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游』酷论坛>『动漫主题讨论区』>高达世界设定讨论, ..

高达世界设定讨论,转…………(理科研究生进入限定)

md2@2005-01-18 12:38

http://www.stage1st.com/bbs/showthread.php?s=&threadid=131275

转了又转
译了又译
按说玩高达的都不菜
看多了就习惯了
然而看到后面的跟帖,我立刻崩溃了



…………………………………………………………………………………………

由MR.Nintendo发表

下面是在下对此篇的一点看法,作为对这个帖子的补充:

本人对Gundam的世界观不熟,对粒子物理,高能物理等更是毫无研究,只知道些肤浅而残破不全的概念。

首先是大统一理论。M理论在理论形式上,似乎还是比较接近超弦论(super_string)的,超弦论试图用基本“弦”的在不同能量下空间形式的变换,来形成各种粒子。而M理论也是假设M粒子在不同条件有不同的表征,从而展示各种作用力,因此为“大统一”奠定了基础。

虽说超弦没有被发现,而且没有人真正能把加速度造成的广义相对论的引力场和质量造成的万有引力的引力场的产生原因用基本粒子的观念解释清楚,统一起来,但米氏理论的假设,提供了一个途径。就是说,如果把重力场切实看成和电磁力那样的能量场,那么这部分能量是起源于额外维度的米罗夫斯基空间的。

强力和弱力同属于核力,强力表现在核子的聚合力,比如质子中子间的短程作用力,而弱力则一般表现在原子放射性能量上,比如beta衰变。既然此2种作用也能归纳到M理论中来,那么就暗示着,不确定性原理已经被淘汰。因为强弱力的理论始终是建立在作为量子力学基础的海森堡原理上的。如果把quantum tunneling等现象的能量归结为从M空间坍缩造成/损失的能量,那么显然,M理论的强大,已经到了克服不确定因素,而自由操纵物质能量转换的地步。

M理论里面提出的mega粒子炮的可能性,在下还是不能理解。该应用的确阐明了M粒子对能量生成的作用,但是似乎违背了基本的相对论性原理和能量守恒原理(虽然我理解中这个理论是建立在所谓全部“维度”的能量守恒的基础上的)。既然mega炮产生的是带电粒子,那么显然是静止质量不为0的某种粒子。假设该种粒子群因为M理论的某种机制,在发生器里达到一定的速度,mega粒子炮开炮后,粒子束平行飞行,那么问题就来了:

带电粒子相互间受到库伦力的作用,必须排斥,那么如何让这些粒子在空间中直线飞行呢?如果了解经典电磁学的人会知道,同种电荷在同方向运行时候造成的磁场,恰恰是吸引性的,只要这个吸引力够大,那么就有可能足以克服那个库伦力。接着我们想,在何种速度,这两个力才能恰好相当,也就是说,维持粒子束的平行伸展呢?让我也吃吃老本,把自己过去写的实验报告中的一段简单演算拿出来看看。


Suppose two traveling positive charges Q1 and Q2 move in the same velocity in free space in some instant t. The separation is r and the velocity is v.

原来有张图,略。


The repulsion experienced by the charges due to Coulomb force is:

Fr = Q1 * Q2 / ( 4π * ε0* r^2 )………………….……………………………….(1)

Then consider the current generated by Q1 ,

I1 = dq / dt = dq / ( dl / v ) = ( dq / dl ) * v = Q1 * v

According to Biot-Savart Law, the magnetic field on Q2 due to Q1 is:

B1 = μ0 * I1 / ( 4π * r ^ 2 ) = μ0 * Q1 * v / ( 4π * r^2 )

The magnetic force experienced by Q2, which represents the attraction of the system is:

Fa = Q2 * v * B1 = μ0 * Q1 * Q2 * v^2 / ( 4π * r^2 )……………………………(2)

Consider the critical case of balancing the attraction and repulsion, so that the charges will keep the same velocity forever after time t ,

Hence Fr = Fa ,

Then equating (1) and (2), cancel out common factors, get:

v = (μ0 * ε0 ) ^ (-1/2)……………………………………………………………(3)

Substitute μ0 = 4x 10-7 T m/A and ε0 = 8.85 x 10-12 C2/N m2 into (3), get:

v = 2.998*10^8 m/s

This is exactly the speed of light in free space.

