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游』酷论坛>『漫游水世界』>海盗船>[原创]大唐蕃将之高仙 ..
[原创]大唐蕃将之高仙芝
hkg36@2006-06-16 17:58
高仙芝(?—756) 高句丽人。高句丽灭亡以后,大量高句丽人被迁往中原,他的父亲高舍鸡应该也是那会随着族人进入内地,一开始在河西从军,后以战功官至四镇十将、诸卫将军。高仙芝年轻时是个SG,随父亲去了安西都护府,后因父荫授予游击将军。二十多岁时又拜为将军,与父亲班秩相同。一开始并没有得到重用。后来遇到了伯乐:夫蒙灵詧,开始座飞机,到了开元末年,官至安西副都护、四镇都知兵马使。
刚才想起来高这个姓可是高句丽的王姓,也许高仙芝是高句丽贵族之后,这也能解释为什么他老爸在没有多大战功的背景下却能爬的那么高的原因。
说到高仙芝,第一要提到的就是征讨小勃律,小勃律的位置在现在的葱林,当时该国是吐蕃的属国,吐蕃通过控制小勃律进而控制了西北各国,就相当于吐蕃的门户,地理位置非常关键,在唐朝与吐蕃的较量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高仙芝的前任们也曾多次征讨小勃律,不过因为种种原因,全都没有成功。
天宝六年(747年)三月,唐玄宗下制,以安西副都护、都知兵马使、充四镇节度副使高仙芝为行营节度使,率马步万人,征讨小勃律,需要注意的是:当时唐军的步兵,并不是完全的步兵,他们通常配备大量的私马,私马的存在极大的加强了唐军步兵的补给能力和机动能力。
从安西出发,大军前行60多天之后才刚刚踏上葱岭即今天的帕米尔高原,帕米尔高原海拔平均3200米至4500米,行军难度可想而知,唐军在高原上大概走了2个月才完成了第一阶段行军。到达特勒满川后,高仙芝兵分三路:第一路由疏勒守捉使赵崇玼统3000骑兵从北谷向吐蕃连云堡,自北谷入;一路由拨换守捉使贾崇瓘统领,自赤佛堂路南下;一路由高仙芝与中使边令诚率主力从护密国南下。三路兵马约定七月十三日辰时在连云堡下会合。当时连云堡中吐蕃守军仅有千人,在城南15里处因山为栅,有兵八九千人,互为犄角,城下有河:婆勒川。唐军赶到婆勒川时,正逢河水暴涨,无法渡河。高仙芝以三牲祭河,命诸将选兵马,带三日干粮,准备次日清晨渡过。手下的人都以为高仙芝疯了。也不知道是他狗屎运呢还是精通水文,总之第二天婆勒川水势突然低缓,唐军得以顺利过河。高仙芝兴奋地对边令诚说:“向吾半渡贼来,吾属败矣,今既济成列,是天以此贼赐我也。”遂登山挑击,从辰至巳,大破之。至夜奔逐,杀五千人,生擒千人,馀并走散。得马千馀匹,军资器械不可胜数。高仙芝命兵士每人自备三天干粮,准备次日清晨渡过。将士都不敢相信高仙芝会下这样的命令,“皆以为狂”。次日清晨,婆勒川河水低缓,唐军迅速渡过了婆勒川,以至“人不湿旗,马不湿鞯,已济而成列矣”。高仙芝见此情景,兴奋不已,对边令诚说:“向吾半渡贼来,吾属败矣,今既济成列,是天以此贼赐我也”。唐军大败吐蕃,“至夜奔逐,杀五千人,生擒千人,馀并走散。得马千馀匹,军资器械不可胜数。”
