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贴自mov8的flyerzeng的文章
大家看看自己混的国语5.1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吧!还有脸拿来吹牛蒙人?去你大爷!
先看第一篇关于国语DD5.1的:
揭穿全美所谓的国语杜比5.1的真面目
QM的DD5.1是假的……假的真不了……
你知道这个所谓的DD5.1是怎么做的么?很简单,用原版俄语的DD5.1的声轨,然后抑制中置上的俄语对白,然后将VCD的国语配音用杜比逻辑定向(模拟杜比环绕立体声)分离声轨,然后只提取中置上的声音,再将中置上的声音贴到前面那个抑制了中置声道的俄语DD5.1里面去……这样听起来很像那么回事了,即使中置上的国语有任何的问题,但是其他四组的声道可以盖住国语对白中的杂讯,所以听起来好像“纯净”起来了,但是你如果关闭其他四组声道,就听那条中置,里面的玩意和别家没半点区别的。
但是这么做可能听着国语没什么大动静,但是问题却出来了,如果人声不是出在中置上的,那这种做法就暴露出大问题了,你会听到其他的声道上出来的是原声声轨的。
这个QM的战争与和平的垃圾之处就在这里,在一开始就暴露出来了,当邦达丘克在沙龙里徘徊的时候,其实上译的原声这里周围都是说中文的,但是QM这里就只有中置出主要对白,而周围的声音都是俄语的,而且整个QM的战争与和平都是这种问题,国语的对白很明显的就像张纸贴到正片之中去的,和周围的声场完全不搭界,可以说在声音关系上是混乱不堪的,而且QM所用的国语配音是PAL制的VCD转的,中置上还残留很多背景声音,而这些声音的调性都和原始的NTSC制的声调不同,这样的东西竟然能发烧,偶服了诸位发烧友了……如果这就是所谓纯净水般的国语配音,我宁愿一辈子别丢这种人,去听这种国语DD5.1!
战争与和平在国内就根本没出过DD5.1的任何中文配音,就像MATRIX没出过DTS一样,一出来就肯定烂也肯定会被通缉的……
实际上绝大多数的译制老片都不可能有什么非常所谓“纯净”的录音存在,这是一个国家电影档案管理水准的问题,因此任何这类译制影片的配音都不具备什么发烧的资格。做D版的连怎么把原版搞得没毛病的事情都还没解决,却跑去搞什么国语DD5.1,这完全是本末倒置的事情,钱没少花,事情却根本办得没任何价值,不通缉这种垃圾货色已经是很给面子了,却偏偏跳出几位连DD5.1都分不清的人在那里摇旗呐喊……找也该找几个有说服力的人来摇嘛……
正想说这个。释疑啊 (likingDVD)
如果人声不是出在中置上的,那这种做法就暴露出大问题了,你会听到其他的声道上出来的是原声声轨的。
F的观点我绝对同意。(boxtop)
因为ROM坏了,所以没办法用Sonic Foundy Soft Encode来分析QM的国语了,有兴趣的人可以一试。
我没拿到全美的《战争与和平》时就猜到QM所谓花大价钱重新混音的说法纯属放屁,随便一个软件,比如Sonic Foundy Soft Encode就可以把俄语5.1的AC-3文件,解成6声道的PCM-wav,然后,把VCD国语做成单声道WAV,替换掉俄语5.1的中置声道即可,再重行编码,就成了中文5.1了。
我对QM没有偏见,但看不惯她以此为噱头涨价。她4D5的《战争与和平》 比盒装的JF还要贵不少,实际上因为声音灌水了,所以画面更差了。
其实把俄语5.1和国语5.1解开,每个声道单独都对比一下曲线图就可以了。真伪立判,谁愿意试一下。
再看一篇关于国语DTS的:
以前谈到过QM制作的所谓“译制精典”这一系列的假DD5.1和假DTS的国语配音是通过替换声轨而得来的,事实也是如此,例如《战争与和平》在中国就只有MONO的声源存在,《风语者》在国内也只有普通立体声声源存在,而《拯救大兵瑞恩》和《猫鼠游戏》也只有来自D版胶转磁或者D版DVD(如HL)上的模拟立体声声源存在,因此很简单地说,这些DD和DTS编码的国语配音个个都不是像正版音像产品的声音来源,是来自原始的胶片光学或光盘声轨的,也就是说根本不是经过数码在原始声轨上的采样而得来的真正的DD或DTS数码声源了。从属性来讲,QM的这些国语声轨和当年臭名昭著的得利的假DTS声轨性质是没啥区别的,得利的假DTS只不过是使用了模拟DTS压缩设备,在原版DVD的DD声轨上采样并经过DTS编码而完成,虽然它的确是符合DTS标准的DTS声轨,但是DTS并非是质量体系,而是编码系统,因此即使它是DTS的编码,但并非是在原始声源上的采样,因此根本没有DTS的数据密度和真正属性,所以被视为是假的DTS。全美的国语则比得利的这种一杆子到底的假DTS更加具备隐蔽性,但是它的制作原理却依旧是不符合真正的DD和DTS对原始声源的采样,也同样是在低级别声源上的编码,因此即使它得出的数据是以DD和DTS的数据存在的,但并不具备真正DD和DTS应该具备的数据密度,因此还是十足的假。
