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游』酷论坛>『海外生活』>中科大的窃信事件不 ..

中科大的窃信事件不知大家听说了没有

champagnes@2005-04-03 11:52

相关报道挺多的,随便找了一个。
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05-04/03/content_2779267.htm

发现各网站给两个当事人的“化名”还都不一样。。

本人的一点看法是,这事和少年班没多大关联,但无疑,少年班的名号肯定是吸引眼球的重要因素,换句话说,正因为有这名号,才能登上各门户头版。

不过科大的cryptogram系统是不是也值得检讨一下?:rolleyes:
引用

Lizard@2005-04-03 12:12

呵呵
我也觉得
而且要接受这么重要的信件的又想怎么能随便让人知道呢?这也太没有防范意识了
引用

Harmatia@2005-04-03 13:12

我觉得少年班那样的系统有其欠缺的地方
大概是太多人心中少年班=天才,压力太大了
引用

seiyafan@2005-04-03 13:22

心理发育的BT了?是不是该问问自己学习是为了什么?
引用

Marsiss@2005-04-03 13:28

想起很久前看过的某天才少年的报道? 比这女孩年纪还小…… 由于太天才了导致他母亲望子成龙心切,包办一切琐碎生活细节,以至此人到了大学还不能生活自理……然后母亲上学校陪读 = =bbb 最后孩子产生反弹……

光说是这个少年班系统的责任吧……但更多的还是社会教育体系和整个舆论范围的问题,“会读书”成为唯一的衡量标准,这种失衡必然会导致心理问题,呜……想起高中同学了,他是偶第一个确实生活里见过的有精神问题的人,感觉很复杂,他某次情绪爆发震了偶们全班+班主任,大家一致认为他想太多和太偏了……此人降级后还回过偶们班看同学,等他出了门之后,偶们又一致认为他话多的有点异常……………… = =bbb

如果国内对psychology不是用那么多有色眼镜来看的话,也许很多孩子会在出现严重问题前就制止的说……

说起来一般敢用宿舍的地址收OFFER的也真少见……大四开始准备出国的都开始租赁学校的信箱 = = 专门收OFFER
引用

JanusWang@2005-04-03 18:01

国内大学这个很难防的。信箱是一个大班一个,生活委员每天按时去把全班的信取回来,很容易就被人家拿到了
引用

花剑久@2005-04-03 23:18

嗯,这则新闻的爆料,果然属于醉翁之意不在酒的类型。

对于天才班之类的教学系统,我持否定态度(当然不是因为我没考上[爆])。或者应该说,我不赞成打出“天才班”的名号,然后招揽学生来考。如果是有识马者将各个学校有此类资质的孩子直接集中到一起,不要公开地考取,或许能合理些....毕竟,的确有些人并不适合在普通环境下成长。
打了旗号招人的话,就有太多崇尚名利的家长或小孩,以及对自身条件和情况不够了解的家长或小孩误入歧途....||||
引用

aaqqiu@2005-04-04 00:12

...我觉得少年班的失败不是从本科开始的,而是从小学,初中,高中就开始的. 我认识一个小家伙,比同龄人小5岁. 他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还是小孩子,但是由于身边都是比他大的男生, 许多的"知识"和口气已经是大男孩了.所以是女生们厌烦的对象. 很多人都排斥他.

不正常的社会人际关系必然造成了性格发育的问题, 而在性格发育还不完全的时候,却要接受一些能力外的判断和抉择.
引用

gemini22g@2005-04-04 05:00

不能就说它失败吧,只不过因为媒体的偏向,反面例子比较容易广为传播而已。所谓好事不出门,丑事传万里。

本人也算接触过些少年大学生或少年班出身的人,干的都很不错的。

成功与失败是哪里都并存的。
引用

jingwen@2005-04-04 06:01

昏,一眼看到科大两字赶紧进来看看。

科大就在合肥哈,合肥一中光我们这一届就有50个人去了那里~~绝对是一中的天下~~就跟北京四中的人上北大清华一样,家门口的学校哈。
我明天打电话给我同学,问问到底怎么回事,回来透点内部消息。^ ^

至于少年班,我认识几个少年班的人,感觉大部分心理还是蛮正常的,只是依赖感强一些。
引用

jingwen@2005-04-04 06:13

关于科大的留学传统我也想说一句。科大人真是个个都想往外跑啊。科大的英文缩写USTC(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被科大自己人戏称为United States Training Center的简称,形象啊形象。

还有科大前两年又新搞了一个00班即教改试点班,比少年班的人还要牛。我认识n多人在那里,不过据我同学说那个班不怎么样,好像约束蛮多D。
引用

Arael@2005-04-04 08:55

引用
最初由 花剑久 发布
嗯,这则新闻的爆料,果然属于醉翁之意不在酒的类型。

对于天才班之类的教学系统,我持否定态度(当然不是因为我没考上[爆])。或者应该说,我不赞成打出“天才班”的名号,然后招揽学生来考。如果是有识马者将各个学校有此类资质的孩子直接集中到一起,不要公开地考取,或许能合理些....毕竟,的确有些人并不适合在普通环境下成长。
打了旗号招人的话,就有太多崇尚名利的家长或小孩,以及对自身条件和情况不够了解的家长或小孩误入歧途....||||


以我悲觀的看法,任何找"有識者"作決定的都可以說一定會不公平。 到時候又是拉關係,給好處了。 如果是真的公開公平地考取的,我覺得和家長的態度沒有什麽關係,而且怎麽說,也不可以説是“歧途”吧。

就算是假設這些有識者是絕對公正無私的,可是你認爲他們有能力知道哪些學生真的資質比較好嗎?以我的看法,絕大部分的老師都沒有這個能力。因爲,這些學生理論上就比他們的老師聰明很多。我是認爲大部分人沒有辦法準確判斷一些比你聰明很多的人。
至於性格上的適合與否,也是一樣不容易客觀判斷。

美國的做法讓某些中學生先在附近大學選修一些課程。等他們進了大學後就可以轉移那些學分,快一點畢業 (雖然實際上分別不怎麽大)。當然速度上是沒有中國這些快了。
引用

JanusWang@2005-04-04 10:18

我ex是跳级的,比我小2个月,高我2级,真的是那种很聪明的孩子(姑且叫孩子吧,我确实这么认为的)。也许是因为聪明,读书好,家里就比较宠爱,不太会关心人,也不太会为人处事,生活自理能力也比较差。他自己其实很难过,说如果可以重新来过的话,再也不想跳级了。
引用

seiyafan@2005-04-04 11:38

少年班毕业出国的还是都能照顾自己的,在国内的有些太极端了点。
引用

JanusWang@2005-04-04 12:20

嗬嗬,出国,是不得不照顾自己,否则怎么survive?照顾得好不好就不知道了。而且这里,衣服可以交给洗衣机。吃饭么,三明治也饿不死的
引用

«123»共3页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