战后边令诚大概是被吓怕了,既然已经打了场胜仗,那就不用再继续了吧。他不愿继续进攻,高仙芝也乐的清静,干脆让边令诚率老弱士卒3000留守连云堡,自己率大军继续前进。三日后到达坦驹岭,该岭山口海拔4688米,要想登临山口,必须翻越冰川,翻越冰川的难度就不用我强调了吧!高仙芝担心士卒惧怕艰险不敢下岭,同时猜测敌方阿弩越城守将也许会投降,所以选遣20余人装扮成阿弩越城的奉迎使者,从岭下攀援而上,假称阿弩越城人前来迎接,以消除兵士的惧怕心理,同时借这些假使者之口说:“阿弩越城胡并好心奉迎,娑夷河藤桥已斫讫。”娑夷水上的藤桥,是小勃律通往吐蕃的唯一之路,断桥则吐蕃不能入援。兵士听后,果然安心,迅速下岭,向阿弩越城进发。正巧三天后,阿弩越城守军果然派人前来请降。当时高仙芝为了迷惑小勃律王,宣称自己是要去进攻大勃律,只是过来借路而已。小勃律王果然上当,唐军轻取孽多城(小勃律都城),城破以后高仙芝令席元庆立即前去砍断娑夷河藤桥,当席元庆在日落时终于将藤桥砍断时,吐蕃兵马大至,可惜已经无力回天了。自平定小勃律国之后,唐军声威大震,“拂菻、大食诸胡七十二国皆震慑降服。”
战场上的暂时告一段落,官场上的麻烦接踵而至,九月末,高仙芝回军至播密川,即令刘单起草捷报,并派中使判官王廷芳进京告捷。这下出问题了,他的做法越过了自己的上司四镇节度使夫蒙灵詧,直接进京告捷,这个可是大忌,当高仙芝一行人回到河西时,夫蒙灵詧大骂:“啖狗肠高丽奴!啖狗屎高丽奴!于阗使谁与汝奏得?”仙芝曰:“中丞。”“焉耆镇守使谁边得?”曰:“中丞。”“安西副都护使谁边得?”曰:“中丞。”“安西都知兵马使谁边得?”曰:“中丞。”灵察曰:“此既皆我所奏,安得不待我处分悬奏捷书!据高丽奴此罪,合当斩,但缘新立大功,不欲处置。”又对刘单说:“闻尔能作捷书。”把刘单吓了个半死,急忙请罪。边令诚感到夫蒙灵詧对待此事殊不公正,遂将此事上奏朝廷,称:“仙芝立功而以忧死,后孰为朝廷用者?”从这件事上来看当时高仙芝和边令诚的关系还是不错的。
十二月二十八日,玄宗任命高仙芝为鸿胪卿、摄御史中丞,代夫蒙詧为安西四镇节度使,征夫蒙灵詧入朝。天宝八年(749年),高仙芝入朝,加特进,兼左金吾卫大将军同正员,一个儿子也被授五品官。天宝九年(750年)二月,高仙芝又击败了竭师国(现巴基斯坦境内),俘虏了竭师王勃特没。至此唐朝对吐蕃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高仙芝自己赢得了极大的声誉,被吐蕃和大食誉为山地之王。
当时唐玄宗一直鼓励边将开疆拓土,这种态度导致边将经常毫无战略目的的发动对外进攻,为了自己的名利往往不顾国家的利益和士兵们的生死。高仙芝,哥舒翰等人也不例外!当王忠嗣在世时尚能约束他们,可惜他早早挂掉以后,再也无人能边将们了。
下面就要说的就是怛罗斯了,提起怛罗斯不得不提的就是石国,其实石国一直与唐朝交好,石国国王那俱车鼻施继位之后,因为对唐朝忠诚,曾被唐玄宗皇帝册封为怀化王,并赐予优待和免罪的证明——铁券。同时因为石国处于交通要冲,经济十分发达。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这个富庶的石国被高仙芝看上了,天宝九年,他诬告石国王“无蕃臣礼”领兵讨伐,那俱车鼻施同意高仙芝的约和。高仙芝假意遣使者将那俱车鼻施骗到长安,而后纵兵杀掠,共获“瑟瑟十馀斛,黄金五六橐驼,其馀口马杂货称是,皆入其家。”高仙芝从石国回军的途中,又诬蔑突骑施反叛,攻打了突骑施,俘虏移拨可汗。突骑施也是当时西域各国中与唐朝关系最亲密的国家之一,无故攻击这两个国家给唐朝的声誉带来了极大的损害。而高仙芝本人却因为此次战功被授予开府仪同三司。开府仪同三司是文散官第一等,从一品,在唐代属于极高的品级!
