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社区服务 统计排行 帮助
  • 2833阅读
  • 24回复

[原创]生きる─もののけ姫 ~もりにかえろ~

楼层直达
级别: 工作组
注册时间:
2003-03-27
在线时间:
0小时
发帖:
3811


《幽灵公主》是宫崎骏曾经扬言的封笔之作,这部电影是宫崎骏系列最特别的一部。
它集中表现了大部分宫崎骏想要说的思想,但不是全部。
自然与人类的对立,人类的世界就是没有神的世界。
上世纪末泡沫经济崩溃以后,面对的迷茫,挣扎,痛苦,
《幽灵公主》世界的出现使迷失的人们抓住了一些东西,
是对自身的反省还是对自己的庆幸就因人而异。


《幽灵公主》不是像以往那样以环保为主题,这只是其一个很表面的思想。
自然与人类如何共存
人类自从拿起武器的那一刻起就与自然脱离了,之后就是人类征服自然的历史。
自然对人类来说永远充满未知,神秘,危险。
所以人类对自然的征服改造永远只有一种恐惧的破坏。
只有一切神灵离去了,人类自己就能成为神主宰一切。

结局弑神的那一刻是最高潮的时候,也是宫崎骏对世俗作出了妥协。
因为这本来不应该有的 *HAPPY ENDING* 最终还是出现,
如果不这样《幽灵公主》的绝望会让很多人无法接受。现实才是最残酷的。

麒麟兽是神,它旁观着人类与自然的纠纷。
或许知道人类将会取代神的存在,但它没有去毁灭人类。
这或许是人类跟神的一点不同。
弑神的时刻来临,当人类的枪口对着它时,
只是让用已死去的树枝做的枪身长出绿色的嫩芽,不带一丝感情。
最终愚昧的人类还是不顾一切地扳动了火枪。
神的头掉下来,被夺走,然后神愤怒了,破坏了所守护的一切。
这才是真正的结局,愚昧是要受到惩罚的。

当阿席达卡和珊珊把头归还给麒麟兽后,神带着万物重生离去。
这个结局让人们减轻自己的罪恶感。
少数人希望人与自然和平共处,
但无法阻止时代的冲击,没有神的日子只有战争和混乱。

弑神之后重生的森林已经不是往日的那个自然,
成为人类生活的部分延伸,神已经不再存在。
现在的人向往田园风光,但这种和谐的共存并不真实。
是人们按自己的愿望进行的改造,这种自然没有生命力,
如果失去维护就会变成荒野。
人类征服了自然也毁灭了自然。


如何解决人类在追求生存和幸福的过程中与自然形成不可调和的矛盾?
以前没人能够提出解决,现在宫崎骏也没有明确指出。
出于商业上的考虑,不得不做出妥协,抛出一些大众能够接受的理念。
互相尊重
彼此平等
只是是人们美好的愿望。

活下去!
才是关键!
这是一个隐藏在背后的主题,也是宫崎骏为表达其思想做出的最大努力。
无论是人类还是自然都要生存,生存就要活下去,活下去就要忍受和煎熬.
只有活下去才能面对未来
只有活下去才不会绝望,
只有活下去才会有希望.





所以《幽灵公主》可能并没有完美的表达出宫崎骏想要说的东西,
所以他一直也没说《幽灵公主》想要说什么,
所以他食言了,
所以他要继续做他的电影,
所以我们又能继续追随大师的脚步迈向灵魂的殿堂.






关于电影《幽灵公主》

翻译:

《幽灵公主》是继1992年<红猪>公映4年后,宫崎骏原作,脚本,监督
的一部剧场版用长篇动画电影.
将在1997年夏天日本国内东宝外国电影部公开.
宫崎骏监督已经发表了同名出版物,绘画本的《幽灵公主》,
是这次电影故事的第一线内容.
围着麒麟神兽,人类和幽灵公主之间壮绝的斗争展开描述,
故事的详细内容因为现在还在制作中,所以不是很明朗.
不过,在公开之前已经足足制作了三年,约花掉了20亿日元,
预定作画枚数将超过以前10万枚的最高纪录(准确数字是大约14万4千枚),
大概是到现在为止从没有过的超大作(当年票房最高).
另外,本作品的也是CHIBLI工作室的CG,数位技术正式地运用在宫崎骏导演的作品中.
画面将会有全新的表现,期待中.



