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社区服务 统计排行 帮助
  • 3453阅读
  • 31回复

[原创]planet-es纪念贴之二[片头动画中的航天史]

楼层直达
级别: 侠客
注册时间:
2003-04-22
在线时间:
1小时
发帖:
638
http://imgphoto.21cn.com/albums/photos/7/8/5/7854998/1087248634.jpg
图为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场景
http://imgphoto.21cn.com/albums/photos/7/8/5/7854998/1087248676.jpg

图为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遨游太空“人造地球卫星1号” 又称“斯普特尼克”,人类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957-10-4 发射
1956年末,苏联负责洲际导弹研制的负责人,科罗廖夫获悉(这个人堪称苏联航天的功臣,在他死后,苏联人就被美国人超过了)美国人在当年的9月进行了一次运载火箭试验,有可能在未来的几个月内发射卫星。于是他向苏联政府建议修改原有的计划,提前发射两颗“赛扬版”卫星,只携带最简单的设备。苏联政府同意了这一计划。于是各种准备工作加急开展起来。发射卫星的运载火箭是由洲际导弹(ss-6)改造而来。经过改装的火箭由一个中央芯级和4个捆绑的助推火箭组成,共使用了20台主发动机和12个游动发动机。全长29.167米,最宽处直径10.3米,起飞质量267吨,起飞推力为3900千牛。是当时最大的运载火箭。
“人造地球卫星1号”外形位球型,由壳体,卫星设备和天线组成。其中壳体外径为0.58米,由两个铝合金半球对接而成,使用橡胶密封圈保持气密,内部充有1.3个大气压的氮气。上半球壳体还加装了隔热层,下半层壳体则是热控制系统的辐射表面(科学有时候的确是把小孩子都能听懂的话变得鬼也听不懂,这个东西就是个散热器),最后还有4根长短在2.4—2.9米的鞭状天线。整个卫星重约83.6公斤。这个卫星运行在近地高度215千米,远地高度947千米的轨道上,轨道倾角65°,运行周期为96.2分钟的轨道上。所携带的设备主要是探测200-500Km高空处的大气密度,压力和磁场以及X射线。在运行了92天,绕地球1400圈后,与1958-1-4日坠入大气层烧毁。

http://imgphoto.21cn.com/albums/photos/7/8/5/7854998/1087248643.jpg
阿波罗飞船由土星5运载火箭发射的场景
阿波罗计划:阿波罗计划:1961.5---1972.12,在这11年的时间内,美国动用了255亿美元,动员了超过30万的各类技术人员所执行的太空计划。先后有6次12人登上月球。带回了288kg各种月球样本,进行了一千余项有关试验。是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科研计划
土星火箭: 土星5号运载火箭由冯.布劳恩领导研制,是一种3级液体火箭,一级推力为33.3兆牛,二级为450千牛,三级为892千牛。全高110余米,约40层楼高。直径10米,起飞质量为2840吨。能把100的有效负载送入地球轨道,将50吨的有效负载送上月球。是目前为止飞出地球的最重的物体。
详细的阿波罗计划,使用的设备,进行的过程我已在前一篇“航天时代”里做了详细地说明,在此不再复述。

http://imgphoto.21cn.com/albums/photos/7/8/5/7854998/1087248650.jpg
航天理论的奠基人——齐奥尔库夫斯基
齐奥尔库夫斯基:1857年出生于俄国梁赞州,父亲是个护林员,因此家境不太好。10岁时因为猩红热造成双耳失聪(图中他拿的就是当时的助听器了)。1873年只身来到莫斯科求学。但由于耳聋的问题被拒绝入校。可是他居然依靠在图书馆里自学,3年后竟然完成了大学理科的课程(是个牛人拿)求学期间对于空间飞行发生了兴趣,开始研究火箭飞行的课题。1883年(此时他是一名中学物理教师,研究全是在业余时间完成)发表《自由空间》,这篇论文指出可以利用反作用装置实现太空飞行,火箭可以在真空中工作,人能适应失重状态等等,基本覆盖了太空飞行的各个方面。还会有一幅火箭发动机的原理图。1891年从理论上研究了星际航行的问题。指出火箭是目前唯一的可行的工具。1893年发表了幻想小说《在月球上》。1895年出版了《关于地球和天空的幻想及万有引力的效应》一书,提出了发射人造卫星的设想,还给出了由自制的简陋的实验工具得出的相应数据。1898年发表了著名的《利用喷气装置研究宇宙空间》的经典论文,这篇论文第一次使用了数学工具对于太空飞行进行了可能性的论证。导出了火箭的基本方程,后来被称为齐奥尔库夫斯基方程,引出了火箭质量比这一关键概念(火箭自重和有效载荷之间的比值,比值约高自然火箭的经济性越好),提出了推进剂比冲的概念以及克服地球引力所需的最小速度——第一宇宙速度。这篇论文和随后的几篇论文一起奠定了航天学的理论基础(也就是说,航天不再是依靠经验,而是可以运用数学工具进行论证)。1935-9-19,78岁逝世。(没办法,他就是个理论研究者,除了这些论文长长的题目,我还真找不到其他的)

