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游』酷论坛>『漫游字幕组作品发布交流区』>[建议]漫游的全金属3 ..
Skybow@2005-10-26 15:01
引用
最初由 淅沥哗啦 发布
那你说为啥kururu曹长要听keroro军曹的呢?
一直没想通。。。
我……我没看过这部传说中的动画orz
akira_of_will@2005-10-26 15:37
看来楼上两位这牛角尖还真钻进去了……╮(╯_╰)╭
本来是没必要再多说,只是我实在不明白sky同学那个潜台词是从哪里看出来的。我说的话很明白,就是我翻译从来不把观众当白痴,我认为观众应该能看懂的或者随便一查就能查到的我就不会去抠那么死,能够用最原本的就用最原本的是最好的。我绝对不是说什么有本事自己去翻,而是说不懂自己去查,这不是你做不到的。我给的不是日文假名你看不懂,而是中文汉字;不是要你去查日文字典你不懂,而是要你查汉语辞典,这是小学生的要求好吧。以上是我对翻译方式和态度方面的回复。以下是语文课时间:
曹
cáo
<名>
古代指诉讼的原告和被告。即两曹 [plaintiff and defendant]
两曹,今俗所谓原告被告也。——《说文》段玉裁注
古代分科办事的官署或部门 [divison;department of the central government in ancient times]
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资治通鉴》
又如:曹干(官署中的干事人员);曹掾(泛指一般官员);曹务(古代官署中分类所管理的事务);法曹(唐、宋地方司法机关)
管某事的官职 [official]。如:曹主(机关负责人);曹郎(部曹。部属各司的官吏);曹官(属官)
双方;班;组 [group;team]
分曹并进。——《楚辞·招魂》。注:“偶也。”
率其曹偶。——《史记·黥布传》。索隐:“辈也。”
乃造其曹。——《诗·大雅·公刘》。传:“群也。”
辈,等于现代汉语中的“们” [people of the same]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唐·杜甫《戏为六绝句(之二)》
又如:尔曹(你们这些人);儿曹(孩子们)
古国名 [Cao state]
西周的诸侯国
古西域国名
姓
以上是金山词霸的解释,这里取official的意思应该很清楚了。辞海什么的因为没有电子版,有兴趣自己去查便是。就算没查过,从曹=府引申到管事的官职就是那么困难的事吗?动词活用作名词好像是中学的古文课程,学过英文的话对英文词根引申词义的方法应该也不陌生。
曹长嘛顾名思义一曹之长,当然比军曹大,这个我认为字面意思理解也很容易;伍长这个其实也是从古汉语来的,中国古代军队编制五人为一伍,你说伍大还是曹大。
另外我说有些东西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并不是特指这里的这个军曹,主要还是从物语引申的。而物语这个词,跟看没看全文也没有关系,并不是这一部小说这么用。物是事物,事情的意思,语,论也。谈论事情事物,自然是故事。这些都是汉语的东西,语文课不用再上了吧。要发掘的话很有东西可以发掘,比如说由这些军衔,词汇,看出日本现在很多文字还在承用汉字的古意,表明日本文化受中国古文化的影响何等深厚。不过很明显我们翻的时候也不会考虑这么多,只是单纯感觉都合いい罢了。既然还原到最原本了,聪明人自己看得出来。再者我说有人自己不懂不查还怪翻译更加不是说军曹,而是说sky同学前面对源式物语的非议,请原谅我说明白了。
综上,回淅沥的话,我并不是受日本文化影响深了,而是受中国文化影响深了,可接受否?
淅沥哗啦@2005-10-26 16:05
嘛~ 鲁迅先生也察觉不到自己的语病嘛,你是只缘身在此山中啦,其实我也有。。。:o
你还是没明白我意思,我重点不是考据这个词的出处,而是现在我们是不是在用的词了,料理写真肯定也是中文演化过去的了。
:D 许多年后等你成为翻译家了以后,再回想我的话吧(是不是自大了点?:p )
你说的是,发觉最近我是有点爱钻牛角了,不过当然也仅限在有狂热爱的方面Orz
勿怪,勿怪,怪我人老话多了吧。。。
:o
开心下 放断baidu广告
值得反复体味的有关中文的广告:
http://wuhuifeng.com/upload/baidumovie1-2.wmv
Skybow@2005-10-26 16:26
翻译大大想要查字典,那我们就查到底,这个不是从辞海里来的,但也够分量了,注意,里面也有“曹长”,要真是古代汉语很好的人,估计也会搞不懂日语里的曹长到底是什么意思
【曹長】 唐 人好以他名标榜官称,尚书丞郎、郎中相呼为“曹長”。 唐 王梵志 《前人心里怯》诗:“前人心裏怯,乾唤愧曹長。” 唐 韩愈 有《奉和库部卢四兄曹长元日朝回》。参阅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下、 宋 洪迈 《容斋四笔·官称别名》。
曹1 [cáo ㄘㄠˊ]
[《廣韻》昨勞切,平豪,從。]
亦作“ 曺1 ”。
