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游』酷论坛>『动漫主题讨论区』>只是一点感想:夕凪 ..
只是一点感想:夕凪之街·樱之国
soul022@2006-03-16 14:03
夕凪之街·樱之国
“‘夕凪’,是指滨海地区在傍晚,海风将转为陆风时的无风状态”
——摘自云中版翻译
昭和三十年。平野皆实赤着脚走在回家的路上,黄昏的河边,擦身而过的孩子嬉闹着相互呼唤,皆实嘴里不自觉的哼着流行的曲子:
以为已经死去的阿富啊,到底活着是为什么?
居然还活着啊,连释加佛祖都能瞒过的阿富啊……(春日八郎,1954年《お富さん》)
回到住处的临时搭建的木屋,巷口还是贴着“反对强制拆迁”的标语,邻居们和平常一样的打招呼,母亲已经在门口烧着晚餐。
晚上读着远在东京的弟弟旭写来的信,信里陈述着最近的生活,看着思念弟弟有点寂寞的母亲,皆实安慰着母亲,心里烦恼着依旧吃紧的经济问题,然后和母亲互道晚安,关灯睡觉。
一切过得如此平静,仿佛从来如此就不曾改变。
然而这个地方的所有人,都有问题。
每个人身上都刻着丑陋的灼伤,每个人都刻意不提起过去的事,没有人知道原因,
唯一知道的是,有人希望我们死,
还有,即使如此,我们还是活着。
最可怕的是,从那以后,连自己都开始觉得
“被别人这样想,也是无可奈何的事。”
就算不提起,过去也是不会改变的。
喜欢的人亲了自己,拥抱之中,体温透过衣服穿过来,皆实抬起头来看他的脸,却看到他身后断垣变形的桥上下死者,烧焦的扭曲面容。
不行。
心中有个声音在说,
我不属于这个世界。
皆实转身逃走,用尽力气般向前奔跑,每一步,每一步,好像每一步都在叙述着日期。
八月六日,很多人死去,对很多人见死不救。对压在墙下的朋友说“我找人来救你”,然后再也不回头。收容所里肿胀得不像人的生物中,母亲也在里面。
八月七日,见到了小霞姐。已经习惯了穿越一具一具的尸体。地面很热,鞋底融化了粘在地上,从还没腐烂的老奶奶的尸体上取下木屐,穿在自己的脚上。
八月八日,找不到爸爸,觉得鼻子快坏掉了。和姐姐对满河的浮尸扔石块,一次又一次,不知道多少回。
过了十年。
每当觉得幸福的时候,每当觉得美的时候,便会想起所爱的这个城市的一切和所有的亲人,然后又回到那时候。
黑暗袭来的黄昏时刻,海风静止下来,沉静的黑暗纠缠着自己,想要把自己也一起拖入无光的彼方。
我并不属于这里……吧?
皆实对他说:
“我可以活在这个世上吗?”
想告诉这个人十年前的事,这样至少能够心安一些。
然后得到温柔的安慰,那个人紧紧地握着自己的手,安心的时候就像全身失去力气。
之后真的一直浑身无力。
卧病的时候他来探望,临走送别的时候两人一不经意哼起同一首歌:
“月亮啊,好蓝好蓝,
绕远路回家,就算今后再也见不到面,
也不要抛弃记忆
在和你立下誓言的林荫道上
两人一起踏上归途”(《月がとってい青いから》)
……
从那以后,就再也站不起来了。
“皆实……要长寿啊。”
霞姐姐临死的时候这么说,从那之后和母亲两人再也不提起姐姐的事情。
啊,
那时候,她想说的是,她想长寿吧?
眼睛渐渐看不见了。
有人抚摸我的手,好熟悉。
好痛。
嗓子里粘糊糊的,不止是血,还有内脏的碎片吧。
不知道头发有没有掉,但已经没有力气去确认了。
过了十年了,投下原子弹的人看到我,还会老老实实地想“太好了,又杀了一个”吗?
远处传来母亲的呼唤,已经听不清楚了。
真过分,我还以为自己用不着死了呢。
啊,风……
黄昏无风的时刻已经过了么?
故事结束了吗?
风停风起,故事依然不会结束。
樱之国
从车站下车后,旭一路问着“请问平野家怎么去”向未知的母亲家前进,路越走越泥泞,房子越走越简陋,自己也在木造屋的迷宫里彻底迷失了方向。
当再度向路上的孩子询问的时候,那个娇小的女孩子领着自己一路在木造迷宫中穿行,然后看到了在前方的木屋里看到有点陌生的母亲的面容。
母亲一边笑着说来得好快呢一边把自己带来梅干分给这个带路的女孩,原来是认识的人,似乎是邻居家的孩子,名叫京子。
旭和京子的故事,就这样开始了。
……
平成七年
街道变得狭窄了,为什么呢?
