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紡唄[中文版+PV],果然诗词才是中文的精华啊”(
http://popgo.net/bbs/showthread.php?s=&threadid=505942)  这帖子甚让我喜。不管怎么说,看到以前严重反对我的文化观点的人又自行讲解起中文,总是一件好事^)^~~
  好吧,这两天刚好工作告一段落,拼着这账号可能再次被某某版主背后阴掉,让我dizyh这个笛子准六级再来给大家上上文化课和音乐课好了~~^0^
文学部分  一、关于“诗”的定义
  我们提到诗,一般只认为是唐诗,偶尔会捎带个宋词。但实际上,“诗”只是我们平时使用的简称。在历史上,作为一种提炼文字的文学体裁,它不断发展。从乐府时代的“风、雅、颂”,一路过来有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现代诗等等多种形式(
 现代的一些精品小散文(散文诗)也是“诗”的一种发展)。
  举例:
  元曲《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三国时代的名赋《洛神赋》(节选)  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秾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瑰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奇服旷世,骨象应图。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微幽兰之芳蔼兮,步踟蹰于山隅。于是忽焉纵体,以遨以嬉。左倚采旄,右荫桂旗。攘皓腕于神浒兮,采湍濑之玄芝……  
我个人则比较喜欢“楚辞”,这东西在很多时候或者辞藻华丽,或者气势磅礴。楚国神话也相当浪漫多姿。比如其河神就不是丑陋的雷公样,而是飘渺绚丽、含睇宜笑的美女。其浪漫主义精神特别突出。著名的“洛神赋”其实就是曹植吸收“楚辞”的精华做出的对“赋”的创造性发展。^0^  二、关于“诗”与“韵”  
诗,最典范的莫过于孔子编的《诗经》。《诗经》分为“风”、“雅”、“颂”三类。“风”即是十五国风,也就是民谣,“雅”分为大雅和小雅,即周朝国乐。“颂”则是庙堂祭祀舞曲。  也就是说,
诗从一开始就是以歌词的形式出现的。作为一种被提炼的文字集合体,它和中国汉语的发音及音节具有天生的联系。
  再如唐诗、宋词、元曲等等其实都跟音乐有关系。典型如“词”,古人通常是定调后拿来唱的,比如水调歌头、如梦令等等都是调名。这些调名被称为词调。词调表明这首词写作时所依据的曲调乐谱。所谓的词人所作的词则是对曲词的升华,因为他们未必一定要配乐演奏。  
音乐中的“乐音”原始定义是“有规律的震动所发出的具有固定音高的音”(现代定义,只要是音乐表现用的都是乐音)。而“韵”指“和谐之音”(只要合乎乐理,就是和谐)。所以造字时“韵”从“音”旁。
  “压韵”“朗朗上口”等名词则都体现了诗的音乐性。  
那么,到底是内容重要还是韵重要:  曹雪芹借黛玉之口说过:“果真有了奇句,平仄亦可不论”。
  但是,如果二者可以兼顾呢?比如李白的“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因此结论是“内容为王,兼顾更佳”。  
综上所述,虽然压韵的未必就是好诗歌,但好诗歌通常都压韵。  三、关于“诗”的行文格式。
  从乐府时代的“风、雅、颂”,一路过来有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现代诗等等多种形式。本身就无所谓格固定式,除非你指定说我们现在要做一首七绝。
  下面这半首诗是我高中时的拙作。注意!不是七绝,可以归为打油诗^0^。
        惊梦
  风狂雪紧衾内春,不意起床恋此辰。
  正自温馨逍遥处,蓦然一声惊破魂。
  跳叫横拽斯文尽,疑是土匪入了门。
  几欲怒从心中起,无可奈何声气吞。
        偷生
  着寒衣而叠暖被,谁解此中辛酸泪。
  惶急中鞋深无处,魆魆中不可度物。
  寻物语此起彼伏,哎哟声漫室遍布。
  鼎沸然不可方物,嘈杂乎谁知身处。
        狂欢
  砰然中群声齐住,细忖暗问是何故?
