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们都是普通人而已。”
就在昨天的凌晨,我读完了这套漫画。
故事的内容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没有外星人的入侵、没有超能力的获得、没有后宫佳丽的喧闹、没有深沉的装B说教,有的只是一个普通青年的极端自大的心理描写以及经常性缩卵的萎缩举动。在翻开本书阅读的前段时候,我可以看到的是一则又一则的爆笑场景描写。但翻到了最后,我觉得内心更多的是沉重和无奈。故事内容读起来让人发笑,同时也让人心酸。
这本书,在某种程度上,就如一面青春的镜子一样,映出的是我内心隐藏的不安。而伴随着这种不安的情绪,有了这么一篇不符格律的漫谈。
这套漫画确实应该推荐给每一个自认为拥有梦想但却没有办法实现的年轻人读,是一本自嘲的好读物。整个故事有很多细节,但在我看来,最终点还是落在了两条主线上,那就是大桥贤三的音乐之旅还有山口美甘子的明星之梦。前者的故事是戏剧性而又暗淡的,后者的故事是严肃化而又闪亮的,两者呈现了强烈的对比,共同扭结成为一根让人吃过难忘的“青春巧克力”。
首先是男主角大桥。在读到大桥贤三这个人后,我想很多漫画的读者都会萌生这样那个一个想法:嗯,怎么这家伙的个性中的一部分都和我很熟悉啊。
大桥贤三应该是个成分复杂的人。他的爱好是写一些糟糕的校园工口小说,把自慰当成是一件神圣的事,喜欢看小众CULT恐怖电影,并对自己的电影和摇滚乐知识引以为豪;觉得自己是世界上少数被选中的人,因而在日常交往中注定高处不胜寒,和周围的同学们有什么爱好。而且最重要的是,成绩还是中等偏下,甚至可以说是挺糟糕……
同样,大桥贤三也可以说成是个成分简单的人:被社会抛弃的人,拥有古怪的兴趣,典型的NEET青年。
如果没有发生在B级恐怖电影院和班级上的山口美甘子相遇的话,大桥贤三也就不可能有随后组团乐队的想法,他的命运将会像许多成绩差而且家境不太好的学生一样,沦落到去年短期大学,然后在社会的低层找到一个工作糊口的位置,并继续用精神胜利来维持他所要面对的不堪的现实。
不过,这样的漫画估计也会郁闷了一点……所以,他最终还是有了那么些的“艳遇”,和山口美甘子的生活有了那么些的交集。
而最能体现贤三内心所想的一段,就是第一卷中他与美甘子关于“集体中的孤独”的精彩对话:
贤:“山口同学,你常前一个人看电影么?”
美: “嗯,因为我和朋友对电影的品味不一样。因为我又很爱辩论,所以或许大家都对我敬而远之吧!”
贤:“如果要说辩论,我也不输你。”
美“真的?”
贤“……不过,像山口同学你说的那种‘集团中的孤独’,我没办法只巍峨逃避这种感觉,就勉强自己和班上那些平庸的家伙同流合污。”
美:“可是,不适度地收敛锋芒的话,你不觉得很难生存吗?”
贤:“不,虽说‘适度地收敛锋芒’听起来很不错,但我认为这不过是因为害怕自己被社会排挤,就扭曲自己信念的一种求生态度。”
美:“咦?可是……一旦被社会排挤就糟糕啦……会很寂寞的…”
贤:“看!就是你说的寂寞!就是这种‘孤独’=‘寂寞’=‘不好的事’的想法不好!原本,创造出这种不良三段论法的就是社会本身。这是为了让社会自身能维持运作,因而架构出的一种幻想。我个人认为,我们没有必要随着这种幻想起舞。”
美:“哦……好棒哦……呵呵,你也是喜欢辩论的人啊~~”
贤:“哈哈哈”(自我陶醉ING)
美:“——不过,我认为大桥你的意见,其实还是源自于‘如果不被社会接受该怎么办’的不安。也就是说,你预先对这个社会筑起敌对一是的防御感情,藉由保护自己。”
贤:“……总之,你认为人应该舍弃原本的自己,去迎合这个社会,是吗?”