久石让 的作曲完美的衬托表达出其沉重的主题,厚重的旋律是对心灵的冲击.



这张是公映前的印象集,上面 豪速球のキャッチボ-ル 里 久石让 提到
在做原声之前做的这张印象集时,宫崎骏和他讨论了音乐制作问题.
当确定了最终的音乐要求后,身经百战的音乐大师也比之前要更紧张.
对印象集来说,一般是只要跟电影有联系,当然也会有意外的情况,
关键是要提高人们对电影的印象,所以跟最终绞尽脑汁做出来的原声比,
印象集往往比较轻松些.
但是,这次的《幽灵公主》一开始就明确了要做一部压倒性的作品,是面向全球的大作.
所以 久石让 说自己也要一开始就用全力投球来实现 キャッチボ-ル(catch ball).



这张印象集是我听《幽灵公主》三张CD中感觉最好的一张,
也是最大气最像发烧碟的一张,耐听度比较高.
相对原声集和交响组曲来说,因为印象集本身的特殊性使得其有些不同.
因为电影还没放映,也就无从知道电影的内容了,
印象集就是为了让人去了解和认识这到底是什么样的电影.
我觉得印象集的演绎相对来说欢快轻松些,用到多种民族乐器,音域很宽广,聆听时很放松和舒畅.



主角アシタカ的主题在三张CD里都多次出现,是《幽灵公主》的主旋律.
在交响组曲里 久石让 说到 アシタカ記 是最出色的也是宫崎骏最想听的.

失われた民

感觉跟<悲情城市>的主题有些像,这里相对轻松些,用了很多乐器,非常好听的一首.

もののけ姫

这是一首人声演绎的主题曲,但演唱的不是 米良美一
CD里没说是谁,我也听不出来.
这个版本跟 米良美一 那个正式的版本根本不一样.
这首非常的清澈,非常轻柔,演唱的声音非常稚气,旋律也很轻松.
怎么也体现不出故事想要表达的那种厚重的世界观.
人是会变的,电影公映时换成 米良美一
《幽灵公主》的世界也由此借 米良美一 的声音完美的向人们展现出来.
我非常喜欢单纯的聆听这首歌曲,因为这个声音很年轻很有活力,很纯净,
没有迷茫,没有躁动,在没有变化的感情中隐约能听到一点希望和光明.

エボシ御前

感觉跟手上一张发烧碟<销魂>里的音乐有些像,旋律悠扬优美,有种在画面里畅游的感觉.

コダマ達

感觉跟雨果发烧碟<一意孤行>里某些旋律相像,一种行云流水,一种自然的神秘,隐约可闻精灵的气息.

犬神モロの公

非常急促的呼唤,一种战斗的压迫感,犬神对人类来说是一种巨大的威胁,所以掩饰不住的是内心的恐惧.

アシタカとサン

交响组曲里也是把这首放在最后,第一首也同样是アシタカ記 可见这两首的重要性.
旋律是很不断的向外延伸,预示着故事的结束.少了那份沉重,不知不觉得结束了.




交响组曲 是公映后出来的一张CD,因为人们已经知道《幽灵公主》的故事,所以这个跟印象集区别很大.
因为不用再去考虑人们的第一印象,这张CD就是宫崎骏倾心全力制作出来一张能体现出其真实想法的一张CD.


跟印象集轻快不同,整张CD非常的沉重,从封面就能看出来.
跟电影的内容紧密的结合,分成八个章节,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要聆听这张CD要有充足的时间和调整自己的心态,否则很难听下去.
这就是交响乐,能够把故事用乐器慢慢叙述出来,交响乐有着无与伦比的表现力.


因为自己喜欢轻松乐观,所以听得最多的是印象集,无论什么心情时听印象集都能轻松起来.
只有在比较特殊的心情下会选择听 交响组曲.



这张是电影原声.因为音乐的精华已经收在上面两张里面,所以最为欣赏的是这里出现三首有人声的曲目.

12.タタラ踏む女達~エボシ タタラうた

达达拉妇女炼铁之歌
当初听CD时就对这首歌印象非常深刻,我是听了CD一年多后才看到动画的,在对故事没有认识之前
这首歌给我很向上的印象,一种坚定和愉悦.

