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游』酷论坛>『漫游水世界』>【继续挖坑】围观《 ..
【继续挖坑】围观《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中
56824419@2013-05-20 23:42
先吐槽下昨天做了个心理测试。。。。。结果。。。。。说我是90后。。。。囧。。。。。。
刚看几分钟,开场感觉还不错。。。。。。。。图像的色温很合适。。。。。。虽然有久久的感觉,但却有老照片的那种温馨。
先说下宿舍那段。。。。。当年我经常。。。。。聚众小电炉火锅的说。。。。。作案地点在别人宿舍。。。。。隔壁就是宿管阿姨~~~哇咔咔咔咔咔~~~碰到有检查我还去通风报信。。。。。。——是的。。。。。查宿舍有我的份。。。。哇咔咔咔咔,还干过半夜帮2楼的兄弟放GF进来的事情——我住一楼的时候~~~~偶尔也会收容些夜不归宿被关外面的其他人。。。。。。
喝酒嘛。。。。。。到是光明正大的。。。。。不过我不喜欢喝酒,容易一来容易误事,二来不喜欢那味道,啤酒还涨胃。
56824419@2013-05-21 00:01
想起某次查宿舍。。。。。某人大概没收到消息。。。。。结果煮着馄饨被逮着了。。。。。。问我们馄饨咋办。。。。最后让他把馄饨吃了再收锅。。。。。
查宿舍的表示见过更脏乱差的。。。。。。
。。。。。。某人什么RP啊?一次就中了?还是第一次?。。。。[ 此帖被56824419在2013-05-21 00:59重新编辑 ]
56824419@2013-05-21 01:21
这就把人开了?看来这开小卖部的不知道是那位领导的亲戚?要是这事捞我手里我就找人罢课去了。。。。。。。。。。。
56824419@2013-05-21 02:08
看到后1/3我开始有点头疼了。。。。。。。。。。。。。。。。。。。。。这。。。。。尽在不言中。。。
56824419@2013-05-21 16:11
不该走的当年走了,又回来干什么?最后说的很对,很多人只是爱自己而已,真的敢于爱下去的只是少数人,而那些少数人的结局实在都不怎么好。那些青春的痕迹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都只剩下回忆,就好像现在很多人追忆上山下乡的时光,在感情上我理解那些人把青春留在那里的感慨,同时我清醒的意识到那些人的青春都被浪费了。最近有文章说80后暮气沉沉,这个郭嘉又何尝不是?到底要吞噬掉多少代人的青春,才能让阳光再次普照大地?
[ 此帖被56824419在2013-05-21 16:22重新编辑 ]
≥羽翼の舞≤@2013-05-21 21:21
致青春看完后,留下印象的只有为阮莞的叹息。
也许不做为一名女性的话始终无法理解女主角那种类似于好胜心的爱,但也许本身这个形象的塑造也是对天朝传统女性的一种挑战吧。
也许再回到曾经的那个时代的话,看这片可能会有共鸣;但现在看来的感觉就是---好傻。
kkula@2013-05-21 21:37
毕业四年,回头看那段时光,依旧是平淡无奇,感觉自己好像没有青春过一样。里面的角色轰轰烈烈,跌宕起伏的校园生活终究只是他人的戏剧,然后羡慕他们青春的激昂,但也仅此而已。这不是我的青春,我终究只是默默无闻的路人。好想无所顾忌的青春一把=_=
56824419@2013-05-21 21:44
引用
引用第5楼≥羽翼の舞≤于2013-05-21 21:21发表的 :
致青春看完后,留下印象的只有为阮莞的叹息。
也许不做为一名女性的话始终无法理解女主角那种类似于好胜心的爱,但也许本身这个形象的塑造也是对天朝传统女性的一种挑战吧。
也许再回到曾经的那个时代的话,看这片可能会有共鸣;但现在看来的感觉就是---好傻。
张开太缩了。。。。。。。。没有立马横刀的气场。。。。。。阮莞原来那位也好不到那里。。。。。。。就只有那么点贼心贼胆。。。。。。
56824419@2013-05-21 21:52
引用
引用第6楼kkula于2013-05-21 21:37发表的 :
毕业四年,回头看那段时光,依旧是平淡无奇,感觉自己好像没有青春过一样。里面的角色轰轰烈烈,跌宕起伏的校园生活终究只是他人的戏剧,然后羡慕他们青春的激昂,但也仅此而已。这不是我的青春,我终究只是默默无闻的路人。好想无所顾忌的青春一把=_=
毕业后也能继续再战500年啊~~~~~
56824419@2013-05-25 23:50
今天被别人问看了没有。。。。。。。。随便吐槽了一下。。。。。总的来说还是尽在不言中。。。。。。
56824419@2013-06-04 00:23
转评论
青春话语在转变
