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游』酷论坛>『动漫主题讨论区』>[原创]《战斗妖精雪风 ..

oldgoat@2005-03-10 21:27

我在四年前见到的R-73最大过载数据是40g,R-73是世界领先水平的格斗弹这没人反对吧。过了四年,再怎么改进,过载能提高10g已经是极限了。
引用

haowande11@2005-03-10 21:31

引用
最初由 唯登诗树 发布

俺是没PS2的穷人...皇空就某要提了~

至于降航母嘛,用Jane's F/A-18创下机腹着舰的壮举,(好吧,其实是只放勾但忘了放起落架)
虽然飞F2和LOCK ON的玩机腹迫降的淫大把,可是飞F-18这么干的我还没看见第二个。(小小自豪一下:p )

是飞空之舞不是皇空...皇空那素浮云...1300节拉大仰角随便啦...估计真人早死几百次了= =
飞弹一挂80棵...F-14D可以飞的慢到100节还在飘...

机腹.....寒一下.....实在....膜拜
引用

Ascod@2005-03-10 22:30

黄牌空战直接可以54掉了=___=玩过PC版的黄牌空战3(似乎是,记不得了),玩了一会后就直接54了....LOCK ON还在郁闷中....
引用

Ascod@2005-03-10 22:32

R73是50G的过载~~现在的格斗弹优秀的都差不多那数值了...大过载加大离轴发射能力...近距离格斗越来越简单化了,而且超视距导弹的横行,哎~~~热血的近距离空战啊....
引用

唯登诗树@2005-03-10 22:36

我还以为你是误打的AD,飞空之舞只玩过电脑上那一款,虽然格斗时像在飞砖头,但还是有些闪光点。
用日本那个老教练机T-1,往尼米兹上降,虽然没有股沟,但居然成了,最后停在前方弹射点那里。再起飞时离水面几米时奇迹的拉起来了,估计当时可以去买彩票了~
引用

xly@2005-03-10 22:42

关于70G的说法,是以前在航空世界看到的,当时也是吓了一跳,对于近距格斗导弹的过载,媒体的普遍说法是50G左右。
我感兴趣的是:那些超常规的飞行动作在未来空战中是否实用。毕竟超视距交战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即使进入近距格斗,现代的格斗导弹机动性远强于飞机,加上能大离轴角发射,甚至全向发射,配合头盔瞄准,飞机的机动性能是否不那么重要了?
引用

haowande11@2005-03-10 22:53

引用
最初由 唯登诗树 发布
我还以为你是误打的AD,飞空之舞只玩过电脑上那一款,虽然格斗时像在飞砖头,但还是有些闪光点。
用日本那个老教练机T-1,往尼米兹上降,虽然没有股沟,但居然成了,最后停在前方弹射点那里。再起飞时离水面几米时奇迹的拉起来了,估计当时可以去买彩票了~


T-1降航母是很容易...75节就拉的起来了
可惜SU-27哪怕控制在130下去还停不下更别说再起飞了呢....
我基本是有猫的游戏都玩...无猫就要考虑了...所以还是F4大好...
引用

T-Sniper@2005-03-11 01:09

引用
最初由 xly 发布
关于70G的说法,是以前在航空世界看到的,当时也是吓了一跳,对于近距格斗导弹的过载,媒体的普遍说法是50G左右。
我感兴趣的是:那些超常规的飞行动作在未来空战中是否实用。毕竟超视距交战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即使进入近距格斗,现代的格斗导弹机动性远强于飞机,加上能大离轴角发射,甚至全向发射,配合头盔瞄准,飞机的机动性能是否不那么重要了?