石国王子逃到诸胡部落,将高仙芝欺诱贪暴之事遍告诸胡昭武。诸胡部落大怒,就暗中联合大食国欲共攻安西四镇。大食遂以此为借口,实施其扩张计划。高仙芝获知此事后,收中不安,遂决定先发制人。四月,高仙芝亲率蕃、汉兵3万攻打大食。唐军深入大食国境700余里,到怛罗斯城,与大食军遭遇,唐军虽在兵力上居于劣势,但因高仙芝指挥有方,所以双方激战五日,未见胜负。但在双方相持的重要时刻,唐军中的葛罗禄部众突然叛变,与大食前后夹击唐军,高仙芝大败,乘夜间逃跑。由于道路阻隘,拔汗那部众又在前面挡住去路,人马壅塞道路,幸亏右威卫将军李嗣业奋起大棒,为他杀开一条血路,才得以逃脱。这次战役,士卒死亡略尽,高仙芝仅率数千人逃回。
怛罗斯之战后,高仙芝被解除了安西四镇节度使之职,入京任右金吾大将军,节度使一职由王正见担任。天宝十一年(752年),王正见死,封常清接任节度使之职。天宝十四年(755年),高仙芝被封为封密云郡公。
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初九,安禄山以讨杨国忠为名,从范阳(今北京城西南)发兵15万,号称20万,南下反唐,唐玄宗,急派入京朝见的安西节度使封常清赶赴洛阳募兵迎战,同时任命荣王李琬为元帅,高仙芝为副元帅,率5万人前去平叛。十二月,安禄山率众从灵昌(今河南滑县东)渡过黄河,封常清连战连败,向高仙芝建议:“常清连日血战,贼锋不可当,且潼关无兵,若贼豕突入关,则长安危矣。陕不可守,不如引兵先居潼关以拒之。”这当然不失为明智之举。高仙芝同意后,率军退往潼关。安禄山部将崔乾祐率部赶至,一时不能攻下,只好退居陕郡。
在这期间发生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件:荣王李琬病死了,本来一个挂名的元帅死了也就死了吧,但是在盛唐,军队中大权在握的不单单是元帅,副元帅,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存在:监军,高仙芝的监军是他的老搭档:边令诚,前面提到过,早年他们之间的关系还是不错的,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闹僵了。本来李琬在的时候边令诚不敢怎么嚣张,毕竟人家是亲王,现在李琬一死,他就肆无忌惮了,高仙芝退守潼关后,边令诚入朝奏事说:“常清以贼摇众,而仙芝弃陕地数百里,又盗减军士粮赐。”玄宗听了信边令诚的一面之辞后,大怒不已,派遣边令诚赴军中斩高仙芝与封常清。
天宝14年12月十八日也就是公元756年1月24日,边令诚先斩了封常清,暴尸于芦苇之上。又带着100名陌刀手,对高仙芝说:“大夫亦有恩命。”仙芝曰:“我退,罪也,死不辞;然以我为减截兵粮及赐物等,则诬我也。”谓令诚曰:“上是天,下是地,兵士皆在,足下岂不知乎!”其召募兵排列在外,素爱仙芝,仙芝呼谓之曰:“我于京中召兒郎辈,虽得少许物,装束亦未能足,方与君辈破贼,然后取高官重赏。不谓贼势凭陵,引军至此,亦欲固守潼关故也。我若实有此,君辈即言实;我若实无之,君辈当言枉。”兵齐呼曰:“枉”,其声殷地。仙芝又目常清之尸,谓之曰:“封二,子从微至著,我则引拔子为我判官,俄又代我为节度使,今日又与子同死于此,岂命也夫!”遂斩之。
一代名将就这么在最关键的时候挂了,现在回过头去看看安史之乱,突然觉得这场动乱能闹这么大,真的是很巧合,如果王忠嗣和李林甫有一个人不死,安禄山给他一百个胆子也敢造反,偏偏李林甫把王忠嗣害死了,而他自己不久也挂了。如果荣王不死,边令诚也不敢造次,偏偏荣王就是挂的那么快......
当然唐朝的府兵制度完蛋以后,节度使做大是必然的,动乱也是必然的!只是影响未必会有这么恶劣!
黑暗侵袭者@2006-06-16 18:03
虽然说是原创..........
但怎么看都像转帖..........
不喜欢历史.........看了一点啦~~
yutt8276@2006-06-16 18:07
所以做大事要配合天时地利人和啊
hkg36@2006-06-16 18:10
引用
最初由 黑暗侵袭者 发布
虽然说是原创..........
但怎么看都像转帖..........