1.诉讼的两方,即原告和被告。2.指诉讼的某一方。《西游记》第十回:“微臣半月前,在 森羅殿 上,見 涇河鬼龍 告陛下許救反誅之故,第一殿 秦廣大王 即差鬼使催請陛下,要三曹對案。”3.对;双;组。《楚辞·招魂》:“分曹竝進,遒相迫些。” 王逸 注:“曹,偶。”《史记·滑稽列传》:“若乃州閭之會,男女雜坐,行酒稽留,六博投壺,相引爲曹。”《新唐书·田弘正传》:“ 弘正 幼孤,事 融 甚謹,軍中嘗分曹習射, 弘正 注矢聯中。” 清 唐孙华 《偕同年吴元朗游西泾次友人韵》:“分曹日課功,嚴若巡執扑。”4.指相偶;相匹。 唐 孟郊 《秋怀》诗之十二:“蹇行散餘鬱,幽坐誰與曹?” 宋 刘斧 《青琐高议别集·楚王门客》:“萬古春之主,羣山孰可曹?”5.成群;群集。《左传·昭公十二年》:“ 周 原伯絞 虐,其輿臣使曹逃。” 杜预 注:“曹,羣也。” 唐 杜甫 《催宗文树鸡栅》诗:“織籠曹其内,令入不得擲。” 仇兆鳌 注:“曹,羣處也。”6.指群体;众人。参见“ 曹好 ”、“ 曹惡 ”。7.等辈;侪类;同类。《吕氏春秋·知度》:“枉辟邪撓之人退矣,貪得僞詐之曹遠矣。”《後汉书·班超传》:“卿曹與我俱在絶域。” 李贤 注:“曹,輩也。” 宋 文同 《东丘老人》诗:“其言與人亦如此,老人無乃斯人曹。” 黄侃 《〈说文〉略说》:“是諸字者,亦此曹意中之會意字也。”8.古代分科办事的官署或部门。《墨子·号令》:“吏卒侍大門中者曹無過二人。” 岑仲勉 注:“曹猶今言‘處’或‘科’。” 汉 王充 《论衡·程材》:“説一經之生,治一曹之事,旬月能之。”《新唐书·郭子仪传》:“ 洛陽 自大盜以來,焚埃略盡,百曹榛荒,寰服不滿千户,井邑如墟,豺狼羣嘷。” 清 昭槤 《啸亭杂录·裘文达公》:“每詣一曹,受一職,手文書默然,數日後判決如流。”9.称呼管某事的职官。《三国志·蜀志·杜琼传》:“古者名官職不言曹;始自 漢 已來,名官盡言曹;吏言屬曹;卒言侍曹。” 唐 韩愈 《张君墓志铭》:“諸曹白事,不敢平面視。” 宋 苏轼 《东坡志林·陈昱被冥吏误追》:“又使諸曹檢己籍,曹示之,年六十九,官左班殿直。” 清 王韬 《瓮牖馀谈·张广文》:“夫教諭在今日特閒曹末秩、無足重輕者耳。”10.陈旧;腐烂。 明 沈榜 《宛署杂记·民风二》:“物不新曰曹。”《警世通言·万秀娘仇报山亭儿》:“那廝身上兩件衣裳,生絹底衣服,漸漸底都曹破了。”11.古国名。 西周 诸侯国。 周武王 封弟 振铎 于 曹 ,称 曹叔振铎 。建都 定陶 (今 山东省 定陶县 西南),故地在今 山东省 菏泽 、 定陶 、 曹县 一带。公元前467年为 宋 所灭。12.古国名。古西域国名。故地在今 苏联 乌兹别克共和国撒马尔罕 的北方和东北方一带。古为 昭武 诸国之一。参阅《隋书·西域传·曹国》、《新唐书·西域传下》。13.祭豬神。14.通“ 遭 ”。遇。 马王堆 汉 墓帛书《战国纵横家书·秦客卿造谓禳侯章》:“三王者皆賢矣,不曹時不王。”15.姓。
【曹大家】即 汉 班昭 。 班彪 之女 班固 、 班超 之妹。嫁 曹世叔 ,早寡,屡受召入宫,为皇后及诸贵人教师,号曰“大家”。家,通“ 姑 ”。《後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太后自入宫掖,從 曹大家 受經書,兼天文、筭數。” 唐 刘知幾 《史通·古今正史》:“ 固 後坐 竇 氏事,卒於 洛陽 獄,書頗散亂,莫能綜理,其妹 曹大家 博學能屬文,奉詔校敍。” 清 嬴宗季女 《六月霜》第一出:“俺懶做白日昇天的 謝自然 ,卻願做青史留名的 曹大家 。”
【曹王】 曹植 、 王粲 的并称。 南朝 梁 刘孝标 《广绝交论》:“遒文麗藻,方駕 曹 王 。”
【曹公】1. 汉 末 曹操 位至三公,人皆称 曹公 。《三国志·蜀志·关羽传》:“吾極知 曹公 待吾厚。”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章表》:“ 曹公 稱爲表不必三讓,又勿得浮華。” 唐 李白 《在寻阳非所寄内》诗:“多君同 蔡琰 ,流淚請 曹公 。”《三国演义》第四九回:“欲破 曹公 ,宜用火攻。”2.梅子的别称。 宋 沈括 《梦溪笔谈·讥谑》:“ 吴 人多謂梅子爲曹公,以其嘗望梅止渴也……有一士人遺人醋梅與燖鵝,作書云:醋浸曹公一甏,湯燖右軍兩隻。”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上:“ 曹孟德 有梅林救渴之事,而俗子乃呼……梅爲‘曹公’。”
【曹丘】复姓。 汉 代有 曹丘生 ,对 季布 的任侠义勇到处赞扬, 季布 因之享有盛名。事详《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后因以“曹丘”或“曹丘生”作为荐引、称扬者的代称。《平山冷燕》第十二回:“第二是大富家才子論不得:他貨財廣有,易于交結,故人人作 曹丘 之譽,無才往往邀有才之名,所以也論不得。”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封三娘》:“妾非 毛遂 ,乃 曹丘生 , 十一娘 願締永好,請倩冰也。”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四四章:“在弟来谒之前,谬蒙老年兄与 献策兄 先为 曹丘 ,实在感愧莫名。” 清 代避 孔丘 讳,丘字作“邱”。 清 吴炽昌 《客窗闲话续集·某宫保》:“某異鄉人,此間無人相識,誰作 曹邱 者?”
