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游』酷论坛>『动漫主题讨论区』>关于"积极的自卫 ..

abcbuzhiming@2005-08-05 18:59

到现在还没人翻译一下吗
引用

syshenmue@2005-08-05 19:04

这帖没潜力 越聊越往不好的方向发展
册那
引用

08MS@2005-08-05 19:58

好好的扯到老毛了
引用

邱吾权@2005-08-05 20:31

同样无限崇拜ING@@@真是什么人都有啊
引用

Klyress@2005-08-05 21:09

引用
最初由 P.PRIME 发布
http://www.chinamil.com.cn/site1/ztpd/2005-04/13/content_182127.htm

在“积极防御和消极防御”中,他写道:“积极防御,又叫攻势防御,又叫决战防御。消极防御,又叫专守防御,又叫单纯防御。消极防御实际上是假防御,只有积极防御才是真防御,才是为了反攻和进攻的防御。据我所知,任何一本有价值的军事书,任何一个比较聪明的军事家,而且无论古今中外,无论战略战术,没有不反对消极防御的。只有最愚蠢的人,或者最狂妄的人,才捧了消极防御当法宝。然而世上偏有这样的人,做出这样的事。”

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1936年12月)《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1卷第198-199页

从整个战争的战略上说,这段话简直就是废话,估计是用来科普的。不进攻怎能达到自己的战略目的?只是为防御而防御那么主动权就永远在敌人手里。
引用

911119@2005-08-05 22:31

引用
最初由 Klyress 发布

从整个战争的战略上说,这段话简直就是废话,估计是用来科普的。不进攻怎能达到自己的战略目的?只是为防御而防御那么主动权就永远在敌人手里。


嘿嘿
老蒋就是这样
常吹的22次会战
基本就是日本人打过来我防御,日本人走了我静守
引用

村村有菜@2005-08-05 22:54

老毛那最后一句话,骂的应该就是老蒋的自卑论。
老蒋曾说中国人要打败西方列强是不可能的,从清中期开始就被一再证明了,所以最好的方法是战略防御和妥协争取。对付小日本,必须依靠美国人,让美国人打日本人,中国才有希望。
引用

Tim634@2005-08-05 23:28

引用
最初由 lightingwing 发布
早说SEED系在侮辱战术和军人了~

U明显没看出楼主的用意........
引用

waffencmd@2005-08-06 03:17

写的没错啊.....


只不过真是华丽的掉渣.....OTZ....
引用

冇名卒崽@2005-08-06 03:19

引用
最初由 911119 发布


嘿嘿
老蒋就是这样
常吹的22次会战
基本就是日本人打过来我防御,日本人走了我静守

有几次是守住了的?多数是全军覆没,要么就退守。防御能力不足时,防御绝对是下下策,倒不如进攻赌命。即使是有超高的防御,防得了几次?无论各方面,始终都是有损耗的,打多几次就没了,所谓滴水穿石,死守是守不住的,“死”守就是这么解释的。
引用

村村有菜@2005-08-06 10:45

防守反击防守反击,防守是为了反击,光想防守不想反击,任何防守都是没效果的
国军当时军心涣散,官僚腐败,加之内部派系之间内耗严重,很多战役名为抗战,实为借鬼子之手排除异己。在这种情况,老蒋还要装腔作势地组织一些大会战,就很不厚道了……他压根就没真心想打过,而是寄望于美国
而老毛的策略是人民战争,全民动员。一面扬长避短,和鬼子打持久战消耗战,将抗日力量换整位零,让鬼子找不到具体的攻击目标,避免了和鬼子硬碰硬重蹈国军覆辙;另一面,也将日军换整为零,削弱他们的战斗力,并利用在自己国土上所占据的地利和人和的优势,通过迁回运动,在短时间内集中优势兵力将鬼子分而瓦解,各个击破。
引用

waffencmd@2005-08-06 11:15

着帖开始向不正常方向发展了....吼
引用

无聊天使@2005-08-06 11:41

引用
最初由 冇名卒崽 发布

有几次是守住了的?多数是全军覆没,要么就退守。防御能力不足时,防御绝对是下下策,倒不如进攻赌命。即使是有超高的防御,防得了几次?无论各方面,始终都是有损耗的,打多几次就没了,所谓滴水穿石,死守是守不住的,“死”守就是这么解释的。

