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游』酷论坛>『动漫主题讨论区』>[原创]水果篮子中的糯 ..

[原创]水果篮子中的糯米团子们——《水果篮子》与其人物谈

xuaner927@2005-09-20 05:26

以下言论仅代表笔者一时的情绪,如有伤害到读者的感情的言语,先行在这里道歉,这并不是笔者的本意^^

之前就听说水果篮子好看……然而是少女向的。已经很久没看纯少女向的动漫了,当然如果你说高达现在也是少女向的我也没辙是吧?

新学期伊始,郁闷无法排遣,看到ftp上有就拖下来了。看下来终于明白,这根本就是一个披着少女向动漫皮的成人向、展现阴暗社会和人心的动漫作品。

当然这层外皮做得实在是十分到位且精致到了极点。除了温柔善良善解人意之外一无是处的女主角,男生女相温柔却冷漠、喜欢女一的男配角,善良开朗热血又有着惨痛过去的男主角,为了成就男女主角的主线剧情,无一不是构成少女向动漫的不可或缺的元素。

然而让这部动漫“好看”的最主要因素,决不是以上的主线,让这部动漫好看的,偏偏就是那些丰富剧情的支线。

现代的日本社会很显然是一个畸形的社会,曾经一时过高、过快发展、如今却停滞不前的经济带来的是整个社会中人心的彷徨与迷茫。(小泉的强硬形象塑造带来巨大的支持率也是这个原因造成的结果——扯远了:p)

社会本身不知道何去何从,其中的人又会如何?于是出现了一批人,他们无法与社会上的其他人“同流合污”、堕落到无视对前路的茫然,又找不到自己存在的价值,这种情况,我们可以简称之为“社会适应不良”。

动漫是一个让异想现实化世界,于是有了大型人型武器,于是有了社会适应不良魔幻化。说起来最近这种社会适应不良表象化、魔幻化的作品还真多,明白地成人向的《Speed Grapher》,隐晦着淫秽的《Loveless》,还有就是这部《Fruit Basket》。

被十二生肖附身的草摩家族,根本就是日本那个畸形的社会的缩影,或者说,就是精神世界发展跟不上物质世界发展、产生了信仰危机的现代社会的缩影,十二生肖+猫不过是个华丽里的障眼法——或者文艺一点说,这叫象征。


由希&夹
十二生肖正如上面说的,只是一种象征,它象征着不被社会认同的一群人,亦即上面说的社会适应不良。

十二生肖里,由希可以说是比较另类的一个。从小被父母当作换取名利的工具送到本家,饱受慊人的精神虐待,父母就不用说了,唯一的兄长却当作没他这个人一样,作为被十二生肖妖怪附身的“半妖”(?^^|||)更是为社会不需要——说到底就是个人价值无法实现,没有存在感。所以比起其他的十二生肖迫切的希望成为正常的人,由希更加迫切希望的是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夹的情况和由希的情况刚好是镜子的两面。被猫怪附身比已经是怪物的被十二生肖妖怪附身更加怪,社会上就不用说了,连在草摩家夹都是怪异的存在,于是社会认同想都不用想,连最基本的归属感夹都没有,夹想要的,不过就是最基本的家庭内部的认同感。所以夹的终极目标就是成为十二生肖之一——而十二生肖本身一样也没有社会认同这一点,夹不知道。

其实所有的十二生肖想要的一样共同的东西,也是社会认同。想变成正常人是什么意思?无非是变得跟正常人一样,这种求同的心理既对认同感的渴望。

现代社会是一个不允许异端存在的社会,而这种情况尤以日本这个变态的社会为甚。大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发展的极致就是人的机器化、商品化,这种情况下,是不允许有作为商品的人的异类存在的。如果出现异类,其结果只有两种,被同化或被湮灭。

然而正是因为人的机器化转变,个体的个性在不断被同化的过程中,本身的存在感也不断的下降。然而如果始终不被社会同化,不被社会认同的孤独感又会将个体的人逼上毁灭的悬崖。于是被社会同化的社会认同感和个体的存在感即个人价值的实现便构成了一对不可调和又互相渗透的矛盾。

