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由 Julien 发布
正好是你这个逻辑。
就算讨厌这个故事的你,也会觉得这样的男主角塑造要比男主角奸杀女主角、肢解女主角、报复社会、后宫、变成同性恋都要合理的多吧,比因为橡皮擦掉到地上于是去自杀要合理的多吧?
文艺理论圈子一直有的争论,就是创作应该是反映现实,还是应该塑造体验?
比如说现实里的一个学生,他可能99%时间在与同学和谐相处,勾勾搭搭,只有1%的时间在怀念过往多愁善感,他未来的情感生活也多半是由这99%决定的,那1%就陪衬陪衬算了。
但是对于以塑造体验为目标的创作来说,只有那1%才有意义,于是作品里那个学生用了99%的精力去多愁善感,最终结局,学生的命运也是这99%的多愁善感来决定的,这个时候,这个故事肯定就矫情,而且按照“现实中没人会这样折腾影响一辈子嘛”的逻辑来说是不具备绝对现实合理性的。
你觉得哪个更重要?一个学生生活被刻画的更合乎现实,更合情合理不让读者吃惊比较重要?还是把这种体验渲染的更加美丽更加感伤更加有感染力比较重要?
如果5CM这么过分纯粹过分执着的男主角没有这种郁闷的发展和结局,我反而会觉得他的情感发展不合理。不是不合现实规则的理,而是不合作品观念的理,你故事就是来表达这个的,结果你把他和谐了不是煽自己耳光么?
大家都在从不同的作品里面寻找自己的共鸣,对于有些元素敏感,对于有些元素迟钝,对有些情节认同度高,对于有些则完全无法接受。我自己其实也很不喜欢蝇王或者变形记那种过分凄厉受迫妄想的故事,但不妨碍我认同它们的作品地位。遇到个人感受层面的分歧,要交流要批判要抱怨要喷其实都没问题,但犯不着一定要把自己的感受说成普世真理把对方的感受说成矫情小资,那他说你民工说你schooldays怎办,大家竞相攀伦理制高点打压对手的这种对局真的没啥意思。艺术本身就是矫情的,纯粹的自然从来就不美。
当然,5CM口味确实太偏激,观众要跟上作品的氛围有些勉强了,白龙殿前面也批判悲剧无法赢取认同的问题。若是削弱一点情绪深度让故事更容易接受更可亲就好了,我也是这么想的。
PS. 我对京都近期的怨念就是不够矫情,太和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