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般来说,像笔者这种自我意识甚强的人,周边的影响及舆论范围是很难干涉到自身的判断的。尤其对于“Fans”这种类型的人来说,“自身口味”即使不是一切,也拥有足以匹敌一切乃至推翻一切的价值。“逆天者”这种type的存在无非是Fans此种性质的表现罢了。从这一点上来说,逆天者们其实更具备Fans所具有的特征。虽然公众舆论往往倾向于鄙视他们,不屑将逆天者们列入自己所属的行列,但这只是个误导。Fans的评判标准从来就不是道德崇高,例如足球流氓。卫道者声称他们不配当球迷,但这没有什么配不配的,他们就是球迷。更何况我们根本无从肯定那些非逆天者,内心中就真没有一个隐藏的反骨仔、一个悖逆者、一个只欠缺了那么一点点勇气的异教徒——至少本人对身边的诸位同好就保持相当程度的怀疑,不过当然查无实据。
所以,我想说的是,舆论以前从未能够影响到我们——如果影响到了,只说明这人是伪Fans——今后也不会对我们产生一丝一毫的动摇。一个Fans即使行动上没有表现得固执己见,至少在内心中始终拥有某种坚持,一种类似信仰般不可动摇的执念。因此,对于那些异口同声的欢呼赞颂或者大肆抨击,我从来都是持怀疑态度的。对于赞颂的,我的第一个念头是:“没可能这么完美吧。”对于批判的,我则会浮现出“真那么一钱不值么”。总之,这就是所谓对待舆论的逆反心理。这种反向心理的影响之深刻,有时甚至会歪曲自己所见之物的真相。
另外还得提一句,那就是一般来说,当一样东西开始被广泛讨论的时候,基本上我已经看过并得到一个初步印象了(新番当然除外,还没出炉就谈得热火朝天的比比皆是)。当然这个“看过”带有不少水分,逐字逐句是看过,匆匆一扫也是看过。所以,当某一样东西开始产生广泛影响并形成舆论,便免不了触及我那态度不甚认真的初体验而得来的印象了。说“态度不甚认真”,是因为本人风格随性之至。一部作品,只要有一个小处触犯了我,即便它其余地方再再上等,也是有可能被弃之一边罔顾的——当然这只是初期不知人间疾苦的做法。等到你因为缺粮而开始诅咒作者的拖稿、充水、告病、阑尾乃至太监的时候,这种态度会很自然地消逝,其反省的深刻程度,足以让人误以为它从未存在于你身上过。而当我的初印象被舆论所勾起的时候,倘若我自身的印象和舆论同步,那么自然no problem,万事OK。然而一旦有差甚至截然相反,便不免涌起义愤来了:
“切!哪有你们说的那么xxxx?”
如果是恶感,那么不仅对其憎恶度有增无减,甚至会刻意地疏远它。这种疏远倒也有好处,那就是能避免周围潮流所带来的虚热。所以本人看虫师的时间,已经是热潮过了很久之后了——也就是说,第一次接触虫师给我的印象并不好。
(一)第一次接触它是漫画。
而被它打动的则是动画。
这么说也许会引起部分人的不屑,尤其是推崇“原作最高”的主义者们。然而正如他们信奉“原作本位”主义一样,在下也信奉两个主义:一是要看有震撼性的作品;另一个则恰恰和“原作本位”相反:看到一部好动画,则不必再找寻相关漫画或周边,愈好的动画则愈不必乃至必须避免它的漫画。除此以外还有诸如不看剧场版和短篇等等怪癖。第一个原则是口味问题,是
不容置疑的。至于第二个原则,其实是我抱有如此观点:动画有可能做得比漫画佳作更高(比如蜂蜜),而漫画则很难超过动画佳作(当然并非绝对,例如Berserk)。因为动画具备许多漫画无法拥有的手段,例如音乐。
所以我不怎么被漫画煞到是很容易理解的:有人用“朴实”两个字来形容漫画,而我喜欢朴实的文字,却钟情华丽的画面。
虫师的动画,因其优美的山水风光和充满诗意的气质吸引了我。
描述这份诗意似乎是件不必要的事。浓郁欲滴的翠绿,烟云缭绕的青峰,清澈纯洁的流水,还有如水般气质的女儿们。只需看过虫师的人,是不会否认这一点的。再加上音乐是如此恰到好处地悠扬灵动,处处留声,处处动情,更增添了一份仙气。这种效果,足以用“令人忘俗”这四个字来表达了。
这份诗意贯穿动画始终,保持得很好,又不会使人厌烦。这一点归功于剧情的别致。因为情调这种东西,只能算调味剂,是不能当饭吃的。好比如Noir,貌似意味深长,但并没有讲出多少东西。剧情是否有厚度才是根本。倘若没有厚度,纵使音乐再悠扬再婉约,也只能得到一时的震撼和肤浅的感动,不能直达内心深处,看透后只会感觉空洞。优美淡雅的诗意加上颇富寓意的剧情,便构成了虫师这幅通灵的画卷。
(二)然而真要追究虫师剧情的“深刻内涵”,不免又成了个问题。