http://imgphoto.21cn.com/albums/photos/7/8/5/7854998/1087248658.jpg

人类第一枚现代火箭的发射 1936-3-16
戈德尔(1882-10-5——1945-8-10):现代火箭的开拓者。他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实干家。1908年开始转向利用火箭推力来进入宇宙的研究。1909年在仔细比较了液体火箭和固体火箭的能量和效率之后,指出只有液体燃料才能提供宇宙航行所需的能量,揭示了液体火箭的发展前景。1919年发表了奠基性的论文《到达极大高度的方法》,论述了火箭运动的数学原理和计算方法。1936-3-16日(就是这组镜头,千真万确,这组相当长的镜头和当时戈德尔拍摄的摄影一模一样),在沃德农场第一枚液氧/煤油火箭飞行试验获得了成功(这两种配料目前依然是液体火箭的基本燃料),这枚火箭高3.04米,用一台0.6米长的液体发动机和两个燃料舱组成。飞行了2.54秒,飞行距离56米,飞行高度是41英尺,合公制——12米!(当然,人类的第一步总是笨拙的)。1927-7-17日又发射了一枚气象火箭(也是第一枚欧),火箭上装有气压表,温度计和照相机。火箭使用降落伞回收。1932年由初步解决了使用陀螺仪进行火箭姿态控制的难题。到了1941年,他的火箭已经可以达到24km/s的速度,飞行高度也达到了914米。但此时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军方要求他研制固体火箭(作为军用,固体火箭向对于液体火箭有很大的优势,特别在于后勤和准备时间上,固体火箭的优势很大,军方要求他研制固体火箭的想法是可以理解的),但被他拒绝。因此被打入冷宫,研究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在科学界几乎没有了立足之地。在缴获了V-2火箭之后,美国人惊讶地发现V-2的基本设计和戈德尔当年试验的极为相似。这是,美国人开始重视这位本土的专家,但很不幸,戈德尔在45年8月10日因喉癌去世。
http://imgphoto.21cn.com/albums/photos/7/8/5/7854998/1087248669.jpg

V-2火箭
http://imgphoto.21cn.com/albums/photos/7/8/5/7854998/1087248830.jpg


V-2空袭下的伦敦
没有什么好多介绍,纳粹著名的武器,V-2火箭。V-2火箭可以说是目前所有火箭的直系祖先(当然,要是有人出于爱国心,用高升来替换也是可以的。毕竟我国传统的高升具有现代二级固体火箭的部分特征)。二战中它漫无目标的攻击方式让伦敦重新陷入慌乱(落点平均偏差达到2英里)。它的设计师就是冯.布劳恩。二战后定居美国,为美国的太空事业尽心尽力,著名的“土星”运载火箭的主设计师也是他。Planet-es中以他的名字来命名了那艘最强的飞船。

http://imgphoto.21cn.com/albums/photos/7/8/5/7854998/1087248689.jpg
第一位进入太空的生物——小狗“莱伊卡”
国籍:苏联 身高:不详 体重:未知 性别:F婚否:保密
1957-11-3日由第二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2号”带入宇宙。这次飞行主要是为了研究空间飞行对于生物体可能产生的影响。小狗被放置在一个称为“狗仓”的地方。里面还有各种探测身体反应的探头。不过这次发射很糟糕,由于某些设备的故障,舱内的温度上升到40℃。发射时巨大的噪声和剧烈的晃动也让这只没见过世面的小狗惊恐不安。直到在太空里转了几圈后小狗才平静下来,并能配合自动取食器进食。但在飞行的第七天,官方发表公告说:由于某些设备的故障,造成小狗乘坐的座舱无法回收。所以已经在太空中通过注射药剂人道处死了小狗。但不久就有小道消息流传,说当时苏联根本就没有飞船回收技术,也根本就没想回收那只可怜的小狗。这造成了美国爱狗人士的抗议。因此,苏联官方改口说小狗是在飞行第六天因为缺氧而死的。
但根据最近解密的文献看来,当时的苏联的确没有掌握飞船回收技术,飞船上也没有类似回收装置的设备。匆忙发射飞船只是为了在太空竞赛中压美国人一头。那只可怜的小狗在天空仅仅飞行了6圈(13小时)就因为舱内的高温脱水而死。
但不管如何,作为第一只进入太空的动物,小狗“莱伊卡”的的确确是一只名垂青史的狗。安息吧,小狗“莱伊卡”!
不过,为苏联太空飞行服务的动物下场都不好,“莱伊卡”之后还有两条狗在座舱返回大气层途中,和座舱一起被烧毁了(同一次事故)。另外,苏联宇航员的伤亡数字也大大高于美国。
http://imgphoto.21cn.com/albums/photos/7/8/5/7854998/1087248716.jpg

