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琴歷史 論 李孝明
談到「口琴」﹐大家對他的感覺大都是像「玩具」﹐似乎還稱不上一件正統的樂器。為了提昇口
琴的地位﹐這兩百多年來不計其數的有心者前仆後繼﹐犧牲奉獻﹐不論是在硬體的開發、或是軟
體的研究使得口琴漸漸得到認同與肯定﹐雖然離理想尚有一大段路要走﹐不過我們相當樂觀其成
有鑑於現代人對於口琴﹐吹得人多、但了解的人少﹐所以特地出版一系列的樂譜教材﹐一方面是
興趣﹐另一方面也希望為推廣口琴音樂略盡一份薄力。
比起其他正統樂器而言﹐口琴的沿革其實相當的短?#092;﹐而且世界各地的版本不一﹐這也是個人為
何在此僅能?#092;論而難能深究的主要原因。在參考過許多版本後﹐有些記載看法倒是放諸四海皆一
致:「笙」為我國古樂器八音之一,是一種具有自由律動的簧樂器,也為最早的一種具有和聲的
樂器,所以它被認為是近代口琴的先驅。笙在十八世紀時,流傳到歐洲,經過一段不算短的時期
漸漸地人們從它的結構而研究發明了口琴,簧風琴(Reed Organ)和薩克斯風 (Saxophone),因而笙也
被公認是它們的鼻祖。
有一位法國的鍾錶匠叫弗里德利克?布殊曼(Christian fricdrich Ludwig Buschmann),他拿笙作樣本,
將15根舻?Pitch-Pipe)排列在一起,依其長短而發出高低不一的聲音,他稱這種簡單小巧的新發明
為口琴(另一種說法是命名為「aura」),那是公元1821年。布殊曼形容他的發明是「一件其實
獨一無二的樂器……,口琴僅祗有四英寸長的直徑和長度,使用21音階,演奏時可能程度同鋼琴
的音階一樣,漸次升高,可是沒有鋼琴的琴鍵,用六個協和音,祗要演奏者能控制呼吸即可。」
布殊曼獨特的樂器,一時曾流行於奧地利首都維也納,他們那時很奇怪的並不是用來吹奏;當時
貴族婦女將它做為飾物帶著,而紳士們則將它按裝在手杖的頂端以示美觀。布殊曼被後人稱為「
口琴之父」,實不為過。在十八世紀初期,樂器的演奏尚未受人重視,而口琴之能被廣大人們所
接受,可見其優點是其他樂器所無法比擬的。後來有一位名叫克里斯汀?梅斯納爾(christian
Messner)的編織者以仿製這種樂器作為副業,當時又有一位鐘錶匠名叫馬德和來 (Matthias Hohner )
他購買了一支梅斯納爾的仿製品,開始研究如何再去改造它;這也奠定了往後他自己在1857
年開始生產口琴成功的基礎,從每年僅生產650 支口琴﹐到了1900年,每年可生產四萬支口
琴,今天和來廠已能在一小時生產超過650件樂器(還有其他樂器),全年已超過了230萬
件,其分廠遍佈全球﹐在硬體的開發上﹐德國HOHNER廠具有相當重要的貢獻。
西元1825年,一位十八世紀末出生於波西米亞(Bohemia)的樂器工匠Richter(瑞希特爾),他注
意到只能吹氣演奏的aura口琴不易演奏當時民謠音樂的這個缺點,於是他加入吸氣的簧片,此音階
排列的方式稱為Richter System,這是一個相當重要的發明,對後世有啟蒙的功用。這種瑞希特爾音
階的排列方式,吹氣是主音(Tonic)和弦排列,而吸氣是屬七(Dominant 7th)和弦排列;以C調
為例,吹氣為C和弦,吸氣就變成G7和弦。Richter System的兩個和弦適合演奏當時的民謠音樂,也
是當時製造口琴的範本。Hohner使用Richter system製造的口琴,很類似今日的Blues Harp口琴,在西
元1865年,Hohner的口琴出現在美國販售,並於西元1888年大量生產。但不知道什麼原因,全音階