那么QM的所谓译制经典中这些假的DTS和DD5.1是怎么做出来的呢?其实上次我已经说过,其中的核心部分,国语配音实际QM就只通过替换了原始英文或者其他语言的DTS或DD5.1上的一路中置即完成了,这种替换其实在声场逻辑上是可笑的,因为一部影片所出现的对话声源其实并非只固定集中在中置一路声轨的。那么有人会说,我解开了这个QM声轨,但看到的数据波形却不支持你这样的观点啊,因为这条国语的波形和英语或者其他语的原始DD5.1的声轨波形有区别啊?这样的状况是更加复合重新混音录制的属性啊?其实不然,这可以往DVD中新添声轨的工艺流程中得到答案,其实如果它要是真的重新混音,我倒是真的会钦佩QM的专业精神和脑子又水的程度,但事实上拟合国语一路中置声轨与其他DD声轨一点不难:其实DD声轨不是条可以随意抻拉的声音信号,要重新拟合它并把它重新对到DVD中使其与原声同步,是需要对每组声音进行重新编辑的,那么怎么来编辑DD声轨呢?以前最原始和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将声轨模拟输出到多分轨的调音台或者非线性的编辑系统中,这样可以得到一个重新编码的新的声轨,但它的数据格式不是DD的,是模拟声音信号,是可以随意编辑再组合及拉抻的。不过这种做法现在比较少人用,尤其是做D版的,搞这么大的阵仗不仅成本很大,而且风险很大,得到的东西的质量还是不如原始的DD,简单的办法在电脑上即可完成,虽然得到的东西的质量也照样是不如原始DD的(说白了,只要是重新制作的DD和DTS都是假货色),但成本上的投入及外在风险却小很多。那么在电脑上完成国语一路中置与其他4.1路原始DD的组合呢?首先,买一个2000块左右的支持DD5.1多路分轨的声卡,将原始的DD5.1AC3声轨一个个分离成独立的声轨,然后将其转成WAV文件(这是第一次转换数据格式对原始声音造成重大衰减),为什么要转成WAV文件呢?因为这个数据模式的声音信号可以像非编上的声轨一样任意编辑。再将录制好的国语配音的中置一路的WAV声轨与其他的声轨同步(这是个手动过程,很花时间,所以QM制作这个声轨耗时都很久,出得也很慢)。完成六路的WAV文件后,再直接将这个WAV文件重新转成DD5.1AC3的文件格式(这是第二次转换数据格式,而且已经在前一次衰减的基础上再次对声轨进行编码,这样的声轨早已不是原始DD的数据采样水准了),然后贴进DVD中同步即可。
通过这个制作流程就可以看出,其实无论是采用成本更高的传统多轨重新混音模式还是投入低廉的计算机多轨重新混音模式,都是对原始DD或DTS的数据的一次再编辑过程,都会重新对DD和DTS进行编码,而且其中还存在最少两次的严重损害原始声音数据的必须过程。和原始的数字声音信号之间已经没有数据对数据这样的关联,这样的声轨不仅毫无任何HIVI级别的意义,而且还破坏了正确的声场关系,它实质上不过是模拟假混音声轨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当然这也同时回答了为何像QM的假国语DD5.1声轨的波形在重新贴入DVD后会和其他原始声轨有所不同的原因,因为它们都是经过有损级别的重新编码的。
其实作为任何从非胶片光学或光盘声轨上进行采样的重拟合DD和DTS声轨都不具备任何发烧的价值,就和我以前一直说的那样,它存在于DVD中,只不过是DVD能搭载多声轨特性的一种深开发和应用,是一种备用性质的功能,并不能真正提升和改变介质的属性,任何宣传上的夸大其词的鼓噪也无法改变它的虚假本质。而且倘若由于它的出现不仅将其从属的配角地位上升到了主角的层次,进而侵害了介质基本属性本身的话,那这种介质就应当首当其冲地被唾弃和抨击,就像QM的所谓DTS国语的《拯救大兵瑞恩》,这条所谓的DTS国语由于肯定会突破原始介质的容量,因此也肯定会损害节目的本身,例如为了置入这条所谓的DTS,要么就得扔掉其他的影片声轨,要么牺牲原版中携带的花絮内容,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是真正的喧宾夺主,也是毫无疑问要被通缉和唾弃的对象。
PS.假DD5.1的来历
其实全美并非是假DD5.1和假DTS国语声轨的始作俑者,只不过是全美把这种假的国语DD5.1在作为一种商品诉求而在进行大规模的宣传推广而迷惑了很多人。其实这种利用电脑制作的假DD5.1国语在半年前就已经在市面上大量存在了,最早规模使用这种方式是一家名为“超标准”的垃圾牌号的D9,只不过是半年前的是非观念不像现在这样被金钱所操纵和扭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