猩猩:“恩诺斯” 1961-1-31 水星2号
http://imgphoto.21cn.com/albums/photos/7/8/5/7854998/1087248700.jpg

水星2号
资料不是很多,只知道是美国人的第一批太空实验动物。1961年才由水星2,5号分别携带进入太空。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在苏联人之后近4年上天的两次动物飞行都获得了成功。两只猩猩都成功的再次脚踏大地,并且从此再没有飞行任务,在动物园中平安的渡过余生。目前“恩诺斯”是肯定不在了。水星系列飞船的是相当可靠的,全部12次飞行中只失败了一次,1961-5-7水星3-4号,将两名宇航员送入太空(不过是直上直下的飞行,也就是出了大气层后短时间内就返回,没有进行绕地球飞行。)美国人直到1962-2-20日才由水星6号载着宇航员格伦进入了地球轨道,飞行了4小时56分钟。

http://imgphoto.21cn.com/albums/photos/7/8/5/7854998/1087248727.jpg

“和平”轨道空间站(1986-2-20——2001-3-23)
苏联人在登月竞争中失败后,就开始将注意力放在太空中的人类长久立足点——轨道空间站的建设上。经过礼炮1-7号的洗礼,苏联人的空间站技术相当成熟。1986年,第三代空间站——“和平”上天。“和平号”已前的空间站都是单模块式的,和平采用了多模块式组合方式,即由多个功能舱段在空间中逐一交会,对接,像积木一样搭成。第一个上天的核心舱有6个对接口,可以通过这些舱口控制以后将要安装的各个功能舱。最后,“和平号”共连接了5个功能舱。“量子”1号仓用于天文物理观测;“量子”2号仓用于扩大实验设备,还包括提供出舱活动的准备;“晶体”舱用于研究空间加工工艺,检验新材料的加工技术和生物制品得生产技术,并装有遥感器和用于同航天飞机对接多用途对接设备;“光谱”舱用于对地遥感和生物医学实验。但此时原苏联成了俄罗斯,拜克努尔发射场则位于乌克兰。以至于当宇航员归来时,欢迎词变成了“欢迎来到乌克兰的土地”。资金的匮乏造成了最后一个功能舱,用于研究地球生态,材料学,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自然”舱拖了很久才上天。
但是大面积的电磁板相互重叠,降低了电压输出;大空中的微小的陨石,各种太空碎片的撞击让电磁板迅速老化,所以能源缺乏的问题一直困扰着空间站。同时,俄罗斯的国力不足造成天地间往返运输的能力不足;扩展舱室没有达到完全对称的结构使得用于姿态控制的额外动力使用过多更进一步的紧张了本已不多的后勤供应。超期服役让空间站故障频发,到了后期宇航员要将70%精力用于应付各种设备故障,使得空间站的工作效率越来越低。2000年底,和平号发生严重故障,又等不及发射载人飞船上去维修,2001年3月,载着人类美好期愿和祝福“和平号”进入大气层烧毁。

http://imgphoto.21cn.com/albums/photos/7/8/5/7854998/1087248786.jpg

国际空间站 (1993-??)
1993年由美,加,日,俄,巴西和11个欧洲空间局共同建造。原本预期于2007年完工,但“哥伦比亚”号的事故严重影响了如期完工的可能性。设计中的国际空间站包括一个主舱和6个实验舱,3个节点舱组成。总重500吨,最长处110米,轨道高度352Km,由于摩擦会降低高度,每90天讯要进行一次轨道提升。(以上数据来自nasa,和片中数据不同,存疑中)

