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被 sakuraahn 执行锁定操作(2012-07-07)
—
[社论]不宜刻意压制粤语,民众应有选择自由
类别:时事评论 浏览量:5951 版次:AA02 版名:社论 稿源:南方都市报 2010-07-07
作者:南都社论 原创 手机看新闻 全国订报编辑此文
摘要:广州市政协前日向万庆良市长提交了一份报告,建议广州电视台将普通话作为主要频道的基本播音用语。理由是创造亚运会软环境,以及满足旅穗游客的需要,利于广州电视通过卫星走出去。广州电视台答复说,他们一直使用普语和粤语同行、粤语为主的方式。绝大多数市民强烈反对这一建议。
广州市政协前日向万庆良市长提交了一份报告,建议广州电视台将普通话作为主要频道的基本播音用语。理由是创造亚运会软环境,以及满足旅穗游客的需要,利于广州电视通过卫星走出去。广州电视台答复说,他们一直使用普语和粤语同行、粤语为主的方式。绝大多数市民强烈反对这一建议。市长没有当场表态,建议交由市委宣传部研究,并强调:这不是布置工作,只是回应。
如果要论民调的支持率,其实早有分晓。市政协的网上调查回收问卷3万份,赞同普语的约20%,赞同粤语的高达80%,反对声浪强劲。政协报告也承认,建议遭到大多数市民反对,而且在力挺粤语的民众中,不乏只讲普通话的人。粤语作为岭南文化及其载体,深入此地历史和人心。若以民心向背为依据,相信不难得出建议的社会评价,也不难选择恰当的行政态度。
国家在22年前批准广州电视台使用粤语,以抗衡香港电视对珠三角的影响。这并非是简单地追求收视率可以质疑的,粤语节目承担着国家策略的使命,同时以社会通行的语言形式承继着本地文化。更主要的是,居民完全可以根据普语或粤语习惯,选择中意的电视节目。大众可以选择,无需在一刀切的情况下强制接受,这才是最自然的状态,也是广州之所以为广州的理据。
在反对政协建议的过程中,粤语被当作文化保护的对象加以强调。这是正解,应该被理解。况且,粤语不仅是文化,还是广州居民的生活本身,有资格在最通俗的大众媒体——— 电视上占据与之相称的重要地位。假若把粤语从主屏幕上排斥出去,这绝非淘汰语种那么简单,实质是剥除广州人共有、共享的生活方式。如果尊重广州,敬重广式生活,就不该轻率对粤语节目动刑。
粤语和普语并非天然冲突,两者目前的共存关系历经时间锤炼,是广州文化、民间社会、政府举动、大众意志相互磨合、融通的结果。广州电视台粤语和普语的节目比例,既有赖于媒体的专业操作,也可看作是此种融洽的表现,不应轻易改变。事实上,无论是新移民融入广州,还是广州宣介自身的魅力,粤语从来都不是普通话的敌人。人为制造粤语和普语的对立,恐怕只会两败俱伤。
广州声名在外,为人称颂的是其活泼的市民社会,是自由、包容的公共生活,以及它一脉相承、完整保存的岭南文化。不夸张地讲,粤语是广州的历史和现实,是特征也是灵魂。在遏制粤语的情况下,很难想象广州还可以夸耀自己。而丢掉语言和灵魂的广州也走不出去,更不用说走远。驱除不必要的干扰,粤语广州与普语广州和谐相处,不用担心迷失方向。
与市政协建议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不限于广州人的网民在网络上同声响应,掀起保卫粤语的行动。他们真心喜爱粤语,希望方言与城市不被粗暴割裂。这些颇有民意基础的人士忧虑权势干预粤语的日常延续,担心某种强力扭转广州的文化脉络,令其式微和边缘化。这些心思敏感的人士忧心如焚,用脚投票表达意见,这都反映在大比率的民调数据中,不该被政府部门熟视无睹。
在反对政协以智囊身份作出的这一建议时,粤语的命运已引发了对广州历史和文化现状的联想,多数与叹息有关。比如几成传说的西关大街,大片消失的老建筑,以及其他非物质广府文化的衰败。这不是矫情的感怀,而是真实的失去。与粤语相联系的,可以是功利性盘算,也可以是深沉的情感寄托。其间分野悬殊,眼界有高低,格局有大小,但谁也不能蒙着眼睛决定粤语的未来。
PS:如果尊重广州,敬重广式生活,就不该轻率对粤语或粤语节目动刑。
粤语从来都不是普通话的敌人。人为制造粤语和普语的对立,恐怕只会两败俱伤。
刻意用权力制造粤语与普语对立之当权人士最终结果只会是被毁灭和遗臭万年、世世代代唾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