【曹丘生】见“ 曹丘 ”。
【曹白魚】即鳓鱼。也叫鲙鱼、白鳞鱼。
【曹主】1.主人。财物或权力等的所有人。 唐 王梵志 《天下浮逃人》诗:“强處出頭來,不須曹主唤。”《敦煌变文集·目连救母变文》:“弟子於師長之床,奴婢於曹主之床,當墮此獄之中。”2.谓机构的负责人或主持者。 康有为 《大同书》辛部第四章:“至曹主、亞由全地各局主公舉,必由上智、至仁出身,無其人乃得用大智、大仁者爲曹主。”
【曹司】1.官署。诸曹郎中职司所在。 唐 白居易 《喜张十八博士除水部员外郎》诗:“無復篇章傳道路,空留風月在曹司。”《太平广记》卷三八○引 唐 谷神子 《博异志·郑洁》:“至一城郭,引入見一官人,似曹官之輩,又領入曹司,聆讀元追之由。” 严复 《救亡决论》:“出宰百里,入主曹司。”2.吏目。 元 王仲文 《救孝子》第二折:“到來日急煎煎的娘親插狀論,怎禁他惡噷噷的曹司責罪緊。” 元 岳伯川 《铁拐李》第一折:“赤緊的官長又廉,曹司又拗,我便是好令史,怎禁他三徧家取招。”
【曹吏】属吏;胥吏。 宋 叶適 《林伯和墓志铭》:“常平捕其曹吏幾盡,將爲名以劾,會其罷而止。” 王闿运 《<湘潭县志>序》:“見世雖詳,曹吏無文。”
【曹伍】同伙;同伴。《後汉书·马融传》:“曹伍相保,各有分局。” 宋 曾巩 《福州上执政书》:“ 閩 之餘盜,或數十百爲曹伍者,往往蟻聚於山谷。” 清 戴名世 《<北行日记>序》:“﹝余﹞與村學究爲曹伍。”
【曹全碑】全称《郃阳令曹全碑》。 东汉 碑刻。隶书。 灵帝 中平 二年(公元185年)立。记 曹全 爵里行谊及为 西域 戊部司马时与 疏勒 交战事。碑阴 岐茂 等题名,分书。 明 万历 初在 陕西省 郃阳县 莘里村 出土,不久即断裂。今存 西安市 碑林。书法秀丽而有骨力,为 汉 隶中著名作品之一。参阅 清 顾炎武 《金石文字记·郃阳令曹全碑》。
【曹衣出水】 北齐 曹仲达 、 唐 吴道子 都善画佛像, 曹 笔法稠叠,而衣带紧窄; 吴 则笔势圆转,而衣带飘举,故后人称“ 吴 帶當風, 曹 衣出水”。参阅 宋 郭若虚 《图画见闻志·论曹吴体法》。
【曹好】众人所爱好。《国语·周语下》:“且民所曹好,鮮其不濟也。” 韦昭 注:“曹,羣也。” 明 沈德符 《野獲编·评论·汪南溟文》:“予心誹 太函 之文,而口不敢言,以世所曹好也。”
【曹牟】复姓。《续通志·氏族八》:“《先賢傳》有 兗州 刺史 曹牟君卿 , 平昌 人。”
【曹邱】见“ 曹丘 ”。
【曹沈】 曹植 、 沈约 的并称。 宋 苏轼 《监试呈诸试官》诗:“高言追 衛 樂 ,篆刻鄙 曹 沈 。”
【曹社】《左传·哀公七年》:“初, 曹 人或夢衆君子立于社宫,而謀亡 曹 。”后以“曹社”为国家将亡的典故。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鬼同 曹 社之謀,人有 秦 庭之哭。” 唐 杨炯 《後周宇文公神道碑》:“士女同歎於 商 墟,鬼神共謀於 曹 社。”《“五四”爱国运动史料·上海罢市实录》:“神州莽莽,見被髮于 伊川 ; 禹 域芒芒,遘鬼謀于 曹 社。”
【曹局】1.官署。《南史·陈始兴王叔陵传》:“性不飲酒,唯多置餚胾,晝夜食噉而已。自旦至中,方始寢寐。曹局文案,非呼不得輒白。” 唐 王建 《寒食忆归》诗:“京中曹局無多事,寒食貧兒要在家。”2.分职治事的官吏。《南史·赵伯符传》:“後爲 丹陽 尹,在郡嚴酷,曹局不復堪命。”《剪灯新话·永州野庙记》:“是夜,夢駃卒來追,與之偕行,至大宫殿,侍衛羅列,曹局分布。”
【曹長】 唐 人好以他名标榜官称,尚书丞郎、郎中相呼为“曹長”。 唐 王梵志 《前人心里怯》诗:“前人心裏怯,乾唤愧曹長。” 唐 韩愈 有《奉和库部卢四兄曹长元日朝回》。参阅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下、 宋 洪迈 《容斋四笔·官称别名》。
【曹事】曹务。《汉书·游侠传·陈遵》:“又日出醉歸,曹事數廢。” 唐 王梵志 《本是达官儿》诗:“長大人中官,當衙判曹事。”《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大中祥符九年》:“人言三司官不欲數易,蓋吏人幸其更移,不能盡究曹事之弊耳。”