哦,原来樱树长大了。
七海跟踪着以为是老年痴呆的父亲旭做了一次意料之外的广岛之旅,和儿时的伙伴东子一起。
小学时也做过这样的旅行呢,和东子一起。
不过那时是逃课去看医院里的弟弟。
春天的时候,樱花开的像云霞一般的灿烂,上体育课的七海也想让弟弟凪生看看,于是塞了一口袋的花瓣,悄悄的溜出学校,跟东子借车费的时候顺口问了她要不要来,于是两个人便一起去了。
医院的护士把自己误认为了男孩,看着花一样可爱的东子和自己,笑着说“好可爱的一对小伙伴”。
病床上的弟弟因为两个人的来访显得精神格外的好。
七海站在床上,把口袋里的花瓣洒出来,花瓣在空气里打着转儿掉在床上,弟弟不禁发出惊叹:
“哇啊!”
回来后那天晚上,七海站在阳台上,看见对面的东子家,东子在跟着老师的节奏一顿一顿的弹着钢琴。
在那之后,祖母去世了,
为了方便照顾生病的弟弟,七海家从这个小区搬走了。
像是竭力的忘掉每天日记里写着“祖母和弟弟生病,父亲去照顾”的过去一样,七海没有再和东子联系过。
七海把凪生写给东子的信撕成碎片,然后让风把它们吹走
“看得到吗,妈妈?”
凪生很好,他做了医生,遇到了当护士的东子,现在两人在一起哟,虽然还有很多问题,但是我相信两个人一定能够在一起的。
……东子是个很可爱的女孩子呢,我觉得和妈妈你有点像,我一直很想成为她这样的人,哈哈,我大概是不会成为这样的人了。
爸爸最近偷偷去了几次广岛,一开始我还以为他患了老年痴呆了到处乱跑咧,
听爸爸说(我跟在后面被发现了),今年是他活的最久的姐姐皆实的五十周年忌日,他去扫墓,然后去拜访了一些那个没见过面的姑姑的朋友。
……谁也没告诉我,妈妈三十八岁久去世是不是核暴的缘故,奶奶八十岁去世时已经没有人说她是因为原暴而去世的了。然而凪生跟我可能还是回被大家想成为或许有天会死于原暴也不足为奇的人吧……
……
旭和京子坐在和平公园聊天:
“旭想去东京工作吗?”
“……嗯,东京,还想带上母亲,……也想带上新娘子……”
“……”
“……我决定让三秒时候出现在我眼前的人当我的新娘啦!”
“……”
“……”
“没有人经过啊”
“……京子还是这么迟钝”
“我是故意的啦,旭好温柔,还给我藏起来的时间……”
或许曾听妈妈提起过吧,爸爸和妈妈,两个人一起走过来的样子,我记得。
在我出生之前……
看着三个人笑着走在樱花树下的模样。
是的,那时候我看着他们两人
于是决定选择降生在他们之间。
………………………………………………………………………………………………………………………………………………
夕凪之街·樱之国,河野史代原著,是于年前击败nana,钢炼等热门之作获得日本文化厅媒体艺术节大赏的作品。
这是一部如同电影一般流畅的漫画,完美的分镜,童话般潦草而温暖的画风下叙述着一个关于交错着过去与现在的故事,在封面温柔的模糊的深深浅浅橙黄鲜绿绯红里,赤脚走在路上的女孩仰头望着黄昏的天空。
但故事本身却非常的让人感到悲伤。
这是一部关于广岛核暴后人们的记忆与生活的故事,就如作者后记里说到,这是一部希望传达和平这一主题的作品(不知道有没有理解对)
其实呢,我不喜欢宣扬“和平”这个主题的电影电视漫画动画,或者任何其他形式的作品。
“和平”,如果按照杨的说法,或者田中芳树大叔的说法,是没有绝对的。五十年,一百年,如果能够保持这样长久的和平就已很好了,至少让人类继续繁衍生息,重新创造新的世界。没有绝对的和平,所以什么“任何战争都是不正确的所以要禁止一切战争”这样的说法根本一点意义都没有,如果真的有这种绝对的和平那和平这种东西根本不存在了,所以这种说法纯粹就是胡扯,冠冕堂皇把“要维护世界的和平”这种话挂在口头和“战斗是人民的意志”这种说法一样都是强奸民意,而最后背负责任的人,却连原因都不一定知晓。
就像故事里的人物们一样。
广岛被轰炸了,美国人是上帝,他们结束了痛苦的战争,中国人在狂欢,日本的天皇焦头烂额的结束这场战争,大家都在算着自己的那笔账,有人赚了有人赔了。那么广岛的人们呢?
他们只知道,有人要他们死。
很多年后,还活着的他们的亲人们,还有时候会看着天空,想起那个时候出现在城市上空的黑点,然后被巨大的阴影所遮蔽。
当黄昏的风静止下来的时候,生活还是一样的继续。
当樱花一年比一年更茂盛的盛开的时候,过去宛如潮水般的退去了吗?