20.もののけ姫(ヴォーカル)

这首歌使我深深的记住了 米良美一
好象是来自天国的声音
歌词就是那么短的几句话,米良美一 只唱了一遍就把《幽灵公主》的感情演绎出来,没有一丝迷茫,
那份坚毅沉着的声音一下就把我带入了精灵之森,这里只有心灵的呼唤,
那轻声的吟唱如同光明的指引,走出迷失的自我。

32.もののけ姫(ヴォーカル・エンディング)

一个简短的清唱版
听这首更能深刻的体会到 米良美一 声音的魅力,
一种来自自然的呼唤,一种包容一切胸襟,一种纯粹的感情。







这是个没有结局的故事,《幽灵公主》之后的故事就是人类最残酷的一面的开始,
所有人要面对的是不会结束的战争和对自然的破坏。
这不是一个美好的童话,所以我们都要活下去......






无敌烧包- -
级别: 新手上路
注册时间:
2003-08-13
在线时间:
0小时
发帖:
64
只看该作者 24楼 发表于: 2003-09-11
我記得我第一次看幽靈公主的時候是六年前
當時在電影院看,被它所感動
但之後的感覺淡了
可能是年紀小吧

但今次暑假我又重看
真是好感動~~~
當中的配樂當然功不可沒~~
每次都有好合適的配樂
加深了我感覺

我不想知道愛
我不需要溫柔
如果想要說服我,忘記你才能得到幸福
就算是教義,我都要背叛
死亡根本不可怕,因為你在等著我。
级别: 新手上路
注册时间:
2003-08-13
在线时间:
0小时
发帖:
66
只看该作者 23楼 发表于: 2003-08-18
嘻嘻!幽灵公主我有收藏的动画!但我可以好抵死甘话你知!我无睇过!不过我都有距的CD同OST!我睇过楼主发的图片!广州天河个度有得买!正版的!我想10蚊可以正版入手!^^

豆豆人生哲理:愛自己七分愛別人三分!馴覺馴到自然醒!三餐當一餐!慳得就慳!宵夜當早餐!有女當待女!煩事懶得理!死到臨頭扯貓尾!
豆豆:先知先觉!后知后觉!唔知唔觉!愛豆一族!好豆一粒!

緊急追輯:
寻一中国籍女子,年龄不详,(应该不超过50)身高依然是一个问题(着鞋时人地话渠1米7有多,吾着时1米5吾够,本人都想稳人帮我买一对甘神奇的鞋)
  爱好:成个“林玉露”甘,平时吃量多不止,仲鬼甘多野讲!
原因:聚會個時放飛機!做嘢個時去蛇王!
级别: 侠客
注册时间:
2003-08-13
在线时间:
0小时
发帖:
395
只看该作者 22楼 发表于: 2003-08-18
这个动画
我个人认为很感人
也反映了现在人类的共同性
破坏大自然。事实就是破坏我们自己的生存空间~
开头的女优很好听
我下了

级别: 新手上路
注册时间:
2003-08-17
在线时间:
0小时
发帖:
91
只看该作者 21楼 发表于: 2003-08-17
这个话题到底是在讲什么??????

[IMG]http://photo.gznet.com/photos/1061361/1061361-L4cQB76GA9.jpg
级别: 圣骑士
注册时间:
2003-01-02
在线时间:
0小时
发帖:
1698
只看该作者 20楼 发表于: 2003-08-17
写的真好。PF!
但是几张音乐,我只听过2张,其他的都找不到···

有缘再见
级别: 骑士
注册时间:
2002-06-22
在线时间:
0小时
发帖:
1115
只看该作者 19楼 发表于: 2003-08-17
引用
最初由 wwmidia 发布

当然,我不否认那种音乐也有超凡的演绎,出众的技巧,诗样的歌词,缭人的旋律,但,仅仅用鉴赏的心情去听就够了,我是不会为那种音乐感动的。


我想说的话被你说完了-_-b

而对于has前辈说的,可能从一开始我就对黑暗有不同的理解……
比起白天,夜晚更能让我悸动,比起太阳,我会更喜欢大雨。我的个性是有点奇怪的,对于我来说,黑暗只意味着恬静,安详,幽幽的愁,淡淡的忧郁,但从来没有和吞噬的恐怖联系在一起。
我很同意蛋蛋说的话,觉得自己平时已经够阴郁的了,想听一点轻松的。生活中的思考,挣扎已经够多了,所以听音乐我很怕听那种沉重的,激烈的东西。
我很怕弹贝多芬的东西,因为他是一个坚强又刚烈的人,他谱出来的曲子总是像被烈火熊熊燃烧,弹完了我也气喘吁吁了。所以就像我刚刚说的一样,我会更喜欢夜曲之类的作品,恬静忧郁,但绝对不是阴郁。