作者:香港科技大学副教授 刘剑梅
赵薇最近导演的电影《致青春》一下子票房过亿,赢得了商业上的巨大成功,也唤起了观众们对青春的怀旧情绪。而我,却升起了几缕淡淡的青春的乡愁。
影片表现的大学生的活动背景似乎是九十年代,也就是八十年代的理想之光刚刚熄灭,而红尘滚滚的商品化刚刚来临的时代。虽然还没有电脑和手机,可是已经有了贫富差别和物质荣华的刺激,而精神上的追求已经逐渐淡出历史舞台。
作为八九年毕业的大学生,我从电影中看到了依稀熟悉的女生宿舍和脏乱不堪的男生宿舍,不过八十年代的大学生大部分人陶醉在“文化热”里,康德、黑格尔、叔本华、萨特、加缪的名字不时地挂在嘴边,朦胧诗人和校园诗人隔三岔五就开诗歌朗诵会,崔健带有叛逆声音的摇滚乐常常回荡在课室的窗外。那时的青春内涵不仅充满了浪漫气息,而且充满了对民族国家前途的憧憬以及忧患意识。同学们的背景虽然各异,可是贫富悬殊还没有那么大,精神生活的需求远远大于物质生活的需求。
“青春话语”一直是小说和电影喜欢表现的一个母题。正如台湾学者梅家玲所说,二十世纪的青春想象与民族国家论述联系得非常紧密。晚清以降的知识分子总是期盼建设一个“新”的中国,“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新一国之小说”(梁启超语),而这“新中国”的愿望全都寄托在“青年”的身上。“从梁启超倡论《少年中国说》,到陈独秀《敬告青年》、李大钊抒论《青春》,以及巴金在《家》中屡屡自许自豪地宣称‘我是青年!’莫不凸显出:作为‘民族幼苗’ 、‘国家未来主人翁’的青少年,是如何因为内蕴着‘青春’与‘新生’的期盼,被赋予了空前重要性;而‘青少年成长’与‘国家成长’,又是如何在小说的文学想象中互为表里,成为彼此象征的一体两面。”[1]
李大钊曾经说过:“盖青春者,国家之魂。”的确,青春承载着国家民族的命运,虽然非常沉重,但是蕴含在其中的浪漫情怀却是很宏大、很广阔,也很美。这个时代的青年,因有大的理想,有大的抱负,所以也有一种天生的自豪感。在杨沫的《青春之歌》中,我们看到青年的个体抉择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为了理想,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在王蒙的《青春万岁》里,我们看到的是新中国建立后的青春朝气和意气风发的豪情壮志;虽然电影《青春祭》不直接抒写家国话语,但也可以看到大政治背景下知青那一代人的青春流动;在表现八十年代大学生的电影《颐和园》中,青春想象与家国话语依旧纠缠在一起。
可惜这个时代不长,到了九十年代,青春就逐渐脱离了家国话语,回到个人的私人空间。青春只是个人的爱情、个人的职业追求、个人的有无房有无车等非常实际的世俗交易。大学生们不再关心政治,不再关心国家命运,也不关心人文精神建设,而更关心个人的生存出路,这是青春话语的巨大转变。
赵薇的电影《致青春》表现的正是青春话语转变中的故事。一方面青春激情话语还残存着,那个女主角郑薇依然拥有朝气,她敢爱敢恨,纯情可爱,绝不为了攀附“豪门”而牺牲爱情,这是影中的“亮点”,但仅仅是亮点而已,而亮点之外还是一片雾霭,那是另一番青春话语:大学生早孕、城乡差异、贫富悬殊、富二代、就业难等个人的“实际问题”,青春的翅膀变得很沉重,无法自由翱翔。电影中的男主角陈孝正负载着新一代的青春话语,他出身贫穷,选择面对“实际”,为了改变生活困境而不惜牺牲爱情。他变得很世俗,很精明,其人生规划是一座不能失之分毫的精确的建筑,可惜这座建筑纯粹是实用主义大厦,大厦中没有爱情,没有理想,没有青春的单纯、热情和无私。他有城府,有计谋,但没有真实的心灵。为了得到出国名额,他甚至不惜抛弃真正爱他的郑薇,直到出国深造而获得了事业上的成功后,才明白为了这个世俗意义上的“结果”,他付出的爱情代价是永远无法弥补的,任何金钱功名都无济于事,那真是一去不复返的青春。
赵薇的电影所反映的大学生时代,虽然没有那么多理想主义的光芒,但还坚守了最后的一个堡垒——不夹杂任何功利算计的纯洁的爱情。因为这一点,这部电影中的青春仍然未死未灭,它依旧是一面镜子,这面镜子可以让人反观当青春已经逝去,每个人的心中是否还能保存一些净土。当大学生们跨入社会,在生存的困境中搏斗,多年以后,他们也可以照照镜子,自己是否已被社会污染得完全面目全非,或是还可以依然骄傲地面对自己曾经拥有的纯洁的青春?
人总是要衰老的,青春也只有一回。然而关于青春的记忆却会让我们想到以往美好的一切。人的美貌难以长驻,但青春却可以在心中长存,可怕的是心的衰老和沉沦,遗忘人生最有价值的是什么。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