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游』酷论坛>『动漫主题讨论区』>刚发现……鸨羽舞衣 ..

刚发现……鸨羽舞衣这名字不会是这么来的吧

玖羽@2005-04-06 11:53

诗经·国风·唐风

鸨羽

肃肃鸨羽,集于苞栩。王事靡盬[1],不能蓺[2]稷黍。
父母何怙?悠悠苍天,曷其有所?

肃肃鸨翼,集于苞棘。王事靡盬,不能蓺黍稷。
父母何食?悠悠苍天,曷其有极?

肃肃鸨行,集于苞桑,王事靡盬,不能蓺稻梁。
父母何尝?悠悠苍天,曷其有常?


注释:
  徭役繁重,劳动人民不能耕种以养父母的控诉。
肃肃:鸟翅扇动的响声
鸨:音保,鸟名,似雁,性不善栖木。
苞栩:丛密的柞树
[1]:音古,闲暇
[2]:音易,种植
引用

ding129@2005-04-06 12:03

这你也能找到,佩服!
引用

幽远@2005-04-06 12:07

........日本人喜欢的是白居易.......
引用

at2802@2005-04-06 12:07

鸨是什么鸟啊?
引用

苍山雪@2005-04-06 12:09

偶只知道老鸨XD
引用

wlxvon@2005-04-06 12:11

楼上的...寒啊.....
引用

玖羽@2005-04-06 12:13

替 “鸨 鸟”申 冤

游修龄 

明淸的小说和民间口语至今都称 妓院的老板娘为“鸨(bao)母”、“鸨儿”或“老鸨”。妓院的老板娘与鸨鸟有什么关系呢?鸨的最早文献见诸于《诗·唐风· 鸨羽》:“肃肃鸨行,集于苞桑。”是形容鸨鸟飞行和栖息的。再查《说文》:“鸨,鸟也。肉出尺胾(音z)。”只说到鸨是多肉肥大的鸟(大块肉称胾),这些都与鸨儿无关。到宋代陆佃的《埤雅》中也只介绍:“鸨性群居如雁,自然而有行列。”

把鸨同妓女联在一起,是起于明朝朱权的《丹丘先生论曲》:“妓女之老者日鸨。鸨似雁而大,无后趾,虎纹。喜淫而无厌,诸鸟求之即就。”现代文学家聂绀努《论鸨母》说:“鸨,淫鸟,借指妓女。”不作任何解释,便把“淫鸟”的帽子戴在雌鸨的头上,是男性中心的反映。如所众知,只有雄鸟向发情的雌鸟求爱,如孔雀开屏和公鸡亮尾羽,那有发情的雌鸟去追求雄鸟的。鸨被用于专指鸨母,显然出乎一知半解的主观和偏见。

汉字的创造,是很有讲究的,必以实际观察为基础,并非想当然。先看“雉”字,雉是隹旁从矢,矢作音符,指雉字发音如矢, 但还有深一层的含意。因为雉是生活在草原上的野鸟,草原一望无际,不利于它长距离飞行,那很容易被猎食动物捕获,或被猎人驰马射中的,倒是短距离的一飞一停,有利于它的躲藏。躲在草丛中,就不易被发现,你走近它搜寻,它又突然起飞,象捉迷藏。因为它的飞行距离约一箭(矢)之遥,故名雉。

据雉的造字手法,可以推知,鸨的左半从“匕”加“十”,也应该是有所指的,即与所谓喜淫有联系。《说文》对此没有说明,在《六书正伪》中说左上半的“匕”是“比之省也。从十,十,相比。”这是一种躲躲闪闪的解释,说白了,匕是雌性生殖器的符号,十是雄性的符号,“匕”加“十”也就是交配的意思。古代草原上栖息的雉、雁和鸨都很多,它们到发情时都有交配行为,但因为只有鸨的身躯肥大,最不善飞,故人们容易观察到鸨的交配情况,留下鸨喜欢交配的印象,故创造了这字。

鸨鸟普遍分布于欧亚大陆的北方草原地带,是冬季南迁的候鸟。约有20余种,是现存鸟类中体形最大、身体最重的一种,它不善飞行,因而容易遭到人类不断的猎杀,它的种类和数量都消失很快。英国的鸨鸟是早在1838年时绝种的,据调查,我国现在也只剩200 来只。1997年,北京濒危动物中心抢救了六只鸨鸟,对它们的交配行为进行了观察,发现雄鸨求偶时,表现出一种炫耀的动作,如张翅,拱尾,翅尾前翻,臀部扭动,双翅左右摇摆,全身羽毛抖动,紧跟着雌鸨相逐。雌鸨也作出相应的接受求偶的动作。这些炫耀表演,在发情期间,每天出现5~7 次。鸨鸟即将从地球上消失,这真是一次难能可贵的观察,有助于加深、补充和纠正古籍记载的不足。这个观察说明,鸨鸟发情期间表现的求爱动作,本来是动物的天性,且以雄鸨为主动。人们却给雌鸨扣上“喜淫而无厌”的帽子,转嫁到妓女头上,完全是错误的观察和男性的偏见。

特别应该指出的是,鸨鸟的食谱中除小鱼、蛙、昆虫外,还捕食蝗虫、金龟子、毛毛虫、等农业害虫。所以是对人类有益的益鸟。人们却杀其身,食其肉,饰其羽,灭其种,还凭空给它加上“喜淫”的恶名。鸨鸟如会说话,一定会抗议说“是可忍,孰不可忍!”在它即将从地球上消失之时,还不应该为它申冤正名,并深刻自我反省吗。
引用

