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社区服务 统计排行 帮助
  • 2205阅读
  • 33回复

[原创]为教父喝彩

楼层直达
级别: 新手上路
注册时间:
2003-08-27
在线时间:
0小时
发帖:
111
四月中旬的一天,习惯性地逛着影像店无意间竟然发现了刚刚上架今敏导演去年底刚上映的新片《东京教父》,很吃惊于这次美国的引进速度,因为今敏导演的前一部电影《千年女优》在日本上映一年多后才在美国市场上见到了踪影。在店里看到片子后马上兴冲冲地抱回家。最初听说《东京教父》的时候还以为是一部讲述黑道的电影,看了之后才发现这是一部讲述社会弱势群体视角独特的影片。


今敏的恶搞海报,清一色“教父”打扮

如果习惯了今敏那种实幻交叉和华丽剪辑手法的观众可能在看《东京教父》的时候会有稍许失望。纵观整部片子,今敏没有大肆使用在《千年女优》里那种发挥到极致、让观众叹为观止的蒙太奇切换,片子的画面并没有什么太大的视觉冲击。而讲故事的手法既不是《PERFECT BLUE》那种玄疑恐怖片的拍法也不是《千年女优》那种充满虚幻色彩的感觉。而且和前两部统统以漂亮的女演员、女歌手作为主角不同,《东京教父》里的主角竟然是三个社会最底层的流浪者:愤世嫉俗不敢面对过去的中年人Gin、曾经一度辉煌的易装癖歌手Hana、和父母家庭冲突的离家少女Miyaki。一般而言,很少会有人敢以这样的人物作为主角,尤其是作为动画主角。当然如果主角虽然是流浪汉只要长得够俊美,上演一场穷小子遇贵小姐的故事当然也无不可。但问题是今敏选择这三位流浪者的形象都实在不敢恭维:视酒如命不惜向墓前祭品开刀的邋遢汉、脾气倔强样子更不可爱的离家出走学生、更夸张的则是那位一心想当母亲的性取向变异的前歌手。记得在一次在美国的访谈中,今敏导演曾被问及选材的问题。他毫无顾及地表示,这和其一段亲身经历有关。原来今敏在大学尚未毕业的时候,曾经由于生活所迫也和片中的主角们一样在街上游荡和风餐露宿过一段时间。“他们流浪街头,并不意味着他们就是社会的失败者乃至自作自受,社会本身不应该把责任统统推给个人。生活方式并不意味着人的价值。任何生活中,人们都还有着自己的喜怒哀乐。”今敏如此阐述自己对当日生活的感受。

整部片子发生在圣诞节前后,三个无所事事幻想着自己生活的时候发现了被遗弃在垃圾场的婴儿。由于Hana的坚持,三个人开始了一场漫无目标的寻找弃婴父母的“长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东京教父》也是延续了一个“寻找”的主题。《千年女优》在寻找自己似有似无的“恋人”,《东京教父》则是在找抛弃孩子的父母,但是两部却又是在寻找同一个东西即“自我”。千代子通过“寻找”在完善自己并保持着原有的那份纯真,而Gin、Hana和Miyaki则是在寻找弃婴的过程了开始正视自己的过去并为未来作出抉择。 《东京教父》是一部人文关怀很浓的片子,社会最弱势群体的本色一面被影片完完整整地还原了出来。


东京教父海报

同性恋者Hana是一个很让人回味的角色,在日本这类社会中同性恋者或是性取向异常者始终是被视为异类乃至神经病人,这在中国社会也一样。所以他们所能作的往往是汇成一个自己的小圈子,主动切断和外界的联系。Hana曾在地下酒吧愉快地高歌欢舞于自己的那个圈子,在被迫离开这个圈子后其当然不能融入主流社会,成为流浪汉与其说是他的选择还不如说是他的所谓“宿命”。在弃婴身上,Hana发现的是自己童年的影子。恐怕这也就是其坚持寻找弃婴父母的根本原因。每个电影场景告一段落的时候,Hana都会若有所思地说一句俳句,这即是其自己的心声更是导演自己对社会种种看法的体现。而Gin这个角色却是自己选择了流浪的道路,这个原因可以归咎于他对于生活责任的逃避。人类面对威胁和困难,一般的反应无非有二:要么反击,要么麻痹。Gin选择了后者,一种近乎于休克的麻痹和自暴自弃。哪怕是成为了潦倒的流浪汉之后,Gin也还要去编造关于自己生活的美丽谎言而始终不敢面对自己。直到最后在医院巧遇自己的女儿后,才把深藏心中对家庭的愧疚和遗憾吐露了出来。至于Miyaki,有一个情节颇为有趣。Miyaki遭到“绑架”后曾和语言不同的一位南美移民同居一室,结果两人通过肢体语言的比划交流得颇为顺畅愉快。这种设置很明显就是想反衬Miyaki在家里和父母之间的巨大代沟。由于猫咪的争执,在盛怒之下Miyaki无意刺伤了身为警察的父亲,就此踏上离家之路。和父亲交流的阻隔竟然比和一个陌生外国人交流还要困难。影片虽然聚焦于三个流浪汉但却很巧妙地揭示除了当今社会的种种侧面。整条故事线随着三个主人公时聚时散,但整个故事仍然井然有序。三个人各自的故事娓娓道来、丝毫不乱。虽然画面处理和以往两部片子差异颇大,但实际上今敏还是遵循着他明暗两条线索并进的风格。作为明显的寻找弃婴父母是一个象征意义的表象符号,也是开启隐讳故事的钥匙。


