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游』酷论坛>『动漫主题讨论区』>【一年战争秘录】1-2 ..

Nightiangle@2005-05-08 01:55

引用
最初由 Raymon 发布



这种如果没意义的

联邦一样能量产Gundam嘛 :p


你也是来搞笑的吗?联邦早就在量产gundam了,自己问问自己GM的全称是什么?
引用

Raymon@2005-05-08 01:56

引用
最初由 Nightiangle 发布


你也是来搞笑的吗?联邦早就在量产gundam了,自己问问自己GM的全称是什么?



真是可笑,GM能和Gundam划等号么?

RX-79干什么吃的?
引用

Nightiangle@2005-05-08 02:12

引用
最初由 Raymon 发布



真是可笑,GM能和Gundam划等号么?

陆战型又是什么?



GM和gundam当然不能划等号,一个gundamn量产机,一个试作机,所以gundam被量产是事实.


你该不会认为所谓的陆战型就是gundam量产型吧?
那么该机型到终战的时候实现了真正的量产吗?
引用

lookin@2005-05-08 02:24

引用
最初由 Raymon 发布



坦克有那种机动性不奇怪吧?现在的轻型步战车都能达到那种速度啦,至于灵活性方面,坦克的转弯半径比轮式车辆还小

我的看法正相反。因为坦克的射程远,所以在开阔环境面对ms才有优势。远程的火炮配上先进的火控绝对能在ms的射程以外将其射杀,只不过那坦克的驾驶太蠢,把平射的火炮当迫击炮用,使得优势无法发挥而已


不得不说几句了
首先,履带车辆的转弯半径比轮式车辆小是常识……因为前者可以原地转向的……
什么叫所谓ms或者人形兵器的机动性?在地面上就是你无法估算它的提前量!人形兵器的机动性在于可以无规则转向、不停顿大角度急促转向、启动速度快。所谓“远程的火炮配上先进的火控绝对能在ms的射程以外将其射杀”应该加个条件:偷袭——在对方未发现的情况下。否则射程越远,越是浪费弹药。

还有zaku不跳应该是有道理的,轨道固定的空中路线更容易成为活靶子。除非在空中再喷射……

强烈建议普及一下饿杀罗鬼,看看什么是接近真实的机动性。大家都被百代系高达的傻×pose给骗到了。
引用

Raymon@2005-05-08 02:31

引用
最初由 Nightiangle 发布



GM和gundam当然不能划等号,一个gundamn量产机,一个试作机,所以gundam被量产是事实.


你该不会认为所谓的陆战型就是gundam量产型吧?
那么该机型到终战的时候实现了真正的量产吗?




你还真是莫名其妙,既然Gundam和GM不能划等号(其实可以说是天差地远),那Gundam自然就不能算是被量产化了。

联邦量产Gundam又不是什么技术性问题,而且既然用GM就能打败zion当然没必要大量生产昂贵的Gundam害自己破产了!(反正人命不值钱)

另外,别跟我玩什么“真正”的量产这种文字游戏,怎么才叫“真正”地量产了?造一堆站满街都是然后被打死才叫量产?
引用

Raymon@2005-05-08 02:45

引用
最初由 lookin 发布


不得不说几句了
首先,履带车辆的转弯半径比轮式车辆小是常识……因为前者可以原地转向的……
什么叫所谓ms或者人形兵器的机动性?在地面上就是你无法估算它的提前量!人形兵器的机动性在于可以无规则转向、不停顿大角度急促转向、启动速度快。所谓“远程的火炮配上先进的火控绝对能在ms的射程以外将其射杀”应该加个条件:偷袭——在对方未发现的情况下。否则射程越远,越是浪费弹药。

还有zaku不跳应该是有道理的,轨道固定的空中路线更容易成为活靶子。除非在空中再喷射……

强烈建议普及一下饿杀罗鬼,看看什么是接近真实的机动性。大家都被百代系高达的傻×pose给骗到了。




还跟我扫起盲来了?fake和ms是一样的东西?运动与操控原理一样的么?不如下次顺便去补习EVA啦?看看ms有多少成人类的敏捷性好不好?

机动性无外乎就是两点:

1. 行进速度
这点不用多说,同等条件下腿不可能比轮子或者履带跑得快

2. 灵活性
估算提前量与预测未来可是两码事。估算提前量只能对应匀速规则运动中的物体,难道你估算提前量还能算到某台车子在什么时候刹车或者拐弯或者加速以及之后的位置?

