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游』酷论坛>『漫游水世界』>青青子衿>[原创]没有棒球可写, ..

[原创]没有棒球可写,只好写读书笔记了

yangpi@2003-04-26 21:16

  焚上一柱香(据说可以杀灭病毒),沏上一杯绿茶(据说可以提高免疫力),且听我细细的说吧。

  那天播电视路过中央八,正好看见《金粉世家》里老师在讲诗经——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当场就笑挂了。
  可怕的琼瑶大妈呀,影响力竟然有如此的深广。想来几年之后,当看小燕子的孩子们编电视剧的时候可能会这样说:“今天,我们学习汉乐府——当山峰没有棱角的时候,当河水不再流……我还是不能和你分手,不能和你分手……”
  当然我觉得以中国古诗词韵律意境的优美,经常被仰慕者借走使用一下也确实没有什么不可以。可是我就是还是非常介意看到我喜欢的诗词变成歌词,虽说其实它们在很久很久本来以前就是流行歌曲的歌词,比如《蒹葭》就收录在西周歌曲集的流行歌曲分部秦地小调分册。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原来高中的时候,老师在开始讲文言文单元之前上了一节绪论。我到现在还清楚的记得老师说文言文的凝练是我们应当用心体会的。也就是从那时侯起,迷上了那些之乎者也,还有数不清的活用、通假;细细的读,从那些名词活用成动词、形容词的句子里,那些倒装句、使动、被动句,还有那些普通的判断句、叙述句里,你不可能读不出汉语的敏感准确和节奏感。
  诗三百里的诗歌产生的时候,中国的文字还没有发展到后来那么丰富,所以那个时间的作品,不论诗歌也好,文章也罢,在用字上都比后世的作品更加凝练,而行文间那种大巧不工的古拙味道也是后世难以模仿的。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最早听到这四句话是从一个写武侠的人那里。只四句就让我一下子明白了他是从哪里找到那种悲天悯人的情怀的。后来上网搜了一下出处,才发现原来这四句被称为横渠四句,大大的有名。看来我还是应该检讨一下自己的,看的书实在是少的可怜呀。这四句是北宋年间的张载的名句,出自《张子语录》。



  下面的词实在是读出来太舒服的东西。真是想不到,在宋朝这种被理学约束的没有什么想象力的时代里,居然还有这样疏狂骄傲的句子出现,这位老兄肯定是一个异数。可是,奇怪的是,他的名字居然叫朱敦儒,从姓到名字没有一丝的锋利,当真令我好生的奇怪。
  几曾着眼看侯王——我喜欢这个人他不愤怒,他根本就不看你不理你,我喜欢这种精神上的洁癖。

  鹧鸪天·西都作

  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懒慢带疏狂。曾批给露支风敕,累奏留云借月章。
  诗万首,酒千觞,几曾着眼看侯王?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



  击鼓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忽然想到,着诗倒是很适合赴伊拉克之前的美国大兵谱了曲子唱。看来人真的没有什么不同,不管是古代与现代,不管是中国与外国,都是一样的。面对远征,所想到的都是老婆孩子热炕头,都会抱怨还让不让我活,都怕国家把自己抛弃。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是真的吗?



  扬州慢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只有两种可能,要不就是姜夔是杜牧的扇子,对杜牧崇拜得五体投地梦魂萦绕,要不就是杜牧欠姜夔很多钱,否则我就不知道该如何解释姜夔在整首词中疯狂的使用了这么多的杜牧出品的典故了。竹西佳处,春风十里,豆蔻青楼,二十四桥,姜夔同志简直要变成钱钟书笔下的曹四喜丸子了,每句都有典故呀。真的要抓狂了,读这首词的解释跟读杜牧诗选一般。
  古来写战乱的很多,好象都受到《黍离》的暗示,比如杜甫老大爷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说来说去也是那么回子事。这首也没有跳出《黍离》的圈子,不过因为“犹厌言兵”四字而比其他的同类作品高出一点点。



  纪晓岚还是比较有趣的,而且可能是因为编剧之一邹静之是诗人的关系吧,《铁齿铜牙纪晓岚》是一部很有点文人气的电视剧,第一部里面提到的关于《红楼梦》的一些东西也比较专业,虽说字幕作的很差劲,连臭名卓著的篡改《红楼梦》的元凶程伟元的姓也打错了,不过怎么说呢,那段故事里面的那种精神性的东西抓的比较好。所以,我还是很喜欢的。
  续集里,纪晓岚提到了一个“十七令”,是明朝陈继儒的集子里的东西,初看觉得就是凑出来的排比句罢了,可是细想起居然每一个都很合衬,有那么一点味道。