成天一身黑衣打扮的今敏,还真像教父

这次嘎纳影展上,押井守显得很低调就是在自己电影《攻壳机动队-无辜》首映会上露面了一下。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曾有过这么一段话“电影是一种形式的运用。每个观众对于影像都有他自己的理解,而文本限制了这种理解的丰富性。”这句话笔者颇为认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动画比普通电影应该更具有艺术表现力,因为动画创作本身可以摆脱一些普通电影的束缚和限制。但是动画题材却往往被模式化和庸俗化。作为一个电影人押井守一直在思考在反思,从《机动警察》的两个剧场版到《人狼》乃至《攻壳机动队》都在延续这种反思。在被问及《攻壳机动队-无辜》的创作灵感的时候,押井就直率地表示来自于日本社会的萎靡和暴力。在这点上,今敏也有着相同的观点。“动画是一种很好的表现形式。当初我想拍摄这部片子的时候,不少人都说这不是一个好的动画题材。但在我看来这只是这个行业中某些人约定俗成的观念罢了。似乎动画就应该去描写漂亮可爱的女孩、酷酷的机器人、东京或是世界被第几次毁灭又或是烟火般绚丽的爆炸。我认为这种观念是错误的。类似这个题材的普通电影有不少而且反响也不错。我希望越来越多的同行们能去创作一些真正的戏剧一些和我们这个社会相关的东西。这也是我目前的任务和责任。”这段话出自《东京教父》上映前一次对今敏的访谈。“当一个只知版税与稿酬的作家,我是无法容忍的”抱着这种同样的信念推理小说作家森村诚一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创作了揭幕二战期间日军731部队暴行的《恶魔的饱食》。从《东京教父》来说,今敏很成功地完成了自己任务的第一步。“我认为电影本质还是一种娱乐,但问题在于我们应该如何去作。如果把影片主角换成漂亮的帅男美女恐怕也很有娱乐性,但我想作的更多些、更广些、”今敏对于创作的独特看法造就了《东京教父》的独特与成功,同时也为动画创作打开了一个新的局面。

这是一部充满欢笑和苦涩的电影,也是一部充满奇迹的电影。弃婴遇到三个普通而又善良的流浪者是她的幸运,但对于这三位流浪者来说这个婴儿又未尝不是一个上天的“礼物”和“恩赐”呢?向这些默默无闻的“教父们“致敬,也向他们的”教父“今敏喝彩!也许正如片尾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歌声中所唱的,

“…欢乐,欢乐,欢乐女神圣洁美丽
灿烂光芒照大地!
我们心中充满热情
来到你的圣殿里!
你的力量能使人们
消除一切分歧,
在你光辉照耀之下
四海之内皆兄弟…”


不上长城看落日,谁知天地有悲秋
级别: 新手上路
注册时间:
2004-05-29
在线时间:
0小时
发帖:
78
只看该作者 33楼 发表于: 2004-06-04
教父和千年女优都是经典的说!!
支持今敏。。。
里面很多细节都值得推敲。。
偶看了很多遍的说。。。

没有什么好说的
级别: 新手上路
注册时间:
2004-05-09
在线时间:
0小时
发帖:
128
只看该作者 32楼 发表于: 2004-06-03
被楼主这么一介绍我都想看看了
以前一直矛盾中呢
级别: 精灵王
注册时间:
2003-01-01
在线时间:
0小时
发帖:
3389
只看该作者 31楼 发表于: 2004-06-02
说起教父,有多少人看过<<内衣教父>>?
 

bsj
级别: 新手上路
注册时间:
2003-11-15
在线时间:
0小时
发帖:
23
只看该作者 30楼 发表于: 2004-06-02
比起动画,我更喜欢看 教父 的电影
级别: 侠客
注册时间:
2002-07-18
在线时间:
0小时
发帖:
447
只看该作者 29楼 发表于: 2004-06-02
啊啊啊啊 !!!!!!
的确是很棒的片子
从人性的角度考虑 比千年女优更好
寻找的同时对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探讨
剧情转折的地方和联系的线索是巧合、 必然还是因果。很值得回味阿


年轻的时候一定要努力!
不然就只能叫30岁的欧巴桑姐姐了

级别: 精灵王
注册时间:
2003-05-10
在线时间:
16小时
发帖:
3968
只看该作者 28楼 发表于: 2004-06-02
引用
最初由 九度十二分 发布
看了各位的评论,有些奇怪啊,为什么我不感觉对于《东京教父》中下层社会的描述那么重要啊,我总认为那只是一个手法,讲述故事,有人文关怀,但并不强调社会下层的现存问题………………

