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游』酷论坛>『动漫主题讨论区』>在林少华老师倒下以 ..

艾诺琳@2009-09-01 21:20

引用
最初由 ZATE 发布


当年梦总翻译错误海了去

错了就是错了

难道错了就一棒子打死永不翻身?

那种死不悔改顶着错误叫正确的才应该批判啊

例如人文社的哈利波特的翻译
引用

ZATE@2009-09-01 21:22

引用
最初由 pierrot 发布
我想知道楼主自己的日文水平如何 有没有尝试自己翻译过什么东西?


我知道一个笑话


郑和下西洋的时候在伊斯兰教某国立了个双语碑纪念武功
汉语写着 皇帝伟大
当地文字则写着 安拉伟大
引用

colorful@2009-09-01 21:23

林少华先生是我这种完全不会日文的人以认识村上的唯二之路啊~~T_T
引用

ZATE@2009-09-01 21:24

引用
最初由 艾诺琳 发布

难道错了就一棒子打死永不翻身?

那种死不悔改顶着错误叫正确的才应该批判啊

例如人文社的哈利波特的翻译


不是态度的问题

刚才我翻了下家里的梦总

发现出现的翻译错误和林少华老师是一模一样的,因为信息量不够不懂名词:rolleyes:

悲剧啊
引用

艾诺琳@2009-09-01 21:25

引用
最初由 ZATE 发布


我知道一个笑话


郑和下西洋的时候在伊斯兰教某国立了个双语碑纪念武功
汉语写着 皇帝伟大
当地文字则写着 安拉伟大

在当地人眼中安拉和中国人的皇帝有啥区别

这就是本地化的成功的典范啊

什么值得笑话的
引用

ZATE@2009-09-01 21:27

引用
最初由 艾诺琳 发布

在当地人眼中安拉和中国人的皇帝有啥区别

这就是本地化的成功的典范啊

什么值得笑话的


这个笑话是真的
不懂外语被翻译骗了
引用

physiophile@2009-09-01 21:29

那个对话虽然有道理,但是有些偏激了。翻译讲求准确是第一原则,根据对话的例子,这点林做的不够,没错。我没读过林译本,我也仅仅读过村上的挪威森林和且听风吟的一半。

我来说下我的看法,有不得当的地方大家讨论。说那个『听风的歌』,到底是『听/风的歌』还是『听风的/歌』?日文应该翻成前者,『听/风的歌』。但我想会弄错的人不在少数。当然动脑筋想一下会觉得后者很扯淡就枪毙掉了,歌曲怎么会去听风呢?但是文艺作品里面,出现『听风的/歌』这种表达我想也不会有人吃惊吧。林译为『且听风吟』我觉得还是很赞的译法的。主要是避免了『听风的歌』这种直译可能引发的歧义,而且翻译的很“文艺”。

多说一句,真正“直翻”的话,那标题应该是『去听风的歌声吧』,祈使句,跟『听/风的歌』味道还是差了那么一点。这个角度林译还是很精确地用了一个『且』字表达了祈使的味道。

绿子和绿这个我不知道前人有没有讨论过,但是这里要考虑到中国人的阅读习惯问题。『绿』单独一个字作为人名,在日语里面三拍没有问题,但是中文只有一拍,违和感会很大的。比如『绿望着天空。』和『绿子望着天空。』我个人觉得前者很别扭。不知大家怎么想的。一般中国人对日本女性的普遍看法,是名字里都有一个子字。林大概是考虑到这点吧。我想如果译者加了注,还是没有问题的。
引用

rms117@2009-09-01 21:36

说起来8x年代的翻译小说,的确有很多词是因为时代的原因而与现在有不同的理解,不过那个时候都有注释写在下面的,虽然对于有限公司啊,股票啊都戴着批判有色眼镜来描述。
引用

阿D高达@2009-09-01 21:40

我看了一下,像林还是有不少支持者的。而主万版的《洛丽塔》则基本是一边倒被喷=。=
引用

pierrot@2009-09-01 21:43

引用
最初由 ZATE 发布


我知道一个笑话


郑和下西洋的时候在伊斯兰教某国立了个双语碑纪念武功
汉语写着 皇帝伟大
当地文字则写着 安拉伟大


我也知道一个笑话

曾有个研究小组花了数月来研究一部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恐怖片之一,卡尔德莱叶的《吸血鬼》的一个版本。他们发觉影像不时会完全变黑,甚至出现在一幕戏的中间。他们完成一份非常复杂的分析,研究德莱叶为何“好像是随机地”剪接进这些黑色部分。