不喜欢历史.........看了一点啦~~
我都说了几遍了,大家都是抄的一样的书,看上去类似很正常:D
rocketgyp@2006-06-16 21:44
汗,高仙芝啊,死得蛮惨的阿。。。- 0-
hkg36@2006-06-16 21:57
引用
最初由 rocketgyp 发布
汗,高仙芝啊,死得蛮惨的阿。。。- 0-
安史之乱5个副元帅除了郭子仪其他没一个有好下场:D
killers@2006-06-17 03:59
很多内容和
http://caijun.blog.sohu.com/540079.html 引用一样
石国一段存有很大争议,至今仍无法确定,不能就当史实来看
很多东西都是石国王子的一面之词,不少史料记载石国王子人非常狡猾,到各国游说有很多自相矛盾之处,责任全推到高仙芝身上,描述的情景绘声绘色,表演的很好,但疑点很多。而阿拉伯人正准备找借口扩充势力,当然是一拍即合了
至于突骑施,从苏禄可汗起为唐的重臣,是西域的屏障,但据一些史料记载,到移拨可汗时和石国已经脱离唐的控制,与吐蕃及阿拉伯勾结,尤其成为阿拉伯扩充势力的前锋,多次袭击唐西域守军,掠夺人口和财物,平定二部实为打击阿拉伯在中亚的势力。
至于究竟事实如何,当时那一段非常混乱,留下的可信的史料又非常少,至今尚无定论。不过有一点,就是石国王子人品很不好,这点相对较多的史料提及。
怛罗斯之战打的还是很不错的,两万唐军,加上一万葛罗禄部辅助部队深入敌境700余里,与20万阿拉伯军队恶战怛罗斯,打得阿拉伯人抬不起头来,几乎要赢,后来阿拉伯人与葛罗禄部达成私下协议,葛罗禄部临阵突然倒戈,唐军方败,二万唐军仍有数千生还,并且歼敌达七万之众。由于唐军表现的战斗力惊人,阿拉伯人未敢穷追,并且后来也不敢再继续扩展势力范围。并且高仙芝甚至还不服气,还想回头再战,被部将劝阻。
此役高仙芝犯了两个大错,一是孤军深入,周围全是敌人,根本无法获得情报,二是带着一支极不保险的“雇佣军”,应该知道,即使不倒戈也不会真卖力。如果是三万唐军的话,很难说会不会让阿拉伯大军全军覆没
hkg36@2006-06-17 11:41
引用
最初由 killers 发布
很多内容和
http://caijun.blog.sohu.com/540079.html 引用一样
石国一段存有很大争议,至今仍无法确定,不能就当史实来看
很多东西都是石国王子的一面之词,不少史料记载石国王子人非常狡猾,到各国游说有很多自相矛盾之处,责任全推到高仙芝身上,描述的情景绘声绘色,表演的很好,但疑点很多。而阿拉伯人正准备找借口扩充势力,当然是一拍即合了
至于突骑施,从苏禄可汗起为唐的重臣,是西域的屏障,但据一些史料记载,到移拨可汗时和石国已经脱离唐的控制,与吐蕃及阿拉伯勾结,尤其成为阿拉伯扩充势力的前锋,多次袭击唐西域守军,掠夺人口和财物,平定二部实为打击阿拉伯在中亚的势力。
至于究竟事实如何,当时那一段非常混乱,留下的可信的史料又非常少,至今尚无定论。不过有一点,就是石国王子人品很不好,这点相对较多的史料提及。
怛罗斯之战打的还是很不错的,两万唐军,加上一万葛罗禄部辅助部队深入敌境700余里,与20万阿拉伯军队恶战怛罗斯,打得阿拉伯人抬不起头来,几乎要赢,后来阿拉伯人与葛罗禄部达成私下协议,葛罗禄部临阵突然倒戈,唐军方败,二万唐军仍有数千生还,并且歼敌达七万之众。由于唐军表现的战斗力惊人,阿拉伯人未敢穷追,并且后来也不敢再继续扩展势力范围。并且高仙芝甚至还不服气,还想回头再战,被部将劝阻。
此役高仙芝犯了两个大错,一是孤军深入,周围全是敌人,根本无法获得情报,二是带着一支极不保险的“雇佣军”,应该知道,即使不倒戈也不会真卖力。如果是三万唐军的话,很难说会不会让阿拉伯大军全军覆没
很多内容?也就是怛罗斯那段而已,这个blog也是转载的[/han]
石国王子人品不好?高仙芝先跟石国约定永保和平,再灭人家一国,连老弱都不放过。到底是谁的人品不好?
说突骑施曾攻击过唐军,那是不假,不过也要看时间,说到移拨可汗时已经脱离唐的控制,不知道你有没有看过“册十姓突骑施移拨可汗文”
怛罗斯之战打的不错?战争最关键的是结果,一场战败的战争也能说打的不错(因为政治因素要求战败的不算)?
2万人死的只剩几千好像很了不起一样啊,哪本书上说歼敌达七万啊?
孤军深入也是错?唐军孤军深入战胜敌人的战例多的去了,孤军深入就无法获得情报了吗?看看卫公怎么做的吧
请其他部落的军队帮忙那是唐军的传统了,何错之有?3万唐军就能让人家全军覆没?就算是卫公复生也不敢这么夸口吧:D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