http://imgphoto.21cn.com/albums/photos/7/8/5/7854998/1087248796.jpg
天空实验室
美国的太空计划总是跳跃式的。在登月竞赛上赢了之后,美国人发现苏联人迷上了轨道空间站,出于“苏联有的,我们也要有”的心理。1973年,一枚“土星”将“天空实验室”轨道空间站送入435Km的轨道。天空实验室由轨道舱,气闸舱,多用途对接舱,太阳望远镜和阿波罗飞船组成。最重要的轨道舱长14.66米,最大直径6.7米,充有1/3大气压的氮氧混合气体。温度保持在25℃。轨道舱两侧都有太阳能电池翼,能提供3.7Kw的电力。太阳望远镜主要用于观测太阳活动和拍摄太阳照片,岂能源由4片犹如风车般的太阳能电池帆板提供。不过很遗憾,发射中高速气流将轨道舱的防护罩和一个电池翼冲掉了(所以图中只剩下了孤零零的一块电池翼),剩下的一个被防护罩碎片缠住无法打开。丧失了防护罩的轨道舱的温度陡然升到了50℃。73-5-25日,3名宇航员乘坐飞船和轨道舱对接。他们用一顶遮阳伞挡住直射轨道舱的阳光,将温度降到27℃。然后扯开了缠住电池翼的碎片,打开了电池翼,终于使实验室开始正常运转。天空实验室前后接待了3批9名宇航员。最长的生活了84天(世界纪录在俄国人手中,男女都在,生活了三百余天和一百八十多天)。由于,该轨道舱并没有设计升轨用的推进器,不断下降轨道的实验室于1979-7-11日终结了自己。

http://imgphoto.21cn.com/albums/photos/7/8/5/7854998/1087248807.jpg东方飞船
苏联最早的载人飞船系列,也是世界第一个载人进入外太空的飞船。1961年4月12日,加加林乘坐它完成自己的太空英雄之旅。“东方”系列从1961年4月到63年6月共发射6艘,全部安全返回。该种飞船由球型的密封舱和圆柱形的仪器舱构成。约4.73吨。连运载火箭全场7.35米,只能载1人。但最初的发射几乎一败涂地。在后来公开的资料上记载着,在载人发射前的进行了7次不载人发射。其中的第一次(60-5-15)不但没有能够返回地球,反而被抛到了更高的轨道上。同年的另一次发射由于火箭的原因失败。8月19日的再一次发射总算成功,但带上天的2条狗中的一只在飞行到第四圈时严重呕吐(所以加加林上去转了一圈就下来了)。同年12月一次带着动物的返回舱返回失败。12月底的又一次发射还是因为火箭故障而失利。直到1961年3月的2次发射假人和动物都获得了成功,才确定下来使用真人进行“玩真的”。4月8日指定了加加林(加加林的前任在地面试验中严重烧伤而死),4天后成就了一名大熊猫。说实话,北极熊的确是蛮干。直到加加林上天,他们对于自己的飞船信心仍然不足。当发射总指挥向赫鲁晓夫报告飞船正平安返回大气层后,赫鲁晓夫的第一反应竟然是“他还活着吗?他在发信号吗?……”虽然这几次都“蛮”过去了,但当和美国人进行登月竞赛时,北极熊们一激动居然设计了一款最大直径在20米,装有32台一级火箭发动机的怪物出来(美国人最大的“土星”最大直径只有10米),当然结果就是运载火箭屡试屡败,亚种拖延了进程,最后鲜花让美国人捧去了。

http://imgphoto.21cn.com/albums/photos/7/8/5/7854998/1087248817.jpg
这也没什么好说的,大家肯定很熟。着陆之后,那个小阿急着发表了一通关于自己的脚丫子和人类的脚丫子之间的比较报告,在整个世界上臭美了一把1969.7.16 阿波罗11号发射,20日在月表着陆,在传回了“鹰已着陆”的信号后,2名兴奋的宇航员顾不得计划上的休息,提前5小时出舱,在月面上留下了第一个人类的足迹。在进行了一系列试验和科学仪器的安放工作后,在24日下午,11号成功在太平洋溅落。这一次飞行还带回了22kg的月岩标本。