Klyress@2005-04-06 12:14

这贴赞,虚心学习ing
引用

conan1979@2005-04-06 12:14

这都研究出来了!楼主怨念很深呀
引用

yasker@2005-04-06 12:14


鸟名。头小颈长。鸨科中型和大型狩猎鸟类,与鹤形目的鹤和秧鸡有亲缘关系,比雁略大,背上有黄褐色和黑色斑纹,不善于飞,而善于走。

金山词霸《高级汉语词典》

寒了,在baidu搜 鸨, 相连关键词竟然有: 鸨羽舞衣

搜到图,位于:
http://gd.ninetowns.com/newbbs/viewthread.php?tid=5014&highlight=&page=1
引用

gkj84813@2005-04-06 12:35

强人,研究的这么深
引用

kencel@2005-04-06 12:38

这个考证到这种地步,汗一个先
引用

姜饼@2005-04-06 12:43

引用
最初由 玖羽 发布
替 “鸨 鸟”申 冤

游修龄 

明淸的小说和民间口语至今都称 妓院的老板娘为“鸨(bao)母”、“鸨儿”或“老鸨”。妓院的老板娘与鸨鸟有什么关系呢?鸨的最早文献见诸于《诗·唐风· 鸨羽》:“肃肃鸨行,集于苞桑。”是形容鸨鸟飞行和栖息的。再查《说文》:“鸨,鸟也。肉出尺胾(音z)。”只说到鸨是多肉肥大的鸟(大块肉称胾),这些都与鸨儿无关。到宋代陆佃的《埤雅》中也只介绍:“鸨性群居如雁,自然而有行列。”

把鸨同妓女联在一起,是起于明朝朱权的《丹丘先生论曲》:“妓女之老者日鸨。鸨似雁而大,无后趾,虎纹。喜淫而无厌,诸鸟求之即就。”现代文学家聂绀努《论鸨母》说:“鸨,淫鸟,借指妓女。”不作任何解释,便把“淫鸟”的帽子戴在雌鸨的头上,是男性中心的反映。如所众知,只有雄鸟向发情的雌鸟求爱,如孔雀开屏和公鸡亮尾羽,那有发情的雌鸟去追求雄鸟的。鸨被用于专指鸨母,显然出乎一知半解的主观和偏见。

汉字的创造,是很有讲究的,必以实际观察为基础,并非想当然。先看“雉”字,雉是隹旁从矢,矢作音符,指雉字发音如矢, 但还有深一层的含意。因为雉是生活在草原上的野鸟,草原一望无际,不利于它长距离飞行,那很容易被猎食动物捕获,或被猎人驰马射中的,倒是短距离的一飞一停,有利于它的躲藏。躲在草丛中,就不易被发现,你走近它搜寻,它又突然起飞,象捉迷藏。因为它的飞行距离约一箭(矢)之遥,故名雉。

据雉的造字手法,可以推知,鸨的左半从“匕”加“十”,也应该是有所指的,即与所谓喜淫有联系。《说文》对此没有说明,在《六书正伪》中说左上半的“匕”是“比之省也。从十,十,相比。”这是一种躲躲闪闪的解释,说白了,匕是雌性生殖器的符号,十是雄性的符号,“匕”加“十”也就是交配的意思。古代草原上栖息的雉、雁和鸨都很多,它们到发情时都有交配行为,但因为只有鸨的身躯肥大,最不善飞,故人们容易观察到鸨的交配情况,留下鸨喜欢交配的印象,故创造了这字。

鸨鸟普遍分布于欧亚大陆的北方草原地带,是冬季南迁的候鸟。约有20余种,是现存鸟类中体形最大、身体最重的一种,它不善飞行,因而容易遭到人类不断的猎杀,它的种类和数量都消失很快。英国的鸨鸟是早在1838年时绝种的,据调查,我国现在也只剩200 来只。1997年,北京濒危动物中心抢救了六只鸨鸟,对它们的交配行为进行了观察,发现雄鸨求偶时,表现出一种炫耀的动作,如张翅,拱尾,翅尾前翻,臀部扭动,双翅左右摇摆,全身羽毛抖动,紧跟着雌鸨相逐。雌鸨也作出相应的接受求偶的动作。这些炫耀表演,在发情期间,每天出现5~7 次。鸨鸟即将从地球上消失,这真是一次难能可贵的观察,有助于加深、补充和纠正古籍记载的不足。这个观察说明,鸨鸟发情期间表现的求爱动作,本来是动物的天性,且以雄鸨为主动。人们却给雌鸨扣上“喜淫而无厌”的帽子,转嫁到妓女头上,完全是错误的观察和男性的偏见。

特别应该指出的是,鸨鸟的食谱中除小鱼、蛙、昆虫外,还捕食蝗虫、金龟子、毛毛虫、等农业害虫。所以是对人类有益的益鸟。人们却杀其身,食其肉,饰其羽,灭其种,还凭空给它加上“喜淫”的恶名。鸨鸟如会说话,一定会抗议说“是可忍,孰不可忍!”在它即将从地球上消失之时,还不应该为它申冤正名,并深刻自我反省吗。



这个是我小时候买的一套十本《十万个为什么》中《动物》那本里的其中一篇!-_-||||||||
引用

lx007@2005-04-06 12:43

汗水滴答滴答………………

楼主真强人,诗经这么多篇居然都翻的出来
引用

ZionY@2005-04-06 13:03


我想看它二段变身:D
引用

«1234»共4页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