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iiad@2005-04-26 01:51
引用理论上双脚系统的可靠性和实用性比三脚/多脚系统要强,但碍于技术水平,光保持平衡是个麻烦的事情
引用最初由 chaoscat 发布
果然还是不行吗.....
那ZOE那样的机体呢?
龙不会飞@2005-04-26 01:51
AS ,高达 都是用来 YY 的 !就这些东西的机动性真的能和坦克比么?先不考虑别的,就它们高达70吨以上的重量能在高速移动中保持平衡就不错了! 更不说70吨的重量所带来的巨大惯性在高速的机动中如何克服。要知道,不管科技多么发达,惯性可是避免不了的哦 !SNOWWIND@2005-04-26 11:02
引用最初由 blueshadows 发布
哪门子3脚啊,昆虫行走系统是六脚,移动时至少3脚着地。所以有效而稳定。
引用最初由 blueshadows 发布
另外跳弹基本靠的是装甲倾斜角,人形的哪来的这东西。比如中国的最新99G做的楔形炮塔就是增大跳弹几率的,人形的东西怎么看都是防弹外形最差的。
引用最初由 blueshadows 发布
防探测人形永远赢不了坦克,人形永远会被先发现。即使技术提高,坦克凭外形就能赢人形一截。另外在坦克面前没有什么有效的掩体,2战时坦克就可以击穿建筑物,攻击后面的士兵了,而且现在还有炮射导弹。在掩体后面用反坦克导弹射击,用人可以,因为现在技术坦克要发现人这种目标还有困难。人形现在就可以在超远距离被发现。这么大的雷达反射面哪。
引用最初由 blueshadows 发布
而且前面我又说了,无论什么时代,只要装备同等隐身技术,人形永远会比坦克先发现,原因也简单,因为他是立起来的。
引用最初由 blueshadows 发布
至于人形的机动性。看看米国的飞机重视隐性,超视距,轻视机动性就明白了。现在飞机无尾三角翼加鸭翼的机动性都不错。但就是因为加鸭翼会对隐形不利,米国就是不向上加。另外以现在空空导弹的技术,哪怕MS能跟猴子一样也是白搭。
SNOWWIND@2005-04-26 11:19
引用最初由 龙不会飞 发布
AS ,高达 都是用来 YY 的 !就这些东西的机动性真的能和坦克比么?先不考虑别的,就它们高达70吨以上的重量能在高速移动中保持平衡就不错了! 更不说70吨的重量所带来的巨大惯性在高速的机动中如何克服。要知道,不管科技多么发达,惯性可是避免不了的哦 !
引用最初由 iliiad 发布
汗……这是哪来的理论?人类从四脚进化成双脚是因为要解放出双手来使用工具,而不是双脚的可靠性或实用性要好,从行动能力上来看,双脚远劣于四脚/多脚的生物。
chaoscat@2005-04-26 11:58
引用最初由 iliiad 发布
汗……这是哪来的理论?人类从四脚进化成双脚是因为要解放出双手来使用工具,而不是双脚的可靠性或实用性要好,从行动能力上来看,双脚远劣于四脚/多脚的生物。
Orbital Frame……有Metatron这个无敌的设定……和EVA那类的差不多了……无法用逻辑来解释的……OTL
人形兵器,实用的就是类似外骨骼的动力装甲,比如Matrix中的那些,还有Bon太君……高度最多也就是4,5米左右……并不是让人来“开”,而是来“穿”的……原本富野的Mobile Suit概念就是这类……不过为了增大吸引力卖模型所以才变成现在这种巨大机器人了……
多足机器人兵器比如攻壳里面的蜘蛛还是比较可行的……作为战争兵器来说手是不怎么需要的……如果是泛用型机器人的话可以多足多手……
引用人形结构怎么会没有,多采用菱体和圆弧就能解决,甚至也可以像99一样追加楔形装甲
引用近距离的近防炮效率远高于反坦克导弹,如果你是指的空地导弹那种大多忽略地形起伏的攻击方式未免也太.......
