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游』酷论坛>『动漫主题讨论区』>[原创]《战斗妖精雪风 ..
xly@2005-03-11 16:58
引用
最初由 T-Sniper 发布
随着第三代格斗弹和JHMCS的实用化,DF将会达到“PILOT看哪儿导弹打哪儿”的境界,个人认为战机的过失速机动能力很可能会变得毫无意义(过失速机动能力的尴尬之处在于,用的到它的时候导弹不行,导弹可以了它又没用了……).另外,F-22在气动布局上仍然是看似保守的小升力系数大机翼面积,其设计思想是在保证大升力的前提下降低阻力系数,使得机体拥有较好的能量特性,在进行较大过载的机动时也不会损失太多的能量,因此F-22是典型的能量战机的延续;这与俄式战机全力追求大的升力系数以期获得优良的角度特性的角度战机思想是截然不同的.实际上拥有较好的能量性能更有利于在规避导弹的同时消耗导弹的末端动能,从而最终甩掉导弹(实际上除了早期AAM发展不成熟的时期外,依靠机动性能回避AAM从来就不是十分有效的手段,而有效的方法不外乎消耗动能和干扰制导两种).这就是能量机动理论在全向格斗弹时代的意义.而战机的机动性能并不是不再重要,而是空战的条件发生了变化,对战机机动性的要求更加偏向于于能量战机而不是角度战机了.
同意
xly@2005-03-11 17:06
发现看雪风的人都比较“硬派”
wolfsoft@2005-03-11 17:27
引用
最初由 T-Sniper 发布
超零第五话里面似乎没有太过过分的机动,对机体而言COBRA的过载实际上并不大,当然变形部分对机体某些结构的强度要求是有的.而雪风第四话除了某个大负G机动之后驾驶员居然还生存比较让人惊奇之外,似乎就没有任何可以让偶感到震撼的动作了……
MZ5单挑那动作还不够过分啊?你看着似乎不过分,大哥,注意一下仪表盘,看看速度是多少.....寒死了.
paulph@2005-03-11 17:44
引用
最初由 T-Sniper 发布
随着第三代格斗弹和JHMCS的实用化,DF将会达到“PILOT看哪儿导弹打哪儿”的境界,个人认为战机的过失速机动能力很可能会变得毫无意义(过失速机动能力的尴尬之处在于,用的到它的时候导弹不行,导弹可以了它又没用了……).另外,F-22在气动布局上仍然是看似保守的小升力系数大机翼面积,其设计思想是在保证大升力的前提下降低阻力系数,使得机体拥有较好的能量特性,在进行较大过载的机动时也不会损失太多的能量,因此F-22是典型的能量战机的延续;这与俄式战机全力追求大的升力系数以期获得优良的角度特性的角度战机思想是截然不同的.实际上拥有较好的能量性能更有利于在规避导弹的同时消耗导弹的末端动能,从而最终甩掉导弹(实际上除了早期AAM发展不成熟的时期外,依靠机动性能回避AAM从来就不是十分有效的手段,而有效的方法不外乎消耗动能和干扰制导两种).这就是能量机动理论在全向格斗弹时代的意义.而战机的机动性能并不是不再重要,而是空战的条件发生了变化,对战机机动性的要求更加偏向于于能量战机而不是角度战机了.
尽管新技术的出现使得能量补充速度曾加了,补充的时间减少了不少,但同时导弹的进步使得空战的节奏加快了,留给飞机补充能量的时间同样减少了不少,贸然进入过失速等于找死。超音速机动+隐身才是王道。
T-Sniper@2005-03-11 17:51
速度超过M1.7,但是COBRA动作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运动轨迹基本不发生变化,也就是说对于机体而言,机动过载实际上是很小的;机体承受的只是AOA超过90度时产生的很大的压差阻力(此时由于升力系数应该已经接近0了,所以诱导阻力也可以忽略不计),这个力的大小还不足以对O.T.M合金的VF结构产生什么不利的影响……对于机师来说,倒是机体急剧俯仰变化对身体造成的过载比较危险.
paulph@2005-03-11 17:52
引用
最初由 wolfsoft 发布
MZ5单挑那动作还不够过分啊?你看着似乎不过分,大哥,注意一下仪表盘,看看速度是多少.....寒死了.
一直没搞清楚,如果那个读数是马赫数,那时满恐怖的,我宁愿相信他们只是在做剪刀机动
T-Sniper@2005-03-11 17:53
引用
最初由 paulph 发布
尽管新技术的出现使得能量补充速度曾加了,补充的时间减少了不少,但同时导弹的进步使得空战的节奏加快了,留给飞机补充能量的时间同样减少了不少,贸然进入过失速等于找死。超音速机动+隐身才是王道。
完全同意.
T-Sniper@2005-03-11 17:56
引用
最初由 paulph 发布
一直没搞清楚,如果那个读数是马赫数,那时满恐怖的,我宁愿相信他们只是在做剪刀机动
实际上在比较高的高度,M数较高并不一定代表表速较高,50000英尺(15240米)时M1.7的表速只在600节左右,与10000英尺时M1.1的表速基本相同.
haowande11@2005-03-11 17:59
引用
最初由 paulph 发布
一直没搞清楚,如果那个读数是马赫数,那时满恐怖的,我宁愿相信他们只是在做剪刀机动
视高度而看的....:p
haowande11@2005-03-11 18:00
引用
最初由 T-Sniper 发布
实际上在比较高的高度,M数较高并不一定代表表速较高,50000英尺(15240米)时M1.7的表速只在600节左右,与10000英尺时M1.1的表速基本相同.
正解啊...
冲刺70000英尺ING.....
yukikazexuefeng@2005-03-12 10:44
别忘了雪风的超G运动废掉了n个驾驶员,
小说中小雪雪在180度回旋打导弹时的超G运动让零断掉肋骨..............
寒ing.........................
xly@2005-03-12 13:49
引用
最初由 paulph 发布
尽管新技术的出现使得能量补充速度曾加了,补充的时间减少了不少,但同时导弹的进步使得空战的节奏加快了,留给飞机补充能量的时间同样减少了不少,贸然进入过失速等于找死。超音速机动+隐身才是王道。
如果交战的战机都具有超音速巡航和隐身能力,比如两架F-22单挑,那么不是很有可能会进入近距缠斗的局面吗?
唯登诗树@2005-03-12 17:17
引用
最初由 yukikazexuefeng 发布
别忘了雪风的超G运动废掉了n个驾驶员,
小说中小雪雪在180度回旋打导弹时的超G运动让零断掉肋骨..............
寒ing.........................
所以无人的HIMAT轻取X-29,未来的天空是终结者的天空。:p
Ascod@2005-03-12 17:37
那位在航空知识上看到70G过载的兄弟你请给下期目和文章名,我去翻下,似乎没在航空知识上看过70G的介绍...一战时的空战才是骑士道的体现啊...二战飞行员就是一绑椅子上的士兵了.....到了现在,那不就是一能坐人的的导弹发射平台嘛~~
wolfsoft@2005-03-12 18:54
引用
最初由 Ascod 发布
那位在航空知识上看到70G过载的兄弟你请给下期目和文章名,我去翻下,似乎没在航空知识上看过70G的介绍...一战时的空战才是骑士道的体现啊...二战飞行员就是一绑椅子上的士兵了.....到了现在,那不就是一能坐人的的导弹发射平台嘛~~
深刻怀疑以后是粒子束,高能激光和电磁炮的天下,千破万破,惟快难破.导弹被淘汰也是早晚的事--或者,导弹和无人机合二为一?
«345678»共8页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