也就是说,这个计算一方面戏剧性地佐证了麦克斯韦理论,另一方面,说明了两个带电粒子,如果要在真空中保持同速度平行飞行的话,只能按照光速飞行。从计算从可以看出,这个结论可以被推广到一群粒子,而且与各个粒子本身的电性电量均无关,属于普适结论。

M理论的佯谬正出于此,如何才能把带电粒子的速度加速到光呢?加速到光,其实也就变成了光了。根据狭义相对论,静质量不为零的粒子,加速到光速,需要无穷大的能量(因为洛伦次变换因式gamma变成无穷),而米洛夫斯基的次元再多,能量也不可能是无穷尽的。这是我认为M氏理论存在的最大的疑问。不知道有没有什么人可以提供一个比较完善的解答。

最后说一下文中提到的电波妨害。Poisson Distribution的积分始终是1,但这里可能只是近似,因此来说,这种M粒子主要是对Poisson脉冲的“波峰”段作用的波长,如果是通信用电磁波的话(我们所知道的长波部分),就是10^8--10^15米左右的波长,具有吸收作用,而且其放射波长是恒定的。这种论点,不仅让我想起了最基本的光电效应理论,也即金属表面电子吸收能量超过一定限度的光,激发逸出,而变成具有一定自由动能的电子。还联想到,电子在壳层里受光照激发跳入别的壳层的量子理论基础。前者是产生动能,后者则是严格的吸收这个光子,或者就是不吸收,即便从高谱系跳到底谱系,那么轨道数也不可能是单一的,M理论说的统一波长,不知道是具体指的什么意思,如果是一个范围,那么对于我来说则应该更加好理解一点。不知道大家是怎样理解的。
引用

halfelf@2005-01-18 12:46

- -b
刚在S1吐完血
又被骗进来吐一次
引用

cupdeath@2005-01-18 12:47

吃河豚啊河豚~~~

坏心眼的希望两个loli都吃死了,河猪有毒哦。
引用

md2@2005-01-18 12:50

其实别的都好
我就是看不得积分二字
特别是用近似符号写的积分式

光电效应理论,也即金属表面电子吸收能量超过一定限度的光,激发逸出,而变成具有一定自由动能的电子。

这个好象和原话有出入??
引用

falconn@2005-01-18 13:13

汗……还行……大概看出来他说的是什么,具体内容就…………发现自己物理忘得差不多了……这位兄台似乎不是认真讨论GUNDAM,而是刻意要表现自己的学识的……
引用

A502ALARM@2005-01-18 19:24

MR.Nintendo
注册会员

注册日期: Jan 2005
来  自: Sydney
发贴数量: 2


- -b
引用

鬼迷心窍@2005-01-18 20:12

其实各位上了大学物理的,把书稍微复习下,看这帖根本就不深。。。。


术语搬来搬去,什么观点也没说,哈
引用

lwalker@2005-01-18 21:04

楼上正解.
主要它那段东西用了英文,否则估计各位做过的习题都有可能比它难.就是简单的代了几个公式.

比较能吓唬人的是引的那堆理论,作者从中得出的结论是:米诺夫斯基粒子可以作为一种合理假设存在.但不能理解M理论里面提出的mega粒子炮的可能性.然后通过自己作的那到题目否定了Mega粒子炮.
引用

恺撒の权杖@2005-01-18 21:04

那帖根本就是来炫耀的........
引用

silentduck@2005-01-18 21:10

自从大学学过高数后,看到公式类就想暴走
引用

ustetmay@2005-01-18 22:54

我果然不应该进来....
引用

aaabbbccc@2005-01-18 23:50

M氏理论不過是來證明日本無科幻的命題的。
引用

Ascod@2005-01-19 07:15

pu,吐血,无视之。。。大学物理早还给老师了
引用

幽远@2005-01-19 07:23

那帖还不怎么样.楼主这标题就耸人听闻.........不就是大学物理的内容而已么......

不过好好的"矛盾"一词不用.偏要用"佯谬".........
引用

daan@2005-01-19 08:26

还以为是什么东西呢
引用

«12»共2页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