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游』酷论坛>『动漫主题讨论区』>[THE新番截图] 字幕组 ..
淅沥哗啦@2006-01-08 18:04
引用
最初由 chiman 发布
那您来试试把开头那段秋刀鱼翻得让完全没日语能力的人看完就笑?
:D
呵呵 秋刀鱼那段,你就yy成刘宝瑞那个段子《珍珠翡翠白玉汤》吧
确实蛮异曲同工的。
没听过的话,给你段文字的:
http://jok.gz163.cn/content/content_1621.html
淅沥哗啦@2006-01-08 18:15
1、日本的落语,表演形式和内容都类似中国的单口相声。其中的术语“落”(オチ)指抖包袱,落语最精彩之处就在于段子最后的“落”,感觉就像四格漫画的最后一格吧。表演者身着传统和服,手持折扇,跪坐于蒲团上,以诙谐幽默的笑话和惟妙惟肖的表演制造笑料。落语成型于战国末期,江户时期掀起最初的热潮,幕末到明治时期趋于成熟。落语分古典落语和上方落语,前者由东京的落语家所表演,后者由京都、大阪的落语家表演。上方落语兴起更早,古典落语中有许多都来源于上方落语。
2、ep1开头,有江户时代三遊亭圓朝(1839~1900,落语中兴之祖)的一段落语表演。他所表演的这段节选自古典落语中的经典段子「目黑的秋刀鱼」,如果不联系前情的话很难理解其笑料。全文大致如下:
以前身份高的人,不了解平民的生活,所以相当好奇。
在一个初秋的日子,藩主殿下带着家臣,远行去参拜目黑不动(龙泉寺的不动明王像,本尊的眼睛是黑色的)
到达目黑(地名,当时在江户郊外)时将近中午,附近的农家烧秋刀鱼的香味飘然而至。
家臣说:“肚子如此饿,真想用秋刀鱼配茶泡饭吃一顿啊。”
被殿下听见,便对家臣说自己也想吃秋刀鱼这种东西。
众家臣都很困扰,说:“秋刀鱼是下等鱼,恐怕不合您的口味。”
但殿下执意不理。于是家臣只好劝服农家把秋刀鱼相让。
殿下生平第一次吃到秋刀鱼,十分中意。当时肚子正饿,使得味道愈加难忘。
然而回到宅邸,餐桌上自是不会再出现秋刀鱼之类下等鱼了。
某日,殿下去亲戚家做客,家臣之主说:“如有任何喜好的料理敬请吩咐。”殿下便立即点了秋刀鱼。
亲戚大惊,立即从日本桥鱼市买来了最上等的秋刀鱼。秋刀鱼油脂多,万一伤了殿下的身体就不得了。于是充分蒸煮,小心去除鱼刺,将干干的秋刀鱼端了上来。
(注:动画就是从以下开始节选的)
殿下:“哦哦,让我好等。快拿来,让我看看。……这,这是秋刀鱼吗?!”
家臣:“正是。”
于是殿下尝了一口。蒸去油脂的秋刀鱼当然不会好吃。
殿下:“这秋刀鱼,是何处买来的?”
家臣:“是日本桥鱼市。”
殿下:“唉唉,那怎么行。秋刀鱼只有目黑的才好吃啊。”
附:据说秋刀鱼确实是日本最便宜的鱼,好像只要100日元一条罢。日本人吃秋刀鱼是整条烧的,不破肚子,但肚子是苦的……|||然则很多日本人都是整条吃掉orz此外秋刀鱼是比较油的,一般吃的时候会蘸萝卜末吃,去油。(顺带一提烧鲭鱼更油。)去日式料理店吃过一次烧秋刀鱼,还配了一瓣柠檬,挤岀汁来浇在上面吃。 大家有兴趣可以去试试。
3、战斗时,阿银念了一句“あじゃらか、なとせの、きゅうらいす、てけれッつのぱァ”,出自『古典落語志ん生集』,「君と別れて松原ゆけば、松の露やら涙やら、あじゃらか、なとせの、きゅうらいす、てけれッつのぱァ……(p.65)」,据查是落语「死神」中的咒文和「黄金饼」中的经文。
4、阿唯的师父确有其人,配音也是由其本人配的。桂 歌丸,日本当代著名落语家,本名椎名 巌(しいな いわお),1936年8月14日 - ,神奈川県横浜市南区真金町出身。血型A。落语艺术协会会长。其风采参看此处:
http://www.geikyo.com/kaiin/profile/9.html
5、本作的原作桂歌若,是桂歌丸的直系第三弟子。擅长新作落语。在ep1中还cv了一下阿唯的父亲,好像没露脸,不知道以后还会不会出场。
6、铃和晶观赏的画也是名家之作,歌川国芳(うだかわくによし,1797-1861),江户末期的浮世绘师,1830年左右以「通俗水滸伝豪傑百八人之一個」系列窜红,被称为「武者絵の国芳」。同时在猫、金鱼、人体等随手所绘的戏画方面也出人意表,深受幕末江户市民的喜爱。
以上摘自akira jj给我看的东西,未经允许就摘过来了-v-
可你人也不在啊。。。。
我是觉得,有必要给不太明白的人科普一下吧,其实我曾经也是。。
但如果是翻译同仁想借鉴这些资料,还是先征得akira得同意再说吧,因为毕竟人家花了很多时间来研究考据得嘛^_^
中林衣柜@2006-01-08 18:16
引用
最初由 寂寞de火 发布
你就瞎扯了 这跟成熟和天真无邪没任何关系
是文化差异 楼上某人不是放了一个典故 你去用你天真无邪的心灵真心笑出
来看看 除非你了解日本文化
同样这个笑话
小我10岁的弟弟笑得出来
而居住过日本的我笑不出来
这就奇怪了。
PS 要讨论欢迎,不过我不欢迎你这种挑衅的语气。人为什么就总认为是对的?
