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字数超过两千字。若嫌过长,请只看图和跳过剧情介绍部分。囧rz自古以来,痴情女子负心郎的故事从不缺
卓文君绝笔白头吟,秦香莲状告陈世美,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不管真实杜撰,桥段早就用尽了
胭脂扣若不是女鬼用下一世七年阳寿换来七天阳界寻情人的设定,也就一艳情小说。奇就奇在李碧华令时光辗转半个世纪,抽丝剥茧般揭开层层谜底。化腐朽为神奇,堪比古人。
影片帷幕方开,涌入喧哗背景,嘈杂中但闻一线铮亮南音(今粤剧)传来
凉风有信,秋月无边。思娇愁绪好比度日如年。(……张卫健版韦小宝引化用这段戏文。导致它们看起来有点无厘头。但事实不是这样的啊,吼。)小生缪姓莲仙字,为忆多情妓女麦氏秋娟。见渠声色性情人赞羡,更兼才貌的确两相全。今日天隔一方难见面,是以孤舟沉寂晚景凉天。
(哥哥正好走进房间,满座皆静,唱戏人疾步走到他身后,哥哥一脸惊愕的回头,四目相接。)你睇斜——阳——,照住个对双飞~~燕,独倚蓬窗思悄然。
耳畔听得秋声桐叶落,又只见平桥衰柳锁寒烟。第一触景更添情懊恼,亏你怀人——(哥哥饰十二少接)愁对~~月华圆。
唱戏人笑嗔,哪来的那么多愁啊。便一甩头入屏风那端去了。
十二少却有些食不知味,旁敲侧击打听那女子是谁。旁人却当他不是真心结交,一个反讽过去,只好讪讪打住。
觥筹交错方兴未艾之间,屏风中闪回一人,“七少,各位大少,如花刚才献丑,现在要先告辞,敬大家一杯。”方才男装书生俊俏风骨,摇身一变旗袍衬出婀娜体态,顾盼神飞,请客做东的七少见此不由赞叹。而十二少正如第二天他自己说的一样,“连眉毛也没有动一下”,只是默默喝下如花敬众人的那杯酒。然而心却是早动了。
第二天他登门拜访,和如花彼此试探
然后他在她的院子前独倚高楼爆竹声声放花牌,如梦如幻月,若即若离花。这两句对联写到她心里去
送巨大洋床图佳人一笑。目的是连人带床都霸占。
这样的手段,任是见惯风月的红牌也难拒绝。更何况本来就互相欣赏。
于是郎有情来妾有意,风流佳话成了一半。
可突然镜头一转。时间竟到80年代。
报社小记者下班晚了,突然发现一个眉眼间尽是哀怨的旗袍女子来登寻人启事。内容不解。“3811,老地方等你。”
原来女子和情人殉情约定来生再见,却一直没等到那个人。
三天为限的寻人过程中,如花一点一点回忆起和十二少的过去,家事门第的阻隔,被十二少母亲不着痕迹的侮辱,十二少带她出走隐忍求生却最终无奈吞鸦片殉情。过往太沉重所以她用死逃出来。可是那个人不在一切都无意义。
几经周折终于找到当日的报纸,却发现十二少中毒却未身死,被救活回去过他的公子爷生活,死的只有如花一人
如花一脸难以置信,明明喂了安眠药,怎么还不死。他一次没死成可以再死一次。他弃我于不顾。
于是女鬼万念俱灰,准备独自投胎
此时峰回路转,小记者帮她找到了十二少的线索,终于得见最后一面
五十三年过去
昔日玉树临风的公子家道中落,沦为卖苦力为生的佝偻老头。
曾经千金难买一笑的红牌名妓,虽然音容仍在,已为鬼魅。
如花附耳这个面目全非的老头,轻哼起那段戏文。还是那句“你睇斜阳照住个对双飞燕”,却已无丝竹管弦,伊人少年,没有相思,没有爱恨,更回不到当初唱这句时的相逢。 再见已是隔世,早就遗失彼此。人生若只如初见是老生常谈,却道尽那一言难尽的世态炎凉。
影片如此收尾,总觉意犹未尽。
为什么要选择死这么极端?