又于是极力寻找存在感的由希和极力寻找认同感的夹变成了现在这种情况。由希羡慕着个性强、存在感强的夹,而夹羡慕着被社会、他人高度认同的由希。

由希和夹是这种情况,在寻找社会认同上,其他几个十二生肖又有着不同的实现方式。像是内向而自卑的利津自惭于身为十二生肖带给父母的耻辱,希望通过变得自信获得认同;幼时冷情的绫女自悔于对弟弟由希的不闻不问,希望通过亲情的重建获得自我及进一步的他人(由希)的认同。

依玲的情况倒是似乎跟由希比较象,通过潑春对之的感情找到了自己的存在感和价值,并希望通过解除诅咒来继续实现自我价值。

此外潑春和杞纱的情况也是在不同的现实情况中社会认同和个人价值的实现的矛盾造成的。

相似的情况还有十二生肖之外的今日子和小花

今日子&小花
这两个人的情况完全一样,简单的说就是错误的个人价值,即存在感实现方式被纠正,或者说非常幸运的被救赎了。唯一不同的是救赎她们的人,一个是透的爸爸,一个是今日子。

而今日子与透的爸爸的故事……又是一段经典俗套大集合,可悲的是我同样被感动了T_T(关于这个以下有专门论述)。另外就是透的父亲死掉之后,对今日子进行另一次救赎的,便是透需要她给她的存在感实现。

至于小鱼的情况从根本上说也是社会认同感的寻求得到了满足——本田透和小花给的。


羽鸟&红野

这两个人都是感情的付出者和自我牺牲者,从另一个角度上来说,这两个人也都未尝不是感情的逃兵。

主动地放弃一段感情,可以堂而皇之的说是为对方好,然而这种牺牲之下,难道真的没有自暴自弃、自怨自艾、自怜自伤的成分吗?

不过感情这个东西从来都只看结果不看过程的,便是你在感情发展的过程中无所不用其极,只要结果是好的,那些便都是手段而已;而只要结果两个人没有在一起,说一切都是多余的。所以才有通俗言情小说中什么:“不要放手!你这样单方面的放弃了我们的感情,对仍然爱着你的我是不公平的!不要这样做,我们可以一起努力啊~~~!不要放手、不要放手啊~~~!……(痛哭失声)”的描写。

所以虽然羽鸟那对可能没什么在发展的可能了,不过红野那对继续发展下去就很有可能出现上述狗血台词。

说到这里,想到一个只有日本这个变态民族才有的变态情绪。据相关专业教师所说,当年有部很有名的日本电影《健次郎的故事》(?是这么写的吧?),男主人公健次郎除了温柔善良外没什么本事……就好像少女向动漫作品中的女主人公啊~,男主角用他的善良解决了一件件的事情,也一次次的艳福不浅桃花旺盛,然而都最终都无疾而终。中国观众大部分都很喜欢这个角色并很同情他,觉得这个主人公很可怜,不解于导演为什么不能让男主角和那些美好的女子成了呢?谁知认识的日本观众却说,健次郎这种情况是所有日本男人梦寐以求的状况——可以发生感情,却不用负任何责认。

所以说按照这个角度理解的话,以上三人的这种情况都属于对感情不负责任,同时享受着付出感情的自我肯定和自我牺牲的自我怜惜、以及完全不用负责任又不用有任何负罪感的快感……一阵恶寒,是我想多了还是……。

红叶的情况从本质上说跟上面这两个人没有区别,在此不作赘述。


乐罗
乐罗的情绪是非常非常非常典型的发展到极端的日式变态情绪。“因为看到别人比自己不幸,就觉得自己并没有那么不幸了。”

世界上没有其他任何一个民族,会把这种话说得如此的顺理成章,从来都是有人比较自己和他人的幸运谁更多,不平也是针对别人的幸运比自己多,绝无人比较自己的不幸是不是比别人多。

然而在日本,无论是动漫作品还是任何其他文艺作品中,类似的话都曾不止一次的出现过。虽然说,每次这种话说出来都是被批判的,但这并不表明这种情绪是极个别情况,这只能说明,这种情绪在日本社会中是相当普遍地存在的。

诸多现象表明,日本民众似乎普遍认为自己是不幸的,甚至潜意识中变态的希望自己的不幸更多,由此而生的便是自怜的情绪。而如果除了自怜之外没有得到外界他人的怜惜,就会更加坚信自己是不幸的,如此恶性循环。甚至就算是别人怜惜自己,自己也会觉得他人无法真正怜惜自己,或者怜惜得还不够、不如自己不幸的程度深。

在这个国家中,似乎从来就没有也永远不会有救赎与自我救赎(这个词如果换成“终极关怀”我想有人会群起而攻:p),这个连宗教都会被本土化变态化的国家……说实话,做到这个程度也是不容易的。

于是我们看到了,一直相信着自己是幸福的,或者说一直试图让自己相信自己是幸福的本田透究竟是一个理想的存在还是一个反讽的存在?

