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由 08MS 发布
无级啊无级啊..大家都忘了这个啊..老外看了都叫好啊..
mybox@2006-06-02 21:55
引用最初由 08MS 发布
无级啊无级啊..大家都忘了这个啊..老外看了都叫好啊..
mybox@2006-06-02 21:58
引用最初由 安东科维奇 发布
沟口健二的《杨贵妃》
记得小时候听评书《安史之乱》,感觉它不像《薛刚反唐》那样着重描写武将的勇猛和战争的激烈,而是把大量的篇幅花在唐明皇、杨玉环、杨国忠、高力士,还有安禄山这些重要历史人物之间的勾心斗角上,听起来并没有一种畅快淋漓的感觉。如今找到了日本电影大师沟口健二1955年的名作《杨贵妃》,似乎又将通过生动的影像来重温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沟口真正的目的不是再现历史,而是竭力将那些政治争斗从历史中抽离出去,着重描写杨贵妃的女性悲剧!
俗语说:“环肥燕瘦”,中国唐代素以体态丰盈为美,“四大古典美人”之一的杨玉环更是成了这种流行美的一个代表。可影片中由日本演员京町子扮演的杨玉环,不仅没有倾国倾城的容貌,也很难用体态丰盈来形容。从厨房里一个闷声不响的烧火丫头到皇帝身边日夜宠爱的贵妃娘娘,她倚仗的到底是什么呢?
本来,她只不过是安禄山安排的一粒棋子,试图出奇制胜,取代皇上心中逝去武后之地位。在她之前高力士也先后奉送过多个女子给皇上,可都空具武氏之形,不具武氏之神,让这位多愁善感的皇上好不郁闷。而影片中的唐明皇李隆基,更像是两百年后的南唐后主李煜,从他身上看不出什么王图霸业和皇族贵气,只有一种疑似天生俱来的忧伤。国家大事对他来说一种负累,他更愿躲在琴棋书画中静静地体味着一个人的孤独!
在这里,皇上表现得更像普通人,而皇上和贵妃在桃花园的相遇也宛如普通男女之间的邂逅。起初,玉环在他眼中不过是另一个武后的模仿者,很快便被否决掉。可后来玉环的琴声打动了他,使他不由自主地跟了过去。而真正打动他的却是玉环推心置腹的真情告白,让他再度感受到武后在世时的情境。也许有的观众觉得玉环是在假戏真做,骗取了皇上的心,但从沟口的创作角度来看,玉环说得的确是真心话。祸国殃民的“妖女”被美化成情义深重的完美女性,她真真切切地爱着皇上,完全不是为了荣华富贵,这一点在后来的“跪请废黜”中得到了进一步的体现:为了皇上,她可以牺牲一切!
当然影片中最为温馨浪漫的还是皇上贵妃便装出游的那一段。在辞旧迎新的岁末,我们看到了一对真心相爱的快乐男女。他们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天之骄子,而是放下了高贵的架子,实实在在地体验着普通人的真实情感。特别是对于终日藏匿于深宫大院的李隆基来说,那一夜也许是他生命中最快乐的一夜,胜于隆重登基,胜于指点江山!
除了唐明皇和杨贵妃,影片中的其他人物显然都被脸谱化了。虽然身高与史实严重不符(真正的安禄山应该是个矮子,但影片中他的身高却和常人无异),但安禄山一看就是个野心家;而从唯唯诺诺变为趾高气扬,得势后的杨国忠立刻就换了一副嘴脸;还有太监总管高力士,典型的“墙头草,随风倒”。“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有个妹妹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杨家不跟着富贵起来才怪,从哥哥杨国忠到三个好吃懒做的姐姐,都在此后的岁月里疯狂地收刮着民脂民膏,一时间民怨四起,也为安禄山的起兵谋反提供了人道主义的依据。的确,打着“惩奸锄恶,保卫江山”的旗号,老百姓不纷纷响应才怪!