  疑惑中目光凝注,大笑跌倒声并处。
  胖力士反了衣裤,瘦美人忘了倚扶。
  惊叫声手脚同舞,被陪人共落床铺。
        后思
  感慨于懒为何物,难料之后果已睹。
  哎呀呀大叫一声,好一群英荟萃图。
音乐部分  音乐这东西,个性很强。如果常年生活在某处,第一会因过于熟悉而不再为之兴奋。第二会因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因身在此山中”,像呼吸的空气般视而不见。
  比如,身处中原五声音阶氛围内的我就喜欢新疆风格的笛子独奏曲,例如《麦西莱普》,这个名字的意思是新疆一种民族节日。同样,我也喜欢印度的神秘风情(
美国人会认为中国是个神秘的国家,但身为中国人的我则认为印度是个具有神秘风情的国家)。  
我们看动漫的之所以喜欢听日本音乐,还有一个原因是,能够流传到异国的曲子,都是其本国精品中的精品。同时,还有个光晕效应,简单地说,就像情人眼里出天使(当然,我也不否认日本音乐的整体实力确实很强)。以及另一个原因,听不懂的比较神秘,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所以,感觉曲曲经典,首首别致。
  举例而言,《阎魔爱-あいぞめ[地狱少女]》这首歌,有不少人喜欢。不过这首曲子充其量很应景,却谈不上有多耐听。  好了,心里因素就讲到这里吧。至于乐理,恐怕大家都没兴趣,估计也没什么功夫。那么我就直接推荐几首中国好听的音乐吧(不限中国风)。不过,我已经很久没在这方面注意了。也尽量举些近代的。
  曾格格-雨中花:笛子曲。笛子界里也许能够让大家熟悉点的就是“曾格格”了。她和她的老公冯晓泉一直致力于新民乐。就是接近流行乐,多数情况下以乐器为主、人生为辅的一种器乐。
  琵琶曲:林海-琵琶语
  陈重-荷塘月色.mp3 (笛子)
  [中国古筝专业顶尖高手视频合辑一].李萌.-.[西楚霸王].MV.mpg (铁骨柔情尽在其中)
  [中国古筝专业顶尖高手视频合辑一].吴莉.-.[层层水澜].MV.mpg  (轻轻柔柔、静静谧谧。睡觉时听特舒服)
  常静《离弦》 02.呼吸 (古筝)
  筝箫-禅院钟声
  广东音乐-双星恨 (高胡及笛子等。黏黏呼呼,缠缠绵绵的)
  刘星[一意孤行]专辑 (刘星-闲云野鹤.mp3)
  李镓名-无边无际.mp3
  杨洪基-滚滚长江东逝水.mp3 (配乐、旋律、演唱、歌词统统一流)
  宗庸卓玛-望月节的舞蹈.wma (喜欢攻壳系列音乐的想必不会不喜欢这种狂野的少数民族舞曲)
  龙宽九段专辑 (很别致)
  时光•漫步 (许巍的专辑,不知道的恐怕不多)
  越剧-葬花[阮愿].mp3  (我听不惯王文娟的,阮愿的声音更让我喜欢)
  红楼梦游戏音乐 BM14诗意.mp3 BM17浪漫.mp3 BM22秋意.mp3
  李欣欣-幻想
  萧人凤-仙剑问情.mp3
  仙剑奇侠传四-亘古谣.mp3
  艾尔肯-今天晚上.mp3
  刀郎-艾里普与赛乃姆.mp3
  姚婷-长太息.mp3
  吴静-女儿情.mp3
  秦时明月-情动
  最后再推荐一首印度的——印度客商之歌:注意,这首务必要找小提琴版。其他的版本都没有小提琴版意境好。悠长而连绵的旋律,似海风的吹拂,又如神秘宝岛的呼唤,令人充满向往、憧憬和梦幻。顺便一提,这首是俄国的“里姆斯基-科萨夫”做的印度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