对,并不强调,而且是很刻意的不去强调...
要表达的,就是这种低下层问题都已经是有点"理所当然" 的现实存在了。不去强调正正是为了要强调这点。

Thank you, Forgive me, Love you my dear, See you
级别: 侠客
注册时间:
2003-08-16
在线时间:
1小时
发帖:
321
只看该作者 27楼 发表于: 2004-06-01
看了各位的评论,有些奇怪啊,为什么我不感觉对于《东京教父》中下层社会的描述那么重要啊,我总认为那只是一个手法,讲述故事,有人文关怀,但并不强调社会下层的现存问题………………

感觉,感觉而已…………


http://weibo.com/yangz
http://digu.com/yangzmaxwell
http://t.qq.com/yangzmaxwell
级别: 光明使者
注册时间:
2003-01-28
在线时间:
8小时
发帖:
20351
只看该作者 26楼 发表于: 2004-06-01
《东京教父》看完了,里面不仅讲了个故事,透过3人的一路经历,能看到的是更多社会层面的东西……比如GIN被打的那一段就是~那些自称是在清除垃圾的年轻人…………所作所为不过是在欺负一个不能反抗的流浪汉~
觉得这是一般类似动画不能比拟的

永远的杨!
级别: 侠客
注册时间:
2003-11-12
在线时间:
0小时
发帖:
445
只看该作者 25楼 发表于: 2004-06-01
没看过,去找来看看吧。

化成白灰吧……
级别: 精灵王
注册时间:
2003-01-01
在线时间:
0小时
发帖:
3389
只看该作者 24楼 发表于: 2004-05-31
我想楼上的楼上的意思是改编成真人版.

在动画已经越来越无聊的现在,今敏的出现,多么令人安慰啊
 

级别: 新手上路
注册时间:
2002-08-11
在线时间:
0小时
发帖:
163
只看该作者 23楼 发表于: 2004-05-31
但是要记住卡通之所以能生存就是因为其具有真人表演所达不到的夸张变形等效果,太追求真实性,反而会走火入魔如最终幻想电影那样.
级别: 精灵王
注册时间:
2003-05-30
在线时间:
0小时
发帖:
3053
只看该作者 22楼 发表于: 2004-05-30
这片很适合拍成真人版.

可爱的便当
级别: 精灵王
注册时间:
2003-05-10
在线时间:
16小时
发帖:
3968
只看该作者 21楼 发表于: 2004-05-30
引用
最初由 怒罗江门 发布
我不是很赞同楼上几个同学关于演技的说法 ,对于动画来说,角色就是导演设定于某个世界中活生生的人(或机器人或动物 ),动画的性质决定了我们必须认识到他们并非在表演而是在生活这一点,电影中的演员就必须要克服他们并不属于他们所要活跃的舞台,他们的行为并非反映自生活本身而是台本或导演,那么 ,他们需要表演,“假定”自己的存在感。

我想你的意思应该是: "动画中只有人物,没有演员"。
但其实真人电影"中"也一样不应该有演员,演员这概念只是观众对电影"外"的客观认知。

动画中有没有"演员",其实只取决于观众对电影(故事)的定位角度问题。我大可以说,画师和导演这些扯线人,就是有本身生活的演员也可以,他们一样需要克服。

Thank you, Forgive me, Love you my dear, See you
级别: 骑士
注册时间:
2003-10-15
在线时间:
0小时
发帖:
1463
只看该作者 20楼 发表于: 2004-05-30
说起《东京教父》,还是一位喜欢今敏的朋友推荐看的,后来无意间就真的碰上了。诚如菲特烈所说,这是反映社会最弱势群体本色的电影。没有粉饰,非常独特,感同身受。比之千年女优,自又是一番风景。

非常佩服菲特烈深厚的功底和平实的分析风格,最后以欢乐女神来结尾真是绝妙^^那个,文中提到的森村诚一的那部作品,个人看了是很震撼的,大陆版又译作《食人魔窟》,觉得要比《恶魔的饱食》要好一些(题外话了,呵呵。)

我知道青春一定会枯萎,他的心一定开不出莲花。
所以即使[url= http://www.popgo.net/bbs/showthread.php?s=&threadid=405989][color=royal blue]孤独得像一颗星球[/url]
也不妨[color=royal blue]寻访帅哥足迹,眼睛吃吃冰淇淋
所以即使没有人能 [color=royal blue]带走我的呼吸,来一场《交响诗篇》般的浪漫冒险,也要如[url= http://www.popgo.net/bbs/showthread.php?s=&threadid=344389][color=royal blue]侠客行[/url]般凄清不羁,而
[url= http://www.popgo.net/bbs/showthread.php?s=&threadid=331709] [color=royal blue]恰似你的温柔[/url]的错觉,只在电光火石间。
快速回复

限15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