不仅老百姓站到了安禄山那一边,皇上的部队也纷纷被感染了,于是才发生了著名的马嵬驿兵变。杨家的男男女女纷纷被愤怒的士兵处死,而被视为“罪魁祸首”的贵妃玉环,自然也是难免一死。考虑到她是皇帝的妻子,死的方式似乎要更为体面一些:不是被砍死,而是借皇上之口赐她自杀。沟口是处理女性悲剧的能手,这一段自然被处理得很是凄惨唯美,而被视为“红颜祸水”的贵妃娘娘更像是一个无辜的受害者,毁灭于封建社会男人们集体欲望的摧残之下!
影片没有宏大的叙事架构,只有单线的情感历程。狭小的造型空间里,丝毫感受不到什么“开元盛事,令人神往”,就连后来安禄山的誓师宣言和大兵压境,都被表现得过于小家子气了。当然影片的着重点不在于此,我们也就无从指责了!
沟口的长镜头美学也再次在影片中得到了实践,从他的长镜头中体验不到现世的浮华,而是一种东方特有的神韵:静谧而淡雅。特别是影片的开头,镜头徐徐地移动着,一个年迈的孤单身影出现在我们面前,难道这就是那个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开元盛世”的缔造者唐明皇吗?从老人的垂暮双眼中,我们看不到他对江山的依恋,有的只是对美人的丝丝眷恋!
50319926@2006-06-02 22:08
引用最初由 安东科维奇 发布
王家卫那小资倒送给俺,俺也不看.对于偶来讲华语片只有黄金时期的港片还值得一看.
森田忍@2006-06-02 22:17
我还是比较喜欢看日本电影的说安东科维奇@2006-06-02 22:25
近期的話,就去看看行定 勛的[春の雪]吧.(据三島由紀夫的小説[丰饒の海]改編.下面給一個可以看看的介紹鏈接: http://www.moview.cn/rearwin/YP/200511/71681.html引用最初由 50319926 发布
看黃家衛的電影
只會有兩種感覺
一是喜歡到死
二是討厭死
基本上是看15分鐘 便會知道
可惜~~也可恨的是
港產片已風光不再
之前老是在 說翻版害事
現在老是在 說bt害事
電影工作者 只是老是在怨天尤人
不如拍一套精彩的電影
上次入電影院已經是看<豪情>的事
另外大大有沒有近期的日本導演推薦
老片只有在學校的圖書館才可以到
但是我已經畢業了 T_T
超路人@2006-06-02 23:12
死相楼主,你自己睁开你的眼睛看看吧。石琉璃@2006-06-02 23:16
诶,好好一张口水贴就被那几楼的资料给坏了 = =neongo@2006-06-02 23:22
这几年的日本电影,除了<大逃杀>和日本的传统强项恐怖电影外没在意过别的片子.寒绯@2006-06-03 00:21
看来没人知道 寺山修司sisiv@2006-06-03 00:41
引用最初由 安东科维奇 发布
日本电影反正绝对比华语片强就是了.基本上在亚洲电影圈里,韩片更接近好莱坞一些,娱乐性较强;而日本电影就有些像欧片,艺术性要强点.
5891@2006-06-03 01:04
日本电影印象中都阳痿好久了,当然它雄起的好时光我也没赶上。本来的长项日剧热闹不过九十年代。动画片现在也跟老牛拉破车似的一股子疲软劲头,但因为产业做到那么大了每年还不得已持续大量出片超路人@2006-06-03 08:19
引用最初由 安东科维奇 发布
那偶就明说了吧,大陆片对偶来讲有无都无所谓,反正根本从来没上过台面。不要举旧上海的电影了,那是国统时期的殖民地文化下的电影,与现今中国电影及其文化无涉.小津等却都是战后日本影人.你举侯孝贤,贾樟柯也崇拜小津为大师的.[霸王别姬]也没啥好,同样的反思题材的俄国的Nikita Mikhalkov的电影[BURNT BY THE SUN]就震撼的多.
dalvUI@2006-06-03 08:42
日本电影没看过不了解,不过中国电影的确没拍出几个好片,港片辉煌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垃圾韩片充斥市场,现在真人唯一能看的,也不过就是欧美片....................downa@2006-06-03 08:47
同学你说的是商业片吧!?hata@2006-06-03 09:21
晕,我觉得别把李安排在华人电影外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