美:“嗯,倒不是说该舍弃自己,而是先将‘我’这个执念放下,多接触一下社会。‘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就是这个意思吗?”
贤:“可是呢,我角儿那种‘先将我放到一边’的做法,是在欺骗啊!既然讲真正的自己放到一边,拿在那些场合就变得适度敷衍了吧?那种情况真不知道该说是恐怖还是虚伪……”
美:“你的意思是,人还是获得比较坦率点好……是么?”
贤:“嗯……应该是这样的。”
美:“如果我爸在老板勉强活得像自己的话,恐怕会被开除的吧!”
贤:“……呃……”
美:“如果世界上的人全部以本性活着的话,那会变得很恐怖哦!因此,世界上的人们为了不显露出本性,有的时候偶偶说点小谎,有时说些客套话,我想他们是藉由这些当做缓冲,来让这个世界得以成立……所以,我们才能像这样子看电影、喝咖啡。你不是这样想的么?”
贤:“不……正因为这样,我们才不需要有任何疑问,更不需要模仿这种恶习……”
(这让我想到了朱学恒的一句话:正是因为这个社会已经足够黑暗,所以我们才更要做个正直的人啊!囧TL)
美:“可是,再过几年,我们也是这社会的一员了啊!”
贤:“嗯……是这样没错……”
美:“嗯……啊!那个,不过我呢每次听到其他人说奇怪的话时候都会敷衍,有时候连自己都觉得很烦呢!所以我可以了解你的那种心情的!因为我也还年轻嘛,哈哈”
贤:(真不甘心啊,我一定要夺回我辩论王的宝座……)
这段对话,如果是放在高中生的角度看来,是非常有趣的。美甘子在辩论中体现了自己的双重优越感,而贤三则是面对巨大而无奈的现实在作徒劳挣扎。个人中心论和封闭式的自我感觉良好最终也不过被证明是为了掩盖自己不适应社会的法则而发展出来的伪装而已。而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无奈现实和精神胜利之间的冲突,反而给贤三带来了更大的矛盾。
由于和美甘子的接触,使得贤三最终决定做出改变:
(必须各加以磨练自己,已经不能再浪费生命中所剩不多的时间了……昂非时间——对,就是连浪费在下流的打PLANE上的片刻时间都不可以!)
于是,贤三把自己的A书全部都拿出来扔了。
(为什么我之前会那么重视那些书呢?到了现在,只能说是一个解不开的迷了。因为想要,就去收集这些东西的心理,大概就给因为天气炎热而口渴的人喝到水时,却 还想要喝更冰的水是一样的道理吧!‘想要更冰的’,‘想要更激烈的’,在贪婪地需索却无法将之舍弃的软弱推波助澜下,这些东西越来越多,而和数量成正比,那种空虚感也越来越深……)
“一言以蔽之……我是……天才?好!等那天我变成伟人的时候,就把刚才想的那段用进去吧!”(看到这里,我当时忍不住笑喷了……)
……结果,在经过了四天高强度忍耐下,贤三最终还是在梦中发现自己打PLANE而梦遗了(这段描写简直让我笑抽了……)
当然,故事的主线不是放在贤三萎缩地打PLANE上面啦……最主要的刻画描写,还是集中在他与朋友组BAND开唱的一环。应该说,原本的组BAND根本就是贤三意料之外的事情,因为自己根本没有什么音乐天赋可言。一开始的BAND,也是在损友们的怂恿下随便凑合起来的,因为大家都不会音乐,所以只好玩最不讲技术的噪声摇滚……乃至于后面在被欺骗的情况下进行第一场的LIVE演出,也变成了一场OTL到极点的搞笑表演……然而,无心插柳柳成荫,命名为“脑髓钻石”的BAND居然还因为搞笑因素而获得了一定的反响,于是在贤三好友的学长建议下,开始努力尝试提高修行,并向着出地下EP的方向而努力……
应该说,这原本是一个很热血的故事,但在过程中,却遭遇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乐队性质的几欲改变(几乎从摇滚沦落到搞笑风格),以及成员的中途散伙等等……但贤三和朋友们都一直坚持下来,并且还争取到了被经纪公司相中的机会(虽然是以搞笑乐队的音乐公司,囧)而脑髓钻石的名气也在LIVE酒吧里逐渐升温起来。
然而,和一般热血漫画不同的是,贤三始终还是被各种现实所困惑着。在第三卷末尾,贤三得知暗恋的美甘子为了实现更大的梦想而拍摄裸照并退学后,他受到了莫大的刺激,决心在乐队上干出自己的成绩。然则他们的乐队注定是先天不良,缺乏技巧,永远也不可能取得真正的成功。面对这样的理想,到底是否应该坚持下去?
