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游』酷论坛>『漫游水世界』>海盗船>[原创]语文教科书中最 ..
[原创]语文教科书中最应该删除的课文是《管宁割席》---谈谈华歆
caoglish@2005-04-26 22:08
我觉得华歆是个厚道人,从历史角度来看绝对是值得称颂的,就是一篇管宁割席,把华歆的名誉现在是跳到黄河也洗不清了。
我记得小时候读《管宁割席》的时候,非常佩服和尊敬管宁的,并且十分鄙视华歆。老师也是这样教育我们的。然后一些关于《管宁割席》的其他读物(管宁割席的漫画),常常把华歆描写成小人,在官场上争夺权势的恶心的形象。也一直是鄙视的。然而,我读《管宁割席》的时候,谁也没有说过它的时代,我也只当一个寓言而已。后来在《三国演义》里,提到一个华歆的名字,把这个人描写的不错,挺好的,当时也只是认为是同名同姓。后来在做语文文言题目的时候,也写到华歆的一些逸事,都是描写华歆做人的准则,这些准则在今天看来,都是可以称为有品德,为人厚道的做法。但是《管宁割席》感觉给我太深刻了,以至于我没有把这两个人放在一起。
最近看25史的白话新世纪普及版,才发现管宁是三国人士,而关于他的故事就是关于割席的。那这个华歆就应该是存在的,那个华歆是不是三国里的华歆呢,我在网上查了一下,果然是一个人。靠简直是晴空霹雳,把我对华歆的感觉完全颠覆了。让我觉得语文书是和我开了个大玩笑呀。我觉得从历史贡献来所,华歆远远要比管宁伟大。
作为人品,华歆是值得称道的。有一个故事,是我从一次文言练习上看到的。说华歆和王朗逃命,一次乘船,有一个人要搭船,当时华歆不愿意,但是王朗却说船还大,多来一个人没有关系,华歆也就没有反对了。船开了一会,来了盗贼,船开得就显得慢了,王朗就和华歆说,为了减轻重量,应该把那个后来得人推下船去。但是华歆却说:他要乘船得时候,我就想人多,行船不方便,会误事,所以不让他乘船。但是现在已经让他上船了,有怎么可以因为这样得情况把他推入河中?王朗大羞。最后他们三个人一起努力,逃过一劫。(还有一个版本,王朗 变郑泰了)
看看,华歆做事多么有原则,觉得不能做得事情,就不去答应别人,而一旦答应了,就一诺千金,雷打不动的帮人帮到底。就是遇到了危险,还是履行自己的诺言,这样的人的品德可以称为义高了。王朗属于有空就帮人,而有危险就会把诺言抛弃,而华歆是没有能力就绝对不下诺言帮助他人,但是许诺帮助他人,就一定去完成的人。相信华歆的义更让人称道。
还有历史上说他清廉,说他离开东吴,去曹操那里供职,临走时候,有数千人来送礼,他不好当面回绝,就在礼品上标上送礼人姓名,然后一一送还。他的传记说他:“素清贫,禄赐以振施亲戚故人,家无担石之储”,“清纯德素”,而华歆的地位是很高的,封候的,拜相国,任司徒,这样的人多么不容易呀。
华歆是个懂官场的人,并可以保持中庸之道;也是个有人缘的人,可以让千人送行;他更是一位有抱负,有能力和有智慧的人。他本来是没有什么地位和家族背景,却可以达到相国,司徒,太尉,可以说是位极人臣,而他和管宁以及邴原,和称一条龙,而他是龙头,可以说十分有才学了。当他当了太尉时候,他想告老还乡,可是皇帝不愿意,还是要让他来办理事情,可见是多么受到器重,多么德高望众了。还有当皇帝要他推举人才的时候,他还是想推荐管宁的,可以管宁空有一身才学,却就是不愿意出山为国做事(当然也可能他不愿意做推翻汉朝的的魏做事情)。华歆算得上是个重义轻财的人了,值得佩服。
这样,又如何看待《管宁割席》的故事呢,我觉得应该更积极的看带其中的华歆,我看过一些对《管宁割席》的评论,说华歆捡起黄金是出于人的本性,并没有错误,而且他捡起黄金又扔了,人品就已经高人一等了。而华歆看车子过去,说明他有青年人的好奇心,人爱热闹,无可厚非。我认为这些评论是非常有道理。而且我现在从另一个方面来看,《管宁割席》中的华歆,并没有错,而且还值得赞扬,他拣起黄金,后来觉得羞耻,就把钱扔了,知耻近勇,能错就该,本来就是值得表扬的。而且以后他还是很廉洁的,正说明他受的教育让他没有在权力和金钱面前腐化。如果是老师看到华歆的举动就会表扬他的。可惜管宁顽固不化,看到就觉得恶心,我看管宁受到正统教育过深,而且是不知世事的年轻人,所以才会这样做。像管宁这样动不动就要和人断交的人,只能看到人家缺点,却看不到人家的优点,而且看到缺点就要割席的人,人缘一定很不好,而且很容易得罪人。也算华歆为人厚道,不和他计较,还推选他出来做官。这样相比起来,管宁反而给比了下去。如果我是他们老师,我一定要教导管宁不能因为朋友有些看上去的缺点,而且是人人会犯的小缺点,就和朋友随便断交。 管宁和华歆相比之下,华歆更有人格魅力。
如今我对华歆的看法已经完全变了,我觉得《管宁割席》的作者有些问题,有认识偏差,或者说古人只看中特例独行的隐士,而看不中善为人事的华歆。或者说这篇文字的作者是另一个管宁,有者什么人格缺陷,不善于与人交往,却以这样的处事方式自誉呢?只觉得《管宁割席》的作者,把人想得太完美了,希望人人都学管宁,学圣人。然而却没有看到管宁得缺点,管宁的缺点就是没有容人之量,一点小缺点就要割席。管宁也是,自己圣洁了,却好像华歆不济的样子。华歆虽然有些小缺点,但是大义上却非常保持的,这难道不值得称颂吗?