谁给你说正面战场全是消极防御,听说过后退决战这种打法吗?引用别人的文章给你说说: 这种后退决战的战略思想,可以简单分析如下:“在缺乏机动运动能力之前提下,战区布置两线兵团,并且坚守两线间可能为敌军目标的主要城市。以第一线兵团于敌前分散布置,点点守备,仍然维持传统一线布防的外观。在敌军攻势中则以迟滞抵抗为主旨,在迟滞间探明敌人主力的进攻方向,而后退往侧翼,让开正面,纵敌深入。在后方集结完整的第二线兵团,则巍然不动,不受第一线兵团影响。待突入之敌抵达主要城市目标,与国军守军缠斗,进攻兵力群集城下之际,即以第二线兵团整然向前,正面出击。第一线兵团则反向逆袭,断敌后路。两线一挟,将敌军于主要城市目标周边包围歼灭。”1939年第九战区代长官薛岳上将在第一次长沙会战利用日军地理目标心理,主动后退在包围日军,歼敌1万人。日后的几次大会战仍能看到这种作战的影子。日军有能耐将堂堂美军打得摇旗投降,将独霸东亚半世纪的英军打得溃不成军,将法国殖民地部队吓得和平改编,但打了八年,就是无法让内忧外患的重庆政府俯首罢兵。太平洋战争后期,日方对中国战局的要求也降低到不过希望和谈及体面撤兵,互结盟谊而已,这岂是单单消极防御所能达到的。再说回来,防御永远是战略上的重点,你那种防御就是浪费时间观点也太小儿科了吧,克劳塞维茨这种攻势策略的提倡者也没有到完全54防御的地步。
引用

hamankarn@2005-08-08 11:27

ゴミ!
引用

7712asd@2005-08-08 12:23

引用
最初由 无聊天使 发布

谁给你说正面战场全是消极防御,听说过后退决战这种打法吗?引用别人的文章给你说说: 这种后退决战的战略思想,可以简单分析如下:“在缺乏机动运动能力之前提下,战区布置两线兵团,并且坚守两线间可能为敌军目标的主要城市。以第一线兵团于敌前分散布置,点点守备,仍然维持传统一线布防的外观。在敌军攻势中则以迟滞抵抗为主旨,在迟滞间探明敌人主力的进攻方向,而后退往侧翼,让开正面,纵敌深入。在后方集结完整的第二线兵团,则巍然不动,不受第一线兵团影响。待突入之敌抵达主要城市目标,与国军守军缠斗,进攻兵力群集城下之际,即以第二线兵团整然向前,正面出击。第一线兵团则反向逆袭,断敌后路。两线一挟,将敌军于主要城市目标周边包围歼灭。”1939年第九战区代长官薛岳上将在第一次长沙会战利用日军地理目标心理,主动后退在包围日军,歼敌1万人。日后的几次大会战仍能看到这种作战的影子。日军有能耐将堂堂美军打得摇旗投降,将独霸东亚半世纪的英军打得溃不成军,将法国殖民地部队吓得和平改编,但打了八年,就是无法让内忧外患的重庆政府俯首罢兵。太平洋战争后期,日方对中国战局的要求也降低到不过希望和谈及体面撤兵,互结盟谊而已,这岂是单单消极防御所能达到的。再说回来,防御永远是战略上的重点,你那种防御就是浪费时间观点也太小儿科了吧,克劳塞维茨这种攻势策略的提倡者也没有到完全54防御的地步。

认同,其实国民党的许多优秀战略都是被历史屏蔽了而得不到充分的肯定。。。
引用


«123»共3页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