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游』酷论坛>『动漫主题讨论区』>[原创]回首还是“她” ..

[原创]回首还是“她”?-对《Evangelion》的一些看法

菲特烈@2004-04-07 19:46

最初看这部片子是在1999年,当时是在一个朋友家里无意间瞧到的,随之也就坐下看了一会儿。记得那是关于明日香遭到FIFIHTEENH ANGEL ARAEL的精神攻击的一段,时间不长大概只有10分钟的样子。当时最大的感觉就是原来动画竟还能拍成这个样子,完全可以被定成R级的狰狞和血腥的画面配着亨德尔《弥赛亚》中“哈里路亚”清唱有着勿庸置疑的感观冲击力。之后,也就很自然地开始留意这部片子,断断续续在不短的时间里总算是看完了全部TV版和电影版系列的《Neon Genesis Evangelio》。随着了解的加深,也发现这部片子所拥有的强悍影响力不仅横扫日本票房,更是风靡国内,近几年甚至在欧美市场也是成为了一支奇葩。最近笔者还在家附近的音像店里看到了最新推出的所谓RENEW版本,标价更是吓人,单片DVD装卖到30美元,老美们却也是趋之若骛。一部近8年前推出的片子,直到今天仍然受到如此关注,乃至再三地推出相关新版本、新产品,的确足以说明此片的成功和与众不同。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自己并算不得一个所谓“EVA迷”,更谈不上拥戴,而只是比较关注而已。就笔者个人而言《Neon Genesis Evangelio》的成功是商业上的,也仅仅止于商业而已。当然单就这点而言也已经巨大的成功了,这点丝毫不如容否定或是忽视。制作方拍片首先必需考虑的就是市场问题,舍此所谓“艺术性”根本无从谈起和继续。黑泽明也只有拍出了《罗生门》、《七武士》这样既叫好更叫座的片子,才有可能和资本在晚年拍出了纯艺术性和自我精神体现的作品《梦》,斯皮尔博格也只有造就了《ET》、《印地安那•琼斯》乃至《拯救大兵瑞恩》这样辉煌的商业奇迹,才能够毫无顾及地去拍摄“自己满意的真正科幻片”《AI》而不必关心所谓票房的好坏。但是所谓的“好电影”“好片子”恐怕并不仅仅局限于进帐多少。如果是这般还需那些形形色色的艺评人、影评人作甚?大凡什么电影节、艺术节大家坐下来点钱论高低岂不是简单干脆?

其实商业也好,艺术也罢,只要尽心尽力就是值得肯定的。但问题在于,自己环视国内外对EVA的评价有些过度,乃至是发展成了一种“造神运动”,动不动就大谈其间的深刻含义或是哲学隐喻。而作为监督的庵野,其最成功之处就是给整部EVA罩上了一层神秘玄疑的色彩。我们不妨先拨开这层厚厚幕帐,看看少了这件华丽外衣的EVA又或是个什么样子。就我个人而言,除去这些漂亮的包装,《Evangelion》就剧情而言实在是一部毫无特色与吸引力的作品。再典型不过的机器人动画,一个又一个出现的敌人被有些神经质的软弱男主角一次又以此击败。至于穿插全片放幻灯片似的所谓“心理解剖与分析”,说句大不敬的话,自己第一次看的时候甚至觉得“这是不是制作方绞尽脑汁想出的成本节约法?”当然这种想法只是个人脑里突然冒出的感觉,大家尽可当作笑谈。不过实事求是地说,就心理描写上而言,此片也并算不得新颖或是杰出,这方面大友克样或是押井守的功力要深厚的多。