语无伦次了那么久,其实我只是想说,对于黑暗这个词,只是某些人的理解有偏差罢了。而所谓阴暗和阳光,对于我来说,阳光只是代表了我的渴望,渴望心轻松一点,宁静一点,那种淡淡的感伤或者简单直接淳朴的情感很容易能让我感动,而那种激烈的,肝肠寸断的,可以让我感到震撼,但(可能是我水平不够)很难让我真正感动
级别: 风云使者
注册时间:
2001-11-21
在线时间:
2小时
发帖:
5277
只看该作者 18楼 发表于: 2003-08-16
引用
最初由 has 发布


但~
任何事都有两面性的,
阳光也会灼伤皮肤~

而阴暗,并不只有像死亡般的冷意,
还有凉爽之意吧~
这可是度夏极品啊~ ^_^

[资料]“黑浪潮”,这是一个被引起更多误解的音乐名词,它在这类音乐发生之初被固定下来,但已远不能涵盖它走过十几年历程后衍生出的所有音乐类型,现在它的功能仅仅是一个偏离了原始意义的便利通用语。我们以为某些乐队黑暗也许仅仅是因为它附属的流派、它所在的厂牌,或者仅仅是它名字中的一个“黑”字和乐队人物的特异举止。

实际上,黑浪潮乐队中,经常会出现温馨恬静,类似民谣和夜曲的作品,对这类音乐,与其说是黑暗,不如用MURK形容BLACK TAPE FOR A BLUE GIRL的一个词更合适:“典雅的忧郁”;而如MIRA这样的乐队,发掘民歌更成为他们的重要目的,那些凯尔特民族曲风,又能和黑暗有多少亲缘?HYPERIUM的“仙音”,又有几个达到了优美与沉重并备的境地?

在网上看到了一个初听歌特者的困惑:在听过朋友热情推荐的“黑暗音乐”之后,本来打算迎接黑暗吞噬的他却为音乐摇篮曲般的甜美和安详而大感意外。是他没有领略到黑暗的精髓还是歌特迷们在先入为主的黑暗观念之中欺骗了听觉呢?我宁愿相信那双没有受到任何资讯污染的纯洁的耳朵。

“黑”浪潮中实际不乏静谧的谣曲、仿古典或氛围音乐,与黑暗并无瓜葛。然而资讯力量的强大竟然压垮了音乐本身,“黑暗”们一词被严重地泛化和曲解了,那些泛滥成灾直至腐朽的普通悦耳旋律一概被封为黑暗,冠以仙音。

实际上厂牌成为衡量黑暗的标准,而黑暗又成为衡量音乐的标准,乐迷对厂牌前所未有的倚重和偏执使歌特成为一个狭隘和孤僻的黑暗领地,虽然这黑暗的感觉经常源于自我的伪造。


看了以上这些,有没觉得:所谓的“阴暗”与“阳光”只是个玩笑话?

……这么说吧,我喜欢坦率质朴的东西,音乐也是一样。那种仿佛缭绕了许多东西,仿佛隔着曾曾迷雾,仿佛清灵、高洁,仿佛对世界不屑一顾的声音,在我看来还不如婴儿的啼哭哩……既然自称是“仙音”就留给神们去聆听吧。但据我所知,众神所喜爱的乐器也只有基发拉琴一种。

当然,我不否认那种音乐也有超凡的演绎,出众的技巧,诗样的歌词,缭人的旋律,但,仅仅用鉴赏的心情去听就够了,我是不会为那种音乐感动的。
级别: 新手上路
注册时间:
2003-08-15
在线时间:
0小时
发帖:
33
只看该作者 17楼 发表于: 2003-08-15
这是不很好的动画
看了让人感动
has
级别: 工作组
注册时间:
2003-04-04
在线时间:
1小时
发帖:
827
只看该作者 16楼 发表于: 2003-08-13
引用
最初由 wwmidia 发布
我是不喜欢阴暗的东西的...本来心灵就够灰暗了,多点阳光对我比较有好处