因为他们的爱除了空洞便是绝望。
除了一起抽鸦片,就是做爱而已
如花为了送十二少一套西装,不惜再次卖笑
十二少不做少爷去唱戏做武生,送给如花路边摊的廉价胭脂扣,
(见图)
比花牌和西洋床都要值得珍重。甚至成为他们定情信物。
可是这些都拯救不了他们。
这是那个时代的病态
他们爱到走投无路
只有死才是解决之道。
(图,临死对镜)
十二少对如花究竟几分真心?
有人说十二少根本没爱过如花
这帽子扣得太冤枉。
写花牌送洋床是调情手段
可是每天靠在窗边目送她离开,(见图)
为她离家出走,屈尊纡贵做唱戏的学徒,十指不沾阳春水要舞刀弄枪给师傅端茶送水,甚至要一起死
虽然有一秒的犹豫,可是还是吞下鸦片膏相拥着死去,
怎么是不爱呢
只是这爱只够他为她死一次。
就像很多情人不能走到最后
不是因为不爱
是因为爱只到某个地方,某个时候为止。
不能怪十二少懦弱
如花是风尘女子,早厌倦卖笑生涯
她无从挥霍无从牺牲,除了眼前人再无其他留恋,故此甘心赴死,求死而后生,方能重新做人,自由去爱。
十二少从小锦衣玉食在众星拱月中长大,想要什么勾勾手指便有,这样的人不会主动追求什么。即使主动也不懂得怎么守住。他可留恋的东西太多,面对未知的死亡犹豫是人之常情。而拼尽所有对如花的爱鼓起的勇气,在一次未死成后消耗殆尽。
如花隐约意识到这一点,在酒中下药无论如何保证他们不能失散。
可是不是你的终究不是你的。
正如初见时的客途秋恨一样
他们是彼此生命中的过客,在春天相遇,夏天相爱,秋天离开。冬天死别
胭脂红得只一时,经年匆匆风便干。红尘俗世逐流水,芝兰芳菲成枯骨。
非怨旧欢如梦,当时只道寻常
他们的爱情,到这生死一瞬已经截止
之后的两人
活着是鞭笞,是惩罚
死去的极度等待换来梦碎一场。
故事本身,感想到此为止。本来不过是好故事而已,称羡仰望过后该感到满足。然而演绎故事的人,却不得不令人唏嘘。
只有张国荣的眉目如画当得起名花倾国两相欢的民国旧年佳公子。
梅艳芳没有多美,可是只有她得身段脸蛋嗓音撑起那旗袍娉娉婷婷,勾画出鬼容凄凄惨惨,反串《客途秋恨》缠缠绵绵,才是李碧华笔下的孤绝艳鬼。
哥哥和梅子出演这一场殉情鬼故事。多少年后竟似谶语一般。不是捕风捉影,只是无人再能演绎出30年代纸醉金迷奢华颓废,将故事里的人物在银幕上又出脱三分。
影片开头哥哥上楼时回首一瞥,一个玩世不恭的微笑勾得两个路过女子频频相望,如今回想起来,世事两茫茫。而两人初遇对唱《客途秋恨》这一段,眼波流连,眉目传情,这般天人情景,此生难忘。人说《阿飞正传》起哥哥的演技才有大飞跃,可是《胭脂扣》光是旧时情调旧时人已够看。
纵使斯人不再,胶片记录的风华情态仍将隽永,直到不朽。
他们说张国荣的死是一首诗,诗无达诂,前因成谜。而梅艳芳的死是一篇赋,荡气回肠,余音绕梁。
我只知道世界上再没有人有这样风华绝代的微笑,这样振聋发聩的歌声。
我只恨所谓年轻如此无力,生生错过这般人物。
如果真有神明,请让我死后得偿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