因为像这样带着“哲理”气息的作品,总不免有些朦朦胧胧的,不会表现得很直白。这种手段是从圣人到江湖骗子都擅用的,能够使肤浅变深刻、使深刻更深刻的灵丹妙药。比如那句著名的“生存还是毁灭”,我就一直没搞懂它是什么意思。但奇妙的是我却懂得该怎么使用它,什么时候用,在何处用。佛曰:“不可说。”老子曰:“道可道,非常道。”大抵都是如此。碰上一个凡事认真死钻牛角尖的人,妄图给这些故事一个清晰明理的阐述,不免就会陷入彀中而不得解脱。这时候就有“当头棒喝”,就是一棒子把他脑袋敲迷糊了。脑子朦胧了,也就懂得了那种朦朦胧胧的状态。
与其说:“不可说。”倒不如说:“不可解。”
在相关学科(数学、信息学、模式识别等)中,DATA在传输和处理的前与后,经常无法保持其数据的完整不变,而会因种种缘故(噪声等)带来一定的损耗或是变动。有一个专门的名词用来表示这种情况:Variation。同样地,当《虫师》将想要表达的东西传达给我们时,也会有某种variation存在。所以我们每个人的感悟都是有偏差的,各不相同。在模式识别里,variation同时也用来表示代表同一个身份的DATA的变化。例如同一个人的脸,笑和哭的时候是不同的,但哭脸和笑脸都代表同一个人。
每一个人心目中的虫师各不相同,但都代表着这部虫师。所以我不会傻到对虫师求解——有标准答案吗?
不过正如我上面举的例子,哭脸和笑脸都还能看出是同一个人,不会变得面目全非让人辨认不出来。这里面自然就有些始终如一的东西。所以,虫师也有,虽然variation存在。
所以我还是可以求解,不过是模糊求解:
自然的奇妙、
生命的神秘、
人的情感与执著、
以及生活。
很朦胧是吧?
我可不会说得更白了。
(三)不过人总有涌起一股冲动想干傻事的时候,干不干得出来取决于各人性格,想干的时候肯定有的。逆天者们就是把想干的傻事干出来了而已。因为是傻事,所以会招人嘲笑。而我此时也正在做着我心目中的傻事:想要好好梳理一下虫师中的哲理和情感问题,尤其是后者。因为,虽然我们从小就受着讲大道理的熏陶,经历至今,不会不明白情感才是一切文学艺术永恒的主题。
比如那个梦的故事,它想表达的究竟是什么呢?显然这是个悲剧,然而却很难归咎于什么人头上。也许因为事先没有预知到洪水而冷言冷语的村民们态度有问题,但作出抉择的却是主人公自己。
对了,抉择,也许这个词能够比较好地表达这种情形。
这个主题并不罕见,例如猎人测试里“母亲和女友应该救哪一个”的提问;FATE里卫宫先生说的:“拯救某些人,就意味着放弃另外的一些人”;同是虫师的单元故事里,种不种那颗光酒之种,这是个问题。
连答案也不尽相同。做梦人做出了抉择,结果陷入了孤独的不幸。播种者做出了抉择,却得以得见光明的未来。显然,这个主题太深刻,牵涉到生与死、人的命运与一生,以至于无法给出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不要被那些爱与勇气的故事欺骗!那里面虽然有给出解答,但那只是一种安慰,一种鼓励,不负任何责任!
这时候就该高唱:“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了——我说过,我懂得这句话该怎么用。无论何时抉择都取决于你自己,是进还是退,是取还是舍,是生存还是毁灭。这个主题包含了太多内容,太多复杂的言语,以至于我们只能用它本身来作一个关键词,来表达此一故事以及更多类似的故事的涵义。
关键词:
抉择我们无法阐述这些故事,不可能用公式和逻辑推导条条理析,把它们所蕴含的主题挖掘出来。因为它们代表生活本身,而生活本身是如此复杂,以至于千百年来无尽的文学艺术哲学宗教作品都道不尽它的奥妙。只能用浓缩的关键词把它们表示出来。例如笔之海,就可以浓缩为一个词:
命运。美夕的命运注定她要成为监视者战斗;卫宫的命运注定他必定要参加圣杯战争;而同样地,淡幽出生时出现于她身上的墨迹,就注定了她会成为笔记者,在幽静的书斋内默默书写那一个个或惊心、或有趣、或恐怖、或离奇的故事。我们看到他们的命运,感受到那一份沉重,以至于无法找到合适的言语,来道尽我们的感触。所以我们只能用“命运”本身来描述命运,这些关键词有一种深刻的魄力,只需要提到它们,就足以让人们知道在讲什么,有些什么,是什么在打动我们的心境。
说到这里,你们也许明白了:我并不是在说虫师,我只是在说一些我自己的感想而已。
引用
好吧,原本以为抉择和命运这两个词不需要详细解释,现在看来倒的确是我的失误了。
首先说比较容易解释一点的“命运”吧:
我除了笔之海外,还列举了fate,以及吸血姬的例子。它们三个的共同点是什么?