寂寞de火@2006-01-08 18:32
引用
最初由 中林衣柜 发布
同样这个笑话
小我10岁的弟弟笑得出来
而居住过日本的我笑不出来
这就奇怪了。
PS 要讨论欢迎,不过我不欢迎你这种挑衅的语气。人为什么就总认为是对的?
你不如在这里做个投票调查来证明证明你的观点 我倒看见笑不出来的人更多
笑不出来叫太成熟 能笑出来叫天真无邪 你的观点我倒觉得很好笑
住日本不了解日本文化的多了
天真无邪就是年龄小? 你这理论真牛
PS:哈 这也归为挑衅了? 你不也一样容不得别人的一点不满吗
Infernal-ZERO@2006-01-08 18:36
应该不能这么早就下定论...
寂寞de火@2006-01-08 18:38
至少第1话看的非常无聊 不了解这东西真素看的很冷 不过音乐很好听
亏我还介绍过 OTL
我是小白@2006-01-08 18:40
引用
最初由 helllee 发布
你应该没看过 粤语翻译的版本(粤语翻译的名字叫衰仔乐园) 翻译的狂搞笑 又贴切
难道粤语和英语某些用法上接近??
ps 不知道落语和 那种互相吐嘈的相声有神么不同的说
1.不懂粤语
2.中文版的我也没看过..但是肯定就算你说的那个翻译再好笑..很有美国人看了笑的东西翻译后中国人笑不出来..
淅沥哗啦@2006-01-08 18:44
引用
最初由 寂寞de火 发布
你不如在这里做个投票调查来证明证明你的观点 我倒看见笑不出来的人更多
住日本不了解日本文化的多了
天真无邪就是年龄小? 你这理论真牛
PS:哈 这也归为挑衅了? 你不也一样容不得别人的一点不满吗
其实我倒觉得,不是文化上的问题占主要矛盾,不了解故事的历史背景才是关键,大部分中国人对日本历史的了解近于空白,而那个秋刀鱼,又是讲过去,只要段子跟历史挂钩,如果要理解,就需要相应的转化了,譬如我说的例子:刘宝瑞那个《珍珠翡翠白玉汤》。两个故事非常非常的相似,中国人讲朱元璋怎么怎么的,同样的故事,就好理解了许多。。。
因为归根到底都是东方文化,东方艺术,东方的历史,有很多东西都是非常相似的,中国人要理解这些相对还是要容易一些,呵呵,如果是美国人,你跟他讲相声,那还真是对牛弹琴呢
寂寞de火@2006-01-08 18:55
引用
最初由 淅沥哗啦 发布
其实我倒觉得,不是文化上的问题占主要矛盾,不了解故事的历史背景才是关键,大部分中国人对日本历史的了解近于空白,而那个秋刀鱼,又是讲过去,只要段子跟历史挂钩,如果要理解,就需要相应的转化了,譬如我说的例子:刘宝瑞那个《珍珠翡翠白玉汤》。两个故事非常非常的相似,中国人讲朱元璋怎么怎么的,同样的故事,就好理解了许多。。。
因为归根到底都是东方文化,东方艺术,东方的历史,有很多东西都是非常相似的,中国人要理解这些相对还是要容易一些,呵呵,如果是美国人,你跟他讲相声,那还真是对牛弹琴呢
其实还是要归咎文化问题 相声文化 我是想说日本文化=日本相声文化 可能是
我灭说完整 关于历史背景的确也是重要的原因
因为日本相声文化的精华在落语 也就是单口相声 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 都很流
行
而中国人都看惯的是漫才 也就是双口相声 我们这一代接触以前的那种中国式
落语很少很少 现在几乎也见不到了 我们习惯了两个人的相声 互相吐嘈
导致看这种为落语准备的段子 觉得很冷 也可能是灭注释 :D 华丽的期待注释
控达人来奉献一下爱
Moyan@2006-01-08 19:05
引用
最初由 寂寞de火 发布
其实还是要归咎文化问题 相声文化 我是想说日本文化=日本相声文化 可能是
我灭说完整 关于历史背景的确也是重要的原因
