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漫奥义——组合想象
一、漫画的奥义
这里所说的漫画是一种广义上的漫画,但主体还是那遭受谴责与非难的,日式漫画。
这一类的漫画是一种特殊的文体。
它不是小说,可是它拥有小说最引以为傲的情节;
它不是诗歌,但它的画面却创造了让人叹息的诗意;
它不是戏剧,可直截了当的对白却的确将矛盾的冲突凸显。
虽然它是由大量的画面与少许的文字组合而成,可是它却融汇了人类最丰富的想象力作为后盾和前瞻。
想象,它是作者的后盾,是读者的前瞻。
然而只看到大量画面和少许文字的是不懂漫画的人,真正爱漫画的人是能够看到漫画的丰富和内涵的。
漫画和动画是有区别的,动画是漫画的线条流动化,而漫画尽管已经画出风的感觉,却还是需要人的想象去创造流动感。
漫画不是欣赏性画卷,字也不是放着好看的片言只语。
漫画是要将作者的思想感情,将人物的性格,将故事的脉络全部展现的一个载体,它要让人物形象与性格从头到尾都保持一致,不能让人看了就糊涂了,即使是人物用不同角度来表现也必须让人有一样的感觉。
而文字则是将画面串联起来的链子。
文字的组织是使故事的发展显得合情合理。
那些只看到暴力与爱情的人就是看了画面的想当然,忽略了文字的作用,漫画的想象就是要将画面与文字联合起来一起进行的综合体,一旦将它们单一起来,就不是漫画了,而且也会显得单薄。
虽然大部分漫画不是彩画,但是我们依然可以觉察到其中的色彩,因为人的想象力中有一种叫做组合想象,它可以将人生活中的实体空间与这虚拟空间嫁接在一起。
当作者能用组合想象去创作,而读者也能运用组合想象进行欣赏,那么漫画这种载体就会释放出特别的光芒。
所以我觉得漫画的奥义就是“组合想象”。
二、组合想象
张闳说“感官的萎缩,语文的衰退,心志的荒芜,创造力的丧失,日渐成为汉语文字协作的真实面貌。”这日渐衰退的真实面貌就是对语言灵魂的索求,是人类审美观的变异。
当王国维先生将那意蕴悠久的已经定位于“古雅”的美学范畴时,人类渐渐开始学会泛滥使用,当语言渐渐被淘空的时候,也就是人的想象被淘空的时候,归根结底,是文学中的权力的导向带来的文学局限性,使得想象的空间变得瘦小薄弱,就好象是被捆仙绳绑住了一样。
这也是为什么中国自己的漫画曾有的经典和感动都变成了不知所谓和莫名其妙,甚至错漏百出。。
因为审美观开始变异,观众群的审美观已经被更为广阔的空间吸引,而制作者的审美观却大多只停留在所谓的“模仿”“古雅”的层面上。这一点已经让真正的“古雅”变成了浮华,虚有其表的审美又怎能有所建树呢?
