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游』酷论坛>『动漫主题讨论区』>[新闻]好戏继续——6 ..

[新闻]好戏继续——6月12日《环球时报》之论战新文“学点日本思维模式又何妨”。

纵横四海@2006-06-12 18:43

全文见6月12日《环球时报》第11版,全文我就不打上来了。看过的进来发表下看法吧!
引用

逆天而行@2006-06-12 18:46

看了,讲得还行
引用

武装害虫@2006-06-12 18:47

唉~环球时报改成日报之后都懒得买了~还是周报好~
引用

鱼肠剑@2006-06-12 18:47

日本的思维模式没有比中国的高明到哪里去

差中寻求次差而已

学习思维何必非言日本/中国
引用

hover@2006-06-12 19:00

都忘了小平同志的黑猫白猫论了……
引用

正义的朋友@2006-06-12 19:19

又要战了,留名,=战



这是报神啊[/han]
引用

azcat110@2006-06-12 19:22

稍微打一点: 作者 舒文

日本右翼对历史问题的歪曲认识,始终令中国人难以接受,甚至憎恶。中国人的这种感情很容易带到如何对待日本的文化问题上,陶短房先生在《环球时报》连续发表的两篇关于日本漫画的批判文章——(略)——就是很典型的例子。陶先生的观点可归结为,通过漫画,“日本化的思维模式、价值观”将误导中国青少年,因此,要警觉和提防日本文化的输入。显然,陶先生有点杞人忧天了。

改革开放以来的几十年里,看过《机器猫》《恐龙特急克塞号》《七龙珠》等日本动漫的中国青少年不少,但是,这些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生的中国人恐怕没有多少人在“亲日”,在认同日本右翼的歪曲历史观吧。相反,前几年发起抗议日本“入常”打游行的、在网络上大发抗日议论的却多是他们。如果因为他们看了 日本漫画而怀疑他们对日本(尤其是日本右翼)的反感甚至仇视的态度,那真是有点以己度人,甚至不顾事实了。

青少年的教育本身应该是多元的,学中国传统文化,学日本思维模式、学美国观念等等,对可塑性极强的青少年的成长没有坏处。因此,现在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如何警觉包括漫画在内的日本文化对中国青少年的“误导”上,而在于如何吸纳日本文化。

任何国家的文化都有糟粕和精华,日本也不例外。对此,我们除了批判其糟粕外,更重要还要善于看到它们的优点和长处,以便于学习和提高自身。有人说,日本人刻板、不正视历史、有侵略本性、性观念肮脏.....是的,我绝对承认,但还有呢?难道♂不承认日本人比我们更团结、严谨和讲求纪律吗?一个多世纪前,中日两国几乎同时被西方列强叩开国门,日本人很快进行维新图强,先后战胜俄、德等西方列强,令英法美等大国敬畏,而中国却军阀割据、内讧不断,崛起晚了整整一个世纪。难道我们不该反思,不该在日本文化中吸纳其崛起德经验吗?

全球化德环境下,每个国家都置于世界文化德坐标系中。兼容并蓄,开放借鉴,才能辨认自己文化德真实位置以及精髓所在。君子善假于物也。如果漫画真完全承载着日本文化,那么不妨多看看,吸纳其中“能为我所用”德思维模式和文化精髓,这不失为一种强国之道。

~~~~~~~~~~~~~~~~~~~~~~~~~



估计对方下一篇文章就要说我国的青少年是无法分辨其他国家的文化精髓的,他们还很稚嫩,不具有分辨是非的能力
引用

徘雨闲丸@2006-06-12 19:23

啊啊啊~~又见内涵战~~~~战吧战吧 等战赢了 偶给大家发奖金。。。。
(-_,-)
引用

llysander@2006-06-12 19:25

这环球时报真的人气这么低需要战文的刺激?
引用

alex31@2006-06-12 19:25

赶快留名
--------------
话说现在中国的思维模式是在往西方化靠拢的,不是东瀛。
引用

dxdxdx6@2006-06-12 19:31

上回那次还不是写了好几篇.
所谓那意识和模式还不是带一点民族文化的东西.
是啊,好的东西我们都可以去尝试学习的
但是有些情况下非要加入对什么民族反感,政治问题,历史问题
把那么简单的东西搞的那么复杂.
要是拿个什么爪洼的东西来学有人会这么多废话?!!?
引用

antoniosehk@2006-06-12 19:45

天天討論這個話題....
你們不悶嗎???
引用

dxdxdx6@2006-06-12 19:48

因为难得报纸的主编勇敢一回....
引用

苍山雪@2006-06-12 19:49

环球时报怎么这么喜欢战 orz
引用

sunrain12@2006-06-12 19:58

引用
最初由 苍山雪 发布
环球时报怎么这么喜欢战 orz
.
这样才有人气和销量口牙
引用

«12345»共22页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