1 都背负着沉重的命运
2 都坚强地承担起各自的命运
那么,笔之海这个故事,仅仅就是想赞淡幽的坚强吗?我不觉得这么简单。
“命运”这种东西,是不以人的意志力为转移的,一件“没有办法的事情”。
任你怎么英明神武,也可能不知哪一天就被街角飞出来的汽车撞死。换句话说,人是没办法以意志力为转移来规避不可测大祸或者获得大幸的——这就是生活的这一面。
生活的这一面以及怎样对待生活的这一面,就是笔之海的两个涵义。别人怎么想我不知道,但我看到这篇故事,并不能单单赞美淡幽的坚强,而同时不得不感叹命运的无情。当“生活的这一面”发展到极至,也就成了宿命——也就是你所说到的clamp惯用的手法。而吸血姬则是将“命运”两个字诠释到极至的作品。
同时在笔之海的最后,那段画龙点睛的对话,表达了一种希望。
所以我只用“命运”来概括这种复杂的心情。对命运的感叹、对命运的反抗、对命运的渴望……命运永远是一个令人心动的关键词。
这个解释你可满意?
至于抉择,一开始我说:“处于命运关头的选择”——其实这个定义是错的,我那时自己也被弄混淆了。
应该说:对自己来说生命历程中重要的选择——大概比较合适。
在爱与勇气的少年漫画里,不时会有类似这样的情景,也就是主人公所在团队面临着选择——或是因为有人被抓,或是因为村民受欺压等等——是与邪恶但强大的敌人作战,还是回避?
答案毫无例外只有一个,因为是爱与勇气。况且主角不死定律是不变的法则。
但现实当然不会如此简单,或者说是截然不同的。人们面临的是两难,不可能有标准答案。那个种子的故事,前半部分尤其明显地表示了出来。
牺牲一个人拯救一群人,这个选择该不该做?
——这个命题,具备着深刻的涵义以及现实背景,在无数个历史背景里难倒了无数人。
所以我这个抉择,其实还是简略的说法,完整的说法应该是:注定有所牺牲的两难抉择
牺牲哪一边?
就好像卫宫说的,救一些人就舍弃另一些人。就好像HxH的问题,母亲与情人救哪一个?
——当然无解。不可能有解。
所以要打开僵局,就必须另找一条路。HXH的答案是沉默地回避。至于虫师里,银古提出了第三条路。
僵局打破了。所有人舒了一口气。于是人人津津乐道于人性的光辉,兴高采烈银古的通情达理。一开始那艰难的两难抉择的沉重,不知道被抛到哪里去了。
“你不说没人会知道”——多潇洒。
但我笑了:多天真。
这只是个设定问题。只不过是作者的强行设定,才使得有了个皆大欢喜的解决方法。这不过是设定问题罢了。
你能在现实中,改变一下你人生的设定吗?
虫师为什么要这么设定很容易理解。它允许并且发挥一点点的沉重与悲伤,但绝不愿将这份情绪变得深重。
这是它的优点,但也可以说是它的局限。
所以作者的巧妙设定之下,方法找到了。
但那个两难问题还是存在。过去存在,现在存在,将来依然存在。只要人们仍存,它就会一直存在并时时刻刻疑问人们的心灵。
后记写这篇文章的本意其实并不是为了分析虫师,而是直接地将自己看虫师中得到的一点感想抒发出来。同时,挑出来的“抉择”与“命运”两个主题也并非用来代表虫师的;它们本来就只是虫师里面的两三个故事里的内容,其中的“抉择”甚至还不足以代表那两个故事。稻种的故事里不仅有着抉择,也有着人的温情与洒脱。光与暗在这个故事里是共存的。银古的那句“你不说谁也不知道”,体现出了在残酷的自然压迫之下仍生存的人的乐观与自由,“温情和洒脱”。在文的附注里我不自主地嘲笑了它,但这其实应该是个亮点,精彩之处的。
之所以说这两个词,是因为它们对我来说印象较深刻罢了。
所以原文中还是存在一个错误的:我并没能做到梳理虫师,我只是挑出了虫师这片海滩上,一两块小小的鹅卵石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