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游』酷论坛>『动漫主题讨论区』>[原创/征文]满招损, ..

无悔和尚@2004-09-04 07:15

引用
最初由 peserphone 发布
最骄傲的莫过于范王了,这个可以说是和任何人都很难相处的王却有300年治世,而刘麟也不过是一个小孩而已


不喜欢汜王,那根本不是骄傲的问题,虽然看似一个风雅而很有品位的人,可实际上其的表现为人刻薄,颐指气使,动不动就发脾气,跑人家里去做客,却胡乱指责人家家里的布设,怎么看也是个没教养的家伙,感觉更像是个爆发户。只是对工艺品、装饰艺术、形象设计之类的东西有所研究,却不懂得与之相称的谈吐、风度和礼仪,跟一个手艺人也没什么区别,而决不叫什么有品位。
引用

ownfish@2004-09-04 09:26

为什么我家耗子就没有王气呢?我觉得他很适合当王啊(疑惑中……),莫非,是他的“无神论”观点妨碍了他……
引用

Rasso@2004-09-04 10:56

12国记最失败的一点就是政治体制设定,看起来小野并没有一定的政治体系的认识,所以在王和官的设定上,漏洞很多。
从泰麒在仙山的经历就可以看出,女仙们根本就是保育园的阿姨,只是让泰麒宝宝吃得好,睡得好,玩得好就了事了,更本没有灌输一点将来成为台甫所需的见识和知识,真不知道这历代台甫到底是怎么坚持下来的。
引用

autumnrain@2004-09-04 12:44

不错不错,小说目前入手中,台湾版的好贵啊,只能一本本买的说~~

个人还是不太喜欢骁宗和泰麟,这两个人有心理障碍
引用

focuslight@2004-09-04 17:09

引用
最初由 无悔和尚 发布
但是,对阿选有怀疑而削弱他的兵权然后再出征,这不是摆明了逼其造反吗?这已经不是一个盲目自信、急功近利的问题了,而是一种愚蠢!攘外必先安内,这是最基本的道理了,那有把心腹大患留在家里自己出门的道理!最聪明的应该是派阿选去平乱,然后自引重兵坐镇其后督军——正如三国里司马昭对付钟会的办法;退一步是带着阿选一同出征,留下可靠的人防止后院起火;最糟糕的办法也应该先稳住阿选——对其委以重任麻痹之,然后自己再出征……


其实作者没有明写骁宗的想法,多数情节只是借李斋的回忆得出的推测。骁宗是否在防范阿选也是花影的推测。而根据李斋的回忆,骁宗之所以亲征文州事后看来也是出于谋反者的阴谋。据我的推测,骁宗应该并没有意识到阿选的反意,否则不会做出这种连我们也看得出不妥的安排……b 泰麒曾与约定阿选不派使令,可见阿选的本意是直接杀王,而杀麒麟在其次。阿选也应该会想到泰麒不守信约,但无论骁宗身边有没有使令王都是非杀不可的。只能说泰麒(还有其余官员)对阿选太过信任,又太过担心骁宗安危,其实使令只要派饕餮就足够了。
骁宗的失踪不比泰麒,总让人觉得很诡异……看过“黄晓”再看“冬荣”,感觉真不是滋味。正赖那群很有素质的官员估计都死光光了吧……
骁宗和砥尚是不同的类型。砥尚有点“学生运动领袖”的味道,是个对政治了解不够深刻却充满自信的热血青年,而本人和身边的人都并不精于政事。按理想治国而遭遇挫折是很自然的事,本来也不是没有再起的机会,退位的最大原因还是不能原谅自己犯下的大罪吧。
而骁宗本来就是朝中重臣,从前朝平定辙围之乱就可以看出是个德才兼备的人物,身边也不乏同志和能人。确实有霸气和傲气,但不乏自知之明。(确实我也不喜欢那句“你虽小却很有眼光”,但不讨厌骁宗。)“冬狩”做得过于性急是埋下了不安的种子,但最大的失败还是对阿选防备不足吧。总之泰麒年幼、防备不足和过于激进都是造成后来混乱局面的原因,但我觉得骁宗的失败与其说是过于自信还不如说是识人不明和运气不佳造成的。“东西”那会儿如果泰麒被杀,尚隆也是非死不可。
引用

flyingsnow@2004-09-06 09:07

to:无悔和尚
关于阿选的问题,现在还是有点神秘,似乎能耐非常大,还可以用幻术什么的。而且擅长收买间谍内奸,李斋曾经说过无论什么反抗行动总是会出内奸,然后就被血腥镇压。骁宗的失踪明显也有内奸的因素,从背后中了一刀,看得出是非常亲近的人才能下得了手。难道这也是阿选的能力吗?这种能力的确很难防备啊。

to:ownfish
乐俊不能当王是因为他跟前任镐王重姓,都姓张。十二国有规定,同姓不得连续为王的,所以他是没有指望的啦。另外,十二国好象也没有半兽为王的先例。

to:Rasso
至于麒麟的教育问题,偶记得景麒被请回来教泰麒有关变身等等的问题的,曾经说过相关的知识都可以问仙女,仙女们会教他的。估计是泰麒实在太小,又刚刚回来,众仙女爱心泛滥,所以只顾疼爱忽略了教育吧。