http://imgphoto.21cn.com/albums/photos/7/8/5/7854998/1087248841.jpg

航天飞机 进取号
nasa给于航天飞机的内部称呼是——“轨道空间器”,很土吧?
1970年代,美国人着手开发新一代的更经济的太空飞行器。1975年,最初的“轨道器101”号正式和大众见面。官方原本的命名时“建设号”。但是大众狂热地要求使用当时很红的科幻剧——《星际航行》中的主角舰——“企业”来命名。(其实,enterprise也有进取的含义,可能他们真正的译名应该是“进取”才对,但此处仍然从俗)。最后福特总统一声令下,“企业”横空出世。这架为了进行实验,采集数据为主的原形航天飞机在做完全部测试后被封存。
随后的4架,架架都有来头。轨道器102,哥伦比亚(请默哀一下)是1792年第一个到哥伦比亚河口探险的帆船的名称(当然是白人人为的历史);103号 “发现”是1610年亨利.赫德森为了寻找太平洋-大西洋的西北航线所乘坐的船名;104号“亚特兰蒂斯”和099号“挑战者”也是因为绘制全球海图而留名的。
**************************************************
最后本来想再加入片头动画中出现的8枚运载火箭的资料。不过查找过程中发现全部都是美国人的。有点丧失代表性(看来日本人果然哈美哈得厉害,8枚火箭中连一个位置都没分给别人。)且不说我国的长征,居然把最早的运载火箭苏联的东方系列,巨大的运载火箭俄罗斯的能源,最安全的火箭“阿丽亚娜4型”等等都给放弃了。(不过,连他们自己的H-2也没上)倒是把美国人的家底从最早的红石到阿特拉斯,德尔塔,土星说了个遍。大家有兴趣就自己去nasa的网站找吧。
***************************************************
级别: 精灵王
注册时间:
2003-01-12
在线时间:
0小时
发帖:
2640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4-06-15
都是红XX~
不过还是顶一下~
同时作为喜欢Planet-ES和航天的人~


把个人对于一些老生常谈的问题的看法,在此罗列,以备不时复制粘贴~
1.据我所见所闻,日本人的确是个爱好和平,反对战争的民族.日本人爱好的是日本国内的和平,反对的是打人而又挨打的战争和不打人只挨打的战争.而对于打人而不挨打的战争却不见到怎么反对.于是我这样联想,日本人一旦获得正在努力争取的NMD,TMD,以及远程打击能力即打人而又不挨打的能力,日本会把现在遮遮掩掩的对台独的支持搬上台面;对于东海划界,钓鱼岛采取更加强硬的姿态;对于各种反华势力的援助交际更加频繁.

2.关于某些理性的菁英分子一直嗤之以鼻的抵制日货行为,我是这样认为的.其一关于抵制日货会造成失业,真是滑天下之大稽,难道就业机会只能由日本企业创造吗?你支持国货,不会创造就业机会吗?何况,日企放在中国的都是比较低端的工作,而民族企业就能够创造更多的高端岗位.其二,关于抵制日货会破坏中日关系,这个更加荒唐,一个中国人支持自己国家企业的产品,关其他国家什么事情,当然我所支持的行为全部是合法行为,不要老拿老鼠屎当汤喝,还怪汤不好喝.一个国家的人对于自己的民族,自己的国家,自己的产品总是抱着莫名的怀疑,才是最荒唐的,即便你如何的崇洋,我想一个正直的外国佬也不会从心底敬佩你的.

3.某些人谈到中日关系,必定会把双方老一辈领导人拿来说事,老喜欢说现在的年轻人不考虑大局,拜托,复习一下,70年代开始的中美日蜜月期到八十年代末就结束了,为啥,苏联解体了.当年只是因为有共同的敌人,才有蜜月,为了中美日的第二次蜜月,和平人士转投天文学吧,只要发现外星人入侵地球,想必全世界也必定能再次团结一致.

以上观点是一个处在大陆封建统治的愚民的~各位无论是在大陆的还是在海外的~如有不同意见~欢迎指教~我将尽量的装作谦虚的聆听教诲~
级别: 新手上路
注册时间:
2003-12-30
在线时间:
0小时
发帖:
279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04-06-15
赶快换一个相册吧!这可是好贴呀。

投出来的石头会掉到地上,这是理所当然的事。如果把石头朝地面的水平方向加速就会落到更远的地方,如果再予于施力加速,当这块石头的速度超越某一点就会朝地平线的彼方不停的继续落下,这就是人造卫星。不是将它发射出去,而是沿着地球的边缘把它投出去。只不过因为在有空气的地方无法加速到那么快所以必须将它射到更高的地点,要回到地面的时候只要降一点高度让它接触空气马上就会急剧减速掉回地面上,也就是说我们现在日夜埋头苦干完成的这个最新型的机械,想要让它上升的目的其实只是为了让它下降……并不是什么特别的设备,但是,我就是中意它的没什么特别的这一点。