我们将视线再放得高一点,纵观连载至今的水果篮子全剧,几乎没有一个人是幸运的,这是否也是希望读者“因为看到有比自己更不幸的人,就觉得自己没那么不幸了”的情绪作祟呢?而日本读者是否也是抱着这种心态来看这部动漫作品的呢?


慊人
“慊”字有两个人音,当读qiàn的时候意为不满,怨恨,而做qiè的时候,却意为满足,满意。实在是非常矛盾的两个意思,究竟“慊人”的“慊”是满足、满意的qiè的“慊”,还是不满怨恨的qiàn的“慊”?我想是后者的可能性要大很多吧,或者说,两个意思都有。

怎么说呢,之前慊人“还是男人”的时候,我觉得这个人就是一个变态,没有任何理由的变态。直到最近爆料,慊人竟然是个女人,还是个得不到母爱、从小被逼被当成男孩养大的“可怜人”。虽然作者没有新剧情可以挖掘只好爆Boss的料的嫌疑颇大,不过整个叙事倒也可以自圆其说——自圆其说才是王道啊~(只要可以自圆其说,就算说紫吴也是女人,我想过一段时间大多数人也可以接受的说……:p)。

应该说,慊人的“变态”是追求自我存在感——即“满足、满意”和无法获得真正的存在感——即“不满、怨恨”的矛盾造成的。

作为十二生肖的神的存在的慊人,应该是在无比的被期待中诞生的,然而现实是最应该给予她感情的母亲,没有给她任何一点点亲情。这实际上使慊人从小就生活在极度的不安中,如果连亲生母亲对自己都是那样,为什么别人会对自己好?于是十二生肖对之的敬爱便更使之不安。

身份带给慊人的是理论上的应该千般宠爱在一身,而缺乏母爱的实际则让慊人不能相信任何一个十二生肖给她的敬爱是真实的。理论情况和实际情况的巨大反差于是自始至终折磨着她,所以她不断试探十二生肖对之的忠诚,并在发现有违背她的意志的情况时残酷的镇压十二生肖的“反抗”举动。如此这般慊人就是在潜意识的人为所有人都会离她而去的隐隐地期待着被背叛,和真正遇到了自认为的被遗弃时的痛不欲生中纠缠。说到底实际上也是自我价值无法实现。

说可恶,也未尝不可悲;说可怜,可怜之人又必有可恶之处。。最后只能说是在这个社会下的悲哀。


本田透
最后说一下这部作品的女主角^^。实际上,本田透最大的功能就是一个倾听者。除了作为线索的主线剧情——也就是任何一部少女向动漫作品里都有的女主角和数量大于一的男性角色(包括男主角)的多角恋情,本田透没有参与任何一个角色的“故事”,所有的一切,都是“听”来的。

从这个层面上来讲,本田透其实是和读者处在同一个立场上的,她对所有角色的故事的反映代替了读者,读者自可以自我带入到本田透这个角色中,为其他角色的故事悲喜,更夸张一点的,也可以抚慰喜欢的角色。

这种主角带入便有了极大的优势,除了跟其他少女向动漫作品相同的可以和主要男性角色……,更多了极为满足女性母性心理的部分。如果上面我没有想多的话,更是那种极端变态的情绪的代入最佳选择实体。

至于最近爆出的本田透为了留住母亲的心摹仿父亲的说话方式……是女主角的现实化实现还是本田透本身的个人价值的实现,实在是懒于分析了……


综上,我们很明显地看到了,这是一部怎样的作品。十二生肖和猫怪的附身实际上完全就是增加剧情可看性的手段,整部作品真正表达了的,完全就是日本这个畸形的社会下的多种负面情绪。而题目《水果篮子》本身,其实就是这种自我价值和认同感的实现的游戏化体现。

到这里,我们还应该注意到,整部作品,并没有流露出多少积极的情绪,该说这是作者本身悲观感情的体现,还是整个社会悲观前景的体现?