【曹侣】伙伴,同伴。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江城》:“ 王 有酤肆,肆中多紅梅,設宴招其曹侣。”
【曹官】属官。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解纷》:“行至 臨清 , 曜 欲解其事,乃令曹官請假,而權判司法。” 唐 谷神子 《博异志·郑洁》:“至一城郭,引入見一官人,似曹官之輩。”
【曹郎】即部曹。部属各司的官吏。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阻奸》:“自 崇禎 辛未,叨中進士,便值中原多故,内爲曹郎,外作監司,敭歷十年,不曾一日安枕。”
【曹洞】见“ 曹洞宗 ”。
【曹洞宗】佛教禅宗五家之一。 唐 禅宗六祖 慧能 传弟子 行思 , 行思 传 希迁 , 希迁 传 药山 , 药山 传 云岩 , 云岩 传 良价 。 良价 住 瑞州 洞山 ,作《宝镜三昧歌》,传 本寂 ,住 抚州 曹山 ,故称曹洞宗。一说,取六祖 曹溪 慧能 及 洞山 良价 之号,故称。亦省称“ 曹洞 ”。 清 赵翼 《秦良玉锦袍歌》:“遺笏 魏 家先世澤,傳衣曹洞昔時珍。”参阅 宋 善卿 《祖庭事苑·曹山》。
【曹馬】1.指 魏 晋 。 魏 为 曹氏 , 晋 为 司马氏 ,故云。《北齐书·文宣帝纪》:“洎兩 漢 承基, 曹 馬 屬統,其間損益,難以勝言。” 唐 刘知幾 《史通·载文》:“昔大道爲公,以能而授,故 堯 咨爾 舜 , 舜 以命 禹 。自 曹 馬 已降,其取之也則不然。”2. 三国 魏 曹真 、 晋 司马懿 的并称。《文选·任昉<齐竟陵文宣王行状>》:“又詔加公入朝不趨,讚拜不名,劍履上殿, 蕭 傅 之賢, 曹 馬 之親,兼之者公也。” 吕延济 注:“ 曹真 , 魏太祖 族子也, 明帝 即位遷大司馬,入朝不趨。 司馬宣王 得乘輿上殿。今言 竟陵 ……親則如 曹 馬 二者。”
【曹倉】 曹 家书仓。 晋 王嘉 《拾遗记·後汉》载, 曹曾 书垂万馀卷,“及世亂,家家焚廬, 曾 慮其先文湮没,乃積石爲倉以藏書,故謂 曹 氏爲書倉。”后以“曹倉”泛指藏书的仓库。 清 赵翼 《汪文端师殁以诗哭之》:“ 鄴 架籤論萬, 曹 倉卷累千。”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一:“ 泉州 李中丞 馥 撫吾 浙 時,收書極富,一時善本,齊入 曹 倉。”
【曹孫】 曹操 、 孙权 的并称。《宋书·何承天传》:“ 曹 孫 之霸,才均智敵。” 宋 范成大 《读史》诗:“登壇策 劉 項 ,卧廬料 曹 孫 。” 清 顾炎武 《汉三君诗·昭烈》:“一身寄 曹 孫 ,未得飛騰勢。”
【曹娥】 东汉 时 会稽郡 上虞县 人。相传其父五月五日迎神,溺死江中,尸骸流失。 娥 年十四,沿江哭号十七晝夜,投江而死。世传为孝女。 清 王端履 《重论文斋笔录》卷四:“苗山窆石共千古,是時黄絹無 曹娥 。” 鲁迅 《朝花夕拾·後记》:“ 曹娥 的投江觅父,淹死后抱父尸出,是载在正史,很有许多人知道的。”参阅《後汉书·列女传·孝女曹娥》、《世说新语·捷悟》 刘孝标 注引 晋 虞预 《会稽典录》。
【曹娥碑】 曹娥 的墓碑。 东汉 上虞 度尚 立,其弟子 邯郸淳 撰文。碑已不存,文见《古文苑》卷十九。后世所传《曹娥碑帖》,一为 晋 人墨迹摹刻的拓本, 宋 拓《临江戏鱼堂帖》本题作 晋 右将军 王羲之 书。一为 宋 元祐 八年 蔡卞 重书,题作《後汉会稽上虞孝女曹娥碑》。行书。文见《金石萃编》卷一四○。《红楼梦》第七九回:“好新奇的祭文!可與《曹娥碑》並傳了。” 康有为 《广艺舟双楫·十家》:“ 王羲之 《曹娥碑》、 王獻之 《保母志》、 陶貞白 之《瘞鶴銘》,疑難遽定,不復録。”
