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省法和意识流大概已经过时了。以故事性见长的攻壳TV系列,在其第二部中对于的政治因素以及利益集团冲突方面所做的突然性强化,并不是凭空生出来的,在讲求实效的当下社会中,用比较切合观者利益的方式来诠释内涵,是整个艺术界的一种潮流,GIG也未能例外。但片子并不因此脱离主线,相反的,由于政治本身的集团性特点,从现实的角度而不是抽象的角度,更容易的突出了攻壳系列的强调个人存在问题的观点,同时也极大的增强了片子的故事性。就好象人们喜欢看侦探故事而对枯燥的案例卷宗不感兴趣一样,斥逐政治的做法可以说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另一方面,片中穿插的诸多感情线,也是其一大看点,做到隐而不匿、纷而不乱的处理感情情节,也是不错的选择。
片中的历史条件假定说,世界大战后,美国分裂为美帝和美俄联盟,中国则扮演了二战时美国的角色,大发战争财,同时战争造成的东亚难民大量涌入日本,多聚集在出岛。虽然讲的是未来,片中关于政治并未提出任何新的观点,制作方显然抱有一种较弱形式的民主主义,强调社会作为整体的利益最大化,突出了个人利益与群体利益的冲突。这是个老话题了,从洛克,或者更早,从马基雅弗利开始,西方哲学相当重要的一部分就一直在探讨这个问题。然而无论经验主义也好,浪漫主义也好,其理论不是过于幼稚,就是过于牵强,而深受西方文化影响的日本,制作这样的政治内容也是理所应当。但是一部动画,宽泛的讲,一部文艺作品,其重要性并不在于提出观点,或者提出的观点是否正确;其艺术魅力与价值所在,是使观者能够产生何种观点,或者说对观者能产生何种影响,从这个角度讲SAC系列做的非常值得称赞。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然而问题的实质在于这一千个人为何或者如何生出各自的哈姆雷特,从这一点入手,政治问题的种种狭隘性就不再是扰乱视线的烟雾,而从根本上促成了全片对于存在,或者具体说个体的存在的理由和价值的分析。从我个人角度讲,问题在于是把世界纳入自己的体系,还是把自己纳入世界。罗素说马克思是大体系的最后一个缔造者,的确,现代以来,西方文化界普遍盛行一种狂热的主观主义倾向,对完备性或者系统性已经不再关注了,这也可以看做是机械观倒台所带来的必然后果。
Stand Alone Complex。全片主旨于此,自然而然的不断强调英雄主义,对个人在历史中的作用加以重点考虑和突出。当然这么做也无非是为了增强故事性,而且这样一来把个人思考相当的放大,放入各种背景中去任其变形,生出来的结果,我想就是真正的艺术创作吧。骗钱系列能做到如此,也算仁至义尽了。被称为“少佐”的素子,集中担当了全部矛盾的承担者,她与笑脸男、久世以及二者引发的事件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将Stand Alone的内涵全盘托出。我猜想每个观者都会对Stand Alone的含义有自己的理解,但说白了最根本的只在于存在者的问题,而不是存在本身。抓住这一点,其衍生出的种种表象都会得到一定程度上合理的分析和理解。是Stand Alone呢,还是群体意志与个人意志存在某种折中的共通点呢,迄今为止没有任何人给出答案,也许并不存在答案,这所导致的怀疑,与休谟的怀疑主义相反的,是纯粹感性的深刻内省。TV这一点比剧场而言还有很大差距,但在纷乱的故事背景中不断回到这一点,也算做的不错。在我看来,民主政治也好,贵族政治也好,都不过是特定时代的手段。攻壳系列一贯强调的一个主题,就是未来的无限可能性,所以未来会有如何的政治我们无从知晓。然而我个人无法放弃的是个体的独立性,虽然说个体只在群体中才可以得到完全的理解,然而个体不单单是群体的组成因素,更是以其独立性为前提的整个世界的基础。从这一点讲,我虽然不能断言久世的革命或者傀儡王的做法是否正确可行,我个人对于抹杀个体的独立性是有一种本能性的强烈抗拒的。
抛开诸多细节不谈,整个TV系列作为漫画原著的前传,个人认为最大的功劳就是将剧场和漫画的素子有机的融合了起来,构成了一个完美而又不失缺憾的经典形象,从我个人角度而言,这一点就足以抹杀所有的缺陷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