就算你的ms动作可以灵活到跟你一样,你去试一下躲子弹好不好?看来大家都是被《matrix》的bullet time给骗了
引用

lookin@2005-05-08 04:14

不好意思,我没有扫盲的意思……不敢……

运动原理可以说不同,操控原理就没有本质不同了。

行进速度还是要加上一个条件——开阔地形


什么东西加上预测未来这种能力就是不可预测的讨论方向了……我闪……


躲子弹,躲炮弹当然是不可能的,地面机动的目的只是提高生存概率而已,这是显然的……这种机动坦克能做到,zaku没理由做的更差吧
引用

Raymon@2005-05-08 04:50

引用
最初由 lookin 发布
不好意思,我没有扫盲的意思……不敢……

运动原理可以说不同,操控原理就没有本质不同了。

行进速度还是要加上一个条件——开阔地形


什么东西加上预测未来这种能力就是不可预测的讨论方向了……我闪……


躲子弹,躲炮弹当然是不可能的,地面机动的目的只是提高生存概率而已,这是显然的……这种机动坦克能做到,zaku没理由做的更差吧




我可以告诉你,zaku的机动性肯定比坦克更差

步行机的行走步骤比履带复杂得多了去了,需要控制两条腿改变运动的动作转向比控制两条履带的速度差来转弯难得多了。在这个前提下,步行机转弯的速度肯定不会比履带高。

而且拜那个复杂的步行机所赐,ms的重心比坦克高那么多,转向时侧倾肯定比坦克严重,保持平衡也要困难得多。

就这两点看来,ms的灵活性绝对比不上坦克。再加上行进速度也不如坦克,ms的机动性怎么可能会比坦克高了?
引用

Nightiangle@2005-05-08 05:39

引用
最初由 Raymon 发布




你还真是莫名其妙,既然Gundam和GM不能划等号(其实可以说是天差地远),那Gundam自然就不能算是被量产化了。

联邦量产Gundam又不是什么技术性问题,而且既然用GM就能打败zion当然没必要大量生产昂贵的Gundam害自己破产了!(反正人命不值钱)

另外,别跟我玩什么“真正”的量产这种文字游戏,怎么才叫“真正”地量产了?造一堆站满街都是然后被打死才叫量产?


没人和你玩文字游戏,不过有时候多学几个E文单词是无害的

GM=GUNDAM mass production

以上就是官方的说法,不是所谓的文字游戏,
至于所谓的"造一堆站满街都是然后被打死"确实是gundam世界里量产的命运

说实话....和你讨论真的很累,建议先去补习下,继续潜水了.
引用

Raymon@2005-05-08 12:51

引用
最初由 Nightiangle 发布


没人和你玩文字游戏,不过有时候多学几个E文单词是无害的

GM=GUNDAM mass production

以上就是官方的说法,不是所谓的文字游戏,
至于所谓的"造一堆站满街都是然后被打死"确实是gundam世界里量产的命运

说实话....和你讨论真的很累,建议先去补习下,继续潜水了.




你这种还不算是文字游戏?我还需要你来教我GM是什么?

傻子都知道我那句话是什么意思,如果你还硬要坚持“量产GM=量产Gundam”的话,我可没兴趣和你这档水平的家伙浪费时间!:p
引用

robin567@2005-05-08 13:39

引用
最初由 Nightiangle 发布



你的第一句话就给自己叛了死刑,真是搞笑.

1:米氏粒子0069年才发现?开什么玩笑,如果你知道米粒子的作用想必你也不会这么说了.
0069年8月15日,德金扎比在发表吉恩公国独立宣言时,军研部就以已经在研究米诺夫斯基物理学用于军事上的可行性.


2:吉恩0073年才开始MS开发?
拜托,早在U.C.0071年,军兵器开发局便着手于新兵器的开发,适应在米诺夫斯基效果下进行的作战为首要条件。
ZI-XA系列就是在此时出现的,而我们谈到MS就挂在嘴边的AMBAC(Active Mass Balance Auto Control)也是在这个时候被提出的。

而被国防部命名为MS-01的是ZI-XA3,这个时候的MS设计就基本定型了,因为MS-01的出现,MS系列的发展也续而加速,在0073年,MS-04试做型ZAKU也面世了.