【曹務】谓官署分科掌管的事务。《北齐书·崔瞻传》:“吏部尚書 尉瑾 性褊急,以 瞻 舉指舒緩,曹務繁劇,遂附驛奏聞,因而被代。 瞻 遂免歸鄉里。” 唐 刘知幾 《史通·忤时》:“以僕曹務多閒,勒令專知下筆。”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孟郊》:“命酒揮琴,裴回賦詩終日,而曹務多廢。”
【曹國舅】八仙之一。传说 宋仁宗 曹太后 之弟,名 友 ,入山修道,被 汉锺离 、 吕洞宾 度去成仙。按,《宋史》 曹太后 弟 曹佾 ,年七十二卒,无入道事。参阅 元 苗善时 《纯阳帝君神仙妙通记》、 明 吴元泰 《东游记》、 清 赵翼 《陔馀丛考·八仙》。
【曹偶】侪辈;同类。《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曹偶四人。” 司马贞 索隐:“曹偶猶等輩也。”《新唐书·李抱真传》:“乃籍户三丁擇一,蠲其傜租,給弓矢,令閑月得曹偶習射,歲終大校。” 章炳麟 《文学说略》:“獨能説一經者,不在此列,諒由學官弟子,曹偶講習。”
【曹掾】分曹治事的属吏,胥吏。《东观汉记·吴良传》:“今 良 曹掾尚無袴,寧爲家給人足邪?” 唐 李翱 《劝河南尹复故事书》:“且閣下曹掾非爲不多,乃無一人執舊禮以堅辨焉,此亦可歎也!” 清 梅曾亮 《送张梧岗序》:“通經術,習名法者,得自辟爲曹掾。” 章炳麟 《訄书·定律》:“曹掾未設,則胥役之生死,宜制命於長官。”
【曹惡】众人所厌恶。《国语·周语下》:“其所曹惡,鮮其不廢也。” 韦昭 注:“曹,羣也。” 明 沈德符 《野獲编·评论·汪南冥文》:“予心服 江陵 之功,而口不敢言,以世所曹惡也。”
【曹幹】诸曹的办事人员。《隋书·礼仪志六》:“文官曹幹,白紗單衣、介幘。尚書二臺曹幹亦同。”
【曹署】犹官署。 唐 白居易 《初除主客郎中知制诰与王十一等同宿话旧》诗:“紫垣曹署榮華地,白髮郎官老醜時。” 明 李东阳 《<屠丹山诗卷>跋》:“二公並爲吏户尚書,曹署相聯接,篇章相倡答。”
【曹溪】1.水名。在 广东省 曲江县 东南 双峰山 下。 唐 杨炯 《送杨处士反初卜居曲江》诗:“ 蕭 寺休爲相, 曹溪 便寄家。” 宋 文天祥 《南华山》诗:“笑看 曹溪 水,門前坐松風。”参阅《广东通志·曲江县·山川略四》。2.禅宗南宗别号。以六祖 慧能 在 曹溪 宝林寺 演法而得名。 唐 柳宗元 《曹溪大鉴禅师碑》:“凡言禪,皆本 曹溪 。” 唐 善生 《送玉禅师》诗:“洞了 曹溪 旨,寧輸俗者機。”
【曹聚】群聚。 唐 元结 《演兴·闵岭中》:“彼猛毒兮曹聚,必憑託乎阻脩。”《新唐书·萧俛传》:“既而籍卒逋亡,無生業,曹聚山林間爲盜賊。”
【曹耦】同“ 曹偶 ”。
《汉书·英布传》:“ 驪山 之徒數十萬人, 布 皆與其徒長豪桀交通,乃率其曹耦,亡之 江 中爲羣盜。” 颜师古 注:“曹,輩也。” 明 文徵明 《上守溪先生书》:“亦時時竊爲古文詞,一時曹耦莫不非笑之。”
【曹輩】1.侪辈;同伙。《史记·袁盎晁错列传》:“ 梁 刺客後曹輩果遮刺殺 盎 安陵 郭門外。” 裴駰 集解引 如淳 曰:“曹,輩也。” 清 恽敬 《罗台山外传》:“ 奉化 快手怪其服,意爲盜,合曹輩數十百人,篡 臺山 。 臺山 徒手禦之,不可近。”2.成群结伴。《新唐书·李德裕传》:“民皆曹輩奔走,因牟擷其財以自入。”
【曹劉】1. 曹操 、 刘备 的并称。 晋 陆机 《辩亡论上》:“夫 曹 劉 之將,非一世所選。” 宋 辛弃疾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词:“天下英雄誰敵手? 曹 劉 。生子當如 孫仲謀 。” 清 吴伟业 《画中九友歌》:“ 阿龍 北固 持雙矛,披圖 赤壁 思 曹 劉 。”2. 曹植 、 刘桢 的并称。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比兴》:“至於 揚 班 之倫, 曹 劉 以下,圖狀山川,影寫雲物。” 唐 杜牧 《酬张祜处士见寄长句四韵》:“七子論詩誰似公? 曹 劉 須在指揮中。” 清 顾炎武 《<音学五书>序》:“僅按 班 張 以下諸人之賦、 曹 劉 以下諸人之詩所用之音,撰爲定本,於是今音行而古音亡。”