随着第三代格斗弹和JHMCS的实用化,DF将会达到“PILOT看哪儿导弹打哪儿”的境界,个人认为战机的过失速机动能力很可能会变得毫无意义(过失速机动能力的尴尬之处在于,用的到它的时候导弹不行,导弹可以了它又没用了……).另外,F-22在气动布局上仍然是看似保守的小升力系数大机翼面积,其设计思想是在保证大升力的前提下降低阻力系数,使得机体拥有较好的能量特性,在进行较大过载的机动时也不会损失太多的能量,因此F-22是典型的能量战机的延续;这与俄式战机全力追求大的升力系数以期获得优良的角度特性的角度战机思想是截然不同的.实际上拥有较好的能量性能更有利于在规避导弹的同时消耗导弹的末端动能,从而最终甩掉导弹(实际上除了早期AAM发展不成熟的时期外,依靠机动性能回避AAM从来就不是十分有效的手段,而有效的方法不外乎消耗动能和干扰制导两种).这就是能量机动理论在全向格斗弹时代的意义.而战机的机动性能并不是不再重要,而是空战的条件发生了变化,对战机机动性的要求更加偏向于于能量战机而不是角度战机了.
引用

wolfsoft@2005-03-11 07:19

雪风和macross0是相互竞争的.雪风第4话里极度过分的机动动作不光让军迷崩溃,也让macross0崩溃.于是出现了MZ第5话里那足以让任何机体都散架的超机动动作.说实话看了那个2v2我是崩溃第2遍.估计雪风最终话迟迟不出是在琢磨如何让军迷们崩溃第3遍.寒.....
引用

wolfsoft@2005-03-11 07:27

个人认为在群殴的空战中眼镜蛇动作根本没用.敌人有僚机的情况下你失去那么多动能来做这个机动动作,甩掉了屁股后的敌人,不正好成了人家僚机的活靶子了吗?这个时候你躲都没处躲(几乎没有动能,发动机差不多是停转状态).
引用

wolfsoft@2005-03-11 07:30

引用
最初由 xly 发布
关于70G的说法,是以前在航空世界看到的,当时也是吓了一跳,对于近距格斗导弹的过载,媒体的普遍说法是50G左右。
我感兴趣的是:那些超常规的飞行动作在未来空战中是否实用。毕竟超视距交战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即使进入近距格斗,现代的格斗导弹机动性远强于飞机,加上能大离轴角发射,甚至全向发射,配合头盔瞄准,飞机的机动性能是否不那么重要了?


雪风其实带给我们的是一个很现实的思考:人在现代战争中是否还有必要?象美国的UAV,就是这个思考的一个实践.
引用

wolfsoft@2005-03-11 07:32

引用
最初由 Ascod 发布
R73是50G的过载~~现在的格斗弹优秀的都差不多那数值了...大过载加大离轴发射能力...近距离格斗越来越简单化了,而且超视距导弹的横行,哎~~~热血的近距离空战啊....


超视距不是万能的.别忘了咱们国家有自废武功的一手:全频带干扰!
引用

T-Sniper@2005-03-11 13:33

引用
最初由 wolfsoft 发布
雪风和macross0是相互竞争的.雪风第4话里极度过分的机动动作不光让军迷崩溃,也让macross0崩溃.于是出现了MZ第5话里那足以让任何机体都散架的超机动动作.说实话看了那个2v2我是崩溃第2遍.估计雪风最终话迟迟不出是在琢磨如何让军迷们崩溃第3遍.寒.....

超零第五话里面似乎没有太过过分的机动,对机体而言COBRA的过载实际上并不大,当然变形部分对机体某些结构的强度要求是有的.而雪风第四话除了某个大负G机动之后驾驶员居然还生存比较让人惊奇之外,似乎就没有任何可以让偶感到震撼的动作了……
引用

T-Sniper@2005-03-11 13:34

引用
最初由 wolfsoft 发布


雪风其实带给我们的是一个很现实的思考:人在现代战争中是否还有必要?象美国的UAV,就是这个思考的一个实践.


至少在30年之内空战中还是要有人的.
引用

xly@2005-03-11 16:56

近期内空战还是离不开人,但飞行员的作用已经是今非昔比了,空战更加依赖雷达、导弹、电子设备之类的技术性因素,雪风那样的无人机也许真的是空战发展的趋势。
引用

«2345678»共8页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