那么庵野的那件外衣本身又如何呢?我的回答是“大小正合适”。所谓神秘色彩,就是整部作品里充斥的宗教用语或是标志,含糊其词的各种符号通过影片庵野自己创造出来的种种“术语”,断断续续有强烈暗示性的画面拍摄等等诸如此类。通过这些因素的巧妙组合,整部片子成功构建起了种种玄疑和诡异的气氛,正是这种气氛制造了对整部作品成功至关重要的最大要素-悬念和好奇心。但实际上庵野所作的不过是把一般大众并不太了解的一些犹太教喀巴拉教义以及一些基督教的东西照搬下来为他的片子润色而已。比如贯穿全片的所谓“使徒”,大部分使徒的形象和象征都是取自《圣经•伪经》也就是《Ethiopic Book of Enoch》(其实所谓“伪经”不过基督教会侮蔑的一种叫法,现在竟也成了此书的正式名字,颇为讽刺,不过,此与本文关系不大,暂且搁下不谈)。不过这些种种的借用中,对庵野的某些处理个人还是比较有保留。比如片中对所谓“使徒”的叫法,一般看过本片的都会知道片中的“使徒”相对应的英文名为“Angel”。然而实际上无论是在中文还是日文汉字中都将“使徒”作为英文“Apostle”的译名,而非“Angel”。与所谓“Angel”在中文和日文对应的则都是汉字词语“天使”。所谓“使徒”指的是门徒或是传道者,一般也特指耶稣•基督最初的十二位传福音者。凡是读过《新约》的人也都知道其中有一章名为“使徒行传(The Acts of the Apostles)”,期讲述的就是耶稣门徒的传道生涯,和尚未赋予神性的耶稣一样都是普通人类。而所谓天使则一般指的是扮演上帝“信使”的角色,其首先就不是人类。所以,个人不知道庵野监督在这里的自我创造有何特殊用意,或是干脆不过是他自己的一个失误而已。其实这也无所谓,作为艺术创作本身没什么可以批评的,只是恐怕会让对前因后果不太清楚的朋友造成误解,简单地将天使或是使徒混为一谈。至于别的方面,像是什么使徒们动不动就轰出的“十字架”型的爆炸;片头初号机类似十二翼天使的形象;在片头和最后电影里都出现的犹太教里的“生命之树”图形;同样借用犹太教喀巴拉的所谓“绝对领域”;还有那杆取自基督受难的“隆基诺斯之枪”等等,所有种种所谓的宗教啊、神话啊、哲学啊、不过都是些噱头罢了,其本身不具备任何意义。几年前摩砂雪在被问及《Evangelion》的宗教含义时,也直言不讳地表示,‘掺进这些东西,不过是想让这片子和其他类似的机器人动画有些区别,在日本基督教之类的宗教并不是主流信仰,加进这些东西无疑可以让片子看上去更新奇有趣。”所以,片里的以上种种不过是为了全片的流畅和效果服务,至多为片子的美学效果增加效果而已。如果能从中看出什么哲学或是人生意义却也不是坏事。这就像是一个空瓶子,至于往里面灌什么完全取决于观众自己,艺术本来就是两次创作的产物。不过也因为此,欣赏这片子的时候也就大可不必在乎是否能看懂这件“外衣”,如果还要去探究这件“外衣”的质地如何,似乎就有些寡谋自陷了。

其实《Evangelion》整部片子和最近也是很红火的《The Matrix》十分类似,就如同《The Matrix》借用一大堆什么“Free your mind”之类玄虚的所谓东方哲学概念哄得欧美观众神魂颠倒,《Evangelion》同样借用一些西方宗教哲学里得概念同样也把人们哄得如痴如醉。然而《The Matrix》拍到了第三集却是黔驴技穷又或是人民终于觉醒搞得晚节不保,相较前两集无论是评价还是票房都是一泻千里。这点上《Evangelion》要成功多了,连续8年仍然经久不衰,单就这点而言其就是一部成功的作品,而且是巨大的成功。