在最终卷的最后,“脑髓钻石”乐队决定在团员们向就读的黑所高中发出宣告,举行自己的正式单场LIVE。为此,贤三等人不惜冒着被处分的危险,偷爬入了学校的广播室,向全体学生临时播送了LIVE的通知(这段怎么感觉像是在给《20世纪少年》的开头致敬啊……)
而在LIVE举行前的一刻,贤三终于说出了一句让我们久违的热血话语:
贤三:“既然能够为感到有趣的事拼命,就没有所谓的失败或白忙一场!或者甚至该说,这个乐团本身非常具有意义跟价值。虽然或许没有实现我们当初成立的目的,但我觉得我们所做的已经超越了那个目的!
“冲刺到最后一刻吧!用尽全力!”
接着,“脑髓钻石”的LIVE正式举行。
是的,他们成功了,发放出去的传单没有浪费,黑所高中的学生还是来了一部分。
是的,他们成功了,整个LIVE演奏会坚持到了最后,也是全部团员最为投入的一部分。
但是什么也没有改变。
LIVE结束后,大桥还是得坐在教室里,忽略讲台上老师的话语,发呆式的望着窗外。
大桥贤三要面对的,依然是一个充满疑惑和变数的未来。
然后,故事到这里戛然而止,六卷篇幅短小但却内涵众多的作品就这样完结了,留给读者的是一个开放式的ENDING设想。
很明显,《青春巧克力》并灭有遵循热血漫画应有的模式,甚至是在第三卷之后,贤三和美甘子便再也没有了多少交集,变成了叙述两个人追求各自梦想但却截然不同的道路。和下面将要叙述的美甘子境遇不同,贤三注定是一个平凡人,虽然他尝试去做了一些不平凡的事情,但终究还是没有获得主流社会价值的认同。他最终还是一无是处,他最终还是得在看A书和打PLANE中渡过无聊的时间。虽然,他和他的“脑髓钻石”也曾经为了梦想而挥洒汗水,但如果当所有的汗水都被证明是徒劳的话,还值得去做么?或者是,当在若干年后贤三回想起自己的经历时候,是否还会理解当初自己的泪水和汗水究竟是为何而流?
———————————————————————————————————————
作品里面,一直作为贤三憧憬的山口美甘子的经历,则更像是一个戏剧性的童话。身为青春靓丽的高中女生,却有着与众不同的爱好,喜欢看B级恐怖片,并对从故事背景和导演职员等内容都做到如数家珍。而在另一方面,却也能够很好地周旋于同学之间,戴着所谓的面具,在日常的校园生活里面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然而,美甘子终究是拥有上天赐予的宝物,例如美丽的容貌,例如表演的天赋,例如缜密的心思。她认为自己应该属于除却学校外一个更大的舞台。她不愿意让自己在犹豫中变得平庸。
和大桥贤三那样近乎神经质地内心挣扎后才最终艰难决定走乐团道路不同,美甘子是有足够的实力和勇气,去进行自己未来的选择的,虽然在这个选择的背后,也充满了许多的困惑和担忧。在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情况下,美甘子选择了拍摄成人杂志的写真集,将自己的胴体曝光在了镁光灯之前,将自己的勇气和骄傲展示给了学校和同学。于是,她被退学了,并开始尝试走上明星之梦。
随后的故事中,可以看到,美甘子的经历实际上是一个逐渐从内心独立转向了社会化的过程。例如,凭借自己丰富的电影知识、良好的谈话技巧以及美貌,她成功地争取到了《I STAND HERE FOR YOU》电影女主角的试演机会。虽然伴随着一定的不安,但到那个时候为止,她应该是内心高兴的,认为自己已经可以独当一面,顺利的发觉和运用自己的潜力,在这个世俗中很好地伪装自己,并最终一步步地走向自己期望的目标。
然而,在第一次电影发布会的时候,美甘子所谓的优越感在与城府深厚的导演接触后的瞬间就被打破了:
美:“这次承蒙地你提拔我成为主角,非常的感谢您。我会竭尽所能努力的,请您多多指教。”
导演:“果然,是17岁才有的充满精神的问候啊!”