Richter口琴(Diatonic Richter Harmonica)傳入美國後,會被稱為「French Harp」或「Harp」(Harp原
意為豎琴),所以Harp也成為十孔口琴(10 Holes Harmonica)的代名詞。美國的歐洲音樂文化及非裔
美國黑人音樂不但蘊育了口琴的新生命,更慢慢的將口琴音樂發揚光大。
加有一根可以變換半音按鍵的口琴(我們稱之為半音階口琴 Chromatic Harmonica )﹐據考大概是在
西元1885年後才被研發出來。這根看似簡單但卻神奇的按鍵﹐使半音階口琴在演奏更為複雜的旋
律與調性上的性能大為提昇﹐也正因如此﹐要用口琴來演奏古典名曲就不再是一件遙不可及的事
50年代後發現半音階口琴豐富音樂性的作曲家們便開始為他作了不少重要作品﹐而不再停留在吹
奏輕音樂或是一些民謠、通俗歌曲的地步﹐其中不乏傑出的作曲家:米堯、佛漢威廉士、班哲明
James Moody、Micheal Spivakowsky、Gordon Jacob、魏拉?羅伯士等等。Larry Adler、Tommy Reilly和
黃青白這三位大師級演奏家的個人傳記與成就更是受到The New Grove音樂辭典的肯定而登錄名人
榜中。
亞洲的口琴發展比歐美慢很多﹐大約在西元1898年傳入日本大阪﹐那時比較感興趣的是一種具有
雙簧片的複音口琴(Tremolo Harmonica)﹐經過約30年的流傳後﹐人們發現瑞希特爾音階排列的口琴
無法完善演奏日本的民謠歌曲﹐遂開始改良成現在我們所吹的複音口琴音階(低音部有La及Fa)﹐
改革的大功臣包括祖濱拾松翁、川口章吾先生等等。隨著音樂水平提高與要求越來越嚴謹﹐複音
口琴再經過多位口琴大師的改良﹐研發出小調口琴﹐終於能夠完整演奏出日本地方民謠﹐佐藤秀
廊與福島常雄兩位大師功不可沒。西元1924年到1933年間﹐再傳入中國大陸、新加坡、馬來西亞
等東南亞國家﹐喜愛口琴的人們開始組織各種協會團體﹐匯聚眾人的力量﹐不斷地為口琴的流傳
寫下不朽的一頁。
台灣的口琴發展﹐自西元1945年(民國34年)開始(也許更早﹐難以考究)﹐在林志華、李春鄉、王慶
勳、王慶基等多位口琴界前輩開疆闢土下﹐曾在民國70年左右創下百萬的學習人口﹐口琴成為們
不可或缺的樂器;但隨著西樂東漸﹐生活水平提高﹐許多昂貴的樂器已不再難以接觸﹐加上派系
紛擾不斷﹐口琴的學習風氣很快受到考驗﹐短短10年間﹐在民國80年曾一度跌到谷底﹐差點成為
歷史的灰燼;危機便是轉機﹐幸賴一群有心之士為恢復口琴的推廣使命﹐以及打開一條生存之道
開始大量引進國外的資訊﹐藉此刺激穨萎不振的局勢﹐並大膽的走向國際舞臺﹐參與各項世界級
的口琴比賽﹐在1993年更獲得首獎而歸(台秉S石口琴樂團是台灣四十年來第一個獲得世界口琴大
賽冠軍的團體)﹐文建會為此還特地頒獎表揚。自此後﹐通往羅馬大道已開﹐陸續有許多胸懷大志
放眼天下的口琴有心之士﹐始實踐夢想與抱負邁步勇往直前。如今﹐口琴蓬勃發展的地步﹐個人
實在難以估計﹐隨著音樂的多元化﹐更增添口琴燦爛的內在。不過﹐在三角型的發展常態下﹐最
頂端的人物呼之欲出﹐可惜底部的基礎比起其他樂器的發展之道來看﹐仍嫌不穩﹐這也是為何現
在口琴的出版品、師資仍然匱乏﹐很多樂譜仍停留在二、三十年前的深度﹐卻未見更多出色的作
品帶領著我們往頂端而去。
僅管這些問題仍然存在﹐還有許多不易解決、需要時間來努力的事情有待處理﹐但我們努力為台
口琴界打造美好未來的心﹐卻從未有過鬆懈﹐因為我們曾經被口琴音樂所深深感動過﹐了解這項
樂器將能夠深入民心﹐現在我們需要改變的就是讓「吹奏的人多、了解的人更多」的理想境地﹐
唯有如此﹐才能立三角型於不傾不倒的常態﹐口琴音樂普及化得以真正的落實。