说到这里,笔者似乎也有必要自我反省或是检讨一下,如果真的要宣称“自己完全不受这部片子影响的话”,自己似乎应该对其不感兴趣才对。然而,笔者还是在断断续续的4年内关注这部片子,终于在去年底看完了所有《Neon Genesis Evangelion》的电视和电影。看完之后,还要在那里煞有介事地反思一下,好像这样就能构摆脱看完后的“负罪感”,就如同看完周星驰的电影就必须找来一部严肃悲剧来平衡一下一样,最后以至于还写了这么一篇文章,想来还真是一个绝大讽刺。哪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笔者也不得不承认《Evangelion》是成功的。
引用

wealth@2004-04-07 19:56

最喜欢庵野那种把观众耍着玩的品质~,所以在商业化泛滥的动画界EVA才会显得特别~!
引用

fifman@2004-04-07 20:09

从感情上来说,我对楼主对EVA所做的贬处评价一个字也不愿认同……不,半个字也不愿……

但是从理性上来说,有不少地方有道理。

引用
就我个人而言,除去这些漂亮的包装,《Evangelion》就剧情而言实在是一部毫无特色与吸引力的作品。再典型不过的机器人动画,一个又一个出现的敌人被有些神经质的软弱男主角一次又以此击败。至于穿插全片放幻灯片似的所谓“心理解剖与分析”,说句大不敬的话,自己第一次看的时候甚至觉得“这是不是制作方绞尽脑汁想出的成本节约法?”当然这种想法只是个人脑里突然冒出的感觉,大家尽可当作笑谈。不过实事求是地说,就心理描写上而言,此片也并算不得新颖或是杰出,这方面大友克样或是押井守的功力要深厚的多。

毫无特色就太过了……当然个人意见是要尊重的。“成本节约法”——确实有这一因素存在,但是能够使得这一偷工减料不但不显得突兀反而非常自然,这部正是eva的功力么?对于eva的心理描写,要考虑到它的年份背景,在当时tv(是tv。押井守也好大友克洋也好都不是在这一方面)动画界可是算得上前所未有的创举了。即使“不杰出”,在当时来说绝对算得上“新颖”了。
引用
至于别的方面,像是什么使徒们动不动就轰出的“十字架”型的爆炸;片头初号机类似十二翼天使的形象;在片头和最后电影里都出现的犹太教里的“生命之树”图形;同样借用犹太教喀巴拉的所谓“绝对领域”;还有那杆取自基督受难的“隆基诺斯之枪”等等,所有种种所谓的宗教啊、神话啊、哲学啊、不过都是些噱头罢了,其本身不具备任何意义。

可以说这些都是噱头,但是我倒觉得,能够发现这些“噱头”和tv主题的般配并且完美地融合进去,就是成功了。例如“十字形爆炸”,谁能给我一个tv动画里更有创意的爆炸画面?这就是精妙之处。至于片中的“宗教神话”不具备任何意义,我不能苟同。因为这些东西已经和剧情形成一个完全的整体,如果没有它们,整体剧情是会有很大的缺陷的,特别是到后面的时候。而“哲学”就更不一样了,那包含了庵野想要表达的东西。无论你怎样批评它的商业化,也不能否认庵野在这部片子里,灌注了自己想要表达的思想吧?
引用

rawuxika@2004-04-07 20:20

不管怎么说,EVA在商业上是绝对成功了.
引用

霸王哆啦@2004-04-07 20:59

不是笑谈,的确是节约成本的方法哟
如果抛开内容不说,庵野在叙事推进剧情的硬功夫和组合素材画面剪切这些旁门左道的造化真的是只此一家别无分号,当然,只针对前半部分,后边的简笔画和动不动一条黑线闪来闪去,未免也太逗了
已经养成了逢楼主的帖子必读的习惯了,加油。
引用

霸王哆啦@2004-04-07 21:06

引用
最初由 fifman 发布
从感情上来说,我对楼主对EVA所做的贬处评价一个字也不愿认同……不,半个字也不愿……

但是从理性上来说,有不少地方有道理。


毫无特色就太过了……当然个人意见是要尊重的。“成本节约法”——确实有这一因素存在,但是能够使得这一偷工减料不但不显得突兀反而非常自然,这部正是eva的功力么?对于eva的心理描写,要考虑到它的年份背景,在当时tv(是tv。押井守也好大友克洋也好都不是在这一方面)动画界可是算得上前所未有的创举了。即使“不杰出”,在当时来说绝对算得上“新颖”了。

可以说这些都是噱头,但是我倒觉得,能够发现这些“噱头”和tv主题的般配并且完美地融合进去,就是成功了。例如“十字形爆炸”,谁能给我一个tv动画里更有创意的爆炸画面?这就是精妙之处。至于片中的“宗教神话”不具备任何意义,我不能苟同。因为这些东西已经和剧情形成一个完全的整体,如果没有它们,整体剧情是会有很大的缺陷的,特别是到后面的时候。而“哲学”就更不一样了,那包含了庵野想要表达的东西。无论你怎样批评它的商业化,也不能否认庵野在这部片子里,灌注了自己想要表达的思想吧?