看看人家鲍叔牙和管仲,那种才教友谊,才叫朋友。管仲多少缺点,而且还是小白和自己的政治对手。鲍书牙都没有嫌弃管仲。就文章来说,管宁只会看到华歆缺点,没有看到华歆优点,不已华歆优点为荣,那么他不如鲍叔牙,更没有鲍叔牙的识人之智,也没有鲍书牙的容人的度量。
所以我觉得华歆是个厚道的人,也算一个重义轻利,善为人事的能臣。应该大为赞扬,不能因为一篇有认识偏差的《管宁割席》毁了华歆的英名。应该还华歆一个清名的说。所以《管宁割席》应该告别语文教课书。
kotoko@2005-04-26 22:11
可惜语文课本的编写不是大家说了算~^_^
橘子泡芙^-^@2005-04-26 22:13
偶不记得有这篇课文 或许偶使用的是旧教材?
ccercom2003@2005-04-26 23:47
管宁是清高的,华歆是世俗的
bluesphere@2005-04-26 23:53
玩三国类游戏的都知道此人相当能干……
msn001@2005-04-27 00:25
语文课本偶从来不看.语文课就看小说了....
whlex@2005-04-27 00:51
引用
最初由 bluesphere 发布
玩三国类游戏的都知道此人相当能干……
拿來 建設 登用 的
浮出水面@2005-04-27 08:39
如果仔细地思考一下,语文书中剩不了多少东西了
黄旨骞@2005-04-27 14:32
我读书都没见过这篇文章……
难道删掉了?
三国的好像除了出师表都没学过
lunkoandlunmi@2005-04-27 16:24
教材嘛就是拿来表扬一下正面人物DE
Re: [原创]语文教科书中最应该删除的课文是《管宁割席》---谈谈华歆
half_angel@2005-04-27 16:59
引用
最初由 caoglish 发布
后来在《三国演义》里,提到一个华歆的名字,把这个人描写的不错,挺好的,当时也只是认为是同名同姓。
华歆这个人在三国演义里面不怎么受好评,关于他和管宁的关系,有这么一段描写
引用
原来华歆素有才名,向与邴原、管宁相友善。时人称三人为一龙:华歆为龙头,邴原为龙腹,管宁为龙尾。一日,宁与歆共种园蔬,锄地见金。宁挥锄不顾;歆拾而视之,然后掷下。又一日,宁与歆同坐观书,闻户外传呼之声,有贵人乘轩而过。宁端坐不动,歆弃书往观。宁自此鄙歆之为人,遂割席分坐,不复与之为友。后来管宁避居辽东,常戴白帽,坐卧一楼,足不履地,终身不肯仕魏;而歆乃先事孙权,后归曹操,至此乃有收捕伏皇后一事。后人有诗叹华歆曰:华歆当日逞凶谋,破壁生将母后收。助虐一朝添虎翼,骂名千载笑“龙头”!又有诗赞管宁曰:“辽东传有管宁楼,人去楼空名独留。笑杀子鱼贪富贵,岂如白帽自风流。”
可见,从古人看来,华歆这个人属于反面角色
procainum@2005-04-27 18:59
《三国志》中记载“歆素清贫,禄赐以振施亲戚故人,家无担石之储。”故华歆又怎么会贪财呢?《三国志》中陈寿的评语为“华歆清纯德素”。可见华歆的人品到底如何。
他和管宁的关系,看这段记载
“黄初中,诏公卿举独行君子,歆举管宁,帝以安车征之。明帝即位,进封博平侯,增邑五百户,并前千三百户,转拜太尉。歆称病乞退,让位于宁。帝不许……”
至于其他那些贬低华歆的小故事,找不到出自正史何处,可能我孤陋寡闻吧。不过印象中在《世说新语》好像有,不过《世说新语》并不是史书,所以故事可信程度有多高就不得而知。
另外《三国演义》是本集大成的小说,不必当真啊。
solid snake@2005-04-27 19:39
不记得有学过这篇寓言啊
难道是课外读物?
bbq5166@2005-04-27 19:51
貌似偶读书的时候没这篇文章,FT......
lyra@2005-04-27 20:10
由此可见三国演义流毒之深,太多人把故事当历史,也因此很多人承担了不该有的骂名,比如曹操;很多人得到了过分的赞誉,比如刘、关
«12»共2页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