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游』酷论坛>『漫游水世界』>海盗船>[原创] The Last Samurai— ..

[原创] The Last Samurai——最后的武士

蝉宝宝@2004-08-11 13:15

若说在《最后的武士》中有什么感触或感动,那无疑是做作。
电影中的主角阿格林上校,在武士的家庭中生活的头几天,大概也是这样认为的——
只是觉得奇怪而已。
武士们对于每日生活的态度,孩子们对于剑道弓道茶道的态度,女主人对于他——这个杀夫仇人的态度……
或许是因为陌生吧,或许也是因为好奇。
许多的疑惑和体会,使那种感觉逐渐根深。

剧情顺理成章地推进,之后二十多分钟闪烁的片段里,我满眼所见的,就只有纷飞炮火下的人仰马翻,鲜血四溅,一败涂地……
排山倒海般的一败涂地。

一定有人在此时痛骂男主角和导演SB,因为我就在猛敲着电影院里的椅子,心里大喊:拜托!难道这就是你们的理解,你们的表达方式吗?!
然而已经没有时间气愤,甚至连喘息的时间也没有,同样是日本人的敌方将领把加农炮换成机关炮之后,目所及处便只有更多更多被子弹穿透的胸膛,更多的人仰马翻 ……
该怎么说呢,对于这一类画面我是不会觉得“感动”的。大张笔墨的拍摄,让人越发气恼。

用一个美国人来表演自杀性冲阵,无疑是编导的一片苦心。
因为剧中的美国是强大的,美国人是珍惜生命的,是明智,识时务的。因此,他们觉得,应该用这位原本无需冲阵的明智的识时务的美国人来扮演一个热血的角色,告诉观众,自杀性冲阵或许并非那么愚蠢,愚昧,反而是合理的,浪漫的,感人的。
(不知道土方先生会有什么感想……— —)

——“阿格林,这场战斗到什么时候才会结束?”
——“呵,当然是,直到最后一个人倒下。”

战场上只剩下最后一个人的时候,炮声中止了。
胜利一方的将兵们摘下军帽,屈膝向战败者表示敬意。
这不是深刻的一幕,甚至是画蛇添足的。
编导们借此用很陈旧的手腕诉说道:因为已经没有谁会再去责怪战场上的尸首,因为这是活下来的人,以及离那个时代已经很遥远的我们,仅能对于他们的一点表示。

——当人终于开始赞美曾经唾弃过的东西,是否也就意味着,那样东西已经真正从世上消失了?

“……我一直希望,日本能变成一个军事强国,经济强国,一个现代化的国家……现在,我们的确拥有了这些…强大的军事和经济,枪支弹药…加农炮……可是,我们不能忘记,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曾学过什么……”
那个尖下巴,瘦瘦小小的明治天皇从阿格林手中接过武士刀,眼神就像个刚刚元服的少年。

因为了解得并不多,在我的认识中,曾被人崇敬,后又被人埋葬的武士道,是一种形式。
无所谓美化或丑化,那只是一种生命的形式。
并不想说什么身体虽死精神永存之类的话,也不认为意志真的可以凌驾于生命的价值之上。生命若消逝,其精神的残留,只能寄存在仍活着的人心中。

只不过,这高于一切的生命,难道不也是唯一一样,可以让人自己选择其方式,自己决定其意义,而不必对谁有所亏欠的东西吗?
国家,只是“生活”的形式罢了。
不管是什么国籍,性别和年龄,人,应该是可以自由地选择生命的形式,而这一份自由,也应该是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束缚的。

——“告诉我他是怎么死的。”
——“我只能告诉您他是怎样活着的。”

电影和语言,都可以用技巧来包装到漂亮为止。
说武士道是为了生命而绽放,不是为了死亡才轰烈,说我们也要像他们那样活着——这么轻松的话,难道不是消遣吗。

应该不会有人把这部电影当成历史剧,(寒~)别的不说,有些地方,很直接地让我联想到老祖宗们的“义和团”……
而如果把它看为大明星汤姆•克鲁斯的奇装异作,那么无论哪个层次的观众恐怕都无法得到满足。
这部顾此失彼,偏颇重点的影片,甚至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男女主角——主角只是那个在夕阳的鸟居下蹩脚地挥舞着木刀的身影。


——————————————————
闲话:男主角在跟人稽古的时候,旁观的武士说:“喂,他进步蛮快的对不对?”
回答他的人嘟囔道:“哼~可是依旧很丑陋!”
大笑~~~立刻想到,美国电影的大帅哥在传统日本的眼光中的确是丑男……
引用

rocketgyp@2004-08-11 16:35

呵呵,传统毕竟只属於创造它的人们。。。^_^b
引用

蝉宝宝@2004-08-11 17:06

嗯……是的~

写下此文只是因为观看的时候太激动了点……— —
引用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