当一个人只会模仿局域内的事物时,只陶醉于自身曾有过的妙境时,就会忽略想象的作用,更不会获得组合想象这个看不到排列组合尽头的想象空间。
组合想象是一个极为宽广的范畴,它可以将一个极其细致的点,扩大到无限大的范围,而这个无限大 范围可以将看上去相类似的组合变成一种全新的感受,因为组合想象之后还能进行想象成分的选择,就好象面包如果进行四、六分之后变成三文治的话就会更加美味,可以创造出全新的作品。
三、拿来主义中的组合想象
鲁迅先生提出的拿来主义是一个真正的里程碑。
所谓拿来主义就是指有选择地吸取精华。
为什么要有选择?就是因为文化间的差异,如果不能正确理解这种差异就会导致误差,正所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结果就会形成不太融合的结果。
对于拿来主义,我们确实也在做,而且也正努力地把它做好,然而对于拿来主义的精髓却还没有真正理解。拿来主义需要的是人在理解拿来之物时进行再创造,也就是创造出结合了自己文化色彩的作品。
在对待外国文学作品的时候,翻译的作品往往都透露出最独特的风采,在引进外国大片的时候,也总是能在准确而精心地让观众理解,美国片、日剧、韩剧,我们都能有一种成熟的欣赏,这是因为在引进的时候人的思想所设置的定位是准确的,因为他们能够同时加上观众的水平的筹码。
然而遗憾的是,在对待动漫的时候,思想被一种历来已久的狭隘的年龄观所禁锢。当年黑猫警长和葫芦兄弟的时代,作品的独创性将时代的特色展露无遗,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观众的需求变了,动画的含义变了,关注动画的年龄段变了,对待动画如果再用那种时代静止的态度,那么必将遭到反噬。
现在对待动漫的年龄层正普遍上升,过多的处于成长期的说不成熟却已有思想的,所成熟却又有些孩子气的年轻人,越来越着迷于此,如果没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引导的话,那么动漫终究会成为一个消遣的对象,而正确的引导方法就得有正确的态度对待,如果只是将他们当作毒品一样,那么只会导致创作者观念的疏忽。
如今国内的动漫大多只处于把对象设置为幼儿园到小学的阶段,所以作品往往也比较孩子气,即使是添加了不少学问和情感,但始终还是比较小家碧玉。
然而即使是儿童文学也是有强烈的文化气息,而且儿童文学并不仅仅只是面对儿童的。
好象动漫这种带有视觉和听觉效果的作品,如果不利用起来做一个好的引导的话,实在是有点浪费啊。
那么,既然目前国内的动漫业还处于颠簸期,那不妨引进一些不错的外国作品,迪斯尼的,还有日本的。其中都不乏精彩的也有深刻内涵的作品,就看引进的时候是否将这种内涵用我们自己的语言引发出来。这对于现在的制作者来说也是比较薄弱的一块。
事实上,正是因为太过忽视动漫所带来的效果,也太过忽视观众年龄层的变化,更忽视了时代所带来的欣赏角度和水平的变化,所以在进行再创造的时候往往就会缩小内涵,明明是有深度的,却变成了小孩子玩笑吵闹的样子,这就容易造成一种浮夸,让人觉得不伦不类。
而比较而言,日本这个动漫大国之所以能将动漫业发挥地如此出色,除了本国的国情之外,还有很大的因素就是运用拿来主义,并加以组合想象。
比如《西游记》《封神演义》《三国演义》《神雕侠侣》,同一个故事甚至能衍生出不同的格局,其实有时候仅仅只是人物相似,而相关的内容都有另一番发展,就好象《西游记》就衍生出三个不同的故事,其中就有从人设到剧情到音乐都有全方位改变的《最游记》,恩,《龙珠》只能说是一个支线引申罢了,而《封神演义》能将类似的故事创造出全新的世界观,将人物塑造出全新的界面,这就是组合想象的功劳了。更不用说《三国演义》所带来的花色极多的各种各样的传说。而《神雕侠侣》可以说是基本上最尊重原著的动画了,不过反而让人感觉不到真正的味道,个人觉得从作品本身来讲,金庸先生的笔触已经将作品本身所带来的不论是世界观还是爱情观都写地非常到位,而这都是建立在自己的民族文化基础上的,那么当故事本身被运用之后,在国家与国家的文化不可避免地存在差异的时候,没有组合想象将文化与“拿来主义”融合,就会让作品的生命力降低,这也是让我觉得日本的《神雕侠侣》有一种生硬的感觉。
所以,我在想,当鲁迅先生提出拿来主义的时候,当先生指点人们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时候,就已经在隐约中告诉我们要进行组合这一点。
文化确实没有国界,但是文化还是有它的民族性,这民族性就和国家的国情,风俗以及习惯缠绕在一起,所以不管是建立属于自己的文化,还是“拿来”另一种文化,都是需要体现自己的根源的,而对待引进的文化更需要认真对待。重视程度往往就能体现在能不能把属于自己的文化层面引发出来这一点上。
动漫也好,文化也好,都不是形式主义上的文化认知,而是一种精神上的回归。
已发表于《新漫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