【曹瞞】 曹操 小字 阿瞒 ,因呼为 曹瞒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 漢 相國 參 之後” 裴松之 注引《曹瞒传》:“ 太祖 一名 吉利 ,小字 阿瞞 。” 宋 苏轼 《答范淳甫》诗:“猶勝 白門 窮 吕布 ,欲將鞍馬事 曹瞞 。” 清 赵翼 《又和荆州咏古》之一:“威懾 曹瞞 欲避鋒,豈虞狙伺起鄰封。”
【曹魏】1.朝代名。即 三国 魏 。因系 曹 氏所建,故后称 曹 魏 ,以别于 拓跋魏 。《旧唐书·地理志一》:“ 曹 魏 之時,三分鼎峙。” 明 王逢 《赵善长山水》诗:“隱若 赤壁 壘,勢壓 曹 魏 邦。”2.指《诗·国风》中的《曹风》、《魏风》。《後汉书·王充王符等传论》:“斯《曹》《魏》之刺,所以明乎《國風》。”
【曹謝】 曹植 、 谢灵运 的并称。 唐 韩愈 《县斋有怀》诗:“事業窺 臯 稷 ,文章蔑 曹 謝 。” 宋 晁补之 《即事一首次韵祝朝奉十一丈》:“子常妙工詩, 蘇 李 掩 曹 謝 。”
【曹黨】犹朋党。《管子·法法》:“曹黨起而亂賊作矣。”
【曹屬】佐治的官吏。 前蜀 杜光庭 《大傅相公修黑符醮祠》:“勑九宫貴神,命三官曹屬,解消厄運,和釋寃仇。”
淅沥哗啦@2005-10-26 16:46
楼上真是强悍的考据王。。。
我脑袋里那几滴墨水当真自愧不如了
再查就是《说文解字》了吧。。。
不过那就偏离本意了。。。
这词本没必要去追本溯源了。
akira_of_will@2005-10-26 16:59
明白淅沥的意思,就是个还原不当与不及的问题。虽说文化还原原则是针对汉学论著翻译,不过我认为不是不可以融会贯通。当然这个层面上的东西我想你我都还没有资格和水平深讨,等我再研究研究先……orz
另外sky同学贴的看是看完了,不过难道不就是我的论据的补充而已?不要死读书亚╮(╯_╰)╭
Skybow@2005-10-26 17:36
引用
最初由 akira_of_will 发布
本来是没必要再多说,只是我实在不明白sky同学那个潜台词是从哪里看出来的。我说的话很明白,就是我翻译从来不把观众当白痴,我认为观众应该能看懂的或者随便一查就能查到的我就不会去抠那么死,能够用最原本的就用最原本的是最好的。我绝对不是说什么有本事自己去翻,而是说不懂自己去查,这不是你做不到的。我给的不是日文假名你看不懂,而是中文汉字;不是要你去查日文字典你不懂,而是要你查汉语辞典,这是小学生的要求好吧。
潜台词,我说了是我小人,失礼了orz
照这种说法,日语里很多词恐怕都不用翻译了吧?追根溯源的话都能在汉语里找到,比如“娘”这个字。再比如像“勉强”这样的词,是不是也不用翻译了呢?因为完全可以联想出来啊orz,对了,台版的《相聚一刻》里为什么还要解释五代贴在墙上的“四当五落”?都是汉字,聪明的读者根据剧情也能猜出个大概啊。
大家都说popgo的字幕好,除了翻译水平外其中不能忽略的一个原因就漫游字幕注释都做得很好,字幕组干嘛要那么辛苦?那些术语什么的用百度、google一搜就有了,何必呢?方便观众啊,大多数人看动画是为了开心,为了娱乐,看过就算,喜欢的最多讨论几句,除了写稿的和想要搞研究的,没有多少人会去做otaku,为了动画去查字典,去翻资料,大人你说呢?
引用
以上是金山词霸的解释,这里取official的意思应该很清楚了。辞海什么的因为没有电子版,有兴趣自己去查便是。就算没查过,从曹=府引申到管事的官职就是那么困难的事吗?动词活用作名词好像是中学的古文课程,学过英文的话对英文词根引申词义的方法应该也不陌生。
曹长嘛顾名思义一曹之长,当然比军曹大,这个我认为字面意思理解也很容易;伍长这个其实也是从古汉语来的,中国古代军队编制五人为一伍,你说伍大还是曹大。
NND,死机了,下面的东西只能重打,泪飚……
你是知道这个词的意思,所以可以去这么联想,如果不知道你也能这样么?比如“大丈夫”这个词,我现在知道这个是“没关系,没什么”的意思,所以我可以牵强附会地这样理解“大丈夫什么都不怕=没关系、没什么、一切OK“,但当我根本不知道这个词的意思的时候,我完全不可能这样理解的啊。
对了,那个“曹”不是动词活用的问题吧?