美:“谢谢您!”
(美:太好了,出人意料地是个平易近人的大叔。)
美:“奥眼,电影杀青的时候,我可以带我的朋友们来看吗?”
导演:“哈哈,还是不要勉强比较好哦!……反正你一定也没什么朋友吧”
美:“咦?……”(吃惊)
导演:“不,我并不是特别在苛责你。从你才17岁就能说出那么圆滑的场面话,加上应对自如来,你的头脑不错,脑袋转得快。人际关系要弄得好也不是什么困难的事。那你自己怎么想呢?”
美:“……”
导演:“再说,你所具备的那些电影及其他方面的知识,要在和你同样17岁的孩子当中找到足以匹敌者似乎很难。这么一来,你觉得周遭的人幼稚无聊,那也是无可奈何的。至少,在你的身边,绝对没有你打从心底认为是朋友的人。”
美:“那种事情……我……”
导演:“你一次都没想过是么?
美:“那是因为……我想先敷衍一下是比较好的……”
导演:“你厌恶和那些无知又无趣的家伙们就这样同流合污下去,不,或者该说你害怕……所以你才休学的吧?‘要是我,应该什么都做得到,因为我有着某种特别的东西。’不然你是不会有休学这种想法的。
坦白说,你怎么想你周遭的人是无所谓的。只是呢,你刚此案可以做出的那种露骨的拍马屁行为,令我看了很不舒服。看得出来,你以为我会这么简单被糊弄住而沾沾自喜。我也不被你看在眼里啊……原来……”
17岁少女自以为是的优越感,就这么轻易地在久经社会浸淫的导演面前被轻易点破。而在随后的发布会上,美甘子只是觉得无地自容:
(那台摄像机,搞不好回想X光机一样,连我身体深处都照出来。)
(那个灯光,说不定正式为了找出我自己最阴暗、最讨人厌的地方而设的。)
(那个麦克风,是为了讲我那些幼稚拙劣的思想收音拨出来而架设的。)
(被嘲笑。我这个不成熟的丑陋模样,将被所有人耻笑……)
这段描写,准确而细腻地刻画了美甘子最为害怕的隐私似乎被暴露了的心情。明明以为自己可以在这个虚伪的世界群而不党,到到头来始终是自己的幼稚幻想而已。这个时候,摆在她面前的有两条路:1.打电话给贤三,从朋友处得到安慰,坚持自己的双面性格;2.彻底地接受现实,接受社会的磨练,抛弃掉那些所谓的优越感,重新面对那个要逃避的现实。
最后,美甘子选择的是后者。她在最终放下了原本要打给贤三的电话,独自面对应付电影的挑战。
而在随后的电影开拍中,一开始的排演中,美甘子即便是端正了心态,努力地进行一段漫步的试镜,可是却始终不能得到导演的赞同。
“不行。”
“不行。”
“重来,还是不行……”
就这样不断的NG,美甘子尽管努力地去尝试做到表演顺畅,可却始终没有办法获得导演的赞同。
直到最后,正式开拍时候,美甘子依然是面临着NG的道路。就连一段漫步的镜头,她也无法做到。直到她听到了别的演员发出了“果然是无法法期待外行人的演技啊”这句的时候,她才恍神过来:“原来自己一直都没有拥有特别的东西。只不过是个外行而已”
美甘子保持着这样的心情,却奇迹般地试镜过关。而导演最终的话语也点明了一切:
导演:“你啊,直到刚才为止都是在‘表演走路’吧?‘表演走路’给其他人看。你要是不靠自己‘走’是没有用的。我们并没有人特别期待你的演技。无可挑剔的演技,谁都演得出来。我呢,想拍的就是你的那种都吸,面试时候,你让我感觉到的东西。你就是你,不是任何人。”
美:“那导演……为什么不一开始就提示我呢?”