最后讨论一下剧情以外的东西——叙事

应该说,《水果篮子》的内涵却是要超出一般的少女向动漫作品,至少它描写了很多现实中确实存在的问题。然而这部动漫作品最成功之处,却在于它的叙事方式。

冯巩曾戏言,他要做说相声的里面最会演戏的,演戏的里面最会导演的,导演的里面最会说相声的。其实任何事情都一样,寻求相对优势才是王道——买东西的时候这个就教性价比。

如果《水果篮子》使用的是与其内容相匹配的“批判现实主义”笔法,在众多这种作品中,没有极特殊之处的它,绝不可能获得现在这种成绩。然而作者非常明智的选择了少女向动漫的笔法,用女性独有的细腻笔触来描写一个个现实中可以真实存在着的人和事。这就让《水果篮子》相比于成人向现实作品多了细腻柔美的感情描写;相比于少女向动漫作品则多了相对深刻的内涵。

另外,少女向的笔法也同时将读者定位在一个相对低龄、社会经验相对不足、相对易感的人群上,比之已经被这个现实的社会操练到冷情的读者,这些读者也更容易被那些现实的情节感动。而那些社会阅历相对多、相对成熟的读者,也往往会以一种宽容的眼光看待这种将现实的事件用浪漫的叙事方式表达的作品,甚至会拾起曾经的浪漫和心底的纯真,给这部作品相对高的评价。

试举一例。羽鸟和助手(不好意思忘记叫什么了,是叫佳菜还是什么菜子的?:p)的那段恋情回忆的叙述方法实在是极尽唯美之能事啊~~,连我这个侵淫并意淫了多年的通俗言情小说的人都不禁被感动~(当然不排除我最近功力下降的可能^^|||),其气氛渲染之能力实在是不可小窥(又当然井上极具磁性又惨兮兮的嗓音可能也是罪魁之一:p)。

整个故事篇幅很短,从似曾相识的场景开始回忆(这是最俗套的引起回忆方式之一),感情的发生关键只在“雪化了是春天”这种逻辑明显错误却有着无比浪漫效果的台词和简单几个场景的铺陈。然后就是戏剧矛盾的高潮,管它什么阻力,反正有阻止两人结合的力量存在,男主角受伤,女主角自悔,然后(本段故事的)男主角继续通俗言情:“如果我的生命就像是永远积雪的冬天……那么她的出现就是我的春天……”,之后自我牺牲,让女主角忘了自己。回忆结束,最后以女主角说出同样的话作结(这是不能更俗套的感动男性角色的方式啊~~~)。

您看,这么一分析,把这一段放到任何一本通俗言情小说中都是俗套中的俗套的大集合,能不能写好只能靠作者的功力,然而在这种复合式动漫作品中却可以收到十分良好的效果,当然作者功力不浅功不可没,但恰到好处的作品背景与俗套剧情的结合却是关键中的关键。浪漫的叙事方法与现实的情况的完美结合以这段故事为最。


总结:说了这么多,《水果篮子》究竟该如何界定?是一部有相对丰富内涵的少女向动漫作品,还是一部用了少女向作品叙事风格的成人向作品?不过不管它是什么,我们都无法否认这部作品应该还算是近年来比较好看的一部动漫作品了,至于反映了日本整个民族的变态……我们都不能自欺欺人,就算是变态,它还是蛮好看的,不然我们为什么一直骂着却一直看着呢?

这是否也是我们的悲哀?