to: autumnrain
有心理障碍所以更为克服成长的空间啊。其实阳子初到十二国的时候还不是一样有心理障碍,但是后来克服了而已。

to: focuslight
果然有同感,偶也是觉得砥尚是学生运动领袖类型的,用中国古代的比拟,有点象东林党。书生意气,但不切实际。
引用

无悔和尚@2004-09-06 11:05

引用
最初由 flyingsnow 发布
to:无悔和尚
关于阿选的问题,现在还是有点神秘,似乎能耐非常大,还可以用幻术什么的。而且擅长收买间谍内奸,李斋曾经说过无论什么反抗行动总是会出内奸,然后就被血腥镇压。骁宗的失踪明显也有内奸的因素,从背后中了一刀,看得出是非常亲近的人才能下得了手。难道这也是阿选的能力吗?这种能力的确很难防备啊。


关于阿选,因为作者也没在他身上下太多笔墨,对其实在不好评价。不过如此沉得住气,卧薪尝胆使骁宗小视了其的力量从而政变成功,其人确实有两下子,擅长收买间谍内奸应该没什么异议,但是幻术就……
引用

flyingsnow@2004-09-06 14:51

幻术可是小野自己说的啦,但没有具体说是什么幻术来着。

记得黄晓未尾里面的戴国史书里面提到过,精幻术,掌权之后,蹂躏九州什么的。手边没有书,记不清楚了。
引用

lmem@2004-09-06 21:08

实要论辅政能力强的麒麟,当以廉麟为第一,现在涟国国政都是由她一手抓的。宗麟则是宗王族内阁(笑)的一员,也是相当能干的。再往下就是景麒了,对国政也是很娴熟,对阳子几乎是手把手的教啊。
引用

iliiad@2004-09-06 21:45

引用
乐俊不能当王是因为他跟前任镐王重姓,都姓张。十二国有规定,同姓不得连续为王的,所以他是没有指望的啦。另外,十二国好象也没有半兽为王的先例。


种族歧视啊 :mad: :mad: :mad:

不过耗子还是有指望的,阳子肯定给他升仙,就不老不死了,等阳子失道后说不定就会到他了……:D
引用

dywhite@2004-09-07 08:47

个人感觉,小野想在两位飘风之王身上体现的,是激进的改革理想与保守的社会现实之间不可弥合的差距。两人都是想让本国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改良的王,两人都在登位之前就准备好了人才班底,两位在登位之后都是迫不及待的推行自己心目中的改革。相对来说,骁宗依靠强力治国,但却陷入了矫枉过正的误区——戴国的官员一直处在被大清洗的状态,甚至为了让清洗顺利进行,不得不故意派遣仁慈的麒麟出使他国——很难说这种导致人人自危的状态不是阿选谋反的导火索,至少,阿选在谋反时得到不少官员的支持和默认(否则怎么可能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偷袭骁宗成功并且控制禁军和王都),骁宗的大清洗可谓“功不可没”。而砥尚则是干脆的理想主义者,只要可以向着心目中的理想国前进,就可以什么都不顾了,虽然这中间也有被华胥的幻梦所影响的因素,但作为王却一直不能提出正确的治国方略以至于失道,最后才顿悟出“责难无以成事”(我可不认为小野想要很深刻的表达这句话,它只不过是砥尚在退位时对志大才疏的自己的一句总结性评论罢了)。

可惜偶不懂日文,只有看翻译版的,如果有些理解偏颇,还请多多理解。
引用

oldgoat@2004-09-07 09:05

要令激进的变革能够成功而不导致反复,只能依靠由下至上的革命。激进本身并不是问题,骁宗失败只能说他的确对形势和做这种事的方法把握不当。砥尚本身的例子就比较奇怪,要是在中国古代,像他这样的造反书生早就给一刀杀了,就算没有也最多做到刘伯温的地步,哪有机会登基为王发号施令?
引用

flyingsnow@2004-09-07 14:30

to:iliiad
阳子会给他升仙是肯定的,估计等到这一任镐国麒麟选出国王,失道而死后,等再下一次应该就有指望了。
王只能由本国人来做,所以乐俊是不能做庆国的王的。

to:dywhite
同意你的观点,小野大用这两位王应该是表现改革之不易吧。其实在中国,改革一向是最难的一种东西,几千年来,变法多多,成功者却廖廖。商鞅变法虽然富国强兵,但自己却难逃车裂之刑。再到后来,王安石变法以及康梁百日维新,均以失败告终。说起来,中国的文化里面就有一种不变的惯性在里面,虽然能够保持稳定的传承,却扼杀了革新的可能。十二国记里面对各国的设定,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的实际啊。

to:oldgoat
的确,中国的书生是当不了皇帝的。当政的是流氓,是枭雄,是二世祖,等等。难得碰上几位艺术家,最后却难免亡国之祸,如唐后主,宋徽宗。
引用

kenshind@2004-09-07 15:50

大人写得好好哦!!分析得有理有据!!
比起被砥尚害了的采麟,被砍了角的泰麒更是可怜!!尧宗这个自大的家伙!!
引用

rawuxika@2004-09-07 20:52

分析得很有道理.
引用

«1234»共4页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