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游』酷论坛>『动漫主题讨论区』>主题讨论精华区>[乐评]12国记的音乐— ..

ヒカル@2002-10-27 19:02

引用
最初由 xtomato 发布
月迷風影很好听,有2个版本,一个slow version,一个全长版,外加一个karako版

今天又多了2个版本,一个是哼唱的,还有一个是tvsize的karako版


这位大人上传吧。。。我只下到(Slow Version)版本T_T
引用

chrsis@2002-10-27 21:14

故事不錯,音樂也蠻好,
有音樂可以下載啊,下來聽聽
引用

yejianxing@2002-10-28 19:04

对呀!听了这个开头音乐感觉好极了!!那里有的下呀!!
引用

xtomato@2002-10-28 20:08

引用
最初由 ヒカル 发布


这位大人上传吧。。。我只下到(Slow Version)版本T_T

没地方传,5555,飘过
引用

ClearRain@2002-10-29 16:59

是啊,十二国是部不错的动画音乐感觉不行~:(唉
引用

ヒカル@2002-10-29 18:52

引用
最初由 xtomato 发布

没地方传,5555,飘过


可以传到漫游的ftp上。。。还有奖励漫元呢
引用

xtomato@2002-10-29 20:02

汗~~~~~~在那里上传,指个方向吧,我很白~~~~~`这里也不太熟…………
引用

ksshaq@2002-11-02 04:27

这部动画真是很好看,越看越觉得原作的宏大,要是能看到原著就好了,片头的十二梦幻曲其是一种改良,但很讨好。
引用

~~~~~

开开心心@2003-02-04 17:36

没看过,也没听过~~~~~~~~~(哇!大家不要打我呀~~~~~)
引用

hjw8888@2003-02-09 10:33

十二国战记,前几集不是很好看,可是越到后面就越觉得好看了
引用

lily3703@2003-02-19 16:14

我也覺得12國記的音樂很好聽
看到樓主的評論太佩服啦...
聽的真仔細
引用

basisnana@2003-02-20 16:52

我很喜欢slow version,别有风味
引用

Re: [原创]12国记的音乐—西学为体,中学为用

finger@2003-02-26 12:45

引用
最初由 attila 发布
作为动画作品的音乐制作,梁 邦彦这个名字至少对我来说是陌生的,但这丝毫不影响我对12国记音乐的喜爱之情,那种中西合壁的风格实在是很讨巧的。

我对梁 邦彦所知甚少,但从12国记的音乐来看,我想他应该接受过专门的作曲训练,可能是“科班”出身,因为12国记的音乐在结构上很严谨,有引子,有过渡,有高潮,有尾声,不像很多动画配乐那样从一开始就用华彩乐章来俘虏人们的耳朵。片头十二幻夢曲就很能体现这一特点。

12国记的音乐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虽然其在结构和编曲上十分西方化,但在音乐中加入了大量的中国民乐的元素,而且和音乐的主干融合得很好,在很多插曲中,梁 邦彦并没有采用时下流行的将民族乐器作主奏乐器,西洋乐器协奏的做法,而是交替使用,或干脆单独运用民乐乐器,即使同时使用,也是在乐器数量交少的情况下。这样的好处是避免中、西乐器在音色上不协调,同时使配乐的色彩更丰富,更具表现力。

原贴回复


看到有人写评论,真是十分高兴。
关于梁邦彦先生,这个名字的陌生是十分正常的,日本这个动画已经产业化的国家里,有不知名的高手也不算孤陋寡闻。
科班出身是100%的,几乎所有著名的音乐人都是名校科班出身。不受系统的教育,我觉得是写不出感人的音乐的。这是切实感受。
关于十二幻夢曲,这首曲子实际上是有提示主题的作用,所以在编排上,会有这样明显的不同风格的交替变换;但是我还是觉得,情绪上的突然变化会显得很生硬。
如果篇幅拉长,不是4分多一点,而是7分以上,就不会有变化突兀的感觉了。但是音乐人有足够的表现空间,显然制作人就不会满意了。^_^
关于中国乐器的运用,简直梁先生和其他的新世纪音乐人没有任何差别。不是仅仅使用中国民乐乐器就可以很中国的,如果用民乐的乐器而不使用五声音阶,这个就和挂着羊头卖狗肉没有区别。
最难以容忍的就是有一段当中用嘎达梅林+茉莉花为主旋律,这真是让任何有一点民俗常识的中国人听不下去。而这段音乐使用的位置,是剧情中到了雁国,拜托,是在港都。
引用

卑弥呼@2003-03-29 16:18

音乐这种东西个人有个人的见解。对象我这样的音乐外行而言,喜欢的音乐就是好音乐啊。个人还蛮喜欢12国的音乐的说。
引用

暗是魂@2003-04-02 15:26

是啊,我觉得这两首歌都很好听,op我已经谱出来,现在是我的手机铃声,虽然慢了一点……ed音乐因为有半音,搞得我很头大,只能谱出前面一半……怨念……
引用

«123»共3页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