——————《王力宇宙军~欧尼亚米斯之翼》
级别: 新手上路
注册时间:
2004-03-28
在线时间:
0小时
发帖:
312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04-06-15
对阿,换个相册把。。。。。。。。。。
Planet-ES可是好片啊。。。。。。。。。。。
级别: 圣骑士
注册时间:
2002-10-07
在线时间:
0小时
发帖:
1930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4-06-15
Planet-ES的OP我可是非常的喜欢,大气十足,又有历史的沧桑感。
人类啊,天生就是种向往着高空的动物吧……

一直在逃避着的东西,总有不得不去面对的时候…………
级别: 新手上路
注册时间:
2003-03-27
在线时间:
0小时
发帖:
138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4-06-15
引用
最初由 wondy 发布
Planet-ES的OP我可是非常的喜欢,大气十足,又有历史的沧桑感。
人类啊,天生就是种向往着高空的动物吧……

是啊是啊~
op我超喜欢的说~感觉非常棒~

级别: 新手上路
注册时间:
2003-04-14
在线时间:
0小时
发帖:
134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4-06-15
之前还有古文明航天史,有无人介绍啊?


级别: 侠客
注册时间:
2003-08-30
在线时间:
0小时
发帖:
646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04-06-15
一片红差,不过还是要顶一下

非常喜欢planet-es,很久没有看到这么严谨的科幻动画了,总觉得这部片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幸福是一只温暖的小狗...... 
级别: 新手上路
注册时间:
2004-01-17
在线时间:
0小时
发帖:
264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04-06-15
同样红差,同样来顶.
感觉planet-es是很久都没见到的片子,也是很久不会再有的片子.
刚好看此片是中国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后不久,感慨万千.

这一刻不得不服了我国博大精深的五千年文化
级别: 工作组
注册时间:
2002-10-08
在线时间:
0小时
发帖:
2724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04-06-15
可能换这里的像册会比21CN的好些?

http://photos.gznet.com/


真不错,花了不少时间去考证吧?希望这一系列能够做的越来越完善^o^

美国的军事轨道卫星是世界上最多的,能够实现最完善的GPS…哈美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我国不用说了很多实现GPS的功能都是采用租用,连苏联与美国比起来也还是数量少了太多。

仍然期待8枚运载火箭的资料加入。

It helps me remember...I need to remember.
Sometimes there's so much...beauty...in the world.
I feel like I can't take it...and my heart...is just going to...cave in.

级别: 侠客
注册时间:
2001-11-21
在线时间:
22小时
发帖:
449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04-06-16
人类就是向往天空吧,难道人类的祖先来之天空????^^
级别: 侠客
注册时间:
2003-04-22
在线时间:
1小时
发帖:
638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04-06-16
谢谢各位的支持,21cn最近加强了检查,上传的图片不能立即看到,所以很遗憾的除了一溜红叉叉。不过现在应该好了。
至于人类为什么从很早起就对于天空充满好奇,我想还是因为人类有着太强的欲望。希望自己能看到自己未曾看到的,做到自己原本不能做到的。这种欲望就是我们进步的动力,但也可能也是毁灭我们的理由。
深邃的天空是我们的理想,这篇文章只是微微反射了理想的闪光。
级别: 侠客
注册时间:
2003-05-09
在线时间:
0小时
发帖:
414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04-06-16
好文啊~~OP很喜欢~不过相较而言,音乐比较喜欢ED,可能是心境问题吧~
虽然还是红叉,不过没所谓啦,可能是网络限制而已……
Planet ES非常喜欢,但是人气似乎稍逊于同期作品(其实我也不太确定是不是这样,感觉而已~),不过不要紧啦,慢慢还是会继续有人发现它、重视它的~漫画还在连吧?希望早点看到单行本4^ ^动画的成功很大程度归功于漫画的优秀啊~
ps. 请问系列贴之一在哪里?当时错过了,罪过罪过~~

欢迎来踩:
Jean's Refuge
级别: 新手上路
注册时间:
2004-05-19
在线时间:
0小时
发帖:
135
只看该作者 13楼 发表于: 2004-06-16
这些好像都出现在planet-es的片头动画中了吧
级别: 新手上路
注册时间:
2004-03-29
在线时间:
0小时
发帖:
58
只看该作者 14楼 发表于: 2004-06-16
我很喜欢ed的歌还有最后出现的插曲
可是直到现在才只看到24。不知道后两集出了没有
快速回复

限15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