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最初由 abcdgo 发布
提到The corrs,就想起大二下学期某节英文课,老师用两节课的时间播放the corrs unplugged的DVD(原装,老师的珍藏),用投影机放,真爽,有点现场FEEL和感动,特别是没人声的弹奏,浓郁芬芳的爱尔兰韵味,仿佛置身大草原:p,课后N多人打听the corrs,至此对英文歌好感度大增
看到abcdgo真高兴呀:D 对,我也最喜欢他们这张unplugged,非常棒的^^我还是不太喜欢电声阿~unplugged 的instrumental真的很棒~~~
爱尔兰真是一个伟大的民族,以前遇到一个爱尔兰人,真是名副其实的快乐牧羊人,和我聊着聊着就听起ipod作踢踏舞动作了^o^实在非常有意思~爱尔兰民乐动听无比,他们真是欧洲的音乐大国阿!
引用
最初由 has 发布
这帽子太高了啊~ 与朋友们相比,偶的水平只能像高中生似的撒撒娇罢了[就像无知充个性那种]。 但偶想差距总是会不断缩小的。任何人不论水平高低,只要对音乐保持着无尽的求知欲。:)
波普尔认为人类天生只能通过否证“假”,却无法通过证明“真”来找到“真理”。
的确,有些音乐毫无可取之处,绝对不配称为艺术[这当然是就我个人主观而言的]。
而音乐社会学认为听众也是有“层次”的[当然了,大家都知道某些音乐只适合某些人群,或只适合人的某个阶段]。
从定义上看,人类学是最接近音乐学的,以人文科学的角度来理解音乐方向是没错。但从纯学术意义上看,光是人文科学的角度肯定不够的,否则音乐学不就沦为人类学的附庸学科了么。
“以往音乐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人类一直尝试让声音按着人类的想法走。如果我们对学习声音真的感兴趣,就要允许声音去作它们自己,而非压迫它,使其与我们的习惯相符合;若非如此,那么按照人类意愿一直被奴役的声音终将失去意义,因为一切只是单纯地反映出人类自身想法而已”
La Monte Young的这段代表了实验先锋音乐[或声响艺术]部分心声的话,不就从某种程度上说明了纯人文主义的局限性么:)
Has太谦虚了,你。。。过度谦虚就是骄傲了啦;) 而且实在很羡慕你能一定程度上自由自在的干自己喜欢的事情啊~
不过不好意思,貌似我好像没有想从纯人文主义的角度去理解音乐。。。我原来在谈论音乐的价值。(颤颤。。。)
我以前看到过你收集各种声响的帖,貌似和你引用的这段话的精神好符合啊:P 看来你受这个思想影响不少?(我瞎猜的= =)呜喵~~:o
关于这点, 嗯我想说的是。。。咳咳~
我们日常生活中人创造出来的声音是一种符号甚至是instruction,它代表概念性的意义,具有指示性。比如过马路时的哨声代表行进应停止,学校的铃声代表上课开始或结束等,甚至军乐是为了鼓舞杀敌士气有时倒不太能算音乐了。
为了表现音乐,使声音成为音乐,那么声音的自然属性必然是被扭曲的,因为它带有人的理解和鲜明个性了。不被扭曲的就是自然声响。我还是觉得音乐是很有技巧性的,需要被组织起来的,单纯的自然属性无法成其为艺术。比如有人说小孩子天生就是艺术家,所以他们的涂鸦就是艺术作品,也许某些画我承认是可以称得上艺术作品,但我觉得除了真正早慧的天才,一些孩子他们本身却不在进行艺术创作——经过非艺术创作过程产生的东西也可以被我们认为是艺术。当然,这是当它作为艺术品的存在时它具有的艺术属性,日常生活中它就仅仅是涂鸦。但是这样的艺术作品的成立具有偶然性,可以说像某个理论说让一只猴子在电脑上输入数字符号等,组成音乐,那么多少年后它也可以做出莫扎特作过的曲子,这是概率论的问题。但艺术一般来说,还是有意为之的,不好意思地说,我觉得涂鸦怎么说,还是不算是refined art德,不经过痛苦的磨练,很难成就真正的艺术作品的。
声音真正成其为声音本身的时候是在音乐中的声音,我觉得音乐是使声音成为声音的东西。这种意义不一定是人文的。我们从宗教音乐中能听出圣洁伟大,甚至可以从巴赫中听出说教的成分;从摇滚爵士中能听出自由的精神(啊啊,爵士生来就是自由的艺术!);从一些民乐流行乐中听出对生命的热爱,但这也许是它们意义的一部分。但是什么是音乐本身的意义呢?什么是音乐呢?真不太好说,也许是听了一首曲子,可以浑身颤抖的说:“这就是音乐!”,那就是对你来说就是真正的音乐,属于你心灵的音乐了,并且它就是你的一种
人生。
当它成为你人生的一个维度时,你便决不能再接受听音乐只是为了娱乐休闲或陶冶情操了。对于一切你认为的“奶油蛋糕”会感到由衷的厌恶,甚至愤怒,所以对音乐没激情的人一定不喜欢音乐,只是附庸风雅罢了。不过喜欢音乐还能说的出音乐的妙处的人,还是很少啊。。。其实我觉得真心喜欢,并且喜欢到一定深度程度了,自然就能表达感受了,而且这感受一定是独特的,具有极强个性,甚至是inspiring的。真高兴看到大家的评论都那么inspiring^^!
(以上都我瞎写的,不一定对,你觉得错了表生气啊,请多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