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游』酷论坛>『动漫主题讨论区』>主题讨论精华区>对安彦良和《尼禄》 ..

iceqing@2004-08-28 13:02

光看那么多图片,我就已经佩服的要死了````````

看来楼主大真的很喜欢这漫画啊,我要去找来看看
引用

水獭@2004-08-28 22:28

引用
最初由 玖羽 发布



另外,这篇文章想转就转吧,我不用这种文章参加征文,也不可能投到哪里去
转的时候注意,贴图别贴错了就行了


以上。




我想最好作以下改进

既然是图在上相应文字在下,那么标号1、2等,就应放在图前而非图后字前
(不过是小问题,不改也罢)

现在:

http://www.ursky.com/bbs/UploadFile...21422283581.jpg

1:尼禄与其母阿格里披娜(Agrippina)。这母子二人间的合作和斗争构成了尼禄统治前半期历史中最重要的部分。安彦良和对这漫画里的人物画得非常细,可以说,只要可能,他的人物都是对照雕像画的,尽可能保持原貌。


改后:
1:http://www.ursky.com/bbs/UploadFile...21422283581.jpg

尼禄与其母阿格里披娜(Agrippina)。这母子二人间的合作和斗争构成了尼禄统治前半期历史中最重要的部分。安彦良和对这漫画里的人物画得非常细,可以说,只要可能,他的人物都是对照雕像画的,尽可能保持原貌。
引用

guimulin@2004-08-29 15:53

恩,好东西呀

然而安彦良和的东西就是这个没有看过……

另,我要说,我讨厌踩链接看图呀……
引用

JOESTAR@2004-08-30 19:02

看完非常感动的帖子。
个人是非常喜欢安彦良和的漫画,尤其是这部〈尼禄〉!!

(楼主,给你发了短消息,去看一眼~~)
引用

JOESTAR@2004-08-31 16:58

《尼禄》我一共买了两套,翻译有些不同,楼主遇上的那些地名翻译有问题的,基本在另一版内没有翻译错误,但是从人物语言的个性推敲来看,还是楼主那个版的比较好。

另,下面是印在另一个版本的《尼禄》后面的作者安彦良和写的后记,我把它打了出来,贴在这里。

后记

在七月号的的连载所寄来的文章中,有一位对罗马历史知之甚祥的弓削达先生,他说过这样的话:尼禄时代的罗马,是一个“不该有的都没有”的都市……真是一句至理名言吧。可是,对罗马完全不了解的我,在为了画这个故事对学习的过程中,有一点点不同的感想,那就是——“罗马人若是知道火药和引擎马达,想必他们会征服世界,将20世纪的文明提早两千年实现吧。”

实际上,罗马的文明是相当惊人的。他们用水泥建筑大楼,住在公寓之中,歌颂美食生活,并在运动场和美容设施中锻炼、美化自己。而同一时期,我们日本的祖先们,还未进入历史之中,过着悠闲的日子。

学校教导我们,历史是人类智慧进步的过程。马克思主义解说了历史发展的法则。可是,罗马这个古老的时代却让我们重新考虑这个问题。人类不都是循序渐进的累积知识,不断创造更好的时代吗?

罗马帝国灭亡之后,造访欧洲的是充满异国风味的中世纪。这个世纪又称黑暗时代,文明代表是基督教。由此可以了解,罗马人在差一点就能实现现代社会的时间里,人们所获得的唯一智慧,就是基督教所代表的道德观念。这指的是:不管再怎么辛苦,再怎么无趣,人类有时必须忍耐着,扼杀本能的需求。而反过来说,只为了了解这一点,人类是不得不花二千年的光阴,去体验黑暗时代与战乱之世。

罗马社会与其可谓为宿命的敌人,基督教的思想,正好在尼禄的时代相逢,而尼禄身为残害众多基督教徒的指示者,又杀害其血亲,沉浸肉欲,成为完全无法见容于基督教道德的暴君,遗臭名于后世。

可是,从史料上来看,尼禄并非是如此恶劣之人。在尼禄之前的皇帝之中,似乎上有更严重的性格分裂及性格诡异者,而在他之后,更有多位令人摇头的罗马帝国皇帝。尼禄只是欠缺了某些东西而已。他的确有令人欣赏的一面(一般来说),但他缺少的另一面却损害了他的优点,而使他成为一个不被认同的人。而他所欠缺的,究竟是什么呢?是否就是罗马人所普遍欠缺的道德观念呢?他的缺点是否是罗马的个别特性呢?我并不这么认为。

罗马的情形正如今日的社会吧!虽然没有炸弹,没有电器,也没有庄严的教会,可是罗马的时代,还有尼禄的精神与思维,也许到了现代我们仍然可以看到一模一样的例子。而我之所以会画这个故事,正式基于这个理由。

——安彦良和
引用

wwmidia@2004-12-03 20:52

沒想到沒想到,居然會在漫遊遇到用同類頭像的人啊
我倒是一直不知道已經有人涉足羅馬史的漫畫了,嗯,了不起,有機會一定要看看,看看對史實的尊重程度
引用

对于基督教的信仰教会内有与外界不同的理解

约书亚@2005-01-15 23:51

首先,对于基督教的信仰教会内有与外界不同的理解,教会对"信仰"的理解是:"对你所未见之事的相信"我没有见过复活但是我相信这叫做"信仰",如果我见了之后不得不相信这只能叫做"承认".这两者在基督教的概念里是有本质的区别的.耶苏说"多默,你见了我才相信复活,而那些没有见过而信的才是更有福的"托马斯.阿奎那说"很多时候并不是先理解而后信仰,而是先信仰了而后才能理解"正因为这个原因基督教与外界才造成了误会.

另外,耶苏复活后多次向其门徒们显现,和他们在地上一起生活了四十天之久,门徒多默还亲手触摸了耶苏的伤口,所有的门徒都可以见证耶苏的复活,他们不是只听了玛利亚的传报就相信的.

自十九世纪起欧洲的历史学界已经逐步屏弃了中世纪的"千年黑暗说"对中世纪有了新的评论,认为中世纪是一个承上启下的时代,继承了一部分古代文明并为近代文明打下了物质和精神上的基础,是一个人民的精神高度自觉的时代.要知道欧洲现代的很多著名学府都源于教会大学,现代实验科学的源头在中世纪的修道院里.欧洲的大片良田是由修会里的僧侣开垦的.自由\平等\博爱的主张的根基是基督教的文化土壤.而且由于教会的制止蛮族才逐渐改变了买卖妻妾和幼儿,杀妻殉葬,杀婴,斗审等原始现象.
引用

«12»共2页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