  香令人幽,酒令人远,石令人隽,琴令人寂,茶令人爽,竹令人冷,月令人孤,棋令人闲,杖令人轻,水令人空,雪令人旷,剑令人悲,蒲团令人枯,美人令人怜,僧人令人淡,花令人韵,金石令人古。



  鹧鸪天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一直想来想去的想不明白“舞低杨柳楼心月”是如何的曼妙,而“歌尽桃花扇底风”又是怎样的婉转。不过那个味道是能嚼出来的。
  “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虽然我从来没有经历过这样惊喜的重逢,可是还是能想象的,比如,在那个章台柳的故事里,最后当那个韩君平找回他的柳夫人的时候,会不会猛拍旁边的人的大腿恐怕自己又做梦了呢?没办法,胡思乱想这种事情是不能控制的。尤其面对这样煽情的句子的时候。贾政欧吉桑就曾经这样表扬和我一样喜欢这种句子的宝玉——正经书不读,专在这等浓词艳诗上下工夫。



  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曹操的这首诗比较奇怪,因为里面有大段大段的文字是从是从《诗经》里化来的,我说的“化”不是变化、已臻化境的“化”,而是化缘的“化”。“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还有“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权倾天下实在是太爽了,连明目张胆的用人家的句子都没有人敢出来质疑。
  不过话说回来,曹操也确实是相当有才华的,就凭他“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这八个字,搁到现在就铁定是个超红的广告文案,在经济价值上未必比不过那些给晚会歌曲写歌词的——如果说风是流行歌曲的话,那么雅就是晚会歌曲,而颂就是主旋律歌曲。
  有一个有趣的巧合,同为一代霸主的丰臣秀吉也写下过这样的句子:“朝露般降临,朝露般消失。雄伟的大坂城呀,也只是南柯一梦。”不知道他是不是也是听了曹操的《短歌行》以及其中诗句的来历之后写下的这样的和歌呢?从理论上讲也不是不可能的,唐代,中日之间曾有那样大规模的文化交流。


  不记得读书笔记是怎么写的了,反正我只会这样记录下我读到的东西想到的事情。我发现没有棒球比赛的周末真的很痛苦。好久不来这里了,今天突然发现多了那么多的漫元,看来帮我的家伙贪污掉了我的黄金帐号,不过还好,他没有动我的钱,嘻嘻。
  猪猪、还有乌拉拉好不好?真的有很长时间没有来了。
引用

600839@2003-04-26 21:25

原创顶啊。。我也很喜欢棒球。。苦于国内的TV不转播美国职棒大联盟的比赛。。。雅铃本人还是很喜欢的。 。不过不喜欢她所选择的方法。。
引用

Arael@2003-04-26 21:42

引用
最初由 600839 发布
原创顶啊。。我也很喜欢棒球。。苦于国内的TV不转播美国职棒大联盟的比赛。。。雅铃本人还是很喜欢的。 。不过不喜欢她所选择的方法。。


举报, 和尚在原创贴走题! :D
棒球。。。只看过Touch和H2的。。现实的不看。

PS. 要找p*i来看看这贴 ..
引用

Re: [原创]没有棒球可写,只好写读书笔记了

琉璃殿锦@2003-04-27 05:48

引用
最初由 yangpi 发布
   只有两种可能,要不就是姜夔是杜牧的扇子,对杜牧崇拜得五体投地梦魂萦绕,要不就是杜牧欠姜夔很多钱,否则我就不知道该如何解释姜夔在整首词中疯狂的使用了这么多的杜牧出品的典故了。竹西佳处,春风十里,豆蔻青楼,二十四桥,姜夔同志简直要变成钱钟书笔下的曹四喜丸子了,每句都有典故呀。真的要抓狂了,读这首词的解释跟读杜牧诗选一般。


说到这个,想起吴伟业的临江仙:

落拓江湖常载酒,十年重见云英,依然绰约掌中轻,灯前才一笑,偷解砑罗裙。薄幸萧郎憔悴甚,此生终负卿卿,姑苏城外月黄昏,绿窗人去住,红粉泪纵横。

上阙抄小杜,下阙抄油蔚,吴同志也够狠的^^
引用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