其实你的这些感情因素和楼主并没有根本矛盾。
简单来说,人的孤寂感和与环境不协调甚至自外于社会的症状不但是艺术甚至是学术界讨论了数百年的话题,就此而言,庵野就算要表达自己比较独特的看法也未见得多富有爆炸性,不过综合的考虑问题,结合日本的民气和国情,eva中始终表达的一种抑郁和同样彷徨不定的年轻人一拍即合,内心空虚,对别人有排拒感的一代人骤然发现和自己有共同语言的事物,共鸣导致山呼海啸般的回响,再深究恐怕就严肃了,那就是到底为何日本年轻一代会这样。
事不止于此,eva造成的第一波热潮触发了这一广大的受众群的热情和推广自觉,在商业性高度发达和追逐流行意识很强的日本,发行方和爱好者的共同努力迅速的让eva的影响力波及到本不属于别扭一代的其他人群。
引用

云中君@2004-04-07 22:43

呵呵,菲特烈兄台说的偶大部认同:)
引用
所谓神秘色彩,就是整部作品里充斥的宗教用语或是标志,含糊其词的各种符号通过影片庵野自己创造出来的种种“术语”,断断续续有强烈暗示性的画面拍摄等等诸如此类。通过这些因素的巧妙组合,整部片子成功构建起了种种玄疑和诡异的气氛,正是这种气氛制造了对整部作品成功至关重要的最大要素-悬念和好奇心。但实际上庵野所作的不过是把一般大众并不太了解的一些犹太教喀巴拉教义以及一些基督教的东西照搬下来为他的片子润色而已。
正解!宗教外衣照耀下的神秘主义。让偶想起很多西方电影里虚幻的宗教色彩,博取观众的注意和好奇,实则空洞无物。

引用
其实《Evangelion》整部片子和最近也是很红火的《The Matrix》十分类似,就如同《The Matrix》借用一大堆什么“Free your mind”之类玄虚的所谓东方哲学概念哄得欧美观众神魂颠倒,《Evangelion》同样借用一些西方宗教哲学里得概念同样也把人们哄得如痴如醉。
老实说,偶觉得Matrix里无处不在的哲学概念有其奇妙和动人之处,虽然偶并不为此迷醉,却仍觉得能自圆其说其实也不坏。因此反观Eva,很能明白它的用心却又不自禁地关注。正如菲特烈自己所说,还是不能不承认Eva的成功极其对自身的影响。
只是,最后我们得到了什么。太阳照旧升起,程序开始运作。周而复始。
引用

ikarigendou@2004-04-08 07:52

汗,小看庵野了,庵野比不上大友克洋和押井守,毕竟当大友和押井已经名满天下的时候,庵野不过是给人做原画的小角色而已,攻壳是由英国公司直接投资制作的,是大手笔,而EVA出了几集就已经陷入财政危急了.
庵野是个OTAku,是做鲜蛋超人广告出身的.庵野的思路也和押井,大友完全不同,庵野并不那么忧国忧民,也不关注人类的未来,那么高不可攀的东西.
我不支持用什么神学之类的东西去阐述EVA,EVA更多是描写心理,典型的日本人心理,OTAKU的心理,动画受信者的心理.他所拍摄的真人电影也差不多是这个思路.只不过GANIX毕竟不是什么大公司,钱是一定要赚的.
另外很多人对25,26话颇有微辞,其实这才是庵野真正的本意,原来想给OTAKU一巴掌,却没有得逞,于是弄出个剧场版,故意破坏大家心中的形象.庵野就是这样的人.其实他是为自己作动画的,
引用

fifman@2004-04-08 10:31

引用
最初由 云中君 发布
呵呵,菲特烈兄台说的偶大部认同:)
正解!宗教外衣照耀下的神秘主义。让偶想起很多西方电影里虚幻的宗教色彩,博取观众的注意和好奇,实则空洞无物。