3至于你的联邦的综合国力30倍之说也是扯出来的,N多的资料显示联邦和zeon的国力相差在10倍左右,何来30倍之谈?
要扯要扯的理性点,你知道国力30倍是什么概念吗?
如果zeon不把本身就不充足的资源花在大量的试作机上,而是踏踏实实的搞量产勇士,zeon不赢才见鬼.
没错,我在和羽黑开玩笑。
2.ZI-XA系列在ZIONIC开发的时候可不叫MS,是一系列的技术验证机,被公司内部称为“S.U.I.T”计划,只是向军方项目竞标计划。ZI-XA3在0073完工之后,才被赋予军用编号称为MS-01。而直到这个时候的MS-01采用的还是核裂变发电机。直到0074年2月,ZIONIC在一群包括星冈工厂在内的一大批下游工厂技术人员的支持下,用经过调整的MS-04完成了军方规定的多种精密测试项目,才使得MS的军用之路真正开始。
3.MS-14啊?那东西是什么时候开始生产的?包括散件在内的700多台的产量,怎么混啊
引用

robin567@2005-05-08 13:47

引用
最初由 Nightiangle 发布



GM和gundam当然不能划等号,一个gundamn量产机,一个试作机,所以gundam被量产是事实.


你该不会认为所谓的陆战型就是gundam量产型吧?
那么该机型到终战的时候实现了真正的量产吗?
没错,当时确实有不少RGM系列的性能在部分甚至全局上超过了RX-78-2,但是大多数标准型的RGM-79无论在动力、机动性、火力上都远远不如RX-78-2。
引用

玖羽@2005-05-08 16:37

引用
最初由 Nightiangle 发布

1:米氏粒子0069年才发现?开什么玩笑,如果你知道米粒子的作用想必你也不会这么说了.
0069年8月15日,德金扎比在发表吉恩公国独立宣言时,军研部就以已经在研究米诺夫斯基物理学用于军事上的可行性.


2:吉恩0073年才开始MS开发?
拜托,早在U.C.0071年,军兵器开发局便着手于新兵器的开发,适应在米诺夫斯基效果下进行的作战为首要条件.
ZI-XA系列就是在此时出现的,而我们谈到MS就挂在嘴边的AMBAC(Active Mass Balance Auto Control)也是在这个时候被提出的.

而被国防部命名为MS-01的是ZI-XA3,这个时候的MS设计就基本定型了,因为MS-01的出现,MS系列的发展也续而加速,在0073年,MS-04试做型ZAKU也面世了.

3至于你的联邦的综合国力30倍之说也是扯出来的,N多的资料显示联邦和zeon的国力相差在10倍左右,何来30倍之谈?
要扯要扯的理性点,你知道国力30倍是什么概念吗?
如果zeon不把本身就不充足的资源花在大量的试作机上,而是踏踏实实的搞量产勇士,zeon不赢才见鬼.


本来不想发贴的,但是看到你那句:

对一年战争的历史再稍微了解一点以后再来写这种东西吧……完全没说到点子上……

我倒是认为这句话最适合你自己.....


答复

1 这是官方资料,要反驳请找B社理论
 不说别的,“0069, ミノフスキー粒子の発見”这应该是常识啊……

2 上面的人说过了

3 30倍乃是基连说的,当然这个数字不一定准确,我只不过顺手用一下而已

 而且我说……你要说Zeon专注于量产06我还没什么好说的……踏踏实实量产14?你知道14型直到什么时候才开始量产吗?别搞笑了


所以
对一年战争的历史再稍微了解一点以后再来写这种东西吧
这话我可以再重复一遍,而且就是给你的
我觉得这很适合你
引用

stevenzero@2005-05-08 18:05

就算zion能量产ms14仍然拖不过联邦的持久战,联邦的后期高级量产机就有不逊于ms14的能力,zion能量产ms14联邦就能造出更多的rgm79sp,更何况zion的人力资源已经耗不下去了.

30倍虽说有夸大,但10倍绝对小瞧了联邦.

虽然gm的初衷是高达的量产,但那东西造出来后估计联邦自己都不信.
引用

Raymon@2005-05-08 18:51

引用
最初由 stevenzero 发布
就算zion能量产ms14仍然拖不过联邦的持久战,联邦的后期高级量产机就有不逊于ms14的能力,zion能量产ms14联邦就能造出更多的rgm79sp,更何况zion的人力资源已经耗不下去了.

30倍虽说有夸大,但10倍绝对小瞧了联邦.

虽然gm的初衷是高达的量产,但那东西造出来后估计联邦自己都不信.



其实还有一个问题,就是驾驶员

Gelgoog量产时,有经验的驾驶员大都挂了,给那些没有经验的新手驾驶未必能发挥性能上的优势

况且只要联邦愿意,肯定可以投产更多性能更强的ms,消耗战zion根本就没有赢的机会。

我的看法是,zion自从签订《南极条约》之后就注定失败了!(因为不能再放“殖民星炸弹”)
引用

«23456789»共14页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