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里,韩寒跟一大票作家就“80后”问题吵的不可开交,以白烨为喉舌的一票作家发出了“‘80后’只是‘票友’写作”的论调,摘录如下:
>从文学的角度来看,“80后”写作从整体上说还不是文学写作,充其量只能算是文学的“票友”写作。所谓“票友”是个借用词,用来说明“80后”这批写手实际上不能看作真正的作家,而主要是文学创作的爱好者。
韩寒的回答是“蛋,就是这么扯的”。
就我本人来说,也算是80后,而且韩寒写三重门的时候,的确也“追星”了一把,觉得他把自己想写不敢写的东西写了出来。至于之后的写东西,虽然不怎么喜欢,但也不怎么讨厌。“韩白论战”不是我们的主题,相关言论请自行参考网络。
我关心的是,为什么韩寒一伙“80后”会有机会火?为什么“凉宫”一类的小说会如此深受欢迎?
《凉宫春日的忧郁》的小说(很遗憾,我只能看中文版,学识有限)从所谓艺术价值来说,并没有太多可取之处。铺垫啊悬念啊,都只是中规中举,并没有特别让人眼前一亮的“包袱”;但是这个架空时空的构思,还有性格鲜明与众不同的主角设定才是这部小说的过人之处。且不说背景设定,单是阿虚的碎碎念已经颇有星爷无厘头的风范了,更不说京都在动画版制作中加入的各种广告(穿插柯南的drama,阿虚模仿古田任三郎等等)。搞笑的风格,吸引人的舞台,还有平时接触不到的各种奇形怪状的人(宇宙人、未来人、超能力者?),构成凉宫春日黑洞般的吸引力。
但是,即使是黑洞,也是有临界界面的。如果你去让所谓“70年代人”看凉宫的动画,恐怕第一集放到一半大多数人就会开始破口大骂了吧?如果让白烨之类的批评家、小说家去看凉宫的小说,恐怕他们会把这部小说贬的比“80后”还要不值。
我个人认为凉宫火,其实就是“80后”火的延续。郭某人的第一部小说卖得脱销,恐怕也是得益于《东京巴比伦》吧?追求单纯,追求放纵,没有束缚,做想做的事情,没有什么不可能的。我要宇宙人、未来人、超能力者出现,他们就会在我身边,我就是神,世界因我而动。无论是韩寒还是凉宫,归根到底,反应的是人的思想趋向,即以自己的感受为首要,首先必须重视自己的感觉。
估且不论这种想法是对是错吧,但这种想法一定是存在的。为什么有那么多学生每天沉沦在网吧里不顾学业?(在大学里尤其严重)因为现实太过残酷,他们不愿意醒来。只有在网游、动漫的世界里,他们才是英雄,才能成为强者,踏进上层建筑,现实怎么样无所谓,只要保住自己的世界就好。
我们回到凉宫。周围的世界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这个大概是每个人的梦想吧?凉宫把这个想法现实化了。我认为这是《凉宫春日的忧郁》所有吸引人的因素里起决定性作用的部分。可能有人不赞同,可能有人从来没有想过,但是有人能够完全否认自己潜意识里的主体意识么?没有想到过不代表潜意识里不存在,在广泛的潜意识里存在的这种个体中心意识,正是那些“70年代人”抨击“80后”作家们的关键所在,因为从小受着“国家为重”意识的人们,是无法容忍极端独断的个人中心意识的。处理两种极端意识的最好方法是融合,取中间值。然而,勿庸置疑的,无法容忍《凉宫春日》的人们,是不会答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