老实说,偶觉得Matrix里无处不在的哲学概念有其奇妙和动人之处,虽然偶并不为此迷醉,却仍觉得能自圆其说其实也不坏。因此反观Eva,很能明白它的用心却又不自禁地关注。正如菲特烈自己所说,还是不能不承认Eva的成功极其对自身的影响。
只是,最后我们得到了什么。太阳照旧升起,程序开始运作。周而复始。

最后我们得到了什么……我们看动画,又得到了什么呢?不就是一丝丝触动,一点点感动么?看完动漫,吸一口气,伸个懒腰——太阳照旧升起亚。
引用

germany1937@2004-04-08 16:51

记得在香港看到EVE的剧场版的时候非常的感动,人格补完--到底是为了修正其缺陷使人完美,还是以一个缺陷代替另一个缺陷,陷入新的循环......这个问题我思考了很久
引用

half_angel@2004-04-08 16:54

比较赞同楼主关于OTAKU地论述,其实EVA主要描写的就是一个OTAKU的故事,或者说是一个少年的心理发展历程,至于那些宗教的噱头,可能是庵野的最得意之处吧,能够把深奥晦涩宗教故事以一种让人着迷的方式体现出来,并且恰如其分地渲染了主题,这可真是“EVA的OTAKU一思考,庵野就开始发笑,虽然现在回过头来看EVA觉得有点被骗了的味道,但是个人以为说EVA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作品也毫不为过,至少它定义了一种新的动画拍摄模式,于是乎以后的日本动画中EVA-LIKE的作品层出不穷

自己以前也曾经疯狂地追着EVA,无论是动画,音乐,图片,还是各种解谜分析文章,几乎能搜罗得到的都有了,但现在觉得似乎没什么兴趣了。现在留下的只有“甜蜜的死亡”这首歌的回忆,其实就像楼上说的那样,太阳照旧升起,程序开始运作,人的进化还将继续,不会死亡

庵野还拍摄过一部专门描写御宅族的动画片,生动地体现了那些OTAKU的心理和行为,有兴趣的不妨找来看看
引用

stoneskin@2004-04-08 17:58

要说节约成本,看《彼氏彼女的故事》后面几集。
引用

霸王哆啦@2004-04-08 20:26

因为可以调动的资源非常有限,并且有捉襟见肘的情况出现,无法在技术层施展拳脚的庵野就在技巧上呼风唤雨,那种纯属的技巧,恐怕现在依然未有多少人可以与之比肩,通常拿翼神比诸eva,不过翼神可以说制作精良,态度认真,有始有终表现不俗,要说技巧,eva的影子随处可见不说,也没见得有什么超越之处。
引用

darkness@2004-04-09 08:11

后期的动画绝对是偷懒骗钱。。。爱。。没办法谁叫它是商业动画啊。。资金不够也么办法饿。。。。甘愿被骗。。。(前面不小心按了ALT+F4分了2篇SORRY)~
引用

ikarigendou@2004-04-09 09:45

引用
最初由 darkness 发布
后期的动画绝对是偷懒骗钱。。。爱。。没办法谁叫它是商业动画啊。。资金不够也么办法饿。。。。甘愿被骗。。。(前面不小心按了ALT+F4分了2篇SORRY)~


如果说EVA那无数张CD,你说他骗钱那么有情可源(难道那些CD制作水准不高吗?????汗啊...

但是你说最后几集骗钱的话,那么是有点不公平了,去掉最后几集EVA和新结行军歌之类的没有什么区别.而是否理解EVA的世界观最后几集才是关键.
庵野给人一种痞子的感觉,不错是这样的.但是我说过庵野是个OTAKU,内心来说他是为自己做动画的,要不就不会掏钱做不思议海之纳迪娅了.
引用

«123»共3页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