导演:“靠人提示的东西永远是难以记住,你得亲身去体验才行,这样才记得真切。”
也就是在这之后,美甘子才算是真正地学着成长起来。即便是在后面出演莎士比亚名剧的时候,她也能够迅速地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正视自己天赋的才能和相貌,承认自己一直以来的追求和野心,倾尽全力地去投入到角色当中。最终,山口美甘子获得了成功,在演艺界里,把自己的潜力都发挥了出来。
和大桥贤三那种在虚无主义状态下艰难地去守护信念不同,美甘子的故事,是描述了一个处于彷徨中如何找准自己的定位,并成功利用自己的潜力去实现梦想的故事。虽然这种成功在很多人看来,多少带有一种强烈对比讽刺的意义。
在本书完结后的访谈录中,小说的原作者也谈到了。该部作品在很大程度上,映射的是自己的童年,那个充满幻想于躁狂同在,失落与迷惘相随的高中时代。而漫画和小说之所以能引起很大的共鸣,是因为它们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那些现实中我们所羞于启齿的“荒唐事”:小学时候在没有人注意的情况下去偷吹喜欢女生的长笛或者玩弄她的物件;初中的时候,一个人好奇而又害羞地看A书打PLANE;高中时候,为了耍酷而去玩不擅长的音乐……年少轻狂的背面,是一个个曾经梦想的追求。然而随着年龄的长大和阅历的增加,因为个人的能力以及周遭人的眼光的限制,这些梦想的道路最终越走越窄,兴趣爱好也越来越宅,并最终被迫放弃。而少数坚持下来的人,也逐渐在过程中舍弃了许多我们原本认为应该坚持的东西,否定了许多以往我们认为正确的论断和事情,在最后成功之时回首望去,确实一阵惘然惆怅。
是的,我们多少都有过个人英雄情节膨胀的时候,并在随后经历了现实的辗压,最终放下了那些看似美好但却不能达到的梦想,任由身上的棱角被社会给打磨得圆滑,并发展成为“沉寂的绝望”。
当然,一个人即使再过于平凡,终究还是会存在着一些的机会的,但问题是,我们是否可以正确地去把握呢?例如在漫画的第三卷中,在贤三得知美甘子退学、并陪伴她回家的最后一段路程的时候,如果贤三能够鼓起勇气告白,那么,两个志趣相投且能相互安慰的人是否就能够在一起呢?如果贤三能够下定决心孤注一掷,把“脑髓钻石”坚持到最后,是否又会真的是柳暗花明又一村,被经纪公司正式相中而出道呢?当然,这些事情我们无法得知,只能脑内补完。但重要的是,机会并不是成功的充分条件,而是通向成功的一个必要条件。与其去犹豫衡量机会的大小,不如切实地把它攥在手里再说。
在深夜读完全篇故事、疲倦的爬上床睡觉时,我脑海里却还是有着许多漫画的片段,并和自己的经历纠结在了一起。过程中,我也回想到了我在英语文学这一门课上读到的乔伊斯的短篇名作:《阿拉比》。同样是根据自身经历改编,描述少年心中的悸动和幻想,为了朦胧中憧憬的女孩而做出了近似愚蠢而又自为得意的行动,到最后,才发现最后一切其实不过是徒劳。不同的是,贤三最终还是保留着摇滚乐团的一个小小幻想,而《阿拉比》中的主人翁则是对人群散去的集市爆发出愤怒。但他们最终的结果,都还将是将归为寂静吧……
“YOU HAVE GOT TO HELP YOURSLF”,这是本书最终章的标题,同时也是印在我脑海中的一段字句。青春的时间越过越短,社会的齿轮在持续旋转,当从青涩年华步入到社会染缸后,我们应该何去何从?
MAYBE, NO ONE CAN HELP YOU, YOU HAVE GOT TO HELP YOURSEL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