧播放习惯是不同于我国的。咱们的电视剧往往采用1、2集/天的进度播放,日本则是一周一集。由于时间跨度比较长,所以如何能让观众在下一周的同一时间还能够想起本片然后老老实实地坐在电视前看45分钟或者干脆就长时间收看这个电视台的节目,是电视剧投资方和制作方都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吸引观众才是第一位的,如何服务观众,拍出观众喜欢看的电视剧才是立足之本。也正因为有这些商业方面的考虑,日本的电视剧才显示出了贴近生活(有共鸣)、角色年轻化偶像化(有共鸣)、制作费用低(有……是省钱)等比较有针对性的特色。漫画是日本人传达信息的一种比较普遍的媒体,而日本的电视剧也由于其独特的制作方式而形成了体系,互相借鉴是很常见的,但必须是值得借鉴的东西才行。剧情新颖写实,贴近生活,大家耳熟能详的作品拿过来就用最好。少年漫画不具备后者,少女漫画不具备前者,这也就是为什么目前最常见的现象是将青年漫画改编成电视剧。
根据目前的市场形势,经过简单的分析后不难看出,最难改编成电视剧的,偏偏就是是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少年漫画(但有些却很适合改编成电影……),少女漫画次之(毕竟多少还是有些适合的题材的),最适合的肯定是青年漫画的中篇作品。不过话说回来,有一个问题是可以肯定的:只要有过电视剧的作品,就一定要去看原作,那是完全不同的享受!
《东京爱情故事》、《流星花园》、《GTO》……满大街的电视剧在卖,那么多人喝彩,可要想弄一套原作是那么不容易,跟别人谈起原作也往往会招来自己的不快。现在想想看,其实并不是漫画故事不好,也不是漫画是大人看还是小孩子看的问题,而是一些人根本就接受不了漫画这种表现方式。毕竟电视剧的主要受众群体是年轻人和成年人,故事再好,只要用漫画来表现,他们就绝对不会去看的,和漫画相比,宁可去看电视剧吧。即使在日本,也有不少非常喜欢《东京爱情故事》电视剧的人根本不知道还有漫画这回事儿呢……所以我们现在所能期待的也只有片头上的那个“原作”能够清晰一点,大一点,再大一点……
(本文涉及到的都是漫画改编成电视剧的案例,因为动画片本身与电视剧表现形式比较相似,所以在此并没有作比较分析。以后我们会给大家安排这样的栏目来研究。)
日本20世纪最后十年最佳作品(2000年末官方票选结果):
1.《热火朝天的大搜查线》(踊这个字在这里是双关语,不一定是跳跃的意思)
2.《东京爱情故事》
3.《高校教师》
4.《警部补古佃任三郎》
5.《大王餐馆》
6.《回首又见他》
7.《庶务二科》
8.《长假》
9.《同一屋檐下》
10.《29岁的圣诞节》
前十名的作品有三部改编于漫画,还有两部基本上就是取材于看漫画时的灵感,排名第一的《大搜查线》监督本光克行自己也声称是受了《逮捕令》和《机动警察》的影响,看来漫画是大获全胜了……
kagero@2003-04-02 12:44
初中的时候曾看过《东爱》的漫画,是93年的时候吧,一个同学的亲戚从香港带回的,当时的年纪哪里看得懂这类的经典,结果看了半本就转而捧着《女神的圣斗士》不放了
现在想想,如果现在遇到这两套漫画,我一定会好好看看《东爱》的,真的很遗憾,不过这种遗憾的心情也让我更怀念这部漫画和日剧的经典
reebchow@2003-04-02 16:42
看'东爱‘的时候我还在读初中,好令人怀念的日子啊
«1234»共4页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