但~
任何事都有两面性的,
阳光也会灼伤皮肤~

而阴暗,并不只有像死亡般的冷意,
还有凉爽之意吧~
这可是度夏极品啊~ ^_^

[资料]“黑浪潮”,这是一个被引起更多误解的音乐名词,它在这类音乐发生之初被固定下来,但已远不能涵盖它走过十几年历程后衍生出的所有音乐类型,现在它的功能仅仅是一个偏离了原始意义的便利通用语。我们以为某些乐队黑暗也许仅仅是因为它附属的流派、它所在的厂牌,或者仅仅是它名字中的一个“黑”字和乐队人物的特异举止。

实际上,黑浪潮乐队中,经常会出现温馨恬静,类似民谣和夜曲的作品,对这类音乐,与其说是黑暗,不如用MURK形容BLACK TAPE FOR A BLUE GIRL的一个词更合适:“典雅的忧郁”;而如MIRA这样的乐队,发掘民歌更成为他们的重要目的,那些凯尔特民族曲风,又能和黑暗有多少亲缘?HYPERIUM的“仙音”,又有几个达到了优美与沉重并备的境地?

在网上看到了一个初听歌特者的困惑:在听过朋友热情推荐的“黑暗音乐”之后,本来打算迎接黑暗吞噬的他却为音乐摇篮曲般的甜美和安详而大感意外。是他没有领略到黑暗的精髓还是歌特迷们在先入为主的黑暗观念之中欺骗了听觉呢?我宁愿相信那双没有受到任何资讯污染的纯洁的耳朵。

“黑”浪潮中实际不乏静谧的谣曲、仿古典或氛围音乐,与黑暗并无瓜葛。然而资讯力量的强大竟然压垮了音乐本身,“黑暗”们一词被严重地泛化和曲解了,那些泛滥成灾直至腐朽的普通悦耳旋律一概被封为黑暗,冠以仙音。

实际上厂牌成为衡量黑暗的标准,而黑暗又成为衡量音乐的标准,乐迷对厂牌前所未有的倚重和偏执使歌特成为一个狭隘和孤僻的黑暗领地,虽然这黑暗的感觉经常源于自我的伪造。


看了以上这些,有没觉得:所谓的“阴暗”与“阳光”只是个玩笑话?

......
has
级别: 工作组
注册时间:
2003-04-04
在线时间:
1小时
发帖:
827
只看该作者 15楼 发表于: 2003-08-13
引用
最初由 wwmidia 发布
我是不喜欢阴暗的东西的...本来心灵就够灰暗了,多点阳光对我比较有好处


原来自认心灵灰暗的人有很多啊~

......
级别: 风云使者
注册时间:
2001-11-21
在线时间:
2小时
发帖:
5277
只看该作者 14楼 发表于: 2003-08-09
我是不喜欢阴暗的东西的...本来心灵就够灰暗了,多点阳光对我比较有好处
级别: 新手上路
注册时间:
2002-12-06
在线时间:
0小时
发帖:
164
只看该作者 13楼 发表于: 2003-08-06
像偶这种抱着黑暗心态的人,还是交响组曲比较适合吧,感觉上那种轻松的心情再怎么听印象集也不能完全感受,本来就不是个完美轻松的结局


「─私とずっと一緒に生きていくのですから。」-----炎の蜃気楼
Brünnhilde! Heilige Braut!
Wach' auf! Öffne dein Auge!
Wer verschloß dich wieder in Schlaf?
Wer band dich in Schlummer so bang?
Der Wecker kam; er küßt dich wach,
und aber - der Braut bricht er die Bande:
da lacht ihm Brünnhildes Lust! -
Ach! Dieses Auge, ewig nun offen!
Ach, dieses Atems wonniges Wehen!
Süßes Vergehen - seliges Grauen:
Brünnhild' bietet mir - Gruß!
-----aus Götterdämmerung
级别: 侠客
注册时间:
2003-04-07
在线时间:
0小时
发帖:
719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03-08-06
看到久石让就比较开心

has
级别: 工作组
注册时间:
2003-04-04
在线时间:
1小时
发帖:
827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03-08-06
引用
最初由 nalanchen 发布
原来Hastin前辈才是PT高手啊………………||||||||||||||


偶只会说些擅长的啊~

:)

......
快速回复

限15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