毕竟这机体是重在隐蔽,对付这种导弹这种东西还是用烟幕箔条+主动拦截效果来得好
从南斯拉夫的实战看来,对付地面的小目标,战斗机还没有办法,MS(AS)是配合山区部队机动的良好防空武器
引用这能够使能量得到更高效的利用.譬如跑动的时候是单脚着地,类比跳跃,攀爬,卧倒等机动
rehon@2005-04-26 12:07
巨大人形兵器出了YY估计就没有别的作用blueshadows@2005-04-26 12:34
引用最初由 SNOWWIND 发布
双脚的结构的单脚结构强度做的肯定比六脚强.
这能够使能量得到更高效的利用.譬如跑动的时候是单脚着地,类比跳跃,攀爬,卧倒等机动
当然多脚有多脚的优势,不过个人认为用多脚还不如造履带和轮式
人形结构怎么会没有,多采用菱体和圆弧就能解决,甚至也可以像99一样追加楔形装甲
人形可以在绝大多数地形下能高效的隐蔽(针对某地形坦克不同位置),保持无线电静默后,它只需要伸出一个红外/微光探测头出掩体(基本是不可能被发现的)获取射击诸元(静),或者跟踪(动),就可以引导一枚反坦克导弹(远)或是是高弹道榴弹(近)打向坦克,完全不用和坦克直射,显然,坦克部队很难有既不被发现又能发现对方的机会,在超出炮射导弹射程的位置攻击就更稳妥了
穿过建筑物攻击目标首先要获得目标射击诸元,坦克的机动性就已经限制了其在复杂地形下发现跟踪目标的能力.毫米波雷达也不能穿透厚障碍物.穿甲弹杀伤也不适合攻击障碍物后目标
那必须是MS(AS)毫无掩护的站在坦克前面才行,不然坦克就应该比直升机还先发现目标
可以调整的高度本身就带来了极大的发现目标的优势,无线电侦测系统的效率也远远强于矮个子.
空战和陆战完全两样,陆战类似于空战的缠斗,机动性是最重要的,米国如果造F22是为了和mig29缠斗那就真是@#$^%@,隐身方式个人更推崇Mig1.44的方式
近距离的近防炮效率远高于反坦克导弹,如果你是指的空地导弹那种大多忽略地形起伏的攻击方式未免也太.......
毕竟这机体是重在隐蔽,对付这种导弹这种东西还是用烟幕箔条+主动拦截效果来得好
从南斯拉夫的实战看来,对付地面的小目标,战斗机还没有办法,MS(AS)是配合山区部队机动的良好防空武器
blueshadows@2005-04-26 12:40
引用最初由 SNOWWIND 发布
20吨以下足以
SNOWWIND@2005-04-26 13:42
引用最初由 blueshadows 发布
20吨10米的身板,一个云爆弹,人形吹飞,驾驶员震死,这种重量怎么能吸收震荡?而且还无需精确制导。
zlaq@2005-04-26 13:50
as比坦克最大的优势就是灵活,zlaq@2005-04-26 14:37
引用最初由 blueshadows 发布
首先双脚的机动能量是最难利用的.因为涉及到平衡,传动,他无法像昆虫行走系统一样做到有效率。我把《[思考]为什么我现在对机器人动画完全免疫??》 这个帖子浮上来,第9页火月浪客同学有详细论述,顺便弥补自己盲点吧。
人形要立起来,他的防弹外形就做不好。立起来后,被攻击的主要角度可不是像坦克一样仅仅正面前方,而跳弹,主要就针对这种攻击。面对这么高的目标,调整攻击的垂直角度,在较远距离就可以轻松攻击防弹外形的各个死角。所以说只要他立起来,防弹外形就基本废了。何况跳弹这个东西又是不万用救命毫毛。万一人家用长杆穿甲弹,还不是死多生少。
至于反侦测,难道阁下不知道纳米雷达已经出现了吗?依靠现在已经有的数据链系统, 人形铁定还是先被发现且穿透建筑物根本用不着穿甲弹。用坦克轰穿障碍物是最平常的战术。