因为日本相声文化的精华在落语 也就是单口相声 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 都很流
行
而中国人都看惯的是漫才 也就是双口相声 我们这一代接触以前的那种中国式
落语很少很少 现在几乎也见不到了 我们习惯了两个人的相声 互相吐嘈
导致看这种为落语准备的段子 觉得很冷 也可能是灭注释 :D 华丽的期待注释
控达人来奉献一下爱
单口相声也很多啊
至少我初高中的时候听过很多单口相声
淅沥哗啦@2006-01-08 19:08
引用
最初由 寂寞de火 发布
其实还是要归咎文化问题 相声文化 我是想说日本文化=日本相声文化 可能是
我灭说完整 关于历史背景的确也是重要的原因
因为日本相声文化的精华在落语 也就是单口相声 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 都很流
行
而中国人都看惯的是漫才 也就是双口相声 我们这一代接触以前的那种中国式
落语很少很少 现在几乎也见不到了 我们习惯了两个人的相声 互相吐嘈
导致看这种为落语准备的段子 觉得很冷 也可能是灭注释 :D 华丽的期待注释
控达人来奉献一下爱
嗯,其实我们观点还是比较近似的。。。。
这独自一人抖包袱我也是比较喜欢,马三立的,刘宝瑞的单口相声。。。
其实感觉很类似,(不过现在年轻人有心听这些的人好少= =b)
又或者觉得落语有咱们评书的味道在里边?
退几步,我们总比欧美的异肤色人种,要好理解一点八Orz
呵呵,不知道那些国外的字幕组,什么英语啊,西班牙语的fansub。怎么做这个了。。。
寂寞de火@2006-01-08 19:08
引用
最初由 Moyan 发布
单口相声也很多啊
至少我初高中的时候听过很多单口相声
绝对不多 你初高中是80年代还是70年代? 那个时候有正常..现在也有 但电
视基本很少见 听过也记不得了 很现在的双口相声艺术家都素从单口相声演变
过来的 在中国 单口相声现在不吃香 这就素相声文化的差异
Moyan@2006-01-08 19:15
引用
最初由 寂寞de火 发布
绝对不多 你初高中是80年代还是70年代? 那个时候有正常..现在也有 但电
视基本很少见 听过也记不得了 很现在的双口相声艺术家都素从单口相声演变
过来的 在中国 单口相声现在不吃香 这就素相声文化的差异
偶初高中的时候怎么也是90年代下了阿
那时候电视台经常播放的
然后还有说书
尤其是刘兰芳的《说岳全传》
寂寞de火@2006-01-08 19:17
引用
最初由 淅沥哗啦 发布
嗯,其实我们观点还是比较近似的。。。。
这独自一人抖包袱我也是比较喜欢,马三立的,刘宝瑞的单口相声。。。
其实感觉很类似,(不过现在年轻人有心听这些的人好少= =b)
又或者觉得落语有咱们评书的味道在里边?
退几步,我们总比欧美的异肤色人种,要好理解一点八Orz
呵呵,不知道那些国外的字幕组,什么英语啊,西班牙语的fansub。怎么做这个了。。。
其实日本的落语历史应该灭中国的单口相声历史悠久啊 偶素觉得日本是把中国
的单口相声带自己的土地发展成落语 得以发扬 中国的单口相声的鼎盛我灭记
错的话应该是明清 那个什么单口相声还分了很多派 什么麒派什么的
OTL..目前灭发现外国人做这字幕..做的话一定要找来看看
寂寞de火@2006-01-08 19:18
引用
最初由 Moyan 发布
偶初高中的时候怎么也是90年代下了阿
那时候电视台经常播放的
然后还有说书
尤其是刘兰芳的《说岳全传》
评书不等于单口相声......找了下资料 评书和相声都属于曲艺 都是民间先传播
起来的表演形式 但还是有很大不同的
«234567»共7页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