黄昏的风,还是会再度吹起,故事,没有结束。
也许这就是我欣赏这本书的理由吧。
至少在现在,让我们记住过去,保护我们“现在”的和平吧。
看夕凪,很容易就联想到南京大屠杀,日语老师曾经说过很多日本人来看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以后被吓哭了,她补充说这并不是因为负罪感,只是觉得很可怕,她说完这番话的样子我已经记不起来了(啊,健忘的人……),只是我想,也许这就是国家不同而思考的角度不同吧,
看完广岛和平纪念馆的东子说:“想到如果是自己的亲人就觉得很痛苦”,
而朋友则对我说“看完纪念馆就会更痛恨日本人”。
等我去过了大屠杀纪念馆,我又会是什么表情?
我不知道。
只是,我并不想急于去否定什么,确认什么,以后的想法,总会有慢慢清晰起来的一天。太多太多的因素和情绪混杂在一起,总会理不清头绪,往往让人草率的发言和做事,所以,还是就让时间来决定一切吧。
最后再ps一下:情节让我叙述的省略了许多,不想补充了,如果有兴趣的人会去自己看,没有兴趣的人呢?是没有兴趣看我篇长落落的裹脚布的。
inverse@2006-03-17 20:31
《夕凪の街 桜の国》还获得第9回手塚治虫文化賞的新生赏
这个作品描写的角度还是不错的,从很平淡的日常生活入手,描写核爆后平野一家人的生活....看到那两个空白分镜的时候真的是很有感觉
ps.这个东西竟然没什么人回...Orz
H_Master@2006-03-17 22:53
这个。。。其实看人家核战之后的平静生活的题材。。。总觉得有点不舒服。。。
soul022@2006-03-17 23:49
唔,有一个人回是我的目标。
目标已经超过了,哈哈~
ming_tt@2006-03-18 00:03
基本上,被投核弹这件事归根结底还不是这个国家的人自己招惹来的嘛,很想说是自作自受,出于讨厌萤火虫之墓同样的理由,我对这作也没什么好感,非常厌恶日本人在二战的题材上大作和平文章的片子。什么叫老百姓是无辜的,这个国家当时的老百姓,无法让我作此感想。
广岛被轰炸了,美国人是上帝,他们结束了痛苦的战争,中国人在狂欢,日本的天皇焦头烂额的结束这场战争,大家都在算着自己的那笔账,有人赚了有人赔了。那么广岛的人们呢?
他们只知道,有人要他们死。
楼主这段话让我有点不舒服。。。作为一个中国人的不舒服。在广岛被投原子弹之前的那么多年的日子里,中国的老百姓又只知道些甚么呢?
soul022@2006-03-18 03:05
引用
最初由 ming_tt 发布
基本上,被投核弹这件事归根结底还不是这个国家的人自己招惹来的嘛,很想说是自作自受,出于讨厌萤火虫之墓同样的理由,我对这作也没什么好感,非常厌恶日本人在二战的题材上大作和平文章的片子。什么叫老百姓是无辜的,这个国家当时的老百姓,无法让我作此感想。
广岛被轰炸了,美国人是上帝,他们结束了痛苦的战争,中国人在狂欢,日本的天皇焦头烂额的结束这场战争,大家都在算着自己的那笔账,有人赚了有人赔了。那么广岛的人们呢?
他们只知道,有人要他们死。
楼主这段话让我有点不舒服。。。作为一个中国人的不舒服。在广岛被投原子弹之前的那么多年的日子里,中国的老百姓又只知道些甚么呢?
别紧张,陈述事实而已,我们狂欢是自然的,日本再死多少人都换不回死去的中国人。然而如果仅仅是生命这种东西而言,是没有国籍的。(其实我想说当时不应该狂欢,应该多要个n十倍的赔款,这样现在中国和日本的立场就……- -+)
大部分时候中国人把获罪者受到惩罚归为自作自受,就像杀人者应判死刑。但是如果是国家的情况,那不一样。
其实观点一样,讨厌大作二战题材文章的片子,但是这个,我还是给高分,背负更重的伤痕,中国写不出这么平实而打动人心的作品。
kurayami@2006-03-18 08:00
很赞同delius60在一帖讨论中所说的一段话:
我認為 "從巨大傷痛中重新找到生存的勇氣" 應該是個能普遍引起共鳴的題材, 此時此地的中國人沒辦法被這個故事打動, 只好說是國族的偏見壓過了人性, 何況本作也沒有半絲向當代日本右翼靠攏, 或者竄改歷史的意思.
jim0923@2006-03-18 08:21
引用
最初由 soul022 发布
别紧张,陈述事实而已,我们狂欢是自然的,日本再死多少人都换不回死去的中国人。然而如果仅仅是生命这种东西而言,是没有国籍的。(其实我想说当时不应该狂欢,应该多要个n十倍的赔款,这样现在中国和日本的立场就……- -+)
大部分时候中国人把获罪者受到惩罚归为自作自受,就像杀人者应判死刑。但是如果是国家的情况,那不一样。
其实观点一样,讨厌大作二战题材文章的片子,但是这个,我还是给高分,背负更重的伤痕,中国写不出这么平实而打动人心的作品。
不太同意..这句…
之前看过某韩战老兵跟某数学家的故事…
看到一半就泪如雨下了..
不管在任何国家与时代, 真正感人的故事都是由那些平实无奇的小人物来诉说的..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