最后人形的大目标,大反射面积怎么可能称得上小目标。除非人形一直爬着。不过这样一来他的机动性又完了,不要和我说改变姿势,在战场上改变姿势的时候只有挨打的份。另外还有一个致命弱点,另一帖子说。
SNOWWIND@2005-04-26 14:42
引用最初由 blueshadows 发布
首先双脚的机动能量是最难利用的.因为涉及到平衡,传动,他无法像昆虫行走系统一样做到有效率。我把《[思考]为什么我现在对机器人动画完全免疫??》 这个帖子浮上来,第9页火月浪客同学有详细论述,顺便弥补自己盲点吧。
人形要立起来,他的防弹外形就做不好。立起来后,被攻击的主要角度可不是像坦克一样仅仅正面前方,而跳弹,主要就针对这种攻击。面对这么高的目标,调整攻击的垂直角度,在较远距离就可以轻松攻击防弹外形的各个死角。所以说只要他立起来,防弹外形就基本废了。何况跳弹这个东西又是不万用救命毫毛。万一人家用长杆穿甲弹,还不是死多生少。
至于反侦测,难道阁下不知道纳米雷达已经出现了吗?依靠现在已经有的数据链系统, 人形铁定还是先被发现且穿透建筑物根本用不着穿甲弹。用坦克轰穿障碍物是最平常的战术。
最后人形的大目标,大反射面积怎么可能称得上小目标。除非人形一直爬着。不过这样一来他的机动性又完了,不要和我说改变姿势,在战场上改变姿势的时候只有挨打的份。另外还有一个致命弱点,另一帖子说。
blueshadows@2005-04-26 14:44
引用最初由 SNOWWIND 发布
飞,怎么叫做飞呢?就算机体没有来得及蹲下卧倒,也不过是翻两个跟斗,驾驶员震死这种事情还重来没有实例,重50吨的KV1坦克在一百米距离上被150MM榴弹炮直击命中都没有出现过成员被震死的事情,不知道这个油气弹的威力几许
所以云爆弹对有良好装甲防护的人员毫无杀伤力
而且云爆弹的杀伤面积不广
blueshadows@2005-04-26 15:00
引用最初由 SNOWWIND 发布
平衡和传动都只是技术问题,只要结构强度足够(寄希望于纳米技术)
以及计算机控制方面足够的技术储备,能满足需要的双脚传动结构没有理由造不出来,最多就是比人类大得多的能量浪费而已.不知道传动结构达到极限是指哪方面的极限?
防弹外形主要是应用在防威胁最大的部位,比如裸露的肩部,成员舱等,有好的防弹外形和在怎样的环境下无效并没有直接关系,譬如高斜角使用防弹盾牌等对中小口径的武器效果不会差
一旦被长杆穿甲弹之类的武器命中不用考虑全身而退的问题,又不是拍电影
纳米雷达出现的时候,纳米干扰弹也应该早普及了
没有理由坦克看的到MS而MS看不到坦克
和工厂桥梁比起来的确是小目标,蹲下后高度也减少了不少
对战斗机的雷达来说发现的距离很小
blueshadows@2005-04-26 15:08
引用最初由 zlaq 发布
昆虫的行走系统不叫有效率喇,那个,叫简单,两足才是最有效率的,只是最复杂。
as要立起来什么的,摆脱,as对坦克肯定是利用机动性run and shoot这种战术了,傻站跟坦克对打,驾驶员脑浆有点少呢。
坦克轰穿建筑物,汗,没错喇,问题是在双方对等侦查能力下,坦克要轰穿建筑物才有机会击中as,as只要利用移动力,闪出建筑物就能直接攻击坦克,坦克说不定还在reload或者旋炮塔,谁占优势是明摆着的啊.
改变姿势时无法攻击,乱讲,蹲和站交换时就可以攻击,爬着也可以攻击,最不济还可以爬离火力线阿,再说坦克旋转炮塔和reload还不是一样要时间,就看谁时机抓得好了。
感觉你一直是在用坦克vs坦克的想法考虑坦克vs as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