当他们的研究发表时,有个知道一些影片发行拷贝方法的人指出,他们所用的版本是用一台有毛病的机器制造的——印片机的快门在该打开的时候没有打开,当快门不适时地关闭时,印制底片的画面便没有曝光而成为黑色。德莱叶并没有传达“神秘的信息”,这个小组是不懂印制技术才会闹此洋相。
引用

Venusxx@2009-09-01 21:47

这个是不是该转去18区了……
引用

physiophile@2009-09-01 21:48

引用
最初由 阿D高达 发布
我看了一下,像林还是有不少支持者的。而主万版的《洛丽塔》则基本是一边倒被喷=。=


我倒是很想知道这个的中译版是怎样的……
原文用的全是一些正常或者高雅的词来描写一些很不和谐的内容但是描写的很有美感不像是在看下流小说:p
应该相当难翻……
引用

ZATE@2009-09-01 21:48

引用
最初由 physiophile 发布
那个对话虽然有道理,但是有些偏激了。翻译讲求准确是第一原则,根据对话的例子,这点林做的不够,没错。我没读过林译本,我也仅仅读过村上的挪威森林和且听风吟的一半。

我来说下我的看法,有不得当的地方大家讨论。说那个『听风的歌』,到底是『听/风的歌』还是『听风的/歌』?日文应该翻成前者,『听/风的歌』。但我想会弄错的人不在少数。当然动脑筋想一下会觉得后者很扯淡就枪毙掉了,歌曲怎么会去听风呢?但是文艺作品里面,出现『听风的/歌』这种表达我想也不会有人吃惊吧。林译为『且听风吟』我觉得还是很赞的译法的。主要是避免了『听风的歌』这种直译可能引发的歧义,而且翻译的很“文艺”。

多说一句,真正“直翻”的话,那标题应该是『去听风的歌声吧』,祈使句,跟『听/风的歌』味道还是差了那么一点。这个角度林译还是很精确地用了一个『且』字表达了祈使的味道。

绿子和绿这个我不知道前人有没有讨论过,但是这里要考虑到中国人的阅读习惯问题。『绿』单独一个字作为人名,在日语里面三拍没有问题,但是中文只有一拍,违和感会很大的。比如『绿望着天空。』和『绿子望着天空。』我个人觉得前者很别扭。不知大家怎么想的。一般中国人对日本女性的普遍看法,是名字里都有一个子字。林大概是考虑到这点吧。我想如果译者加了注,还是没有问题的。



文法不说

我觉得一个翻译连名词都弄不懂,就已经失去资格了。村上的书有很多摇滚,流行的信息……

和改藏和现视研这些一样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翻译的


说个我自己的笑话
有个名词就把忽悠了好多年,“Africa”能翻译作阿菲力加,和非洲是不同的意思。当时我也是看八十年代译本的斯巴达克斯知道,我说全书翻译都很好怎么出么个低级错误。后来经人点拨,只是我无知:rolleyes:
引用

yyss527@2009-09-01 21:49

问题就在于……你让其他人上就算把全部名词翻对了整体也翻不到林那个水平,仅指村上而言
引用

艾诺琳@2009-09-01 21:51

引用
最初由 ZATE 发布



文法不说

我觉得一个翻译连名词都弄不懂,就已经失去资格了。村上的书有很多摇滚,流行的信息……

和改藏和现视研这些一样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翻译的


说个我自己的笑话
有个名词就把忽悠了好多年,“Africa”能翻译作阿菲力加,和非洲是不同的意思。当时我也是看八十年代译本的斯巴达克斯知道,我说全书翻译都很好怎么出么个低级错误。后来经人点拨,只是我无知:rolleyes:


因为现在有谷歌百毒,80年代连招本外文期刊都麻烦的年代已经不错了...你要求太高了
引用

«123456»共15页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