最后的最后,对于能忍受我啰嗦而毫无逻辑的胡言乱语到这里的大人致以无比的敬意和万分的感谢^^。

PS:紫吴
十二生肖中最为神秘最城府最深的就属紫吴了,鉴于紫吴的料爆得实在是太少,紫吴和慊人之间的感情纠葛又可以在任何一部相似题材的言情小说中找到完全相同的桥段……
引用

angelinesnow@2005-09-20 16:08

有人骂吗?我以为看过的人都说此套动漫是好看的...动画做的短小却取了精髓..音乐也很棒!漫画虽然目前还在连载..虽然很多人骂太拖了!
个人我觉得高屋还是掌控的满好的,特别是那些细腻的文字...读起来也满舒服!
支线部分叙述很仔细..各人物显得更加饱满...看的很满足!很感动
楼大分析的好透彻.....联想到的范围真大--日本呢!XDXD
PS:讲阿夹的部分还真少呢!
引用

34244160 HIKARU@2005-09-20 16:40

原创的支持一下..
但我觉得水果很好看啊..
引用

xuaner927@2005-09-20 16:51

引用
最初由 angelinesnow 发布
有人骂吗?我以为看过的人都说此套动漫是好看的...动画做的短小却取了精髓..音乐也很棒!漫画虽然目前还在连载..虽然很多人骂太拖了!
个人我觉得高屋还是掌控的满好的,特别是那些细腻的文字...读起来也满舒服!
支线部分叙述很仔细..各人物显得更加饱满...看的很满足!很感动
楼大分析的好透彻.....联想到的范围真大--日本呢!XDXD
PS:讲阿夹的部分还真少呢!


众人皆骂的是日本的变态啊~:p
引用

tristandeur@2005-09-20 17:13

楼大分析的好透彻.....联想到的范围真大--日本呢!XDXD
————————————————————————————————

这范围好小= =b

————————————————————————————————

cj地进来膜拜,帖子的长度足见楼主郁闷的程度

没继续在少女向中BT果然是正确的选择~~~~

有时候某些文某些卡通某些漫画可以一言以蔽之——“当你什么都做不了的时候,还可以考虑当后妈”

……
娱乐这行当,果然越来越难走
引用

哀凌@2005-09-20 21:46

引用
最初由 angelinesnow 发布
有人骂吗?我以为看过的人都说此套动漫是好看的...动画做的短小却取了精髓..音乐也很棒!漫画虽然目前还在连载..虽然很多人骂太拖了!
个人我觉得高屋还是掌控的满好的,特别是那些细腻的文字...读起来也满舒服!
支线部分叙述很仔细..各人物显得更加饱满...看的很满足!很感动
楼大分析的好透彻.....联想到的范围真大--日本呢!XDXD
PS:讲阿夹的部分还真少呢!


看现在的连载估计快要完结了吧……
水果我觉得是最近比较难翻的作品了,所以非常佩服翻译们能把这样的句子翻得这么完整……=v=

水果的剧情让人眼睛一亮的果然还是支线居多呢。
现在看它也只是把它当作一部少女漫画来看,没有大人想得这么多……关于慊人的居然还专门去查了字典呀……||||
引用

lovemiroku@2005-09-20 23:58

骂是不至于吧!毕竟楼主的思路很清楚,很清楚。虽然关于紫吴的论点少的有 占可怜,但除此之外,关乎于这篇文章也没有什么地方不满了!

人性,其实是由兽性进化而来的,所以才会有那么多让圣贤们头痛的事情的发生。但是如果把人性一兽性分为两个完全不同的个体的话,用俺中国的一句老话来说,那就是“忘本”了!而在人心里堂而皇之的人性,也是会因为环境的不同而不同,你生在一个培育出大多数人的环境里,你就是正常的,你生在一个少数人存活的环境里,你就是不正常的,说白了其实就是BT的!

小时候一直想不通为什么人们总是不能接受和自己不同的那一部份,人也好,事也好,现在觉得,其实只是恐惧!怕自己在接触到,了解到那此不同之后也会变的与众不同,而对与人这种群居性的动物而言,与众不同的人,迟早是要被大多数所抹杀的!与是乎,只要是于大多数不同的,就是不应该存在的,就是BT的。

于是,关于水果篮子,有人说这是一部很美好的少女向动漫,对于这种言论,偶一向是很不屑的,对于看不懂的东西大放厥词还不如不说来的好。对于楼主的观点,其实我是很欣赏的,毕竟楼主看到了水果内在的东西。楼主觉得有人会骂也是很正常的,毕竟自古以来,说实话的人,总是会被骂的~!因为大家都是在说假话的,说实话的就成了一个少数的,不同的群体,于是乎,综小所述,当然是不能容忍的!