至于伍长,我们在高中历史课本中也是学到过的,不但在军队里,连户籍制度里也会采用,但我看动画的时候完全不会产生那样的联想,我是在看日本动画啊,我不懂日语,我怎么知道日语和汉语的某些联系呢?况且那些联系都是拐了好多弯的,不像“人权”什么的一目了然。
现在日语中还有大量的汉语词汇,有些和我们用的一模一样,但是意思完全不同,我们不懂日语的人怎么知道哪些词可以用我们所理解的汉语去理解,哪些词不能?
还有啊,曹凭什么一定比伍大,字典里说曹是管事的,又没说管多少人,管三个也是管事的,从哪里可以看出来曹管的人一定超过五个呢?
引用
另外我说有些东西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并不是特指这里的这个军曹,主要还是从物语引申的。而物语这个词,跟看没看全文也没有关系,并不是这一部小说这么用。物是事物,事情的意思,语,论也。谈论事情事物,自然是故事。这些都是汉语的东西,语文课不用再上了吧。要发掘的话很有东西可以发掘,比如说由这些军衔,词汇,看出日本现在很多文字还在承用汉字的古意,表明日本文化受中国古文化的影响何等深厚。不过很明显我们翻的时候也不会考虑这么多,只是单纯感觉都合いい罢了。既然还原到最原本了,聪明人自己看得出来。再者我说有人自己不懂不查还怪翻译更加不是说军曹,而是说sky同学前面对源式物语的非议,请原谅我说明白了。
大人啊,我们在这里就是在讨论军曹的问题啊,那个物语,也是因为大人要说明军曹问题而引申出去的吧?您就不要再引申,再引申就回不来了……orz
关于物语的解释,大人之前不是说“《源式物语》为什么不翻成源式故事?物语啥意思?光看字面意思来猜,物品说的话?……”怎么前后不一致咧?呵呵~还是一样,我真的无法像大人那么高明地来解释“物语”,我联想不到orz。
关于“怪翻译”,经大人这么一解释我明白了,的确是误会大人了,抱歉抱歉,不过大人似乎也误会小可了呢,怪丰子恺给我下套这完全是玩笑话嘛,我是个什么东西啊,丰子恺大大翻译《源氏物语》的时候我还在六道轮回呢orz。可是这个物语我之前真的看不懂啊,查字典也不明白,我查字典很勤的,家里一本学生辞海被我翻得破破烂烂的,我真的没办法像大人那样去解释物语orz
我刚才一直在说翻译的最低标准,就是让人看明白,再高一点的标准,就是要符合受众的习惯,曹长什么的就让我很不习惯,每次看到听到都要换算成美制的军衔,这就好比刚到国外的人花钱的时候总会自觉不自觉地把外币换算成人民币orz。
Skybow@2005-10-26 17:41
引用
最初由 淅沥哗啦 发布
楼上真是强悍的考据王。。。
我脑袋里那几滴墨水当真自愧不如了
再查就是《说文解字》了吧。。。
不过那就偏离本意了。。。
这词本没必要去追本溯源了。
我的意思是追根溯源反而更糊涂咧,古代汉语里也有曹长的说,但完全无法理解到现在日语里的曹长:D
引用
最初由 akira_of_will 发布
另外sky同学贴的看是看完了,不过难道不就是我的论据的补充而已?不要死读书亚╮(╯_╰)╭
大人的论据是什么来着?:rolleyes:
淅沥哗啦@2005-10-26 17:44
楼上不光考据,那执着的精神,也能叫我汗颜加自愧不如了~
其实大家都明白对方意思了,这就行啦。。。
还有能胁迫akira姐姐码出这么多字来,当真是值得骄傲的事了
她可是一个话很少的人哦~
╮(╯_╰)╭
dark523@2005-10-26 18:47
其實真如翻譯大大說的 很多東西要靠意會
就如很多方言 你要解釋只是畫蛇添足 再説硬要解釋可能還會越說越複雜
danver@2005-10-26 19:33
pat akira
就好象买东西时虽然顾客可以选择商品,但是也必须迁就已成型的商品一样
不是所有的意见都必须反驳或赞成,要坚持自己的主见
换我来说,我翻译东西的时候绝对以忠于原文为原则
其他国家的军衔还好,你翻译的时候必须从字母的符号系统转换成识字知义的符号系统
但日本不同,他的很多文字和中国是共同的,这种情况下能尊重原文的,就要尊重原文
曹長・軍曹・伍長是日本旧陆军的称呼方式,而相应地在旧海军中则有下士官的说法,如果沿用中文通用的士官称呼,必然会造成混乱。并不是所有国家的军衔都与中国一致,强行靠拢过来没什么好处。
另外,翻译这东西就和处理照片一样,加工越多,偏离原意就越远,语言原本传达的意义就损失越多。尤其是在这种字幕翻译上,由于是快餐性文化,不可能给人以反复推敲再理解的机会,尊重原文就更重要。
另外,螃蟹,没听说动画还有传道授业解惑的功用。国内的字幕组都还比较勤快,什么都给出注释。要知道在日本看的时候可是什么提示都没有啊。背景知识自己查去,这也是制作者设给观众的门槛之一。
