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由 puppis 发布
學名 Rhinochimaera pacifica
命名者 (Mitsukuri, 1895)
中文名 太平洋長吻銀鮫
科中文名 長吻銀鮫科
科號科名 005 Rhinochimaeridae
模式種產地 Tokyo fish market, originally from Kurihama, near Misaki, Sagami Sea, Japan 大陸名 太平洋長吻銀鮫
棲息環境 深海、砂泥底、近海沿岸 俗名 黑翅沙
棲息深度 300 - 1,140 公尺 食用魚類 否
有毒魚類 否 觀賞魚類 否
最大體長 120 cm 經濟性 否
台灣分布 東北部
世界分布 西北太平洋
參考文獻 Shao & Hwang (1997)
典藏標本 ASIZP0057500 . ASIZP0060146 . ASIZP0061266 .
英文俗名 Pacific spookfish, Deep-sea Pacific knife-nose chimaera, Deep-sea chimaera, Longnosed chimaera, Narrownose chimaera
型態特徵 體側扁而延長,向後漸細小。吻尖長平扁而柔軟。雄性的眼前上方具一短柄狀且不可彎曲的的額交腳器。眼中大,上側位。口較小,下位,略突出。上頜前齒板喙狀,邊緣光滑;側齒板寬長,近三角形,外緣具細鋸齒;下頜齒板寬長,前端尖,邊緣光滑。側線幾平直,沿體側中部向後延伸,約至尾鰭下葉前方的1/3處急轉下彎至尾端;頭部眶上管(supraorbital canal),前方微彎,至眼前上方則幾近平直而延伸至吻端;眶下管(infraorbital canal)呈波狀,向前延伸至吻前方與眶上管相接,相接點近於吻端與鼻管(nasal canal)的中點。背鰭2個,以一低膜相連,第一背鰭具一扁長硬棘,斷面呈三角形,邊緣光滑;第二背鰭低平延長,向後漸高至中部而漸低;臀鰭低平,後端尖突,與尾鰭下葉間以一缺刻分隔;腹鰭中大,雄性腹鰭內側具細棒狀之生殖交腳器(pelvic clasper),無前生殖交腳器(prepelvic clasper);胸鰭寬大;尾鰭後端細長,上葉低平,具30多個棘狀突,下葉高於上葉,邊緣平滑。體呈淡灰褐色。Shao & Hwang (1997)發表的新紀錄種,實為非洲長吻銀鮫(Rhinochimaera africana)之誤鑑。
棲所生態 深海底棲魚類。主要以小型底棲動物為食。生態習性甚不清楚。
地理分布 分布於西太平洋區,包括日本北海道、東海沿岸、台灣的東北部海域、紐西蘭、澳洲南部及東北沿岸。
漁業利用 主要為底拖網捕獲。棲息地較深,故較不常見。一般以下雜魚處理。
关于“參考文獻 Shao & Hwang (1997)”
PDF格式
http://lifesci.zo.ntu.edu.tw/~zoology/azt/Z-8-2/Z-8-2-5.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