但也正因为如此,才更显出楼主这篇文章的可贵!是否会因为别人比自己更不幸而窃喜自己的幸福,这件事本身也不重要,虽然日本人是如此直接的说了出来 ,但与一直都是这样再想却一直都不敢说的人们,至少他们还有一份敢言的可奖勇气在里头。而这份BT情,也是人性是根深蒂固的东西了。所以才有那句“将自己的快乐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上”这句话吧!
引用

yogurt100@2005-09-21 10:09

社会适应不良的某←
收下来再看一遍,我有点消化不良= =
PS:讲紫吴的部分还更少呢!
引用

lovemiroku@2005-09-21 11:02

嗯,偶觉得这里头最值得说上一说的,就是他了!
引用

云中君@2005-09-21 17:07

呵呵,动画过于短小精悍,不过仍然可以看作是至今仍在拖沓的漫画的完整缩影以及,如楼主所说的,整个日本社会变态的缩影。“温柔善良善解人意之外一无是处的女主角”……正是这女主角让我看得好生郁闷,哈哈。对于紫吴,感觉和楼主同,他也是自始至终我最在意的人物^^
引用

miccomic@2005-09-22 09:20

当慊人从邪恶的美少年转向高龄少女怨妇的那一瞬间,我将漫画秒杀保留记忆在动画完结处(还是觉得郁闷)
引用

泠夜尘@2005-09-22 20:09

不得不承认楼主大人分析的是有道理的。但某泠习惯将动画版和漫画版完全分开来。
水果篮子(动画版)一般被归为治愈系,所以太过现实太过理性的分析就显得无趣了。记得曾看到一篇水果篮子(动画版)的评论中称之为现实的童话。单纯地笑笑受受感动也未尝不是件好事。至于是否是自欺欺人,也无非仁者见仁罢了
有一点不同意的是,推荐水果篮子(动画版)较多的是已经工作了的女性(当年向某泠推荐的就是三十岁左右的前辈T T)。记得她当时说,这是部蛮温馨的东西,不妨看看。楼主大人所说的“以一种宽容的眼光看待这种将现实的时间用浪漫的叙事方式表达的作品,甚至会拾起曾经的浪漫和心底的纯真,给这部作品相对高的评价”的这类人比年纪较小的感慨更多,或者是纯粹宣泄一下长期在社会压力下的神经(偶尔做做梦==)。
记得某泠当时看动画的时候,最喜欢的是红叶和紫吴,紫吴是现实的理想,红叶是理想的现实(笑)。
而漫画版宣泄的负面的东西较动画浓重许多(尤其是到后面),虽然故事情节大体相同,但感觉上却好象是完全不同的东西。也许这个比较适合多感的年纪吧……但请允许我忽略之……
引用

cipher77@2005-09-23 05:09

额~~~LZ写得很深,分析得也很透~~~
8过个人觉得对于这部作品不必要太过于细究,只要知道里面的某一个故事某一位人物曾经打动过你我或是为之哈哈大笑过就行了~~~~
引用

lovemiroku@2005-09-24 00:12

动画与漫画的确是完全不同的,但无论是动画也好,漫画也罢,最喜欢的是紫吴这一点是永远不会变的!

紫吴活的很虚幻,用现实的分子堆砌出来的虚幻!
引用

扶桑尔言@2005-09-24 18:29

如果看水果有这么费脑子的话我当初是肯定不会去看的……
这样看来也就只有当看官被娱乐的份儿了……

对于至今漫画的怨念就不多说了
无论如何这也是第一部让我可以不由自主掉眼泪的动画……当然,我绝对不是只看过这部动画的菜鸟……而且就此发现我的左眼比较脆弱……
现在想想我还是从中受益不少的,就像现实中的无力突然有了一点温暖让你还有勇气抬眼看看希望的背影,又或者很刻意地触动了自我记忆中某个似曾相识的伤心地感动的瞬间,总之,惶惶不可终日的心一下平静了下来。然后开始羡慕,羡慕水果,羡慕自己还活在这个世界上享受这样的感受,太好了。
不过高屋大人,虽然不甘心,但也是时候该完了吧,看看津田大大吧,那才是高段啊!
果然人物一多,作者创作欲一起,列为看官就不得好死了……

P.S. 真的觉得爱情不是水果的主题啊!如果是的话,估计我不会看第二眼吧……当然所谓桥段也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必要……
引用

«12»共2页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