akira_of_will@2005-10-26 19:46
字幕组注释多跟个别词的翻译并不矛盾。就算是这个词,观众喜欢的话自然可以加注“军曹:日本军衔,相当于…”,不过有必要吗?我们认为需要的自然会注,认为不需要的就不注(注释问题以前也跟淅沥讨论过的,我的原则也就是不把观众当白痴)。就像有些词认为需要的就翻译过来,认为不需要的就不翻译一样。当然这个“认为”是主观的,真正翻译的标准也不是你我自以为是可以定得下来的,说实话如果你了解就知道其实整个翻译界对此都没有定论,只是有几种代表性的说法而已。所以跟我争这个标准实在是有些无意义。我认为你应该懂但是实际上你认为你“应该”不懂,你我都不能定论说服对方,那么还有什么必要说下去?还有一点就是好像我拼命的想说明我相信观众的智商但是观众不领情说其实我就是白痴似的,这让我很分特。所以我建议就此打住。
对了关于物语的解释“前后不一致”,……你看不出来我第一句是学你的军队里的槽,是反语?要我把话挑明到这个地步也实在是……orz
淅沥哗啦@2005-10-26 20:26
引用
最初由 danver 发布
pat akira
就好象买东西时虽然顾客可以选择商品,但是也必须迁就已成型的商品一样
不是所有的意见都必须反驳或赞成,要坚持自己的主见
换我来说,我翻译东西的时候绝对以忠于原文为原则
其他国家的军衔还好,你翻译的时候必须从字母的符号系统转换成识字知义的符号系统
但日本不同,他的很多文字和中国是共同的,这种情况下能尊重原文的,就要尊重原文
曹長・軍曹・伍長是日本旧陆军的称呼方式,而相应地在旧海军中则有下士官的说法,如果沿用中文通用的士官称呼,必然会造成混乱。并不是所有国家的军衔都与中国一致,强行靠拢过来没什么好处。
另外,翻译这东西就和处理照片一样,加工越多,偏离原意就越远,语言原本传达的意义就损失越多。尤其是在这种字幕翻译上,由于是快餐性文化,不可能给人以反复推敲再理解的机会,尊重原文就更重要。
另外,螃蟹,没听说动画还有传道授业解惑的功用。国内的字幕组都还比较勤快,什么都给出注释。要知道在日本看的时候可是什么提示都没有啊。背景知识自己查去,这也是制作者设给观众的门槛之一。
其实有时候,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才是忠实原著(前提是译文不是科学著作,那科学著作可要不得半点发挥)。
这就像我们谈社会发展的观点一样,全盘西化肯定是不行滴。
我并不反对忠实原著,但理解到小说原著更深层次之后的取舍才是最高境界。
我前边说过,这FMP小说虽然是日本人写的,但讲的不是日本人的故事,更不是皇军,自卫队的故事,所以这硬搬的东瀛化军衔是没搞头的。
说白了,说难听,就是贺胖子自己yy成皇军而已,我们也要跟着yy么?
这是具体案例具体分析了,并不涉及其他著作的翻译。
当然以上可以权当是废话,最关键最关键的是以下这点:
译过来,会不会降低半点原作的艺术价值?
我们应该把这个看成是一个点,而且是译过来,不译过来都不影响原著意思、艺术表现力的点。这样的情况下,改成大家都能理解的叫法,是不是更合理呢?
因此,在我看来这官衔当然还是转过来比较好。
下午那会跟akira也交流了些,受益匪浅。
翻译嘛,有时候取舍是有很大难度的,这东西也没定论,大家也都是各抒己见,并不是非要争论出孰对孰错,或者谁非要说服谁的原则性问题,到最后搞得各个面红耳赤,心情不爽,那何苦呢。大家说的,字幕组的同仁,觉得可以吸收就吸收,觉得不能接受就放着。心情好才是最重要的。
我们尊重翻译者是应该的,翻译者怎么写也是自己的自由,只是出于期望更完美的角度来写这些。
觉得我讲的好的,掌声鼓励 。。。
:D :D :D
我不是来捣乱的...
sand@2005-10-26 20:36
我看这个问题就像akira说的 大家都说出自己的理由了 既然不能达成共识就没必要再讨论了 (反正片子都出完了...)
skybow & 淅沥哗啦 帮字幕组做质检好不^^?
给幕组拉人ing
akira_of_will@2005-10-26 20:44
淅沥看来u果然是还缪过瘾……orz
这么说吧,不是说作者yy我们就要跟着yy,而是他yy我们要知道他是在yy。这个其实是国外翻译理论里引用得比较多的一个等效原则,就是译文读者能和原文读者获得基本相同的信息,包括原文精神,具体事实,意境风格等等。当然要达到这点的确需要力求易解,不过你既然都知道这是在yy了,翻译的时候掩盖掉这点是否合适?
«234567»共7页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